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杭留学生跨文化认同的调查与思考∗

2016-04-06贾爱武

创意城市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籍人士跨文化留学生

◎ 庄 欣 贾爱武

在杭留学生跨文化认同的调查与思考∗

◎ 庄 欣 贾爱武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留学生互访的频率,也考验了杭州教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软实力。经过对杭、沪外籍人士就国家形象、城市文化、人文互动、生态建设跨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杭州在人文积淀、生态环境与市民素养上具备优势,在城市品牌的确立与宣传、外语的推广及应用、外来文化的交融与交流上存在局限性,课题组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杭留学生 文化认同 城市软实力

作者庄欣,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贾爱武,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邮政编码 310018)。

城市不仅是政治与经济中心,而且是文化中心。作为八大古都之一,杭州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杭州,了解、学习中国的文化,寻求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传承并传播我们的本土文化,让留学生认同并接纳这种本土文化,同时努力融合外来文化,以实现未来更多的跨国合作,成为值得杭州研究探讨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对在杭留学生的跨文化认同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对如何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认同度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 提高留学生跨文化认同度的意义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成为留学生来华的动力。各国的年轻人来到中国,是为了了解、学习中国的文化,寻找成长的机会。来华留学生主要由短期留学生、普通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全国在校留学生人数由2010年的130637人上升到2014年的192358人[1]。学历留学生主修的学科/专业有西医、汉语言、经济、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医等。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还有的来自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教育部初定,到2020年,争取将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扩大到50万人[2]。浙江省的高校承担了大量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任务。2014年,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23817人,比2013年增长了13.5%。这些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占全省外国留学生总数的89.8%。其他本科院校占4.5%,高职高专院校占5.7%。其中长期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81.2%,与2013年相比有所增加。近年来,浙江高校长期留学生的类型和层次发生了较大变化,结构进一步优化,语言类留学生的比例进一步降低,2014年本科层次的学历留学生占78.61%。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数量继续增长,其中硕士生较2013年增长21.22%,博士生增长11.96%。2014年,浙江省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来自171个国家和地区,前五大生源国分别为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英国。浙江省高校2014年外国留学生的绝对规模居全国第5位,位居北京、上海、天津、江苏之后[3]。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浙江省仍有差距,表现为专业水平较高的高校相对较少,城市的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它要求不同文化身份的人们能够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欣赏、移情的态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善于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文化敏感性,积极、变通地将此能力应用到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认同”一词来源于英语的 identity,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本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其二是指“一致性、相同性”,是对与自己一致或相同事物的认知。因此,文化认同是“人类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即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表现为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包括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最深层的基础。如果两种文化认同产生冲突,而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调适,个体就会产生“不知道我是谁”,或者“我身在何方”的无所适从感。失去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缺乏文化的归属感,就会产生跨文化的认同危机,导致对抗与博弈,这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客观现实。认同建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若个体超越了单一的文化认同,具备全面、开阔的文化视野,认同多种文化,并需要与其他文化互动来弥补自己文化的不足,他则能成为多元文化人,或是跨文化人。

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传承、研究、融合和创造文化的使命。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学生素质的逐年提高,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他社会机构无法取代的功能。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对内,我们应当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外,我们则需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2]。然而我们注意到,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受到局限。除了汉语言文学、中医等中国的特色学科,其他的文化特色课程少之又少,中国文化在可持续性的输出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在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知识的同时,留学生随着个人文化体验的增加,不断进行文化身份的重构和文化调适。文化认同度的高低、文化认同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的适应性,也取决于这座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以及外来文化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的强与弱。

大学阶段的留学生,其思想与行为都充满活力,其文化认同的可塑性较强。然而据我们所知,在杭留学生在城市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大学较为分散,留学生更多地在自己国家的人际圈和校园中活动;二是由于高校与社会机构、政府的合作较少,交流与开放度不高。国际教育学院往往更多的是从盈利而非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吸纳留学生,造成人文气息与关怀不足,这势必影响留学生对杭州的亲和度、信赖度与向往度。高校跨文化交际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教会留学生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从而适应并接纳当地文化。这一问题不仅关乎留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文化间的融合度。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大学则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留学生是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会给城市带来朝国际化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文化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它需要传承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以及融合创造文化。因此,在大学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提高在杭留学生跨文化的认同度,使之接纳并参与杭州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让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反映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明所在、增加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二 留学生跨文化认同度调查

作为浙江省会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的历史文化具有国际性影响和良好的口碑。其以陶瓷文化、印刷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宗教文化、书画篆刻艺术等为代表的显性文化,吸引着大批外国友人来杭旅游或经商。而上海由历史上的一个无名小镇,在鸦片战争后成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借助租界等“门户开放”的势头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一座全球著名的大城市。这两座毗邻的城市,虽然有着相似的城市生活,但存在许多差异。最让人瞩目的,是上海能够不断融合外来人口,包括相当数量的外国人选择定居在上海。因此,上海对外来人群及文化的包容性,值得我们比较和探究。

基于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影响力以及城市专属文化品牌所缔造的城市文化软实力等因素和背景,课题组从外籍人士的角度来了解他们对中国大文化和地方文化以及所在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分别从两个区域(杭州市与上海市)、三个阶段(来杭之前、来杭之中与来杭之后)、四个维度(国家形象、城市文化、人文互动、生态建设),对100名在杭留学生(以下简称杭州组)与50名在沪外籍人士(以下简称上海组)开展以定性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跨文化认同度的调研。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阅读日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20名留学生接受了更进一步的访谈,38名留学生提供了他们在杭逗留时的文化生活与学习的体验日记。

在问卷设计中,对第一阶段设计了少量的选择题,通过调查留学生对大中国以及杭州地方文化事物的了解程度,以判断留学生对中国及城市的物质性文化产物的接纳与认同度。其他均为开放性问答题,包括他们了解中国及城市的渠道、对国家正面与负面的评价、对中国文化的感受与评价、对所在城市的评价、对比自己国家与中国的异同之处、留学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对所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以及未来是否打算继续留在中国发展及缘由等问题,以了解他们对城市跨文化交流的认同度及想法和建议。被调研的留学生包括短期访学(最少一个月)和中长期进修的留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回国,还有一些将继续逗留在杭州。通过调查,对留学生跨文化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一)城市对外开放度是来华外籍人士区域选择的主要参考因素

城市文化既具备集聚性,又具备开放性。当城市表现出对来自各个区域的人、各种文化思想、各种价值观念最宽容的接纳与吸收时,这座城市才会拥有多元性的文化,才具备较大的影响力。由于本次调研涉及的杭州组为在杭留学生,上海组为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因此对比两地外籍人士选择来到中国的缘由很有必要(见表1)。调查发现,杭州组会从城市的知名度、熟悉度、城市面貌、大学办学质量、学籍管理、学习内容、经费支出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城市;而上海组更多的是从该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开放度及就业机会的角度来考虑。两组外籍人士获取目标国的信息渠道由高到低分别为传统大众传媒、书籍、旅行手册及官方网站。此外,杭州组会更多地参考自己国家的书本介绍、教师课堂介绍及网络资源,上海组则往往通过朋友间的口口相传来了解中国。

表1 被调查外籍人士初到中国的基本情况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对外的知名度与开放度是重要因素。上海教育部门官方网站的首页上,会呈现上海城市精神的标语:“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可以看出,上海作为国际性知名城市,在城市文化精神的定位上非常明晰,也善于宣传。两组调查对象谈起对城市的整体印象时,提到最多的四个方面分别为历史与文化、人民、国土与资源、经济发展。两组人士都赞叹城市的古老文化、历史与语言,以及奇特的自然景观及文化遗产,喜欢聆听当地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在经济发展方面,他们看到了开放的、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市场,认为在生活消费、人员雇用等相对便宜的情况下,在所居住的城市创业具有无限潜力。对于城市居民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对于一些不足之处,两组人士提到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诸如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交通拥堵等。有人指出,一些网络资源不能在中国实现共享。对于文化差异上的沟通与理解,有的表示不太能适应或者无从适应。还有人指出,中国人的尝试精神不足,偏于保守;有的认为,现在的中国文化与日本和韩国没有太多的区别,很难找到真正属于中国的传统与国粹。

(二)留学生对杭州文化的认同度较高,但杭州文化的识别度不高

我国传统的经典文化是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也是确认一个民族(或文化社区)文化特性的最直接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从外籍人士对文化的认知程度来看,可以判断他对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理解与印象。课题组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项文化事物,以了解两组人士的认知度(未知、听说、熟悉) (见表2)。从对文化内容的熟悉程度来看,杭州组对西湖、丝绸之路、西湖龙井、中国草药、灵隐寺及白蛇传的熟悉度分列第1、第3、第4、第5、第10和第12位。上海组则对长城、宣纸、紫禁城、端午节、中国草药最为熟悉,对于西湖与西湖龙井的熟悉度并列第9位,对灵隐寺和白蛇传的熟悉度分列第11位和第14位。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杭州组对物质性的跨文化事物有着最直接的认同,但对非物质文化知之甚少;上海组对杭州不算熟悉,但也不十分陌生。较上海而言,杭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多元化城市。

表2 杭州组与上海组对文化事物的认知度对照

就两组对中国各文化内容的整体熟悉度而言,大中国的主导文化是最受瞩目的。但西湖、中国草药、丝绸之路能跻身第4、第5、第6位,西湖龙井、灵隐寺、白蛇传分列第9、第12、第14位,这提示了做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问题——真正能够凸显杭州特色的是地方文化。在访谈与日志中,大多数在杭留学生都提到杭州是一个很美的城市。除了对西湖的赞叹,他们还提到了吴山、雷峰塔、宝石山、九溪、苏堤等具有城市特色的代表性风景。另外,还有留学生对杭州的经典传说故事、历史故事、传统美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正是这些古朴的文化让杭州显得与众不同。外籍人士选择在杭州学习、工作,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他们更多地考虑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发展动力是否有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在杭留学生了解杭州文化,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朋友的介绍。这说明,正规的文化信息渠道并未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在杭留学生走出象牙塔的机会很少,致使他们对杭州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阶段,说明杭州尚未形成强大的文化渗透力。留学生对杭州文化的整体认知度、融入度和认同度都还不高。总的来说,杭州整体文化的识别度不高。杭州的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的丝绸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宗教文化、书画篆刻艺术等作为城市的品牌传播出去,让外籍人士感受其独特魅力。文化宣传的窗口,应当在留学生群体之间建立接收平台,让他们及时获取文化活动的信息并能共同参与。让杭州城市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具备影响力与识别力,是杭州文化“走出去”及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根本。

(三)语言是在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在访谈中,我们与留学生交换了学习语言的感受。虽然汉语无论是在发音还是在书写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选择来中国进修的留学生,大多对汉语感兴趣并有相当的接受度。在被调查的在杭留学生中,他们的汉语学习时间越长,对汉语及其文化的认同度就越高。当被问及如何在中国提升汉语水平时,68%的留学生选择紧跟汉语教师的课堂内容,17%的留学生选择利用网络资源,10%的留学生选择在学校里与中国学生交流,5%的留学生选择融入城市与市民攀谈。当然,学好汉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留学生在表示愿意多加练习的同时,谈到自己的交际面受到限制的原因。杭州组提到会说英语的杭州市民太少,城市服务站的很多地方没有英文标识,而有标识的地方有不少错误。所以,生活和办事需要经常寻求中国学生的帮助,语言成为他们交流沟通的最大障碍。另外,有留学生提及,中国应该在语言上更多元化一些。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学生表示,他们国家的人民会说多国语言。杭州其他高校的留学生在日志中提到,中国学生的英语教育,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课堂教学模式,都难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他们认为,教室环境的单调与课堂进度的紧张,很难让学生感受外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并真正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当然,也有留学生提到杭州最著名的英语学习交流地——湖滨六公园的英语角。那里不仅是语言的学习地,而且是思想的汇集地和各种文化的碰撞地,很是让外籍人士惊喜,因为彻底消除了语言与文化的障碍。然而,类似英语角这样的语言交流地并不普遍,值得在高校或杭州的一些文化胜地推广。

另外,由于宗教信仰不同,留学生在饮食及宗教活动上会受到一些限制。如有些留学生不吃猪肉,有些留学生有做礼拜的习惯等,他们在中国生活感到不方便,但又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还有的留学生提出,希望能在杭州找到兼职工作的机会,以锻炼他们的语言与技能,挣些学费,同时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社会。但因为中文水平不高,而需要英语或者其他小语种的商店、餐馆或公司很少,城市也缺乏这样的管理渠道,因此留学生感觉自己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总之,杭州要成为国际化的城市,还需在很多方面增加开放度,全民的文化素质、外语普及度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也应得到提高,这样,杭州才能更加接近国际化的水准。

上海组在国际化语言推广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很多上海市民能用简单的外语交流,在学校里即便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度也是相当高的。他们的反馈内容主要围绕人性展开。外籍人士建议,上海人应更充满关心与爱心,承担起责任,关注他人的福祉并尊重他们,提高民众的素质。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的文化气息影响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在经济上处于迅速发展中,但是人民的各方面素养还未得到真正提升与改善。中国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与创造力还不够,远未达到让他国羡慕、效仿的程度。如果一座城市不能很好地定位,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品牌,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就只能处于弱势,交流与传播就很困难。

(四)生态建设提升杭州品质,民众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生态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杭州是一个集旅游与轻工业发展于一体的城市,更需要平衡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本次调研中,杭州组都谈到了杭州的自然景观,认为杭州是一座美丽、和平的城市。杭州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城中有景、景中有城。但留学生也指出杭州污染的严重性,尤其是空气污染。在被调查的杭州组中,65%的留学生表明他们愿意留在杭州,但前提条件是找到合适的工作。至于留下来的理由,列前5位的是杭州气候宜人、杭州人民很友善、喜欢杭州的生活方式、喜欢杭州的文化、正在发展的杭州充满了机遇。另外35%的留学生不愿意留在杭州,主要原因是语言沟通有障碍、饮食不适应、会思念家乡。不难看出,杭州组更多地被杭州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文的。就同样的问题调查了上海组,80%的留学生表示愿意留在上海。他们更多地强调,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生气和机遇的多文化城市,每一天的生活都不同,他们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在自己国家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建立自己的人际网,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这对个人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另有20%的留学生表示不愿意留在上海,原因有签证问题,也有文化适应的问题。与杭州组的答案相比,可以发现处于学生阶段的留学生,他们更在乎一座城市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如果他们对杭州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欣赏,并得到适当的机会,他们愿意留下来成为杭州的一员。

在留学生的日志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化素养方面,杭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有留学生讲到杭州的茶馆。他们的评价是,杭州有浓郁的茶文化气息,无论是茶品本身还是茶馆的设计,都结合了诸多的现代元素。但是对龙井茶及传统茶道的推广并不多见,很多年轻人在茶楼也是深陷手机中,没有多少人捧起书本阅读或是以茶养性。关于宗教文化,有位留学生指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灵隐寺,在宗教信仰和商业活动的结合上存在一些问题。他曾经看到有游客在神圣的大殿拍照(虽然不被许可),还有来访的和尚拿出手机自拍。他认为,在宗教圣地不应该出现类似肯德基、星巴克之类的商业地;不应该到处设摊售卖小商品,使得佛教圣地不再清净。而台湾的中台禅寺、佛光山等,则秉持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四大理念,有条不紊地管理着佛教场所。佛教徒的清净与无为,往往让熙熙攘攘的游客戛然止声,肃然起敬。参观过胡庆余堂的留学生表示,他们对中国传统医药是非常崇仰的,但不能接受一个病人在就诊、其他病人及家属在旁围观的场景,感觉医疗场所完全没有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

我们从留学生的眼里,发现了许多人们习以为常但留学生却难以认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城市生活中浮躁的一面。除了自然的生态文化,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关注人文生态的成长。只有民众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才会大大改善。这也提示我们,杭州的魅力应该主要来自杭州民众,来自对自身文明、文化的认识、改进和自信。

三 提高留学生跨文化认同度的对策建议

(一)邀请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及杭州品牌的设计与宣传

根据调研,课题组发现在杭留学生的社交范围比较狭窄,参与大学生活动或杭州市民活动的频率很低,很难融入城市的文化活动中。杭州不仅是一座旅游城市,更应是一座文化之城、文明之城。对于拥有众多高校的杭州市来说,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反映了学校特色,而且反映了城市文化的核心。而这种既体现历史传承又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品牌,是对在杭留学生最直观的影响。只有让留学生广泛参与高校与城市活动,让他们爱上杭州的学校,才能让他们更愿意亲近杭州,把杭州文化远播海内外。建议邀请高校的中外学生合作设计杭州校园及杭州市的标志,尽量糅合传统、时代与国际元素,设计的作品可请市民投票。被选用后可在官方网站、城市街头、各媒体终端、公交地铁的移动屏幕上进行宣传,同时可印制在对外宣传品、纪念品上。还可以设计一个代表杭州城市精神的宣传用语(中文及多国文字版本),在校园及社会上推广,使其深入人心,并向海外宣传。

(二)宣传“品质杭州”的便民举措,提高城市的涉外服务水准

在对留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得知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最需要志愿者的引导与帮助。但由于对城市不熟悉,各类服务系统的站点不多,语言不通,因此很多留学生会觉得无助和焦虑。作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是首个向公众免费开放WIFI的城市,覆盖主要城市道路、街区、景区、广场、公交站台及行政服务、交通枢纽等区域,共有2000个站点。但是对于这一便民举措,很多外地或外国友人无从知晓。因此,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外,可以充分利用杭州的免费城市WIFI,打造杭州的无线门户,开发紧扣杭州生活的APP官方应用。可提供多国文字,帮助在杭州的每一个人迅速地查询到交通信息、住宿旅游、餐饮娱乐服务、文化服务和宣传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使来杭的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出行、丰富的城市活动与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建议为在杭留学或定居杭州的外籍人士发放“杭州外籍人士市民卡”,这样既方便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又可给予他们同样的便捷服务,以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建议开设更多的交通卡“微站点”,发动中外学生志愿者,为外国友人提供多语种的人工或自助服务,提供公交车、地铁、公共自行车等充值、消费与租赁业务,让他们能感受到城市的便捷与温暖。

(三)调动全民参与美化城市的建设

调研显示,在杭留学生对新校园及杭州的自然景观给予赞美,也肯定生态型的城市布局让人耳目一新。因此,让绿色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绿色,应该成为杭州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休闲业的统筹规划与扩建,在杭州市的新城区、城乡接合部和近远郊地区,通过恢复、新建、新增等手段,进一步扩大杭州的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另外,在居民楼宇的设计与改造上,可以添加阳台的种植区域,充分利用楼顶与露台种植绿色植物。应鼓励中小学生收集种子或给中小学生发放种子,参与种植等活动,与科学自然类课程相结合;鼓励在校中外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可以设立专门的种植园区,培植中外友谊之树,建立合作之园。还可以在社区开展种植能手的评比与交流活动,丰富市民的休闲生活,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为杭州增添自然气息。

(四)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

新加坡是法制严厉的国家。由于惩罚力度大,所以没有人轻易触碰法律底线,逐渐培养了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整体的文明素质得到提高。本次调研中,多名外籍人士反映杭州城市出租车的问题,如任意超速、变道驾驶,扰乱了行路秩序,让行人缺乏安全感,这一状况亟待改变。杭州市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方式,对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扔垃圾、酒后驾车、危险驾车、偷窃等,予以严厉惩罚,让人们敬畏,以重塑文明意识。只有拥有文明的城市风貌,才会让外籍人士感觉到杭州市民具有良好素质,才能真正与世界文明接轨。

(五)在高校建立文化学院

调查中发现,留学生对杭州文化的认识较为碎片化、表面化,未曾听说或见识过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地方文化及中华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与学习。而中国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了解也较为欠缺,几乎不具备用英语来介绍家乡文化的能力。为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议在杭州高校开设文化学院,向大学生和外籍人士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杭州的地方特色文化。可通过文化学院开展文化类公益活动,如向全市的学生群体普及国学与汉文化教育,开展民间艺术交流及传授活动、汉语教学的国际交流活动。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研究机构合作,以高校为基地开展对外文化传播活动。提倡全民学习外语,不仅可以使逗留在杭州的外籍人士找到交流的对象,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被融入、被接纳。在校学生应具备用外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如将地方文化的外语介绍纳入学生的外语课程中),社会各媒体、各服务部门、各文化教育基地及旅游景区都应配备外语类人才。在杭的学校可开设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课堂,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与中国文化。应把民间艺术与技能广泛地传授给在校学生,使之代代相传;可在各个社区及街道开设公益性的英语学习课堂,调动全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六)改进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结合调研结果,调查组也在反思:如何把汉语教好、学透?语言只是一个载体,如果不与一种文化相结合,这种语言的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英语成为国际语种的同时,应让汉语走向国际,以体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在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应把调动留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不仅要从教的角度,而且要从学的角度去考虑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性。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中国或地方性的文化类教材,让留学生感知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必要的文化知识与渊源。可以考虑增补文化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如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国红》中英文对照系列读物。可借鉴中小学的“第二课堂”,给在杭留学生办理留学生市民卡,并开通“第二课堂”功能,让留学生自行参观各文化基站,获得相应的学分。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可设立汉语课程的口语考试,把介绍自己来访国的文化作为考试的必选题目。同时,鼓励各国留学生合作,在高校举办外国“文化月”宣传活动,用图片、文字、实物、口述介绍的方式增进各国间的了解。

(七)改进城市标识和媒体宣传用语

在本次调研中,有不少在杭留学生反映,杭州的外语标识不多,有的标识存在不少错误,这对他们生活、学习造成许多障碍。因此,应进一步规范杭州的标识与宣传用语,让杭州具备国际化水准。可发动在校学生普查公共区域标识的语言规范性,既包括汉语也包括英语。同时,可参照大连市的做法,把公共场所标识的语言扩大到两种以上。根据留学生来源地,可以考虑用汉语、英语、韩语、法语来进行标注(大连市的标识主要有汉语、英语、韩语和俄语四国语言)。出版地方文化的书籍或小型杂志时,可有汉语与多国语言的对照。在内容上,可以借鉴《都市周报》的《在杭州》栏目。可以开辟若干专栏,请外籍留学生叙写他们在杭州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情况,并建立一个互动平台。该类书籍或杂志可以投放到公共场合和校园里,供借阅或售卖。

(八)推动高校增强国家间的特色文化交流

杭州的高校与地方政府和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不多,高校间的互动也非常少。因此,留学生很少与他校的本国学生或中国学生交流。这种闭塞的状态,使得留学生对留学地的地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方言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它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方言如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各派的戏剧及民族传统节日,代表了地区文化的特色,完全可以与普通话一并保存、传承。建议在社区、学校开设方言的选修课;在留学生中可尝试推广以方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戏剧的交流与学习。可组织留学生参观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街道,观看戏曲表演,以加强中外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可邀请高校的中国学生和外籍学生到市中心的固定场所定期举办他国的文化活动,甚至可以考虑将之纳入西湖博览会,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宣传活动。还可以鼓励留学生采取文化介绍、才艺展示、商贸合作等形式,介绍各国的情况与家乡文化。高校可自行联系在杭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定期参观、访问,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杭州的发展情况,同时寻找自己的机遇。可以用引进人才的方式,吸引优秀的留学生毕业后留杭工作,努力创造更多的跨国合作机会。

(九)加强杭州市民与外籍学生的互动交流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发现,留学生群体虽然按人口比例数量不大,但他们作为年轻人具有热情与活力,能给杭州的城市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应发挥留学生自身的优势,为杭州举办2022年亚运会及2016年G20峰会做准备。可以邀请留学生设计《外籍人士杭州生存手册》,用多国语言出版,并及时更新,发放给初来乍到的外籍人士,以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杭州。可以邀请留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志愿者活动,如参与外籍学生“第二课堂”的志愿者活动、到现场翻译并做介绍等。可以邀请留学生参与亚运会的筹备、服务及翻译工作;志愿者的活动累计达到若干小时,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可以由市政府统筹安排,杭州市民自愿提供家庭旅馆,邀请外籍学生同吃同住,以便让留学生有机会体验中国的风俗与文化生活,与杭州市民近距离接触。这样,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杭州学习、交流,吸纳更多的外籍人士加入建设杭州的队伍。这对于增强杭州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一定大有裨益。

注 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s62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报告(2014年)》,http://www.zjedu.gov.cn/news/143894163390621785.html。

戴晓东:《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学术研究》2013年第9期。

江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总论》,人民出版社,2013。

杨丽萍:《城市文化手稿》,大象出版社,2008。

于富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王立嘉)

∗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市文化软实力背景下在杭留学生跨文化认同度调查与对策研究”成果(Z15YD024)。

猜你喜欢

外籍人士跨文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义乌:举行外籍人士旁听人员座谈会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缅甸联邦政府将整顿外籍人士未经允许租赁土地种植水果的问题
深度解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