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红细胞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016-04-0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鉴定检测

王 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红细胞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王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不规则抗体; 检测; 鉴定

不规则抗体是指血清中除外抗-A和抗-B的其他血型抗体。为避免患者在输血时出现溶血性反应,在输血前对患者所需用血的交叉配合检测与不规则抗体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1]。 微柱凝胶技术(MGT)在抗体筛选上能够更大程度地筛选出不规则抗体,从而防止患者因为输注含有其他抗体的血液而导致的溶血性反应,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血治疗的安全[2]。本研究比较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对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价值,并对其阳性结果进行鉴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申请输血治疗的5 8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821例,女3 001例,年龄在5 d~95岁,平均年龄在(44.7±11.8)岁,对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仪器与试剂:微柱凝胶试剂卡(瑞士达亚美公司生产)、标本专用的离心机和孵育器(瑞士达亚美公司生产),筛选细胞、鉴定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操作方法:微柱凝胶试剂卡:排除有干胶、气泡、杂质的试机卡,并放置于室温(18℃~25℃)使其平衡,再采用专用离心机以1 900 r/min离心5 min。悬液的制备:所有患者在输血前采集静脉血液2 mL,取患者的压积红细胞10 μL,然后加入1.2 mL的红细胞稀释液,外观呈现无絮状物、均匀淡红色。分别向微柱孔内加入1.0%混合筛选细胞50 μL和25 μL患者悬液,而后置于专用孵育器内孵育15 min,最后采用专用离心机以9 000 r/min离心10 min。

结果判断:通过判断离心后红细胞的位置,红细胞沉积在微柱底部则为阴性,滞留在凝胶中部或上方则为阳性。

抗体鉴定:采用1~10号谱细胞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悬液制备:取红细胞与生理盐水配制5%的细胞悬液。主管中加入患者的血清与制成的红细胞悬液,次管中加入患者红细胞悬液与提供血清,将2支管分别加入0.6 mL的低离子介质混匀并放置在室温1 min,之后在2管中加入凝聚胺溶液100 μL,混匀后放置于室温30 s,然后采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离心20 s,弃置上清液,最后加入100 μL的重悬液,轻轻混合后用肉眼或者显微镜观察结果。

2结果

2.12种检测技术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比较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对5 822例患者的标本进行鉴定,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出阳性48例,阳性率为0.82%;凝聚胺技术检测出阳性27例,阳性率为0.46%。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凝聚胺技术(P<0.05)。

2.2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中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结果比较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48例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标本中,包括了10例(20.8%)抗-D, 2例(4.2%)抗-E, 4例(8.3%)抗-Ec, 3例(6.3%)抗-c, 5例(10.4%)抗-Mur, 5例(10.4%)抗-M, 1例(2.1%)抗-N, 4例(8.3%)抗-Lea, 1例(2.1%)抗-Leb, 1例(2.1%)抗-JKb, 1例(2.1%)抗-P1, 5例(10.4%)冷抗体, 6例(12.5%)自身抗体。凝聚胺技术检测的27例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标本中,包括了4例(14.8%)抗-D, 1例(3.7%)抗-E, 4例(14.8%)抗-Ec, 1例(3.7%)抗-c, 3例(11.1%)抗-Mur, 3例(11.1%)抗-M, 1例(3.7%)抗-N, 2例(7.5%)抗-Lea, 0例抗-Leb, 1例(3.7%)抗-JKb, 3例(11.1)冷抗体, 4例(14.8%)自身抗体。

3讨论

如何准确的在输血前进行对红细胞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是防止患者出现溶血性反应的重要保证[3]。微柱凝胶技术拥有灵敏度好、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不规则抗体中的阳性标本,大大降低了需要输血患者出现溶血性反应的概率[4],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输血检测技术中,由于血型而导致的溶血性反应较少,因为血型不规则抗体而导致的溶血性反应则是主要原因[5]。随着医学的进步,红细胞和血型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应用在临床的输血中,特别是针对孕妇、需要多次或大量输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患者,这部分患者为红细胞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携带高危人群,在临床输血前应重点的筛查对象[6],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微柱凝胶技术是通过红细胞抗原与对应的抗体在凝胶介质中产生聚集,然后通过离心会使产生聚集反应的红细胞阻滞于凝胶之内,而未产生聚集的红细胞会通过微孔过滤到微柱的底部,得以区分是否有聚集[7]。微柱凝胶技术是在抗人蛋白试验的基础上慢慢演变而来的新型筛选方法,在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血型鉴定中得以广泛应用[8]。相关研究[9]显示,微柱凝胶技术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出现漏检率仅为0.01%~0.1%。本研究中,同样的5 822例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筛选出了48例(0.82%)具有阳性的不规则抗体,而采用凝聚胺技术筛选出了27例(46%)阳性不规则抗体,证明了微柱凝胶技术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不规则抗体的数量和质量与B细胞、T细胞、抗原等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在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会在T细胞的作用下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由于记忆细胞只能够在细胞膜上表达抗体,当其受到同一抗原的再次刺激后即会引起免疫反应[10]。所以在临床输血治疗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显示为阳性者因进一步明确其不规则抗体的性质,在相关医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出现输血并发症。微柱凝胶技术解决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准确性和简便性,由于微柱凝胶技术克服了传统试管液体介质需要多次洗涤等较为繁琐、费时的缺点[11],在应用上节省时间且较为精确,具有标本用量少、保存时间长的优点。

有关资料显示,抗-M、抗-N、抗-Mur能够引起交叉配血困难以及溶血性反应的发生,在Lewis血型系统中主要为IgM类的抗-Lea和抗-Leb为主,由于Lewis血型系统的抗体具较低的亲和力,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漏检的发生[12]。本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中抗-D比例较高,这与不规则抗体血型系统的5类抗原的免疫性强弱有关,其强弱关系依次为D>E>C>c>e,而实验中微柱凝胶技术鉴定出的抗-D有10例占20.8%,充分说明了免疫性强弱的关系,在Lewis血型系统中微柱凝胶技术表现出了其特异性、灵敏度的特点,抗-Lea检测出了4例,抗-Leb检测出了1例,都要明显优于凝聚胺技术所检测出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高家良.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2): 320-321.

[2]肖文海, 朱红梅. 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7): 686-687.

[3]YUTH, LIANG H Y, XUTT, et al. 5050 patients of Rh type and irregular Chinese [J].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antibody identification, 2012, 25 (08): 756-758.

[4]许基平, 练正秋, 李翠莹.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09): 876-878.

[5]戚超, 杨民, 肖瑞卿, 等. 70 156例住院输血患者红细胞抗体筛查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08): 842-843.

[6]YUAN X H, YANG C J. The application of two kinds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tests for [J]. cells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2014, 30 (03): 316-317.

[7]XIA H F, BEN Y H, L I J 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blood transfusion before transfusion [J]. Jiangsu medicine, 2013, 39 (08): 951-952.

[8]朱伟彦, 孔存权, 梁玉. 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分析及处理[J]. 中国输血杂志, 2014, 27(03): 266-268.

[9]李慧, 徐焕铭, 张毅, 等.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 23(03): 861-865.

[10]张勇萍, 安宁, 杨世明, 等. 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抗体特异性分析[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 30(09): 980-982.

[11]王钰箐, 蔡晓红, 龚淞颂, 等. 46346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5, 28(08): 1004-1006.

[12]CHENG X W, XING Z F, WEN C L, et 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75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antibody detec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2013, 26 (09): 859-860.

中图分类号:R 44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9-114-02

DOI:10.7619/jcmp.201609032

收稿日期:2016-02-16

猜你喜欢

鉴定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古籍版本鉴定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