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的补偿机制

2016-04-03恒,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补偿机制旅顺口区生态补偿

王 恒, 凤 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旅游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52)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的补偿机制

王恒, 凤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旅游管理系, 辽宁 大连116052)

摘要:分析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现状,指出区域滨海湿地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探究了问题的成因,阐明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必然性及理论基础,构建了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框架:包括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标准及方式等三个部分。

关键词:滨海湿地;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旅顺口区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目前,国家对湿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其中建立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政策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一、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现状分析

1. 旅顺口区地理区位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区域总面积506.8 km2,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72 km,距大连市区仅45 km,是国内目前唯一具有港口、铁路、火车轮渡、高速公路、城市轻轨“五位一体”交通优势的辖区,更是全国“八横八纵”交通干线的重要节点[2]。全区下辖1个开发区和11个街道,总人口27万。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高达52.8%,是大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所在地,更是冬秋季之交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

2.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现状

(1) 湿地景观发生变化。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0—2009年,旅顺口区海岸湿地面积缩小了392.47 hm2,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8 213 hm2[3]。大量的海岸湿地被开发为人工水库、池塘、水产养殖和盐田工业,其中水产养殖和盐田工业转化比率达到1.21%。此外,公众没有湿地保护意识、没有对湿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也是湿地不断受到破坏的原因。

(2) 湿地水文状况发生变化。近几年,旅顺口区海产加工业逐步成为区域主要产业,许多湿地附近的居民在周边海域捕捞和加工海带,并将产生的大量污水无节制地排放至湿地。长此以往将打破区域土壤的酸碱平衡,湿地的生态修复功能正在逐渐退化或丧失。目前,旅顺口区的天然水资源量仅为2 320万m3/a,人均占有地下水可采量仅为121 m3/a,是大连地区地下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之一[4]。

3. 湿地生物资源变化

旅顺口区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以旅顺东郊的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两栖类2科2种,爬行类5科16种,兽类13科20种,鸟类25科98种。近些年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原来2 000 hm2的双岛湾湿地,已有超过140 hm2的面积被人工养殖占用,柏岚子湿地也正在被大面积填埋,旅顺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环,无论是生物种类还是数量都已经明显减少[5]。

二、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1.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必然性

2013年,《大连市“水上旅顺”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按照该方案要求,旅顺口区将围绕大潮口、老铁山、双岛湾及小孤山四大湿地公园,以打造芦苇湿地、海洋湿地、野生动物栖息湿地和湖泊湿地为目标,对旅顺区域内的湿地进行综合管理,使生态系统更加平稳协调[6]。这一方案表明,大连市政府已经意识到湿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旅顺湿地的保护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近年来,大连市及旅顺口区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5年4月,旅顺老虎尾湿地就迎来了稀有鸟类黑脸琵鹭,这种全世界仅有3 000余只的鸟类在旅顺停留了10多天。因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社会效益将惠及当地居民。

然而,保护必然会影响社区居民对于湿地资源的获取,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在湿地内外产生了矛盾与冲突。谁来为区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花费的巨大开支买单?如何构建长效稳定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如何维护公平,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生态补偿最早由荷兰政府于1993年在解决全国15条高速公路的选址问题时提出来,Cuperus等进一步完善了生态补偿原理,确定了施行生态补偿的原则就是要首先避免生态损失,如果无法避免就要减少生态损失,然后再对损失部分进行补偿,即无净损失原则[7]。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多年研究,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有两大理论基础: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庇古手段是指政府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市场主体征税,使其私人成本追加至社会成本,或者给予利益受损者一定的补偿,补偿费用等于生态环境破坏而造成的损失。要想采用庇古手段必须要保证信息完整,政府要根据污染企业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适当税收。但是就旅顺滨海湿地而言,这些信息是难以确定的,有些湿地在几年前就已经受到破坏,现在已无法考察。即便是能够找到破坏湿地的当事人,也无法保证其成本一成不变。政府的税收量更加难以确定。

科斯手段在庇古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法,让造成损害者和利益受损者进行协商,补偿金额不得低于因破坏湿地而造成的损失,不得高于造成损害者的收益,否则交易不能达成。通过科斯手段有利于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科斯手段也有其缺陷,因为只有在交易双方对外部性的评价相同时才有协商的可能,如果评价相左则无法进行谈判。

由于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都有各自的弊端,因此需要结合两者的优点,避开两者的缺点,重新构建起科学合理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旅顺口区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

1.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对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要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的基本原则[8]。其中,保护者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理应成为受益者;损害者是那些对滨海湿地造成破坏的个人或企业,要交纳一定的罚金作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9]。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湿地归国家管理。因此,补偿的主体主要是湿地开发者及资源利用者。此外,目前的一些滨海湿地已经建成保护区,不再具有开发的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也将成为补偿的主体。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客体应是滨海湿地的保护者与管理者,以及因湿地生态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者[9]。

2. 生态补偿的方式

(1) 政策补偿。政策补偿是指通过省、市、区各级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且能够适当地将权力下放,赋予下级政府制定优惠补偿政策的权力,促进筹集资金制度的建设,保证优惠补偿政策能够使受补偿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环境污染较严重,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予合理的政策补偿是十分重要的。

(2) 税费补偿。收取税费是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也是各界最为认可的补偿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政府机关成立专门机构到各处湿地进行实地考察,设立专门的“湿地生态保护税”,根据不同受益者的受益程度缴纳不同金额的税金。所得的税金全部用来保护和完善湿地生态。对旅顺口区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超过40%的人都同意通过税收的方式进行付费。税收在控制湿地污染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资金补偿。资金补偿一般是由补偿双方经协调达成一致后,主体直接向客体进行一次性的现金补贴。这种方式具有补偿直接、投资效果快等明显优势。然而,资金补偿所消耗的费用过多,在对湿地保护无法找到确切主体时,这笔费用往往由政府承担,因此这种方式无法持续太久,只能在其他方式无法妥协时使用。

(4) 实物补偿。实物补偿是指通过给予受补偿者土地、劳力、物质等实质性事物进行补偿的方法,对于补偿者的经济影响较小,较容易接受,对于受补偿者也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种方法也是真正能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

(5) 智力补偿。智力补偿是由补偿主体通过无偿输送专业人员到受补偿地区,或者无偿地将技术传输给受补偿群体,以此提高受补偿者生产技能、技术含量和管理组织水平。这种补偿方法是通过知识的传输使湿地受到更加专业的保护。

(6) 自愿捐献。可以效仿盘锦市红海滩湿地保护组织,成立湿地生态保护基金会,提倡机构或个人向基金会提供资金,以此保护滨海湿地。筹集到的款项可用来发放给滨海湿地保护者及利益受损者。资金来源透明化,公开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3. 生态补偿的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在制定滨海湿地补偿标准时既要考虑到补偿者的承受能力,也要让被补偿者感受到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要制定出一项双方都满意的补偿标准十分困难,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核算法,以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和生态环境损失生态价值评估核算为基础,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核算法是理性化地请专业人员就当地湿地情况进行评估得出结果,以此作为补偿依据的方法。二是协商法,是利益相关者就一定的生态补偿范围协商同意而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10]。协商法是人性化地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的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兼容理性化与人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 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J]. 前进论坛, 2013(2):31-32.

[2] 王恒,赵文. 旅顺口区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2):71-74.

[3] 王方雄,王博,杜研,等. 基于GIS/RS的旅顺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2):84-89.

[4] 王继富. 旅顺将启动社区直饮水等9项目[N]. 半岛晨报, 2012-12-28(A21).

[5] 崔广彬,郑岩. 大连旅顺口区旅顺开发优势与定位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 2010(3):105-108.

[6] 王琳. 5~8年内旅顺水域覆盖面积有望翻倍[N]. 半岛晨报, 2013-08-25(A05).

[7] 王瑶. 山东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及其生态补偿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08.

[8] 孙前路,孙自保,唐佳.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与中国化[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14):12-15.

[9] 王艳霞,张素娟,张义文. 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初探.[N].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4(7):56-58.

[10] 姜宏瑶.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16.

【责任编辑孙立】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oastal Wetland in Lyushunkou District

WangHeng,FengYao

(Department of Tourist Manage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astal wetland protection of Lyushunkou District analysi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coastal wetland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explor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re clarified. what’s more, and the main frame of Lyushunkou District coastal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level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criteria and modalities.

Key words:coastal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mechanism; Lyushunkou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F 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1-0006-03

作者简介:王恒(1982-),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841011);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dlskyb2014207)。

收稿日期:2015-09-29

猜你喜欢

补偿机制旅顺口区生态补偿
城市美容师
老妈就是这么“坏”
近30年来旅顺口区森林植被变化研究
生态补偿概念的理论辨析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
基于医患信任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研究
浅析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的技术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