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2
2016-04-06刘梅
刘梅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旧时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学生思想为中心、以老师的讲学为中心、以新教材的模式为中心,方可在世界教学的改革中立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99-01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学模式,一直是各大小城市校园争相探讨的话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是怎样创新与实践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因素在于校园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完善,才能让中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进步发展。
1.师生平等,加快数学新改革发展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不平等的观念,正如老师是孩子们的领导者,孩子们就必须是服从者。而全新的改革教程,它却阐明了数学课程,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娱乐,是老师与孩子之间互动,和谐,交往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孩子们沟通、合作是绝对不能减少的环节。老师对学生应做到和平共等,如课前、课中的知识语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们共同研究探索问题,从探索中共同实践与思考,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只有这样,方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并让我国的数学改革教育,加快速度前进。
2.为学生们设计不同方案
教学过程中,要时常为学生们备课,从中来了解与记录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根据记录,逐渐发现不同的学生有哪些不同的情况,然后再为他们分别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计划,加快学生们的学习速度。在为不同学生们设计不同教学方案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方案的有序性与规则性,让学生们在每个不同问题的情境中,能一个一个台阶慢慢上,步步攀高。因为每堂课虽然短短四十五分钟,但它却可以瞬间发现学生们的问题,也能瞬间解决问题,所以,老师们必须根据学生们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判断,来为学生们设置情境,将学生们所面临的问题,逐渐精化为容易解决,又有条理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来指导学生们,自己慢慢去思考,去实践,最后到真正的解决。另外,老师们的教学流程,应该面向所有学生。不能只针对绝大部分成绩偏好的,同时比较差的学生,应多花些时间,多花些精力来慢慢引导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不同学习阶层的孩子们,在每个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都做到各个有收获,学生有收获,老师的教学也有收获,使教学改革的模式与学生们的学习同步到一致。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把开发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去探求知识,形成技能,也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你?
3.1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和谐统一。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方的活动,缺少一方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改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彻底转变原来的"满堂灌"、 "满堂问"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变成学习数学的主人,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3.2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适中。在新课改逐渐推行的时代,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也就是要合理的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理想效果。如果教学目标过低,优秀生就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如果要求太高,差生和中等生就"摘不到桃子",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课外作业中都能体验到"摘到桃子"的喜悦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3 对待差生要以鼓励为主,尊重人格。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成就感是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解决了自己感觉很难的数学题,那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也是想学数学的时刻。因此,教师对待差生时,既要降低标准,给他们一些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数学题,让他们独立完成,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训练和提高。因此必须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逐步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渗透的程度,举一反三循序渐进。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教学《有理数》这一章,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5.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6.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探究性的学习
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探索与追究"。那么探究性教学就是探索与追究问题的起源与本质,了解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创新教学模式,这种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领会知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把思维活动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初中数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表情,教师应该可以弄清楚学生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提问和引导,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的过程中自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需过多的干预以及反复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