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诺贝尔文学奖与华文作家严歌苓

2016-04-03王展

文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外因严歌苓诺贝尔文学奖

王展

试论诺贝尔文学奖与华文作家严歌苓

王展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奖,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在文学界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百年来,它始终没有花落过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直到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此后,人们才对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有了更多的猜测。本文旨在从内因与外因两大因素着手,探讨华文作家严歌苓获奖的种种可能性。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严歌苓内因外因

若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比作一场声势浩大的“抛绣球招亲”,那么瑞典学院的十八位院士则是“抛绣球的小姐”,而参选者则是等待“绣球”抛向自己的“男子”。我们只能对此做出种种猜测。在我看来,华文女作家严歌苓是近年来最有望得诺奖者。

根据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笔者认为其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奖项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立的遗嘱,二是瑞典学院十八位院士的个人喜好。一个作家要想获得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其作品首先要符合诺贝尔遗嘱的要求,即该作家获奖的内因。但诺贝尔似乎给我们打了一个哑谜,这就将这种可意会的最终阐释权交给了瑞典学院的院士们,他们的选择即为该作家除文本外获奖的外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就是将上述两种因素糅合起来。据此分析,严歌苓其人、其作与诺奖的要求有诸多吻合点。

一.内因——诺贝尔的一纸遗嘱

诺贝尔文学奖筛选的唯一有据可依的标准即诺贝尔其人所立的遗嘱。该遗嘱明确指出,这一奖项应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对此遗嘱的理解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提炼,历届获奖作品还是形成了其鲜明特色:

1.丰富的思想意义

根据遗嘱中提到的“具有理想倾向”标准,历届获奖作品均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意义。虽然对“理想主义”的解释向来模糊,但却可以从理想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雪莱那获得对这一词的大致理解。雪莱的诗歌中流露出鲜明的“对明天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类社会中真与美的颂赞”。凸显人道主义,揭示人性,珍视人的价值等,本是文学研究、创作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重要因素。纵观近三年的获奖者,其作品皆着力于对人性的描摹。于是,作品中提倡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意义在此便具体表现为对人性的揭示。试看严歌苓的作品,对人性的深入体认是其一贯追求。《金陵十三钗》中,妓女的人性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笔者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也略有阅读。其多描写的是一些类似于“无名氏”的普通人。但作家们绝非仅停留在描写这些小人物的层面上,他们升华出的往往是一个重大主题:或永不言败的精神,或存在主义思想,或民族与文化的冲突……在严歌苓的笔下,她多关注普通人中的“弱者”,尤其是女人。战争、革命、动乱在她笔下不过是这些女人的爱情婚姻,她常常是在写女人的沧桑命运,却不小心写出了世界的命运沧桑,写出了令人动容的大仁大义。《扶桑》中,严歌苓通过扶桑这个最普通的被贩卖到美国的妓女,写出了超越年龄、国籍的爱情,写出了种族歧视,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

2.充实的实质内容

对于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来说,其多蕴含着充实的实质内容。它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民族、国家。在这一方面,严歌苓表现得也尤为出色。《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皆跨越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通过严歌苓的作品,我们重温历史,看到了大历史中小人物的生命歌哭。

在严歌苓的笔下,其每部作品中几乎都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小姨多鹤》中,有一个善良、隐忍、身世极度悲惨的多鹤。《第九个寡妇》中,有一个泼辣能干、敢爱敢恨却又不谙世事的王葡萄。《扶桑》中,有一个只属于人类文明发育之前、概念形成之前的天真和自由时代的扶桑。这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女性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女性群像。2013年获奖的门罗,同样是以写女性知名。

3.东西方元素的混合

2006年,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色城堡》中,他将西方小说叙事与东方文化的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融为一体。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其作品的写作手法可以概括为“乡土情结+魔幻现实主义”。非欧美国家的作家要想获奖,其作品中必然既有东方主义的元素,也有西方主义的元素;既有民族主义的东西,也有世界性的东西。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有对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也有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且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雌性的草地》中,沈红霞遇见了本该存在于另一时空的女红军芳姐子。这种情节是不可思议的,透露出鲜明的东方主义神秘色彩。《寄居者》则讲述了一群犹太难民在中国上海的遭遇,东西方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此混合。看似爱情故事的外衣下,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面貌。犹太人、种族歧视、世界大战为整个故事添上了西方主义色彩。

二.外因——十八院士的个人喜好

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奖项,除了文本自身符合标准以外,一些外因也会影响该奖项的评选。这些外因的决定权由十八院士掌握着。文化差异、对外宣传、时代需求和语言障碍是影响该奖项评选的四大外因。

1.文化的差异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理当面对全人类;但由于其发源地、存在土壤、文化趣味等所天然携带而来的西方色彩,它自然而然地亲近西方文化而对东方文化存在着隔膜与疏离。笔者对2000年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化背景作了简要分析,发现一些有着跨文化背景的作家更易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对于这些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作家来说,他们更易以一种开阔的、特殊的眼光去看待本国文化,也更接近西方人的文化价值观。在这方面,严歌苓可谓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有文化优势的人。近年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言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往往是处在不同文化圈之间交叉点上的人,而不一定是从这个文化圈之中来看是最好的人。作为一名美籍华人,严歌苓自1989年赴美以来,长期旅居海外。她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过,兼修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写作。她能跳出中国这块土地,置身于一个新鲜的文化体系,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2.对外的宣传

斯德哥尔摩距中国非常遥远,那些上了年纪的瑞典学院院士们也很少到中国来。他们对中国作家、作品并不熟悉。要想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们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在国际上打出声誉,让“远在天边”的十八院士知道他们。严歌苓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用英文写作,是美国屈指可数的畅销作家;用中文写作,几乎拿下华文小说的所有大奖。她的作品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流传度广。此外,其好莱坞专业编剧的身份也替她小说的推广做了更好的宣传。她的小说在国内常被翻拍成电视、电影,使得她名气大增。笔者对近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进行了简要搜索,发现其作品在获得诺奖之前皆获得过多项国内外大奖。他们也或自己创作电影剧本或其小说被翻拍成影片。影片的宣传为作家们冲击诺贝尔文学奖锦上添花。

3.时代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瑞典学院的院士们也多受其影响。一部作品如果不能直指官能,不能直接给出立体的美学刺激,它就要被放下了。对于那些瑞典学院的高龄院士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长篇巨著的阅读也一天天变得困难起来。如果不能给他们造成具有冲击力的深刻印象,作品就很难赢得他们的青睐。以莫言为例,他那种狂欢化的写作和对色彩的渲染都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身兼编剧一职的严歌苓来说,她知道如何快速地吸引住评委们的眼球。作品借用影像技巧,调动读者的视觉想象力,具有极大的冲击力与震撼力。此外,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获奖作家,其作品皆有很强的故事性。严歌苓更是一个擅于讲故事的人,其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新意,好读又引人入胜。应和着时代的需求,作为一个高产且精力充沛的作家,严歌苓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推出。2014年,《老师好美》出版,旨在探讨一段隐秘而炽热的禁忌之恋。2015年,《床畔》问世,是一个关于信念与坚守的故事。

4.语言的障碍

关于中国作家为什么很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把原因归咎于语言障碍,即翻译问题。瑞典学院的十八位院士中,只有马悦然一人懂得汉语;且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一经翻译便失去了原意的精髓。而这个问题对于严歌苓来说,却不是个问题。她常年旅居海外,熟悉英语,又有一个精通八国语言的外交官丈夫。她是美国21世纪著名的中、英文作家,作品也多以中、英双语进行创作,几乎不存在语言障碍。

综上可知,内因与外因共同决定着一个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外因起着一定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在于文本自身的实力。鉴于此,严歌苓无疑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最有可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

参考文献

[1]公文.简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鲜明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0(3).

[2]高建平.诺贝尔文学奖的性质与评选过程[J].文艺争鸣,2011(9).

[3]刘开云.中国本土作家为何难获诺贝尔文学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作者介绍:王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外因严歌苓诺贝尔文学奖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