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著名藏族绘画艺术大师安多强巴

2016-04-05华热·索南才让

群文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藏族西藏大师

华热·索南才让

安多强巴大师于1914年出生在青海黄南尖扎措周乡麦热村。安多强巴大师祖上没有识字的人,他从5岁开始,就给家里放羊。年幼时的安多强巴望着家乡的蓝天白云,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常常被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以及周围的雪山草原、山涧流水、祥云瀑布、森林松涛、奇花异草、高山峡谷、悬崖峭壁、飞禽走兽等自然景物所吸引。另外还有风马旗、玛尼石刻、擦擦佛像、寺院佛塔和寺院建筑、唐卡壁画等都对安多强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这些画在石头、木板、树皮和墙壁上的绘画,从小就表现出浓厚兴趣、超人天赋和独特感悟。7岁时在家乡艾隆寺出家,学习藏语文和藏传佛教文化基础知识,开始自学藏族传统绘画。安多强巴大师的童年是在家乡安多的艾隆寺、支扎寺和拉卜楞寺度过的,深受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熏陶。安多强巴大师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仰慕辉煌的成就,这与他自幼在家乡受到宗教和世俗绘画艺术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安多强巴大师的家乡地处青海南部黄河南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富饶美丽的地方。这里是藏传佛教后弘期星火复燃,佛光复明,法鼓重振的圣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十几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和格鲁派寺院,有青海四大宗之一的阿琼南宗寺,以及历史悠久的阿琼南宗尼姑寺,还有举世闻名的丹霞地貌坎布拉。与绘制唐卡和壁画,制作佛教法器、藏饰品、堆绣、刺绣而名扬海内外的热贡艺术之乡相距60公里。安多强巴大师从小生活和生长在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传统和浓厚的绘画艺术传统的氛围里,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绘画艺术的滋养,培养了对绘画艺术的浓厚情趣。

安多强巴大师23岁到安多著名佛教寺院,被誉为藏传佛教高等学府的拉卜楞寺修习藏传佛教经典和佛教绘画艺术。在拉卜楞寺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受到藏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在这里安多强巴大师曾学过石匠、木匠、画匠、医药和宗教艺术等,但安多强巴大师感兴趣的仍然是绘画艺术。他非常喜欢画画,把画画视作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28岁时,在青海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却藏寺施主的资助下,到西藏拉萨哲蚌寺继续修习藏传佛教经典和绘画艺术。安多强巴大师30岁那年,应西藏曲桑寺施主的聘请去哲蚌寺画唐卡画时,与曲桑寺管家阿尼赛琼·强巴旺姆的女仆相恋,还俗后与女仆结为伉俪。安多强巴大师在藏区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藏族的毕加索。安多强巴大师早年入安多艾隆寺、拉莫德钦寺、拉卜楞寺,西藏哲蚌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学习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深广教义。在拉卜楞寺修习佛经时,因广闻博学、辩才出众,很快被任命为诵经师,为此在寺院里小有名气。由于他更多地关注和迷恋藏族绘画艺术,未能继续担任诵经师一职。在拉卜楞寺修习佛典期间,有一次在果芒仓活佛的佛堂里,安多强巴大师第一次看到九世班禅罗桑确吉尼玛的黑白照片,立刻被照片人物逼真、神奇的艺术效果所感染,他说照片上所看到的五官、头发、胡须如此真实生动,甚至黑白相间的毛发都能细致入微地分辨得出来。正是这张九世班禅罗桑确吉尼玛的照片启发了他的心智,给他带来了绘画艺术的灵感。他对着照片画人物画,从此改变了他绘画艺术的人生轨迹,奠定了他绘画艺术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基础。西藏的画师,大多是世袭的,每个寺院都有一个绘画艺术家族,世袭传承,代代相传。但是安多强巴大师家却不是绘画艺术世袭家族,他的父母都是贫苦牧民,没有家祖绘画艺术的遗传基因,但他从小酷爱绘画艺术,并进入布达拉宫做学徒,由于画得出色,很有名气,当时驻锡在布达拉宫的达赖喇嘛经常和他讨论绘画艺术。上世纪50年代,达赖和班禅晋京时,就把安多强巴带在身边,让他按西藏传统绘画艺术把西藏领导人晋京,接受毛主席等领袖人物接见的历史性壮观场面,用画笔记录下来。回到西藏拉萨后,安多强巴大师在达赖喇嘛日常居住的夏宫罗布林卡创作了大型壁画,他把当时毛主席等领袖们接见西藏自治区领导的壮观场面绘制在达赖喇嘛平时召见西藏政府官员的那座大殿里。安多强巴大师从此蜚声西藏,被人们称之为达赖喇嘛的宫廷画师。安多强巴大师对着照片画出了西藏绘画史上第一幅讲求明暗关系的肖像,从此,肖像创作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安多强巴大师说:“由于我掌握传统唐卡绘画技法的同时,能绘制人物写实画而非常自慰。当时不仅在西藏没有能绘制写实人物像的画家,而且安多地区的画家也只画传统藏画外,没有写实的画家,所以人们看到我所绘制的人物画画得非常相像而惊奇”。虽然,藏族美术史上曾有过关于写实画的传说,但是安多强巴大师是最早接受照相表现艺术的藏族画家之一。由于这个偶然的机遇,加上他本人的悟性与大胆创新和探索精神,成就了他后来独树一帜的传统藏画与写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个人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1940年,安多强巴大师从甘肃拉卜楞寺徒步来到圣地拉萨取经求法,成为我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拉萨哲蚌寺的一名僧人。初入哲蚌寺,他归属于哲蚌寺果芒扎仓(经院)鲁布康村。果芒扎仓僧人大都为安多人和蒙古人。关于“安多”一词的来历,藏族史籍是这样记载的,所谓“安多”是藏文地理名称,藏语中巴颜喀拉山东面的阿尼玛卿雪山,亦称阿钦冈嘉山,称谓中第一个字“阿”转音读“安”和“多拉让茂”(祁连山)名称第一个字“多”相合为“安多”。从藏文史记地理概念看,“安多”地域范围包括除玉树以外的青海地区,甘肃甘南和天祝地区,四川阿坝地区等。藏族史记按藏语方言使用范围的差异,将藏区分为卫藏指后藏为中心的西藏地区,康巴指四川甘孜、青海玉树、云南迪庆等地区,安多就是以上介绍的安多地区。“安多强巴”顾名思义,就是来自安多地区,名叫强巴的人。“强巴”是按卫藏方言读音,安多方言读音“先巴”而非“强巴”,“强巴”字面意思为“弥勒佛”。进入果芒扎仓的僧人习惯上要将自己的名字前加“安多”两个字,以标识自己来自安多地区,安多强巴这个名字也是这样来的。1944年,安多强巴大师脱掉袈裟,走出寺院佛门,走进八廓街,成为拉萨街头的一名藏族画家,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他绘画艺术的人生之旅。安多强巴大师初来西藏拉萨画画,一是为了追求自己绘画艺术的崇高理想,实现自己的绘画艺术之梦;二是生活所迫,处于谋生的需要,画唐卡换口饭吃。期间,他结识了西藏近代史奇僧——根敦群培大师。根敦群培大师是西藏二十世纪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是近代藏族大学者,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根敦群培大师的艺术思想和绘画风格对安多强巴大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具体到绘画的样式、色彩和人物造型。安多强巴大师说,根敦群培喜欢引经据典,从历史的片段记载中寻找当时人物的音容笑貌。比如热巴巾会见唐朝使臣时的情景、装束和饰物都被他描绘得细致入微,许多历史人物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逐渐在头脑中清晰起来的。由此,安多强巴大师毕生都把根敦群培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和难得知音,特别是经根敦群培引荐,安多强巴大师有幸承担给当时在西藏首屈一指的佛学家、讲经大师、辩经高手帕奔冈活佛的静修院扎西曲林寺绘制壁画的重任。根敦群培也曾是西藏哲蚌寺果芒扎仓安多籍僧人,当时有人甚至把安多强巴和安多希若与根敦群培一道,称之为西藏哲蚌寺果芒扎仓(经院)的安多三杰。安多希若苦修精进,广传佛法,赢得僧俗群众的崇敬;根敦群培辩才超群,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奇僧;安多强巴则因落笔有神,风流盖世,而誉满天下。安多强巴大师整整画了6个月完成了这一绘制壁画的重任,还专门为帕奔冈活佛画了一幅肖像画,这是安多强巴大师在拉萨画的第一幅人物肖像画,深得帕奔冈活佛的赏识,从此,安多强巴大师走上了职业画师的道路。

二十世纪50年代初,安多强巴大师的名气在拉萨如日中天,特别是后来担任十三世达赖喇嘛图丹嘉措经师的赤江活佛和拉鲁·策旺多吉请他画唐卡肖像后,安多强巴大师名声大振,影响更大了。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需要制作一件极为精贵的礼品,那就是镶嵌在镜框里的毛主席彩色唐卡画像,这幅毛主席彩色唐卡画像要由一位藏族画师彩绘,当时请了几位西藏的画师,他们只会画神像而不会画人像。最后阿沛·阿旺晋美特意让安多强巴大师画一幅毛主席的唐卡画像作为西藏人民的礼物,献给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绘制毛主席彩色唐卡画像的重任就落在了安多强巴大师肩上。因这一因缘,安多强巴大师得以进入达赖喇嘛宫廷,并作为随行人员于1954年8月来到北京。从此,安多强巴大师成为西藏画师中彩绘毛主席像的第一人,这也是毛主席接受的唯一一幅把自己画进唐卡的画像。

1955年,安多强巴大师从北京返回西藏之后,成为一名正式的宫廷画师,他为布达拉宫措钦大殿画了两幅达赖喇嘛肖像画。1956年,在达赖喇嘛夏宫罗布林卡,安多强巴大师创作出两幅传世名作,一幅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另一幅是画满达丹明久大殿墙壁的历史壁画《权衡三界》。安多强巴大师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两幅他一生中最为重要,而且是奠定他在现代西藏美术史上重要地位的传世佳作。二十世纪60年代初,安多强巴大师绘制《藏汉大辞典》的插图,绘制了宗教器皿、服装饰物、生产用具、生活用品等插图120多幅。这些插图十分逼真形象,视觉效果非常好,对人们直观地了解佛教用品、法物法器、寺院建筑、藏饰图案、农具牧具、服饰艺术、藏族吉祥物、动植物图案等的造形原貌提供了很好的绘图资料,丰富了《藏汉大辞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藏汉大辞典》的艺术价值,成为《藏汉大辞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多强巴大师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期间,根据老师的指点,用油彩画了一幅自画像得到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的赞赏。从中央美术学院完成学业回到西藏后,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技艺有了新的进展,画风有了新的变化,他努力探索着把西洋画法融入藏族传统绘画技法中,受到美术界的好评。

安多强巴大师绘画艺术题材范围广泛,画风迥异,绘制的宗教题材绘画作品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四臂观音》、《白度母》、《绿度母》、《瑜祇母》、《噶丹颇章僧俗图》等;历史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有《毛主席像》、《松赞干布》、《三代法王像》、《权衡三界》、《达赖喇嘛像》、《源远流长的藏汉医学交流》、《伟大的爱国者——十世班禅大师》等;表现西藏名胜风景题材的绘画作品有《奇丽显境》、《藏南盛景》、《后藏风景》、《高原凉风》、《苹果园》、《色拉寺花园》、《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布达拉宫》等;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有《毗卢遮那》、《艾隆堪布》、《牧场女》等;民俗题材的绘画作品有为一些拉萨达官贵人的居所门厅、梁柱上所绘的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和飞禽走兽的作品。如《狮虎图》、《蒙人驭虎图》、《财神牵象图》等。他创作绘制的历史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达赖喇嘛夏宫罗布林卡绘画的《释迦牟尼说法图》,描绘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初次讲法的场面,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辉煌、古朴、典雅的风格。另一幅是《权衡三界》,这幅巨幅壁画中有70多个人物,在这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巨幅壁画中安多强巴大师怀着对新中国领袖人物的无限敬仰,用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特有的艺术灵感,以写实的油画技法,描绘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光辉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新中国开国领袖们的风采。其他人物,如原西藏地方噶厦政府的噶伦、高僧大德、民国代表、祖师等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至今鲜艳如初。肖像画的绘制在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艺术生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标志着他的主要成就。安多强巴大师画的最多的是肖像画,肖像画创作始于青年时期,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安多强巴大师最早领悟绘画艺术真谛的作品是从临摹九世班禅罗桑却吉尼玛的肖像照片开始的。他到拉萨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伟大的爱国者——十世班禅大师》,画面上十世班禅大师面部造型、衣纹的表现参考借鉴了十世班禅肖像照片,表现手法近似于照相写实主义风格,而法器、法座及法座上的装饰图案的处理手法以藏族传统装饰风格的精细、华丽的描绘手法与写实手法的光影变化进行巧妙糅合。通过写实手法,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画面主人公的神采风貌,同时,又用略带传统装饰风格的背景图案的描绘和法器的描绘,增添了一份宗教绘画的超凡脱俗的神圣感。用照相写实手法描绘画面人物与强烈装饰图案的精细刻画环境相结合的画风构成安多强巴大师肖像画的一大特色。这一绘画风格伴随了安多强巴大师一生的绘画艺术生涯,同时在藏区得到发扬光大。在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情趣、题材内容的表现上,安多强巴大师并没有完全脱离藏族传统艺术的轨迹。如《瑜祇母》画像,以非常生动写实手法描绘瑜祇母面部表情和造型,又洗炼精到地用传统西藏绘画手法,描绘法器、配饰、冠冕及背景火焰图案等,带有明显的藏族传统绘画的装饰化特征。安多强巴大师的人物画或者说神像画均与藏族传统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藏族画师,尤其是西藏画师只画神,不画人,画的人也像神,而安多强巴大师既画人,也画神,画的神也像人。

安多强巴大师以女神为主题绘制了不少绘画作品,其中画的最多的是度母。安多强巴大师以他独有的绘画风格和审美情趣,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女神形象。他所画的度母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表现人世间欲望的画法是截然不同的。安多强巴大师塑造的是女性神祇,是供人朝拜观想的偶像,是绘画者心灵的真实写照,是生活中的守护神,这与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则完全不同。当人们看到画中的佛陀或度母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欣赏,而是顶礼膜拜。在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仰者看来,朝拜开光的佛像就如同朝拜佛陀真身一样,信仰得到极大的满足。信仰佛教的人们都认为安多强巴大师亲手绘制的佛像不需要再请高僧活佛开光,因为它已经具有了佛的慈悲和神的灵性。除以上题材的绘画艺术作品外,安多强巴大师绘制过不少风景绘画作品。安多强巴大师用写实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融入了画家自己臆想的空间,画面布局奇特,富有想象力,如同他的其他风景作品一样,是集写实手法与浪漫想象于一身的经典绘画艺术作品。

安多强巴大师这位天才的藏族绘画艺术大师仅靠照片显示出的黑白关系的理解,就解决了素描和立体感的问题,加之西藏传统绘画的色调影响和他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在色彩的表现上创立了一种全新的风格。充分显示了安多强巴大师无师自通的治学风格,面对西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安多强巴大师从来都是深怀敬意的。寺院殿堂中的千年壁画、雕塑,藏族民间的风马旗、玛尼石刻和擦擦佛像等,都对安多强巴大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高天厚土,苍芒原野造就和哺育了安多强巴这样的藏族绘画艺术大师。作为一名绘画艺术大师,他真正的老师就是深受西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和自然所启发的具有灵性的心智,来自对草原、森林、雪山、江河和高原人民心灵的真实感悟。安多强巴大师的画作主要以肖像唐卡画为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肖像唐卡画的创作在安多强巴大师的艺术生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标志着他的主要成就。安多强巴大师创作的最后一幅唐卡画《四臂观音》,这尊菩萨丰满立体,栩栩如生,面容和身躯是用写实手法描绘的,但同时又与背景中传统的平面装饰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安多强巴大师从他早期踏上绘画艺术之路起,就以一个具有独立个性和强烈探索精神的艺术家的姿态崛起于西藏画坛。他漠视陈规,画风独步古今。经过多年的研究,安多强巴大师对佛像的画法尺度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他认为西藏画师们普遍遵循的曼拉画派的佛画尺度也是在吸收了印度、尼泊尔画法并融入了西藏风格之后所形成的新的绘画流派,是他个人绘画艺术的总结、归纳和结晶。印度和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的画师所画的佛像明显带有印度人特征,我国汉地所绘制的佛像明显带有当时以胖为美的审美印迹,同样我国西藏画师所画的佛像明显带有藏族人体形及面部特征。绘制佛像是人们信仰崇拜、精神寄托的需要,是绘画艺术发展的需要。所以藏族绘画艺术不能禁固在传统的《造像度量经》上,佛画艺术应追求多样性,这样绘画艺术才有发展的空间。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佛像的审美视角是有差异的。安多强巴大师画佛像以人为模特儿作画,如在画白度母时就以拉萨美人索娅为模特儿,这种绘画风格在西藏严格按《造像度量经》作画的藏族绘画艺术界是不多见的。从这一点来说,安多强巴大师在西藏的绘画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他的绘画艺术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宗教偶像制作的传统模式,表达出艺术家对历史、文化和信仰的理解,表现出艺术家对西藏历史、文化和信仰的深度理解,表现出对西藏绘画艺术内涵和意蕴的深刻感悟和超越时空的艺术想像力,这在以往的西藏绘画史上是不可想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多强巴大师是藏族历史上第一位具有自觉的个人意识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大师。西藏历史上自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摄政第司·桑结嘉措组织画工彩绘布达拉宫之后,就开始有了画师们自己的行会组织。但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安多强巴大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安多强巴大师对藏族绘画艺术重要经典——曼拉·顿珠加措所著《造像度量经》提出质疑,认为没有必要绝对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法则去作画,为发展西藏绘画艺术,我们必须突破《造像度量经》的局限,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只能固步自封,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发展可言。安多强巴大师对自己笔下描绘的佛祖释迦牟尼、度母等的造像比例和表现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使佛祖、度母的造像神态更加自然,更加完美,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信仰理念。这在当时把绘制佛像严格按先祖的教言和规定的尺度绘制,甚至把绘制佛像视作崇佛礼佛、精神寄托和佛教信仰的重要体现的西藏社会而言是多么的不易,是有一定的舆论风险和精神压力,会引来绘画艺术界的争论和非议。安多强巴大师描绘的《三代法王像》与传统描绘方式相比,更加接近历史原貌,他依据根敦群培大师所著藏族历史典籍《白史》,把法王头巾的颜色画成红色。另外,法王的造型、背景景物的描绘与传统绘画相比更加贴近西藏的真实风貌。安多强巴大师身体力行,他不管描绘什么,非常重视个人的感受和理性思维,不盲从权威,反对教条主义,善于真实客观地研究和探索新的绘画艺术道路。以前西藏的画师只画唐卡、壁画等宗教画,不能画宗教以外题材的画。安多强巴大师既画宗教画,又画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以前西藏的画师,只能按照祖传的画经画画,不敢越雷池一步;安多强巴大师把藏画、汉画和西洋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画风,新画派,使画面有了层次,有了光影、使画风更显苍劲、凝练,有了立体感,有了更大的绘画艺术之魅力。

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人文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些从遥远的喇嘛王国飘来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使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安多强巴大师是如此地卓尔不凡。安多强巴大师几乎见证了百年西藏所有重要的历史时刻,当之无愧地成为一百年来最优秀的藏族绘画艺术大师,他留下的许多传世杰作,直观地记述了西藏百年的沧桑,千年的荣耀,他用一生的绘画创作编织了一幅西藏历史的长卷。一百年来,几乎西藏所有重要历史人物都进入了他的画面,以此上溯到一千多年,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被他精心描绘,甚至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以来整个佛教世界,也尽在他的视野之中,画笔之下。他对近百年来西藏的真实历史人物的刻划真是入骨三分,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形象传神,不仅为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留下了永世的绘画艺术珍品,也启迪了许多藏族虔诚信众的心智,为藏学研究诸多领域,特别是绘画艺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为渴望了解西藏秘境的人们提供了一套极为鲜活的佐证资料,这种深远的影响将会一直延续。

安多强巴大师从第一次在拉卜楞寺看到九世班禅罗桑确吉尼玛的照片起,发现了一个与传统的规范化表现模式完全不同的新的表现方法,也就是照相所具有的客观纪实的表现功能。安多强巴大师通过九世班禅罗桑确吉尼玛的照片,看到了细致入微地记录着人生岁月沧桑的一位活生生的佛教领袖人物。这不仅仅是一个表现技巧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对待客观事物的观察角度上的区别,如果传统艺术的表现把表现对象理想化,然后将对象融入到程式化的表现模式当中,那么照相表现出来的对象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完全客观的个体。照片中的主人公不仅仅是至高无上的活佛,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安多强巴大师大胆吸收了照相纪实的风格,走上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艺术道路。他无论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度母,还是高僧大德都增强了人性化的客观表现,少了一份宗教艺术的超脱感和神秘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多强巴大师的艺术思想和绘画作品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绘画艺术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绘画艺术风格上说,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艺术风格既不属于西方绘画艺术风格,也不属于东方绘画艺术风格,其实是自发的一种绘画艺术风格,也就是独成体系的安多强巴绘画艺术风格和绘画艺术流派。安多强巴大师的艺术风格有许多他自己探索的因素,很难归类到某一个具体流派。但是,仔细研究他的绘画艺术作品和艺术历程,可清楚地看到他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元素和创作思想的脉络,这就是吸收传统藏画元素和西方写实主义表现方法相结合的藏西合璧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思想。他把藏族传统绘画的富丽堂皇的装饰性表现风格与西方写实主义的真实、精微的刻画方法融会贯通,形成了藏西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安多强巴大师所彩绘的毛主席彩像,正中是毛主席身穿绿色军装的全身像,神彩奕奕,满面红光,微笑着向各族人民频频招手。在毛主席的周围,一共画了九幅彩图,集中表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雪域高原军民团结、民族和睦、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变化,这是一幅思想内含、艺术造诣都非常高的作品。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能画出这样高水平的画,确实十分难得。安多强巴大师绘制在罗布林卡达丹明久颇章经堂内的壁画——《释迦牟尼说法图》,完全打破了西藏传统壁画的程式化的表现风格,吸收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人物刻画生动自然,周围的山水花鸟描绘得细致而不繁琐,画面色彩和谐温暖,静谧安详的自然风光烘托画面人物,画面气势恢宏,使人联想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壁画作品。安多强巴大师结合实际观察研究,对历史的辩证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相结合,绘制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绘画艺术杰作。安多强巴大师不赞同西藏佛教绘画一笔一划都不能超越规定的绘画尺度,这种保守的态度并不一定就能画出内心最重要的虔诚和最本真的绘画艺术之感受。安多强巴大师认为尽可能地用一些现代人更能接受的形式来作画,让人看懂你的绘画艺术作品,感受你绘画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艺术不拘泥于既有的形式,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绘画艺术家,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意识。安多强巴大师绘制的达赖喇嘛罗布林卡夏宫大殿两幅壁画看上去都是传统的西藏画法,但仔细欣赏,却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真实感,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以一种虔诚的感觉并存在一幅壁画上,对西藏绘画艺术而言,显得是那样的超前。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作品素材源于现实社会生活,西藏拉萨罗布林卡大殿壁画佛和菩萨都是完美的人格象征,所以佛和菩萨形象就照着人间最美男人和最美女人来画,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安多强巴大师以其强烈的艺术个性在藏族画坛崛起,成为一面高扬的画坛旗帜,一时间被众多绘画艺术者竞相模仿。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甚至印度、不丹、锡金、斯里兰卡等国都有安多强巴大师留下的绘画艺术真迹。西藏有些收藏家,他们非常喜欢收藏安多强巴大师的画,据说他们艰难跋涉在西藏的农村牧区,山川寺院和茫茫人海中去搜寻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真迹,去追寻大师一生的经历。生活生长在西藏这片自然和艺术如此完美相融的圣洁的土地上,其深厚的艺术滋养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也只有西藏这神奇的秘境才能培育出像安多强巴这样闻名世界的绘画艺术大师。有人说安多强巴大师的名字在藏区享有广泛的声誉,提起他的名字,就如同在内地提起齐白石、张大千,在西方提起毕加索一样,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一百年来最伟大的藏族画师。安多强巴大师作为现代藏族美术的先驱,在现代藏族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在世界发生巨变的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社会的重大转型都体现在他的人生经历和绘画艺术成就上。为了继承安多强巴大师的绘画传统、绘画风格和绘画理念,我们研究和探索安多强巴大师的艺术人生、艺术历程和艺术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其实这也是藏族绘画艺术发展的内在需要。

安多强巴大师不仅在藏族绘画艺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藏族绘画艺术的研究领域也具有高深的造诣,他发表了许多学术成果,论述藏族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未来发展趋势。安多强巴大师研究认为自人类会使用和制作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始,绘画艺术的萌芽就已产生了。现在有些研究藏族文化的学者往往把藏族文化的历史与藏文字创制形成的历史相混淆,把藏族文化史和文字史相等同,其实藏族文字的历史从吞弥桑布札创制藏文开始,也只有1399年的历史,而藏族文化的历史自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以来,这种文化的萌芽就已孕育,藏族文化发展史和绘画艺术发展史几乎同步进行。同时对造像绘画尺度、印度绘画风格、我国汉族和藏族的绘画风格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取得了令人仰慕的学术研究成果。

安多强巴大师作为西藏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在西藏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他的“安多强巴美术学校”办学时间较晚,加上他的绘画艺术风格源自无师自通、独步古今,致使到目前能够熟练地掌握安多强巴大师艺术思想和绘画手法的传承人只有边巴次仁先生一人。把自己积累一生的学识和经验留给后人,创办一所美术学校是安多强巴大师的最大心愿。1998年3月他的美术培训班办学申请得到政府批准,并在当年6月20日以夜校办班的形式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共30名,大多数是拉萨人,有一位来自遥远的东北,是沈阳鲁美的一位毕业生,有一位德国的学生也在这里学习唐卡画,也有拉萨的女学生,在唐卡这门古老的行当里,这算是新潮了。1999年5月9日在布达拉宫“西藏安多强巴美术学校”的金字匾牌终于挂牌,向世人宣告“安多强巴美术学校”成立。这是在西藏自治区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朋友们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西藏解放前,安多强巴大师曾办了一个唐卡学习班,学生大多是贵族和官员的弟子,而现在的40多位学生全来自民间,有10来岁的,也有30来岁的。他们在安多强巴大师亲自教授指导下,除了学习传统的唐卡艺术绘画,主要学习独有的“安多·强巴画派”的技法和精髓,学生的作品在社会上深受欢迎和称赞。安多强巴大师在教学中既开设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写实造型能力的训练课程,同时,又开设藏族传统绘画的学习内容。在绘画艺术教育教学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藏西合璧,融汇发展的绘画艺术思想。安多强巴大师想把学校的规模再扩大一些,能招收更多的学生,能更正规地进行教学,能带学生到更多更远的绘画艺术院校去参观学习,盼望学生能走出西藏,到更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安多强巴大师于2002年3月28日在西藏拉萨逝世,享年88岁。2012年6月3日,青海省藏族研究会举办“藏族绘画创新,时代先锋——安多强巴逝世10周年纪念大会”,来自青海各大专院校、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各美术家协会的专家教授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纪念大会,纪念安多强巴大师为藏族绘画艺术史所做的贡献,共叙大师辉煌的艺术人生。安多强巴大师一生几乎走过整个二十世纪,是二十世纪西藏乃至全国藏区最具代表性的藏族绘画艺术大师。他虽然经历了风云变幻的人生历程,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藏族绘画艺术的真诚和对民族艺术事业的奉献精神,留下了为数众多,无比珍贵,前无古人的传世画作,在现代西藏美术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画派——安多强巴画派。安多强巴大师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由于安多强巴大师锲而不舍,创新开拓,探索进取的精神而被人们尊为藏族现代肖像唐卡画的开创者,藏族写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藏族当代美术教育家,现代美术大师和近百年来藏区最有影响的人民艺术家。安多强巴大师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开拓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对于推进藏学研究、深化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学术指导作用。他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风格影响遍及广大藏区。可以说,安多强巴大师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成就、大胆创新的艺术思想、真诚执着的探索精神、正直豁达的做人品格,为有志于探索和发展民族艺术事业的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要继承安多强巴大师的遗愿,努力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发扬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丰富祖国的绘画艺术宝库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藏族西藏大师
The Light Inside
对话大师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天上的西藏
《演变》《藏族少女》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