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中无形资产的一些思考
2016-04-06汪丽文
汪丽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与科学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市场价值的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衡量企业价值多少的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本文将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中的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范围;减值转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C-0012-01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为: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准确地计量。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项目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
二、企业会计中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确认范围不够宽广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予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仅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以及购入的商誉。而企业自创的商誉则不能加以确认。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各种域名,各种认证标识使用权等也未列入无形资产进行确认。然而在高新技术遍地的今天,若不将这些都列入无形资产确认,企业的价值得不到真实的体现。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不够精确
1.我国企业会计中无形资产的计量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地将无形资产的过去价值体现出来,然而如今在这个高新技术飞速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科技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仅仅利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已代表不了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
2.关于企业内部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计量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时会发生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研究费用期末转入“管理费用”;开发费用中符合资本化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只将开发费用中部分进行资本化,而研究费用不予资本化。虽然这样能防止企业虚增无形资产的价值,但其实其账面价值会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不能确认揭示无形资产的经济实质。
3.无形资产种类繁多,我国一般以货币计量,但货币计量假设的同时不应排斥那些非货币计量,某些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进行精确计量并不代表不可计量。因此,财务会计报告中对无形资产中所提供的“主要”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而不是“仅是”以货币计量财务信息,如果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仅是以货币性来计量是不合理的。
三、无形资产中相应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扩大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
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的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把自创的商誉、网络的域名、认证标识的使用权等加以确认。因为如今社会信息网络越来越发达,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来树立自己的品牌。企业特有的官网标识都代表着企业本身的形象。企业各种认证标识比如ISO质量体质认证、环境管理认证、绿色食品商标等等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因此这些琳琅满目的“资产”也应纳入无形资产进行确认。从而全面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转变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方法
1.我国无形资产的计量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虽然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提到使用公允价值,但其计量环境尚不成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较少。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我国需要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健全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建立良好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我国长久使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反映的是无形资产过去的价值,而无形资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出现很大的变动。因此,为了能更加准确地计量无形资产未来可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应逐渐将历史成本法向价值法转变!
2.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改革。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我国将研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费用中的资本化部分计入成本。这个举措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准则先将开发阶段的支出放入“在建工程”,如若研发失败计入“管理费用”如若研发成功则转入“无形资产”。
(三)减值问题逐步趋同国际会计准则
关于无形资产的减值是否转回问题我国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允许企业对己计提的减值准备进行回转,计入当期损益。它的具体规定是:“当且仅当用于确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的估计在上次确认减值时发生了变化,才应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商誉外的资产的减值损失”。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然要在经济贸易中不断融合当今社会体现的全球性的视角。理所当然,我国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于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不断兴起,大量跨国公司的不断出现,这些要素都不断推动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前进的脚步。虽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在经济领域中,我国作为重要的新兴力量,也该积极融入这一趋势当中。
参考文献:
[1]周晓英.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 2011,(12).
[2]彭进军.无形资产确认计量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会计之友,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