“慢生活”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杭州湘湖为例
2016-04-06黄建明
◎ 黄建明 曹 亮
“慢生活”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杭州湘湖为例
◎ 黄建明 曹 亮
本文首先从旅游开发理论的角度,对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发现湘湖在湖泊空间形态、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其次通过借鉴湖泊旅游开发的四种模式,以及研究国家旅游开发战略、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浙江省内旅游相关规划和杭州市相关旅游布局等内容,探讨了符合湘湖旅游发展实际的方针策略。最后提出了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并指出湘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主题策划的文化性、时空关联性和创新性,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保障因素加以注意。
湘湖旅游 “慢生活”开发模式
作者黄建明,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实习研究员;曹亮,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邮政编码 311203)。
一 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价值
自清末以来,湘湖的水利功能逐渐减弱,湘湖地区的围湖造田、取土造砖不断增多,其历史面貌已然不再。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如今湘湖已彻底从阡陌纵横、砖厂林立的面貌中解脱出来,成为杭州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不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湘湖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却十分有限,而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来对湘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旅游产品的打造及其为旅游业持续利用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则基本处于空白。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对湘湖旅游开发的其他相关研究——湘湖“慢生活”要素、国内外湖泊旅游成功经验对湘湖的启发等许多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多。因此,开展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关探讨与研究,能够丰富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填补当今旅游资源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中的空白,对湘湖旅游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湘湖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古代湘湖已出现自然与人文景观高度结合的“慢生活”体验式主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湘湖八景”,如“跨湖夜月”“越城晚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等。另外,能够体现湘湖休闲文化的民间组织——“湖贤社”“八贤祠”等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天然的旅游资源在湘湖旅游开发与建设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有利于进一步吸引社会对湘湖社会文化风情的关注
社会风情旅游资源是指对游客能产生吸引力的民俗事项,主要包括居住习惯、建筑、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禁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节庆活动等。湘湖地区有着八千年的历史传承,其中值得开发的风情旅游资源更是数不胜数,如跨湖桥史前文化以及近年来湘湖出土的一系列以古越国贵族墓葬为代表的先秦越文化、以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为代表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以理学大家杨时为代表的宋代水利文化、以魏骥为代表的明代隐逸文化、以毛奇龄为代表的清代诗词文化、以民国砖瓦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艺文化等。
(三)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以“慢生活”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消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旅游消费者自主参与的意识增强。旅游产品开发要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湘湖旅游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游客的真实游览体验与反馈。以“慢生活”为主题、与周边旅游休闲区错位发展的体验式营销,必然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促进湘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的品牌建设
全球化经济时代就是品牌竞争的时代,现代旅游竞争的实质就是品牌的竞争。湘湖“慢生活”品牌建设应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形象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统一。笔者认为湘湖旅游的当务之急是推进品牌战略、制定品牌规划、加强品牌宣传、创新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最终达到打造具有萧山特色的湘湖“慢生活”旅游目的地。
二 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基本特点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唐末五代,湘湖先后扮演了海湾、江湾、湖泊、浅沼、农田等角色。北宋末年,当时的萧山县令杨时筑堤蓄水,湘湖开始以湖的形式沿革传承。丰富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湘湖区别于其他湖泊旅游景区的独特风景,也是湘湖旅游开发的基本特点。
(一)湘湖空间形态上的特点
湘湖形成的时间一般被认为距今两万年左右,是典型的构造湖。湘湖景区的景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湖泊。历史上的湘湖湖面较宽阔,有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意境。主要以跨湖桥为界,分为上湘湖和下湘湖。上湘湖广而开,南邻钱塘江及三江口。下湘湖紧而窄,东邻萧山城。湘湖又有湖中湖,如井山湖和水漾坞等。其中,井山湖与上湘湖相连,又与滨江白马湖相连;而水漾坞则藏身于北山坞,而且坞中有坞(李家坞、孟家坞、畚箕垇等),古有湘湖八景之一的“水漾鸣蛙”,景色迷人。
二是山地。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湘湖湖面呈狭长形,两岸群山夹峙。在已建成的一期、二期范围内,大小山峰有12个之多,山上林木茂密,植被类型丰富,形成了较好的生态植被群落和优美的植物景观。总的来说,湘湖周边山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海拔山峰。海拔高度均在100米左右,最高山峰为218米,最低山峰为66米。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随湘湖而行,若奔趋之势。山间沟谷众多,蜿蜒有序,山体空间开合有度,空间类型丰富,具有一定的空间美感。比较著名的有越王城山、板罾山、万罗伞山、象山等。另一种是天然山谷。大小毛坞位于跨湖桥北侧、越王城山和象山之间,面湖背山,两坞以万罗伞山峰丛相隔。大小毛坞景色优美,地形特点突出,空间开合有度,植被多样,近湖处是长势良好的茶园,郁葱有加,甚是优美。
总之,湘湖湖面层次丰富,景观亮丽,有着独特的山水风情。
(二)湘湖历史文化上的特点
凡是可以通过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被模仿、复制,但一个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却不尽然。湘湖地区拥有八千年的文明史,在浙江乃至中国都有着十分典型的符号意义。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类型独特。湘湖历史久远,跨湖桥文化神秘。提到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大家都会想到萧山跨湖桥。实际上,萧山八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不止这一处“文化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最早的甑、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最早的水平踞织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都出自这片神奇的土地。发现于旧湘湖湖床下面的跨湖桥遗址,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其中就包括震惊世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和“最古老的造船作坊”。因此,跨湖桥遗址被认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神秘的跨湖桥文化甚至吸引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摄制组前来探究,可见其非比寻常的魅力。
二是文化遗存丰富。湘湖有丰富的古越国文化遗存,是越文化的活化石。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王城遗址,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春秋吴越争霸的越国军事城堡;闻堰老虎洞是勾践卧薪尝胆之地;湘湖、白马湖是越国操练水师之所;西陵古渡是勾践夫妇入吴为臣的渡江码头,也是西施远离家乡的出发地;临浦还有大片的西施古建筑群。
三是文化底蕴足。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湘湖吟咏不止,陆游、刘基、王阳明等几十位名人在游历湘湖中,留下了数百首诗词,把湘湖地区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尤引人关注的是,浙东唐诗之路从这里起航,俨然成为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坐标之一。再来看宋元明清水利文化。宋代理学大师、时任县令杨时为解决湘湖流域百姓的用水问题而开筑湘湖。因为需要均等利用湘湖水利,前人又发明了“相高低以分先后,计毫厘以酌多寡,限尺寸以制泄放”的“均水法”。经杨时、赵善济、顾冲等多人之手,才形成完善的湘湖水利分配方案。明代以降,何舜宾、魏骥、毛奇龄等人继续保湖、护湖,上演了一段段精彩的水利保护战。湘湖宗教文化也十分兴盛。明清之际的越王城山上,既有纪念越王勾践的越王祠,又有大德高僧筹建的城山寺,二者相处融洽,香火旺盛。另外,教育文化也可圈可点。明成化二年(1466年),湘湖道南书院建成并启用,成为浙东较为有名的人才培育基地。进入近代,湘湖师范不仅是萧山最知名的教育机构,也是浙江乃至全国闻名的新式学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浙江的“晓庄师范”,湘湖之名随着湘湖师范传遍全国。
以上所述湘湖独有的文化特点,是湘湖流域八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应予重视和深入挖掘。
(三)湘湖“慢生活”民俗风情特点
上文已述,从悠闲的远古跨湖桥人到吟唱诗歌的唐朝诗人,从静心向佛的弥陀到热心学业的湘师学子,景色怡人的湘湖流域,始终呈现不急不慢、悠闲自得的生活节拍。与大多数人声鼎沸的湖泊旅游景区相比,多了一份恬静,一份慵懒,呈现“慢生活”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江南水乡的“慢生活”风情
通过调查得知,在湘湖周边居民的四季生活中,有许多民俗活动、饮食娱乐与“慢生活”相关。而且有些民风民俗与钱塘江以北地区相比区别明显。主要有四个大类:第一类是“慢饮食”,如立夏尝三新、端午吃五黄、夏至吃“麦糊烧”、中秋吃月饼、冬至吃馄饨和麻团、过年喝萧酿吃年糕等;第二类是“慢聚会”,如看社戏、逛庙会、划龙舟、放河灯、翻九楼、抲鱼虾等;第三类是“慢节日”,如开门炮仗、元宵灯会和舞板龙、清明郊游、夏日乘凉、七夕乞巧、中秋祭月、八月十八观潮等;第四类是“慢游艺”,如拍洋片、打弹弓、击铜钱、做泥菩萨、打虎跳、翻筋斗、斗蛐蛐、捉石子、摸乌蒙、放鹞、装大花脸、寻躲躲、点罗罗、“清兵”捉强盗等。
2.湘湖特有的“慢生活”景观
古人因为湘湖景色秀美,替这些美景取了许多名字。而这些景名也可视为古代萧山人对湘湖“慢生活”的认识与感受,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一是透过悠长的声音、诗意的图像来映衬湘湖风光,如“越城晚钟”“水漾鸣蛙”“柴岭樵歌”等;二是通过描绘山色的秀美、水体的平静来体现湘湖景色的优美,如“湘湖秋水”“跨湖夜月”“文峰拱秀”等;三是描绘慢运动中的悠闲景色,如“湘湖云影”“跨湖春涨”“湖中落雁”等。这些景名的出现,是湘湖周边“慢生活”节奏的极好印证。笔者还从文献中提取了相关景名(见表1)。
表1 湘湖“慢生活”特色景名
3.湘湖文人的“慢生活”
湘湖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关注。他们用大量诗词歌赋记录了在湘湖登临游憩、泛棹吟咏、品酒饮茶等“慢生活”。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夜游湘湖,如宋杨时《新湖夜行》、清蔡仲光《日暮同王叔卢坐城山》、清毛奇龄《重阳日是同姚监郡张广徐征君城山晚眺》、清周起莘《新秋月夜湖塘即景》等;第二类是夜宿湘湖,如明梁以樟《晚宿越城》、清蔡仲光《同客夜到湘湖之沚因寄宿田家》、清陈至言《春晚过杨寺夜宿玩月有感》、清汤金钊《宿石岩山先照寺》等;第三类是湘湖会友,如清陈至言《春雨初晴同毛八季莲何五卓人闲步湘湖》、清黄元寿《辛丑秋日陈氏念畴、念升偕王子葆堂、朱子湘生、姜子禹卿小集湘云寺,商立湘湖吟社。是日予以他事未与,因补以诗》等;第四类是四季(节日)游湖,如明代来端容《中秋薄暮舟泛湘湖》、清韩钦《上巳日泛舟湘湖》、清徐廷槐《重九登压乌山》等。以上诗歌描写的四类景观可见湘湖历来是放松心情、品味闲暇、会友游乐的绝好去处。
三 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旅游开发就是使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所用,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而选用适合自身情况的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一条捷径。通过对各类开发模式进行考察和筛选,将其中与湘湖软硬件情况相类似的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可为今后开发建设提供线索。
(一)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借鉴
总的说来,湖泊旅游的开发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亲水运动模式。当湖泊具有水体自净能力较强、不易受到污染,且水面开阔、深度适合的特点时,便能够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和岸上运动。如北京昆明湖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的赛艇比赛基地,赛艇比赛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大学生友谊赛事。南京玄武湖对其水、陆、空三方位进行建设,较成功地将湖泊观光和水上运动结合在一起。
二是旅游观光模式。有些湖泊不适宜开发过多的参与性旅游项目,但具有较高的风光观赏价值,如云南的洱海、贵州的草海、青海的青海湖等。而杭州西湖是观光旅游开发模式中城市园林湖泊类型的开发典范。
三是休闲疗养模式。有些湖泊拥有特殊的有益物质,常常被用于开展度假旅游和各类休疗养项目,如日本箱根的芦湖,周围温泉资源丰富,成为度假旅游和休疗养的胜地。
四是探险旅游模式。某些湖泊由于奇特的成因形成了特殊的湖底构造,或有特殊的水生物,或有异常的现象发生,或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对于探险者和科学考察者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因而成为探险、考察、旅游的难得之地,如新疆的罗布泊。又如英国的尼斯湖,从19世纪开始掀起一股至今仍未冷却的寻找水怪热,给当地探险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美国、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群和韩国的庆州波门湖,充分挖掘现有的各类旅游资源,采用集会展、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修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开发模式。
(二)杭州湘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湘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应当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以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浙江省内旅游相关规划、杭州市相关旅游布局为依据,制定契合旅游发展趋势、符合地方旅游发展实际的方针策略。
1.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来设定湘湖旅游的开发方向
2014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有四点值得湘湖旅游开发关注。
一是增加公民旅游时间。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二是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建立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建设标准,完善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旅行和老年旅游。
三是扩大和完善旅游营销。逐步优化完善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统筹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优化邮轮出入境政策。
四是注重旅游品牌建设。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2.以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参考研究本区域旅游发展趋势
2012年,国家旅游局在上海组织召开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专题会议。会议提出充分依托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辐射和带动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的观点。将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布局规划为“一核八圈八带”发展模式,提出了包括会展产业与商务旅游、文化产业与节事活动、邮轮旅游与水上旅游、休闲度假与户外游憩在内的旅游未来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同时还对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产业集群、低碳旅游、旅游信息化等进行了研究。2013年,会议成果之一——《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以下简称《长三角规划》)正式出版。
《长三角规划》表明,湘湖不仅是杭州都市旅游经济圈的一员,而且是大运河旅游带、钱塘江-新安江旅游带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此时提出“一核八圈八带”发展模式的概念,为湘湖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思路。同时,在被称为“旅游未来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的会展产业与商务旅游、文化产业与节事活动、邮轮旅游与水上旅游、休闲度假与户外游憩方面,对已有项目应发挥自身优势,做精做强;对未建待建项目,应仔细研究,避免重复建设,加快湘湖旅游发展的速度。
3.以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参照制定湘湖旅游的开发目标
2014年公布的《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多次提到湘湖,如推进包括湘湖在内的“双十板块”建设、规划建设环湘湖等十大旅游综合板块。强化杭州旅游核心带动作用,加快湘湖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杭州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杭州作为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西湖、西溪、运河、湘湖、千岛湖等核心吸引物为龙头,深入推进旅游与休闲、会展、文化、特色潜力行业等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休闲度假综合品质,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此外,湘湖还名列“投资超50亿重点项目名单”“拟培育大型旅游综合景区名单”“拟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等。
4.以杭州市相关旅游规划为准绳找准符合湘湖实际的开发定位
《杭州市城市旅游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市规划》)明确提出了“两环两带四板块”的概念。“两环”是指环城生态度假游憩环、近郊城市休闲观光环;“两带”即钱塘江旅游产业集聚带、运河旅游产业集聚带;“四板块”包括环良渚文化旅游板块、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板块、环西湖城市休闲旅游板块、环湘湖度假游憩板块。另外,《市规划》提到的29个游客集散中心中,萧山区就有3个,分别是火车南站、萧山机场、湘湖。
《市规划》有两点值得注意和思考。第一,此次提出的“四板块”概念,对各板块主题进行了差异化区分。如良渚以“文化旅游”为主,西溪强调的是“湿地公园”,西湖集中于“休闲旅游”。湘湖“度假游憩”概念的使用,更强调“度假”和“游憩”等耗时较长的旅游活动,与其他三个板块相比形成了较明显的差异。第二,《市规划》还提示湘湖的旅游开发要利用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与位于钱塘江北岸的良渚、西溪、西湖不同,湘湖是钱塘江南岸唯一一个旅游重点板块。
总之,在国家重视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长三角、浙江省、杭州市培育大型旅游综合景区的指导方针下,湘湖建设“慢生活”综合旅游景区,找准了湘湖旅游开发的定位。
四 杭州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策略
(一)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1.总体思路
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充分以湘湖区域现状为基础,保持科学及务实的开发态度,保护自然及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项目策划创新,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则是基于其总体的指导思想,在与空间管制和空间拓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寻求适合于湘湖“慢生活”的切入点,进行文化创新,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湘湖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和价值。
2.原则
结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一般旅游度假区和湖泊旅游度假区特点的总结,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及生态资源是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最大的优势,应遵循保护至上、发展促进保护的总体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适度地进行项目策划与开发。二是轰动效应和名牌开发的原则。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应在综合分析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策划创新,突出特色,同时可打造一些形象突出、具有轰动效应的精品工程。三是区域协调、系统开发的原则。湘湖旅游开发的目的是要推动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其内容应融入区域整体旅游发展战略,与区域其他旅游资源协调互补。四是有序开发的原则。这一点主要是基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务实性,应充分了解区域的现实情况,遵循市场规律,并结合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相机而动,分阶段实施,实现旅游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主题策划
本文着重结合湘湖的特点,提出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主题策划应注重在文化性、时空关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着力。
1.突出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文化性
首先,地域文化在旅游规划中必须受到尊重。对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来讲,湘湖的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湘湖生态环境中提取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如葫芦形的湖山、湘湖樱桃、湘湖龙井、湘湖杨梅、湘湖莼菜等,早已被人们作为文化符号来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第二,从湘湖周边的古村落、古建筑中提取文化要素。这些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呈现湘湖独有的魅力。第三,从历史人文中提取文化要素。历史人文的积淀一定会在区域内留下印记,并且会为人们所熟知,对这些要素的提取,有利于策划思路的拓宽,有利于特色项目空间的形成。
其次,着重考虑湘湖“慢生活”旅游项目的文化形象。在湘湖旅游主题策划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文化形象的问题。一个旅游地主题形象的建设,不仅要靠旅游空间环境的景观特征,而且要依赖空间环境的景观特征与社区市民文化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旅游地主题形象空间的特有风貌。只有把握好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效提升旅游项目主题的文化品位,形成特色的历史文化氛围。
对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来说,文化形象的创建有一定的难度和独特之处。第一,线性空间给文化形象的整体把握带来难度,容易造成文化形象不鲜明。例如,同样是湖泊,杭州西湖通过景观规划、视觉形象和品牌标识的设计,为自己穿上了独特的外衣,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视觉效果。湘湖在视觉景观规划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第二,湘湖旅游板块的“度假游憩”定位,使得其文化形象容易过度依附于“度假”和“游憩”,而忽视整体影响。所以,在湘湖“慢生活”旅游主题策划时,应努力使湘湖的独有文化与“度假游憩”相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象。
对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文化形象的创造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第一,依托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独特的空间形态,保证文化形象的连续性,即可通过项目整体风貌的控制、标识系统的统一设计、旅游路线的有机组合等方式体现其整体性。第二,开拓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空间,结合当地居民的旅游经济发展,创造高品位的软环境,并与其他地区相区分。第三,创造湘湖“慢生活”品牌的文化形象,通过某些项目策划主题的提升与创新,活跃湘湖的文化气氛,突出线性空间中的重点。
湘湖“慢生活”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情况见表2。
表2 湘湖“慢生活”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2.突出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时空关联性
湘湖“慢生活”项目主题策划的切入点、思路、表达途径、层次关系以及创新点等都与整个旅游区的时空形态密切相关。对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来说,其独特的时间与空间形态决定了其项目主题策划应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
一是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项目主题策划与时空的关系。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第一,应考虑湘湖是否存在一条文化主题脉络,可以将整个区域用历史的空间或空间的历史概念串联起来;第二,应考虑在整个湘湖时空中存在多少可以进行主题挖掘与提炼的要素,这些要素又可以分成多少类型,同时应考虑这些类型的要素是怎样分布的;第三,应考虑是否存在或能够概括出几个特色较为突出且有进行主题策划价值的区域;第四,应考虑是否存在某一个空间形态较为特别的地段,从而可以进行项目主题策划的创新。
二是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项目主题策划的空间处理方法。首先是由整体到段落。由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空间形态较为狭长,所有的项目用一种或一个主题来概括难度很大。可以考虑将整个区域分解成若干个区段,每个区段中可开发的项目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并可以提炼确定出适合每个区段的主题。进而,每个区段的项目策划应围绕其主题展开。其次是由重复到变化。在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狭长的地带中,会有适合各种环境特征的诸多的策划项目。在这些项目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即某个项目的主题策划在另一地段同样适合,进而造成了某些项目主题策划的重复性。此种重复性可以在策划的整体把握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游客的审美疲劳,不能高效率地留住游客,以至于丧失整个地区的文化活力。
三是时空布局对项目主题策划的反作用。对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来说,项目主题策划往往对整体的空间布局起着先决作用,如根据分析提炼得出的主题可以确定整个区域的段落划分,并影响其布局方式。然而,对于此类具有特殊空间形态的旅游区来说,为了保证主题策划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应及时反思基于主题策划的空间布局的适宜性问题。例如,基于城市设计思维的空间布局经常能够促使主题策划的调整。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项目主题策划和空间布局应该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寻求一种平衡。
因此,在对湘湖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湘湖“慢生活”旅游规划可以考虑设立民俗风情体验区,以进行湘湖民俗文化展示等。另外,可以考虑设立湖泊生态、建筑、娱乐休闲等体验类型,并结合整体的功能分区定位,从东到西依次为下孙、越王城山、跨湖桥博物馆,即民俗文化主题体验区,包括上古跨湖桥文化(跨湖桥博物馆)—古越先民文化(越王城山越文化展示馆)—明清湘湖民俗文化(湘湖水街)等(见表3)。
表3 湘湖“慢生活”时空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3.突出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创新性
首先,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项目主题策划需要遵守的创新原则。一是文化立意与串联的原则;二是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原则;三是游客参与的原则;四是尊重市场、动态创新的原则。为保证线形非核心旅游区项目主题策划创新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创新策划时应以当地的客观现实为基础和出发点,充分尊重市场的现状和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为项目以后的发展和创新留有余地。
其次,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项目主题策划创新的三条途径。一是分区联合与拓展。本途径是针对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独特的空间形态而提出的,在主题分区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特点相似的区域联合策划,形成某一类具有相当规模的主题区域。二是区域配合与衍化。本途径是针对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非核心”的特性提出的。“非核心”相对于“核心”来说有其特殊的功能定位,在区域旅游的项目主题策划中,“非核心”应配合“核心”,形成互补关系。三是就地改造与重生。在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用地范围内经常存在一些未开发或者已开发但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地区,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结合独特地形地貌的历史文化遗迹,对于这些地区的项目主题策划应采取就地改造的方法,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实现某些文化现象的重生,那么对此类地区的主题确定工作将成为策划创新的亮点。
最后,举一些湘湖“慢生活”旅游已有规划项目的创新例子。这些创新不仅加强了湘湖和钱塘江的联系,还与西山公园、杭州乐园以及湘湖一、二期共同形成了萧山区的主要生态廊道。一条大绿廊,串联了湘湖二期和瓜藤山公园,贯通了世外桃源和东方文化园,强化了湘湖新城内各个景区的联系。
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创新项目见表4。
表4 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创新项目
由表4可知,湘湖三期着重于“湖中商业休闲区”“三江口旅游度假区”“湖东休闲服务区”的建设。规划通过引入“慢生活”艺术主题、提炼绿色健康旅游概念、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实现了规划主题的提升,即“增加休闲绿化空间,强化建筑特色”“衔接一、二期交通系统”“挖掘人文历史,形成人文亮点”。同时,完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注重水质保护,突出“动、灵、静”的定位,注重植被配置的主题区分,考究桥梁装饰式样等。湘湖三期构建的湖中商业休闲区、三江口旅游度假区、湖东休闲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块,整体上在延续一、二期古朴自然风格的基础上,体现了连江通湖、显山露水、环水筑城的理念。三期环湖绿地,将建成完整贯通的环湖公共开放空间,绿地、水系、山体相连构建生态绿网,凸显湘湖新城有别于其他新城的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
(三)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实施与保障
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务实地指导各类项目的实施,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前文所述有关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对接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规划实施的保障因素,如健全管理体制、加强产品营销和提高公众参与度等,以下分而述之。
1.制定多角度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同一般旅游区类似,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中策划的项目也可以被看作一种旅游产品,如果想让这种产品产生价值,就应当制定此类产品的营销策略。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应是多角度的,更是多维度的,其中包含文化的因素、自然的因素、经济引导的因素等。湘湖旅游产品的营销战略主要有三种。第一,主打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整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突出特色、品位和参与性,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第二,大力打造综合旅游产品。在开发原有婚庆、会展、节庆、演艺等旅游产品的同时,打造一个集生态、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旅游供应体系。第三,节庆轰动战略。通过组织与当地文化相关的艺术展览或比赛,与世界性组织合作,如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力求达到轰动效应,利于宣传,从而打出品牌。
2.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景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有四点值得关注:其一,应严格遵守法律对实施管理的各项要求,如建设项目的审批、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其二,应做好项目开发控制的各项工作,鼓励使用适合此类旅游区规划的开发运作方式,并为经济、法律、行政等作用机制的发挥创造条件;其三,应密切注意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把握好大局,在各个阶段做出科学的决策;其四,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时,可以设置某些特定的机构来进行统筹安排。
3.提倡多文化共融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有其自身的特定含义,它能够渗透于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等各个层面中。本文根据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规划的特点和具体内容,提出了有关公众参与的两个建议。
一是提高当地群众在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中的参与度。由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规划的文化性较强,且涉及一些原有村庄等建筑的改造项目,所以在项目策划伊始就应在尊重当地居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沟通和交流,加强规划师与居民的互动,促进策划有效进行。而在某些村庄改造或当地文化活动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群众可以参与管理、经营或监督工作,同时也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
二是加强规划项目与游客的互动。部分策划项目涉及活动参与的内容,如各种艺术或设计比赛等。对于这种项目的策划,应多方听取专业人士对活动内容和建筑空间的建议,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听取某些参赛者的意见。在项目实施后,也可以随着市场的发展或者根据游客及参赛者的需要对活动策划进行改良,以实现动态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湘湖“慢生活”旅游开发的本地文化来讲,游客或参赛者等代表了一种外来文化,在他们与规划项目的互动过程中,文化实现了多层面的共融。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杨晓燕:《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陶犁、王立国:《湖泊旅游开发探索研究——以洱海、千岛湖、日内瓦湖为例》,《生态经济》2010年第12期。
许峰:《可持续旅游开发多中心管理模式研究——以湖泊旅游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
邓波、张智:《基于慢生活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 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