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主题与和声特点分析

2016-04-04

关键词:钢琴曲音程旋律

曲 怡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主题与和声特点分析

曲 怡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钢琴曲《叙事诗〈思凡〉》是朱践耳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本文对这首作品中运用灵活、具有民族性特点的主题与和声进行分析和探索,透视出作品中情绪对比、情感并置和情境不断转变的动力特点,揭示出其不同于西方传统奏鸣曲的气质与精神。

奏鸣曲;民族化;主题;和声

一、朱践耳与钢琴曲《叙事诗〈思凡〉》

朱践耳是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一位很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曾留学前苏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大批非常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还创作了很多与舞剧、戏剧等舞台剧具有密切关系的音乐作品,同时还为电影配乐。他所创作的作品体裁、题材各不相同,涉及到的体裁包括从交响乐、室内乐到艺术歌曲,创作的焦点与题材包含从民族音乐文化素材到国内外的文学作品改编的音乐剧等。

朱践耳先生的室内乐,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是最不被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些钢琴音乐作品,是他民族风格与创作思想的具体体现,因而对这些钢琴作品同样具有探索意义。朱践耳先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数量较少,其中钢琴曲《叙事诗〈思凡〉》是其钢琴作品中唯一采用了奏鸣曲式进行创作的作品,更具代表性意义。

这部钢琴作品中,作者很巧妙地融入了我国传统昆曲的音乐素材和审美特点,以及我国戏曲表达的具体技法手段,尤其是其主题发展与和声运用方面,更是凸显了中国钢琴音乐在表现民族化素材、体现民族化风格方面的积极探索。因而这部作品无论从作曲学的视角,还是从民族文化与钢琴文献的相交融的视角,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这首钢琴作品中不仅仅体现出作曲家运用西方文化载体表现中国音乐风格与西方创作技法融和的尝试与探索,还体现出他试图吸收、融合这两种不同的要素为一体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所进行的创新。

钢琴曲《叙事诗〈思凡〉》是一首具有宗教风格特点的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从主题与和声的运用素材方面,还是从发展技法方面,在展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同时,启发人们对于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的新思维和新尝试。这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风格问题,而是如何将其进行抽象化与具象化结合的问题。这首作品具有典型的西方奏鸣曲结构特点,在题材选择方面,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种将来自西方传统的音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体现在音乐的曲式与逻辑特征方面,还展现在作品的主题与和声发展方面。它体现出了不同文化因素之间的兼容与并置,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需要在相互交流与关联中进行文化创新的新思路。

二、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主题特点

这首钢琴曲的主题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特色,呈现方式也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些特点除了来自于作曲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与积累之外,还来自民族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和民族自身的历史底蕴。而这些对于运用音乐表现宗教故事或情感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作品主题形态

1.引子主题形态 首先,这首作品中的引子素材是一种多声部的音乐织体形态。在这个引子中包含了3个个性化的“音乐主题材料”。其中第一个出现在第1-2小节处,整个主题素材都在低声部出现,展新出一种引子素材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引子在后续的发展潜力。这个音乐主题动机的构成材料主要是级进关系和跳进关系的结合,而且相对音程结构也很简单。作曲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形象地塑造一种特殊的音响色彩与意境特征。在构成这个主题的两小节的材料中,音程设计也很有特点,每个音程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而且每个小节中的材料也都体现出一种对比性特征。将其设计在低音区进行,还体现了作曲家在考虑独特的民族性风格表现方面的独具匠心,他运用重叠的八度音程的浓重色彩和对比中所形成的清新色彩,构筑了宗教音乐所特有的庄重、空泛的音响色彩感,很好地体现出情境性的效果。

从这个主题素材的形态可以看出,作曲家一共设计了3个具有不同特征的旋律线条和音高特征,通过交替出现最后形成一种下4度和上2度的进行关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具有小跳性的音程与稳定的级进音程相交替,最终形成一种彼此结合的方式,构成一种富有起伏感的色彩关系,而且运用较长时值表现这些不同的音,也体现出了主题材料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宗教中慢速、延长的说唱节奏和延续不断的诵经吟唱效果。

2.第二主题形态 第二个具有个性化的主题动机材料出现在高音区,这个旋律采用我国传统的佛教音乐《目莲救母》的片段和素材作为主题动机,不仅体现出了《目莲救母》中的音调在这首钢琴曲中的移植与运用,还体现出过去创作中常常使用的“插标签”思维在钢琴创作中的运用。

3.第三主题形态 第三个具有个性化的主题动机也是出现在低音区中,但是为了与前面的低音区主题进行区别和对比,采用了三连音音型作为其基本材料形态和风格特点。从这个引子材料引申发展出了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分别是引子主题、奏鸣曲中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

(二)奏鸣曲中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特点

1.主部主题特点 这首钢琴作品的主部主题是描叙一种富有活力的青春形象色彩,这个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形象的主部主题主要位于音乐的高中音区,其旋律具有典型的五声性音调特点,不仅具有一种流畅的旋律发展特征,还体现出一种速度轻快、情绪高扬、欢畅美好的音响效果。尤其是音乐中所运用的短颤音、上波音与跳音等都在短连线的统一下,富有装饰性色彩,使得旋律音更具有表现力和民族五声性特点。

此外,这个主题旋律还采用了具有舞蹈律动感的三拍子,体现出年轻人所具有的活泼情绪,清新跳跃、朝气蓬勃的青春形象特点。这个主题的另一个特征是波音和短连线音的大量运用,不仅凸显了音乐中的棱角色彩,形成年轻人特有的跳跃性和个性,还体现出了大量的、与上面旋律下行相互映衬的音响变化色彩。这个主题的旋律音调展开过程中所形成的细微处的频繁变化,就是通过这些小技巧来实现的。音乐中所运用的音程交叉与变化,运用演奏技法对特殊音程或音级的色彩表现,也体现出大量的跳进与级进中所形成的气质特征。这种通过主题素材的变化运用使旋律线条上下波动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我国传统戏曲所追求的视听——联觉思维在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尝试。在旋律走向上来看,虽然整体性的起伏幅度不大,却体现出一种音程起伏不断变化、变化频率也比较快速的特点。这个主部主题在音调风格和形态方面属于主调音乐,所运用的伴奏素材也与主题声部形成了映衬性的发展。

主部主题的材料还有另一种特点,即在乐句的后半句伴奏中,呈现出一种旋律声部由分解和弦而来的形态特点。而且在第四小节之后,旋律性的进行开始转向具有动机特点的进行,呈现出一种相同音型不断反复的特点,这种特点还与动机中不断级进进行的具体形态具有密切关系,二者都体现出一种音乐形象、气质与情绪正向另一方向过度的特点。

2.副部主题特点 最后一个个性化的主题是具有纯洁柔美特征的主题——奏鸣曲式中所必须要有的副部主题。这个主题体现出一个小沙尼形象,与上述的其他几个主题进行对比与呼应。这个主题的功能与作用要小一些。这样设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典型佛教音乐曲调的运用,凸显和明确了各自的主题形象与作用;另一方面,这是一部冲突性、戏剧性不过度强烈的宗教题材作品,因而冲突远远小于传统奏鸣曲中的戏剧含量。

总之,这些主题素材的选择既有传统音调的有序引用,使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还使音乐的气质呈现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民族特点。从某种意义而言,主题旋律发展中对传统佛教音乐和五声性音阶、音调的引用,最能体现出音乐的民族性色彩,最容易被听众识别。其次,在主题发展中,注意对传统乐器音色的模拟和动机音型的变化运用。这首钢琴曲很注重对我国传统钟磬、古筝等乐器的音色运用,通过在演奏中运用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音效,使这首宗教题材的钢琴奏鸣曲显现出较为丰富的情感色彩,甚至在演奏中还有对中国大鼓、大拨、木鱼、铃铛以及笛子等乐器的音色模拟,表现出浓郁的中国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文化气质。

三、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和声特点

这首钢琴奏鸣曲与其他的钢琴奏鸣曲一样,通过音乐素材、音型、和声、调性等要素的发展与变化,表现出作品中的情感对比和情境特征。但是其主调音乐风格,却呈现出不同的和声特点,这是由特殊的旋律、音调和演奏特点决定的。这首作品虽然同一般作品一样采用了多声部织体形态,各声部的音乐旋律体现出一种线性特点,但是作为这些结构中的和声,必须与演奏所需要的实际效果相吻合,所以作品中多种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形成的和声富有色彩感。

(一)音程和声序列 这首作品中主要运用两种和声:一种是建立在音程元素基础上的组合和声,另一种是建立在旋律基础上的线形和声。其中,建立在音程基础之上的和声所运用的技法是序列音乐中常用的,这种思维既可以保证创作中对和声的立体“观照”,也能够体现出一种横向的运用结构,造成作曲家所期待的音响效果。这种和声主要体现在和声的技法与结构上,四五度叠置和弦的大量出现,八度重叠基础上加入其它音程所构成的非三度和弦的出现,也都是这种和弦思维的体现。但是与西方现代技法所不同的是,这些和弦是特别设计的,是为了表现或暗示某种形象而即兴设计的,它们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五声性特点和民族音调特征。比如这种和弦还被大量的运用在作品中的连接部、展开部、再现部中,而引子部分中这种和弦运用最多,体现出一种民族性的和声特点。这些和弦多被用来表现寺庙古刹的空阔与神秘,表现个人情绪的孤单与冷清,表现出一种出世的情境、气氛。

(二)线性和声逻辑 这部作品中还运用另一种线性和声。这种和声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展开部,其特点是以音阶调式中的级进进行为主要模式,在体现出纵向和声逻辑的同时,更加强调和弦的分解式音调特征,这样的运动模式为主导时,就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横向的线性效果和变化色彩。这首钢琴曲中,这种和声形态主要被用来表现激烈的矛盾,如在展开部的第一部分中。

结语

朱践耳的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主题与和声,主要体现出一种创作民族化的风格特点。正是由于这样的思维,才使得主题发展与和声运用变得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作品也才获得一种自由、多变的结构意义。这些民族化表现在既可以运用远关系的转调对主题素材的发展,还可以运用色彩性和声的连接对主题结构的串联,也可以运用民族五声性音阶或调式色彩对作品中的情景与情感进行逻辑构思,从而衬托出旋律与和声上的鲜明个性特点,也使得音乐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更为灵活。

[1]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5(03):97-102.

[2]梁雷.寻找个人与民族的声音——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特征[J].人民音乐,2005(01):23-27.

[3]代百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汪立三钢琴曲《#F商:书法与琴韵》中的“中国风格”探析[J].2004(02):34-40.

[4]陈 旭.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1(04):96-103.

[5]王 薇.朱践耳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6]沙 金.朱践耳钢琴作品《叙事诗〈思凡〉》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巧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Analysis of the Theme and Harmonic Characters of“Narrative Poem <Sifan >”

QU Yi
(Musical School,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Piano “Narrative Poem < Sifan >”is the creation of Zhu Jianer's piano sonata.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about flexibl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 and harmony,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ntrasted mood,changing emo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and also reveal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Sonata music in temperament and sprit.

sonata;nationalization;theme;harmony

J605

A

1674-0882(2016)03-0104-03

2015-10-25

曲 怡(1977-),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责任编辑 赵晓洁〕

猜你喜欢

钢琴曲音程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夜的钢琴曲(六)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
7月,盛夏的旋律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