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东市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2016-04-04唐凯健高雪

上海蔬菜 2016年6期
关键词:菜用斜纹杀虫

唐凯健 高雪

(江苏省启东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启东 226200)

·植物保护·

启东市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唐凯健 高雪

(江苏省启东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启东 226200)

启东市建立了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分析示范区内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等,综合采用黑光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成效显著。

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绿色防控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无机盐,与籽粒大豆相比,菜用大豆生育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启东市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具有爆发性、杂食性、迁飞性[1]等特点,在我市发生代次多且世代重叠,是我市菜用大豆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我市连续偏重发生,造成大豆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采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措施防治斜纹夜蛾,常出现滥用农药现象,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菜用大豆的品质。为建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治体系,近2年我们通过系统监测与绿色防控实践,分析了我市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采用杀虫灯、性信息素、生物药剂等综合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斜纹夜蛾危害,保护了环境,保障了农产品安全。

1 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田间成虫发生规律

根据斜纹夜蛾发生情况,我们分别在寅阳镇农武村、南阳镇光明村、合作镇曹家镇村菜用大豆田建立系统观测点,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等开展定点观测,逐日调查斜纹夜蛾成虫数量。根据2015~2016年监测到的斜纹夜蛾种群消长动态分析,斜纹夜蛾成虫年度间消长趋势较为一致,每年7月、8月、9月为主要危害期。从诱集的斜纹夜蛾数量来看,各个月份间差异极为明显,每年5月前和11月以后诱集数量极少,6月份以后诱集数量明显上升,但10月中旬后随着气温下降,诱集数量锐减,全年7月、8月、9月诱集数量最多。斜纹夜蛾在我市大豆上发生危害主要为2代、3代、4代,4代斜纹夜蛾危害尤为严重。一般年份4代斜纹夜蛾在8月23日前后进入蛾高峰期,峰期持续7d以上。

2 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田间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幼虫共有6龄,不同龄期的幼虫生活习性略有差异。一般以幼虫对大豆植株造成危害,表现为啃食大豆叶片,数天之内可吃光植株叶片。成虫多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产卵,卵呈扁球形,初产时呈黄白色,后转淡绿色,孵化前呈黑紫色,卵粒集结成3~4层卵块,其上覆盖黄色疏松的绒毛,孵化后1~2龄幼虫群集在产卵的叶片背面取食叶肉,叶片受害后仅留下叶上表皮和叶脉,呈纱窗状,致使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株逐渐枯黄死亡。3龄后,幼虫具有假死性,开始分散取食,被危害的叶片呈缺刻状。4~5龄为幼虫暴食阶段,严重时整株只剩下枝干和主脉,且4龄以上的幼虫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多数药剂对它无效或效果不佳。所以,要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必须做好测报并掌握在低龄幼虫期用药。

3 绿色防控措施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斜纹夜蛾,不仅杀伤了天敌,蔬菜食用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导致斜纹夜蛾抗药性逐渐增强,阻碍了蔬菜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2]。杀虫灯、性信息素、生物药剂可大幅提高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并可保障菜用大豆的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3.1 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菜用大豆斜纹夜蛾

利用斜纹夜蛾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光波共振诱虫灯诱杀害虫。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光波共振技术和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引诱害虫扑向光源,再利用高压、药物、水淹等方式触杀,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3]。江苏鑫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WS-SP05-12/1光波共振诱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大豆田害虫试验表明,光波共振诱虫灯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斜纹夜蛾的田间产卵量,还对大豆田其它害虫具有强大的诱杀作用,且对天敌的诱杀力小。

3.2 应用性诱剂诱杀菜用大豆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主要通过大量诱杀雄蛾,破坏自然种群的正常雌雄性别比(大量诱捕),或使雄蛾长时间处于高浓度性信息素刺激下,无法正确定位性成熟的雌蛾(迷向效应),干扰其正常的交配活动,从而降低雌蛾的交配几率、落卵量及有效卵量(受精卵),达到控制其种群的目的[4~5]。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具有安全性高、兼容性好、选择性强、防效突出、无抗药性、无损于天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符合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2015~2016年我们采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及诱捕设备,开展了性信息素防控菜用大豆斜纹夜蛾试验,试验中每30d更换1次诱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诱芯对试验区靶标害虫具有明显的影响。利用性诱剂防治菜用大豆斜纹夜蛾不仅能有效减少大豆植株上的幼虫数量、产卵量,减小幼虫的危害率,而且能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和农药成本,降低大豆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同时,可通过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统计平均诱捕量、最高诱捕量和持效期等,监测斜纹夜蛾种群动态,开展预测预报,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科学防治斜纹夜蛾。

3.3 应用生物药剂防治菜用大豆斜纹夜蛾

在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中,运用杀虫灯、性诱剂是防治斜纹夜蛾的手段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种群数量,如要控制斜纹夜蛾,还需辅以其他防治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印度、埃及、日本、土耳其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上海等地区先后报道斜纹夜蛾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以及苏云金杆菌(Bt)等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6]。通过2015~2016年两年的实践示范,发现采用生物农药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水分散粒剂,南京科维邦农药有限公司)防治斜纹夜蛾(每3g兑水15kg,稀释5000倍喷雾)效果较好,该药剂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避免了传统农药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且斜纹夜蛾不易产生抗药性,是防治菜用大豆斜纹夜蛾的理想药剂。

4 展望

2015~2016 年两年绿色防控斜纹夜蛾试验表明,利用杀虫灯、性信息素、生物药剂防治斜纹夜蛾效果较好,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农户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较强,对化学农药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不愿意主动尝试新的害虫防治方法。(2)有些农户对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认识不够,不愿意使用。(3)有些农户对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不正确,随意安装放置性诱捕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不及时清理杀虫灯和诱捕器。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对绿色防控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宣传,提高农户农药风险意识以及加强绿色防控使用技术培训,让农户积极主动应用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1]涂业苟,吴孔明,薛芳森,等.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8,20(2):105~109.

[2]陆剑飞,郑永利,夏永锋.蔬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发展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2):11~13.

[3]云天海,肖日新,黄文枫,等.太阳能杀虫灯在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3):97~99.

[4]苏建伟,肖能文,戈峰.昆虫雌性信息素在害虫种群监测和大量诱捕中的应用与讨论[J].植物保护,2005,31(5):78~82.

[5]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33~200.

[6]周晓梅,黄炳球.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2,39(2):98~102.

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5)122。

联系电话:0513-83212523。

猜你喜欢

菜用斜纹杀虫
新衣软又暖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