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陈三五娘》传播影响研究
2016-04-03徐燕琳
徐燕琳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
潮剧《陈三五娘》传播影响研究
徐燕琳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潮剧《陈三五娘》于明代中叶基本定型,是南戏精神和本土情怀的反映。它在潮汕族群社会广泛传播,影响至深,亦被官府士绅视为“淫戏”而屡遭戏禁。20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和抢救潮剧传统遗产运动促进了潮剧《陈三五娘》、《续荔镜记》的整理,成为传统剧目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典范,舞台演出繁盛。经历“文革”后重生的《陈三五娘》走出国门,以新的面貌投入潮剧创新和发展,产生了《益春》等获奖佳作,广受群众欢迎。20世纪90年代后,潮剧《陈三五娘》的文献、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明确了它在潮剧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进一步推进了它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潮剧;《陈三五娘》;荔镜记;戏曲文献;戏曲史论
“六月热毒天,五娘楼上掷荔枝,陈三骑马楼下过,五娘伸手掷给伊。”“茶花开来向日红,陈三磨镜为人情,九月初九曾有约,同走花园泉州城。九月菊花实清红,挲摩镜内有情人,九月初九曾有约,走出花园潮州城。”①林淳钧:《潮剧闻见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66,68页。张振犁编纂《钟敬文采录口承故事集》中《〈陈三和五娘的故事〉后记》“百花名歌”(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129页)以及林朝虹、林伦伦《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十二月述戏歌”(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442-444页)亦有记载,文字稍异。演述陈伯卿、黄碧琚爱情的《陈三五娘》故事,早在明代中叶之前已在潮汕闽南一带广为流传,并以小说、戏曲、歌册等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所知,有弘治末至嘉靖初成书的小说《荔镜传》[1];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和至少一种“前本”,以及万历九年(1581)本《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等。嘉靖本采用潮泉腔,出现了十支“潮腔”和“答歌”、“对畲歌”、“龙船调”等潮汕、海陆丰一带的歌谣,万历本注明为潮州人“东月李氏编集”,内中夹杂大量潮州方言。以本地方言演剧,这在官方文献中也早有记载。嘉靖十四年(1535)成书的《广东通志初稿》记有“潮属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方言是声腔的基础,也是地方剧种的标志之一。无论潮剧的形成是根据目前发现的戏曲文献,从嘉靖本《荔镜记》开始算,还是从更早明宣德六年(1431)的《刘希必金钗记》开始算,以潮音潮调演出的早期潮剧《陈三五娘》在明代中期已经开始,它的传播及影响也已出现。
一、《陈三五娘》的南戏精神和民间趣味
潮州地处滨海,“煮海为盐,稻得再熟,蚕有五收”(《寰宇记》),宋代以来又是南方重要港埠之一,经济繁荣,中原文物衣冠多流播入潮,民间习俗如酬神巫祀、演梨宴饮、礼佛课诵、笙箫管弦往往承袭古风,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唐代兴建的开元寺和灵山寺经常演奏中原燕乐、法曲、佛教变文、弹词等。漳州镇抚陈元光精通音律,以乐、武治化泉潮。唐代韩愈在潮州祭大湖神文中记载“吹击管鼓”、“奏音声”。宋代潮州祭孔有《大成乐》。民间各种音乐舞蹈也丰富多彩,漳州潮州一带农闲时常有优人演戏。南宋庆元三年(1197),漳州知州陈淳在《上傅寺丞论淫戏》说:“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曰‘乞冬’”。明中叶,潮州地区已经形成潮调。据嘉靖年间编修、乾隆三十年重修的《碣石卫志》记录,洪武年间,卫所戍兵军曹万余人,先后数抵弋阳、泉州、温州等地,聘来正音戏班。洪武十五年,海丰捷胜城所建起戏台[2]472-473;二十七年,陆丰碣石卫城隍庙建戏台。万历七年,南澳深澳关帝庙筑起戏台;二十九年,揭阳榕城关帝庙筑起戏台[2]424-427。明代潮人记正德九年为潮阳知县的宋元翰提到,“椎结戏剧之俗,一时为之丕变”①光绪周恒重修:《潮阳县志》卷11《风俗》“林志宋元翰宦绩传”,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149页。,说明当时潮州一带戏曲活动极为繁盛。包括潮州簪缨豪门甚至读书人亦多好戏剧。海阳(今潮安)状元林大钦“举巍科后,纵情于台榭声伎”;御史陈大器(潮阳人)之子“家蓄乐伎”[3]。
潮剧是南戏的支脉。正音南戏音韵宗洪武而兼中州,节以鼓板。入潮的正音戏在演出过程中错用乡语,以潮腔之弋阳,糅合昆曲之水磨曼妙[4],同时吸收本地音乐声腔,在包括渔歌、疍歌、英歌、旱船以及关戏童、纸影戏、木偶戏、斗畲歌、涂脚戏、摔桶戏等民间歌舞小戏极其丰厚的民间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成熟的潮音潮调,进而形成潮剧。但早期潮腔潮调、文词、演出形式等内容都保留得较好。1952年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潮剧选传统戏《陈三五娘》中的折子戏《大难陈三》参演,其唱词和1956年后才见到的明本《荔镜记》第26出、1982年才影印回的明本《乡谈荔枝记》第24出在句式结构和内容上完全相同,用现存唱腔唱古刻本的词也还能唱[5]6。
潮剧与南戏渊源甚深。民间性是南戏的重要特征,也是“南戏精神”的体现。“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者,曰潮州戏”,“歌轻婉,闽广相半”(李调元《南越笔记》)。以潮剧形式演绎的陈三五娘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故事说,潮州富户黄九郎之女五娘碧琚元宵观灯,遇泉州人陈伯卿,互生爱慕。武举林大閟向五娘之父提亲得许婚,五娘不乐成病。一日,五娘在楼窗前见伯卿骑马路过,即将一并蒂荔枝裹于罗帕中掷下。伯卿接住,并为五娘深情所动,遂化名陈三,扮为磨镜匠至黄家磨镜;又故意打破镜子,借卖身为奴偿镜而住进黄家。林大閟婚娶日近,伯卿得助于婢女益春周旋,与五娘相见,三人离家出走至泉州。林大閟告状,伯卿获罪。后得其在广南为官之兄相助,平安回家,夫妻团圆。故事发生在潮泉两地,据说又实有其人其事。陈三故里在泉州市洛江区河市梧宅,附近有一道水坝就叫陈三坝,当年陈三读书处“青阳室”仍有迹可寻,梧宅内还有一座妆楼和传为五娘投井的发生地八角井。今潮州市枫溪区花园乡,传说就是其父黄九郎的蔚园,称为花同。此外还有五娘井、五娘墩、李公街、绣楼……丰富的传说,美丽的故事,本土的风情,为这个民间故事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泉潮之间文化本为一体,戏曲联系也十分密切。据吴国钦研究,明本潮州戏文《荔镜记》刻本末尾书坊告白说明是将“潮泉二部”予以增补、校正重刊,这说明在嘉靖四十五年之前,已有潮泉二部的演出,即潮调、泉调并行,潮腔、泉腔均可。这说明两地方言、声腔很相近,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本子里。万历九年本《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为潮州人编,书坊则注为“闽建”,说明是在福建刻的。两地之间的剧团流动、剧种交流也很频密。一方面福建的戏班经常到潮汕演出,这种情况至今存在;同时,清代潮音戏在潮汕、闽南一带“通宵达旦,举国若狂”,《云霄县志》、《龙岩县志》等地方文献均有记载②吴国钦《潮剧溯源》引《云霄县志》:“按本邑今惟潮音戏盛行。查此剧喜用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渲,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俗淫以潮剧,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县志》:“近城各坊则竞演潮剧,旗帜用帛,俗亦太靡焉。”见陈春声、陈伟武主编:《地域文化的构造与播迁·第八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241-242页。,现在闽南漳州的东山岛还有自己的潮剧团。
《陈三五娘》的故事反映了明中叶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年轻人对婚姻自主的热烈向往和不懈追求,也折射出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这种新思潮通过戏曲小说、歌谣歌册等民间文艺形式广为宣传,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引起地方官府士绅的不满,以至出现经常性的禁戏。明正德时揭阳薛侃订立的《乡约》说:“家中又不得搬演乡谈杂戏。荡情败俗,莫此为甚,俱宜痛革。”[6]330嘉靖十四年(1535)编纂的《广东通志初稿》卷18《风俗》有《御史戴璟正风俗条约》:“十一曰禁淫戏。访得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挑动男女淫心,故一夜而奔者不下数女。富家大族恬不为耻,且又蓄养戏子,致生他丑。此俗诚为鄙俚,伤化实甚。虽节行禁约,而有司阻于权势,卒不能着实奉行。今后凡蓄养戏子者,悉今逐出外居;其各乡搬演淫戏者,许各乡邻里首官惩治。仍将戏子各问以应得罪名:外方者递回原籍,本土者发令归农。其有妇女因此淫奔者,事发到官,乃书其门曰:淫奔之家。则人知所畏,而薄俗或可少变矣。”[5]4-5禁归禁,民间演戏却习以为俗,尤好“淫戏”。嘉靖二十六年(1547)《潮州府志》卷4《祠祀志》“宋侯祠”条记载,正德年间“潮阳俗尚戏剧”;嘉靖二十七年(1548)《广东通志》卷20《风俗》说,潮州“习尚大都奢僭,务为观美,好为淫戏女乐”,潮阳“士夫多重女戏”。直到明末,这类戏曲仍然活跃。清雍正《揭阳县志》卷4《风尚》记载:“搬戏诲淫”,“尤可恨者,乡谈《陈三》一曲,伤风败俗,必淫荡亡检者为之。不知里巷市井,何以翕然共好。及(崇祯间)邑令君陈鼎新首行严禁,亦厘正风化之一端也。”[6]329-330康熙《潮阳县志》卷10《风俗》记载:“更有乡谈《荔枝》曲词,败俗伤风,梨园唱之,村落国中搬演戏嬉。”[7]海丰一带则有“十日演董永卖身,无人行孝;一朝演陈三磨镜,便有人淫奔”的说法。[8]同治《厦门志》卷15《俗尚》也说:“厦门前有《荔镜传》,演泉人陈三诱潮妇王五娘私奔事。淫词丑态,穷形尽相,妇女观者如堵,遂多越礼私逃之案。前署同知薛凝度禁止之。”[9]看来,传播广、影响大的《陈三五娘》,堪称士大夫痛恨的“淫戏”之首了。
《陈三五娘》的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深受喜爱,也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1995年刊印的《潮州文史资料》第15辑载刘管耀辑录的《荔镜春秋》,对这个故事从明代正德之前(1521年)至1995年四百多年的文化产品作了初步统计,其中有关戏文、剧作36处,出版小说l7处,歌册22处,故事3处,音像制品26处,评介、研究文章68处,演出活动68处(包括拍摄电影、电视6处),可见陈三五娘故事在潮闽台乃至海外潮语地区一带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二、1950年以后的整理和演出
20世纪50年代到1966年文革之前是潮剧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此际人才辈出,老艺人焕发青春,新艺人茁壮成长,编导队伍壮大,剧团数量迅速增加,潮剧艺术全面繁荣,出了一批《苏六娘》、《陈三五娘》、《告亲夫》、《辞郎州》等好戏。
现代潮剧《陈三五娘》的发掘整理,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戏曲改革和抢救潮剧传统遗产运动。1952年,华东区戏曲改革委员会决定以《陈三五娘》为整理传统剧目的第一个戏。梨园戏率先整理。9月,潮剧代表队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会演,演出潮剧《陈三五娘》中《大难陈三》一折,获优秀剧目奖,潮剧音乐获音乐奖。1953 年3月潮剧第一届旧剧目会演,发掘整理了“扫窗会”(《珍珠记》)、“陈三五娘”(《荔镜记》)、“认象”(《琵琶记》)、“桃花过渡”(《苏六娘》)等优秀传统剧目。1953年,潮剧界发起为时三四年的搜集潮剧旧剧本、音乐曲牌、伴奏音乐以及其他艺术遗产的运动。6月,粤东戏曲改革委员会在内部刊物《戏曲简讯》创刊号呼吁《认真做好发掘遗产工作》,并在《工农兵》刊登《征集地方戏曲资料启事》,广泛向社会征集。期间玉梨潮剧团在澄海莲阳发掘得潮州李万利等几个书坊刊刻的《陈三五娘》等111个潮剧传统本①见林淳钧《潮剧闻见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255-258页)与刘管耀《荔镜春秋》等资料。。后来,潮剧界又搜集记录了《陈三五娘》等音乐剧本。1953年11月,粤东戏改分会编印潮剧《陈三五娘》油印本。12月,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举办粤剧、潮剧、海南剧联合公演,演出了潮剧《陈三与五娘》的《大难陈三》一折。
潮剧《陈三五娘》的整理过程,亦受益于福建梨园戏。闽潮文化本为一体,《荔镜记》的早期版本使用的就是潮泉或泉潮腔,在广东和福建分别为潮剧、梨园戏、高甲戏等略有不同的戏曲形式所演绎。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及其发展也是两地水乳深情的结晶。《陈三五娘》故事走出闽潮,有赖于泉州梨园戏。梨园戏《陈三五娘》根据老艺人蔡尤本、许志仁的口述本整理,经过1953年再次修改。1954年秋,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带着《陈三五娘》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汇演,一举囊括全部奖项: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导演奖、乐师奖、音乐演出奖、舞台美术奖;又有4名演员获演员一等奖、2名演员获奖状,轰动大会,并于1956年12月,由文化部公布为全国第一批获奖戏曲剧目。1957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彩色戏曲电影在全国上映,家喻户晓,风靡一时,豫剧、川剧、评剧、秦腔等剧种纷纷借鉴改编。梨园戏《陈三五娘》将这个戏曲故事推向全国,也积累了传统剧目传承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潮剧《陈三五娘》的整理改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54年,正顺潮剧团演员姚璇秋、萧南英(分别为五娘、益春扮演者)到泉州向梨园戏取经,得到热情的支持和帮助。1955年,谢吟根据潮剧老艺人口述,参考福建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重新整理出同名潮剧。全剧分八场,由正顺潮剧团首演,导演郑一标、吴峰(执行),作曲杨其国、黄钦赐、陈华,主要演员有李钦裕饰陈三、姚璇秋饰五娘、萧南英饰益春、郭石梅饰林大、吴林荣饰卓二,阵容鼎盛,在潮汕各地连演潮剧《陈三五娘》数月,大受欢迎,年底往陆丰、海丰、惠州等地巡回演出。次年在穗连演四个月,好评如潮。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诗人胡希明,文史界名人秦萼生,观潮剧《陈三五娘》后分别填词[念奴娇]。访日归来的中国京剧团梅兰芳、欧阳予倩、袁世海、李少春等在广州中山堂观看正顺潮剧团《陈三五娘》演出后登台祝贺。中山大学戏曲专家王季思、董每戡教授在撰文评赏潮剧《陈三五娘》,并动手修改、润色剧本;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杜国库、吴南生,汕头市副市长张华云,都对剧本作了润色。1956年从六大戏班中抽调部分艺术骨干组建广东潮剧团,《陈三五娘》成为保留剧目,继续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的潮剧《陈三五娘》1957年赴京汇报演出,并参加首都五一节游行,备受赞誉。田汉作诗《赠广东潮剧团》:“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湖边细柳迎环佩,江上名桥走凤凰。法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注曰:“一九五六年秋,我曾在汕头听潮汉剧会演,璇秋、南英等《陈三五娘》、《扫窗会》,印象甚深,倾潮汉琼剧来京会报演出,重听《扫窗会》诸作,皆有所改进,洪妙先生《辩本》、蔡锦坤《闹钗》、陈馥闺等《桃花摆渡》等,都得一再观摩,诚愿不以此自足,在前辈严格教育下,把潮剧提到应有高度,以满足人们需要。田汉。”(《人民日报》1957年6月1日)当年六七月间,潮剧演出团带着《陈三五娘》等戏到上海、杭州演出并灌录唱片,著名画家叶浅予以“磨镜”速写,表达对该剧的喜爱,发表在1957年6月15日《新民晚报》上。1959年10月,广东潮剧院再次进京演出《陈三五娘》。
1960年,国家委派广东潮剧团先后到香港和柬埔寨演出,从而在东南亚掀起一股“潮剧热”[10]。5月,广东潮剧团将《陈三五娘》带到香港公演。香港《文汇报》、《华侨晚报》、《循环日报》、《先生日报》、《银行日报》等报纷纷刊载诗文赞扬《陈三五娘》一剧。香港文学期刊《乡土》以《电影演员谈潮剧》为题刊载电影明星夏梦等对《陈三五娘》评价。10月,潮剧团赴柬埔寨王国访问演出,首场在王宫为王后专场演出,节目有“观灯”一场。次年夏天,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凤凰影片公司联合拍成彩色影片《荔镜记》,由朱石麟导演。在《荔镜记》的基础上,1962年,何苦、魏启光、谢吟、李志浦根据明本《荔镜记》第三十至五十出整理出《续荔镜记》,述陈三五娘出走后的故事,由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亦大受欢迎。
20世纪60年代初期,潮安艺校潮剧班、汕头戏曲学校少年班都排演过《大难陈三》、《藏书》折子戏。《广东画报》曾刊彩照报导省委第一书记陶铸观看《大难陈三》,并与小演员合影。广东潮剧院青年剧团也以《藏书》参加汕头专区会演。与此同时,潮剧《陈三五娘》继续在境外海外演出。1964年,新加坡电视台拍摄第一部潮剧电视片《陈三五娘》,由六一儒乐社演出。香港新天彩潮剧团也多次到新加坡等地公演《陈三五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陈三和五娘从大陆舞台消失。
1979、1980年,广东潮剧院一团重排《荔镜记》、《续荔镜记》等剧目,在汕头演出60场,场场满座,各个县城的演出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陈三五娘海内外交流也重新开启。剧团赴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演出,“三千观众,屏息而观,拍案叫绝”(新加坡《星洲日报》)。1987年,潮剧院二团出访新加坡,节目有《藏书》等。
此际潮剧《陈三五娘》愈为学术界重视。1983年,德国鲁尔大学布海歌的博士论文《潮剧》通过,其论文第五章“潮剧代表性剧目”介绍《陈三五娘》,第六章为《陈三五娘》唱词译文。1984年以德文首次出版,后又译成英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外国人用外文写的潮剧学术专著。1986年1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祝肇年教授编写的教材《中国戏曲简述》认为潮调《荔镜记》取材于民间故事,“写陈三和五娘的恋爱故事,反映了青年人对婚姻自由的大胆要求,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认为“要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始终是中国戏曲的重要主题”,并将《荔镜记》与《西厢记》、《牡丹亭》、《白蛇传》、《玉簪记》、《幽闺记》、《红拂记》等名剧并称。另外,1956年梅兰芳、欧阳予倩访日拍照之影印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在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被指定为选修《中国戏剧史》“学生必读书目”之一。1985年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影印本出版,内收《荔镜记》、《荔枝记》。1988年7月,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艺术分册》第109页收入《陈三五娘》词条谓:“梨园戏、潮剧传统剧目。写官宦子弟陈三爱慕富家女黄五娘,乔装磨镜匠入黄家,同五娘相偕出奔。原本情节同现存明传奇《荔枝记》、小说《奇逢集》较接近,可能系从《荔枝记》改编而成。另有明代传奇《荔镜记》,题材亦同。”
在传统的陈三五娘故事之外,以益春为主角的戏曲改编也在进行。1982年,枫溪陈桥业余潮剧团演出郭绪传编折子戏《益春夜遇》。1987年3月,潮州市潮剧团编剧刘管耀完成大型潮剧《益春审林大》初稿,经饶宗栻、连裕斌、李志浦再行改写完成潮剧《益春》剧本。8月,潮州市潮剧团在登塘戏院排演《益春》,并出访香港、澳门,在新光戏院、永乐戏院演出,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发表《喜剧生鬼笑声满堂》等评论文章,大为赞赏。1988年,新编七场古装潮剧《益春》获广东省1986-1987年度专业戏剧创作剧本奖;1989年,潮州市潮剧团《益春》由广东电视台录相,并在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开幕式、庆祝潮州韩文公祠建祠八百周年文艺晚会以及接待泰华庆贺团嘉宾等重大场合演出。1991年潮州市潮剧团首次出访泰国,剧目有《益春与六娘》(即《益春》)等,好评如潮,当地媒体《新中原报》、《经济日报》、《中华日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观众对陈三五娘故事热情不减。1992年,汕头市潮艺三人小组赴法国为旅法巴黎潮州会馆培训学员,排演潮剧《陈三五娘》选场《观灯》。1995年,应澳洲潮州同乡会邀请,广东潮剧院演出团启程赴澳大利亚演出《陈三五娘》等剧;潮州市潮剧团带《益春》等戏赴上海演出,上海电视台现场录像。[11]以后相关演出愈发频仍,陈三和五娘、益春,随着潮剧繁荣发展的脚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1990年后学术研究的发展
潮剧研究早自学界前辈饶宗颐、萧遥天《潮州志·戏剧音乐志》等工作就已开始,但后续工作包括对《陈三五娘》的研究相对同源共生的福建梨园戏、台湾歌仔戏等则稍显滞后。所幸1990年以来,伴随着潮剧的复兴,相关工作奋起直追,激流勇进,取得了不少成果,也从理论上进一步扩大和推进了它的传播和影响。
首先是对潮剧《陈三五娘》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93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林淳钧《潮剧闻见录》,收录多篇相关文章,包括《〈泉潮雅调〉中的滚白滚唱》、《陈三五娘的民间传说及歌谣》、《第一次在外省“亮相”:1952年参加中南会演》、《陈三五娘私奔后的戏》、《有关续集的他乡事》、《〈诡娶黄五娘〉与〈益春〉》、《潮剧史籍〈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等。吴国钦在《广东艺术》2000年第1期发表《潮剧剧目研究的丰碑——评〈潮剧剧目汇考〉》,介绍《陈三五娘》来源、刊本及其在潮汕、福建、台湾传播的情况。林伦伦《潮汕方言与潮剧的形成》(《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4期)一文通过对《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中使用的潮汕方言词语及唱词押韵情况的计量分析,认为潮汕方言词语在戏文中的逐步增加、唱词中的方音韵脚的逐步使用,反映了潮剧从南戏演变而来的历史过程;《戏文五种》中《金钗记》只是南戏在潮汕地区的一个演出本,《荔镜记》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潮剧剧本。吴榕青撰文《明代前本荔枝记戏文探微》(《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提出明嘉靖本《荔镜记》和万历本《荔枝记》都不是原创本,存在着一个编成于成化十二年至嘉靖三年(1476-1524)间的《荔枝记》,并发现最早的《荔枝记》戏文应当有“六姐(娘)”这一人物及有关情节。郑守治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明代潮调剧本的版本及其遗存》,对《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提出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竹马戏等剧种,它们都继承了明代潮调的剧目、剧本。版本研究还有涂秀虹《嘉靖本〈荔镜记〉与万历本〈荔枝记〉——陈三五娘故事经典文本的对比与分析》(《厦门文学》2014年第1期)、赵山林、赵婷婷《论嘉靖本〈荔镜记〉》(《文化遗产》2014年第4期)等文。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发现、各方面工作的深入,为潮剧《陈三五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
戏曲是社会生态的反映。陈三五娘戏曲所反映的潮州社会生活也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戏曲研究》2006年第2期刊登钟东《掞荔与磨镜——对潮州戏文〈荔镜记〉中婚俗的探讨》,以《荔镜记》中“掞荔与磨镜”为例,探讨潮州婚俗。陈小庚编著《潮韵绕梁·广东潮剧》(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版)收入《〈陈三五娘〉的罗生门》一文,认为《陈三五娘》的故事情节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完整,它经历了由民间传说到文人小说创作再到戏曲戏文的演化过程;这种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形式的演化,是闽、潮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本地学者也非常注重此剧的传播影响的总结和深入。刘管耀相继发表《京华学府论荔镜》(1994年5月17日《潮州日报》)、《京沪戏剧学院专家论明代潮州戏文、潮剧》(《潮州文史数据》第13辑)等文章,其《荔镜春秋》(《潮州文史资料》第15辑)对闽潮《陈三五娘》进行了系统整理,贡献卓著。1995年1月,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潮剧志》,在“剧目”篇介绍了《荔枝记》与《续荔镜记》,并收入了名家赋咏《荔镜记》诗词、陈三五娘遗迹的传说等材料。2006年,王钊宇总纂、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岭南文化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319页列《陈三五娘》词条,将陈三五娘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些工作,进一步确定了陈三五娘的文化意义,也有助于传播和影响的扩大。
与此同时,对以陈三五娘为代表的潮剧的表演研究和总结也在进行。益春的扮演者蔡明晖在《中国戏剧》1998年第5期发表《潮剧花旦表演三题》一文,介绍《陈三五娘》诸多表演心得和潮剧花旦“行当内外”、“主次轻重”、“悲喜之间”等问题。潮剧《陈三五娘》的传播演出也为外地戏曲家所关注。刘文峰刊在《中华戏曲》1999年第22辑的《中国戏曲在港澳台和海外年表(中)》述及:“1961年5月26日至6月21日,由广东潮剧院组成的广东潮剧团到香港演出。主要演员有姚璇秋、洪妙、郭石梅、范泽华等。剧目有《辞郎洲》、《陈三五娘》、《苏六娘》、《芦林会》、《闹钗》等。”桐君《风流还数小益春》(《南粤剧作》1988年第2期)、庄群《从〈陈三五娘〉到〈益春〉》(《广东史志》2003年第3期)等文章,对陈三五娘故事衍生出来的潮剧《益春》作了肯定,说明其在选取观众熟知的传统题材、容纳本土风情特色、展现潮剧机趣魅力等方面的成就。林淳钧编著《岁月如歌·潮剧百年图录》2004年7月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大量《陈三五娘》文献及演出资料。
随着两岸三地《陈三五娘》研究的深入,涉及闽台戏曲和共同文化的问题越来越多。有必要以此剧为契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积极探讨,构建学术合作平台,促进共同文化体的实现。2004年12月,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共诏安县委员会在福建诏安联合召开“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比较研讨会”,次年3月刊印的论文集第6-24页为陈耕、骆倩长文《从〈陈三五娘〉看闽南潮汕的文化关系》,从陈三五娘故事情节的演变、剧本内容分析以及版本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两地文化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进行探讨。2005年1月2日的《汕头日报》发表李扬琳《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同艺连枝渊源悠久》,述及嘉靖本《陈三五娘》在声腔音乐、戏文等方面体现的闽、潮两地悠久的文化渊源。2008 年1月23日《潮州日报》发表吴榕青《潮州文化与闽南文化》一文,认为应通力合作,将包括“陈三五娘”在内的闽粤共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伴随国家和民众对传统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代表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精华的潮剧日益为社会所关心。与此同时,潮剧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作为传统剧目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典范,越来越为潮剧理论界和艺术工作者关注。2006年8月7日的《汕头日报》发表王汉武《对潮剧保护传承的思考》,谈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对传统剧目如《陈三五娘》、《苏六娘》、《辩本》、《闹钗》、《扫窗会》、《芦林会》、《刺梁冀》、《紫房会》、《告亲夫》、《金花女》、《刘明珠》、《闹开封》、《王茂生进酒》等发掘整理的成就。文章认为,“文革”后至今30年,传统剧目的整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精品仅《张春郎削发》等不多的几个,亟待加强。2006年12月25日《汕头日报》署名潮汐的文章《抢救和收集潮剧资料刻不容缓》表达了类似意见,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潮剧界全面、系统抢救潮剧历史数据、整理潮剧传统艺术的工作是潮剧继承创新、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陈三五娘》、《苏六娘》、《告亲夫》等一批经典剧目促进了潮剧表演、音乐、舞美等舞台艺术的全面改革和提高,带出了一批优秀演员。2012年9月24日,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举行的第四届潮剧节“潮剧传承与发展论坛”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翼心发言,以《荔镜记》(《陈三五娘》)为潮剧发展“金色十年”第一个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前期)整理传统剧目的代表和潮剧发展中的里程碑,指出潮剧作为潮汕文化精髓,传统不能丢,而且要发扬、要加强。
学术研究和理论总结,是文化现象传播和影响扩大和深入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对潮剧《陈三五娘》相关资料的整理、对其文化背景、流播的考察、对表演艺术和发展趋势的总结和提升、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定,既是该剧传播影响的内容之一,也是传播和发展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学界与剧坛、理论与实践的协力互动,将《陈三五娘》推上新的历史台阶。
潮剧《陈三五娘》明代中叶基本定型,在潮汕族群社会广泛传播,影响至深,是南戏精神和本土情怀的代表。经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不断整理改编,剧本、演出日臻完美,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深受欢迎的经典保留剧目。与此同时,对它的学术研究也从多方面展开,成果日益丰富,有力地推动了潮剧事业和潮学研究的发展。整理资料时,笔者得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教授传来2015年7月12日洪志庆老师带领如切潮剧团全体学员呈演潮剧折子戏的节目单,包括《陈三五娘》的《观灯》、《荔枝情》、《夜奔》等。联系蔡教授介绍的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很难看到《陈三五娘》演出的情况,海内外不仅《陈三五娘》演出频频,而且潮剧后继有人,实在令人欣喜。潮剧《陈三五娘》的研究和各方面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与其他兄弟剧种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对《陈三五娘》乃至潮剧的研究目前还有相当多的文献和学术空白;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深度广度有待拓展;当前的艺人艺术、剧本演出都有不断学习、潜心苦练、精益求精、更上层楼的空间,有待进一步与兄弟省市及剧种加强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振兴。
参考文献:
[1]陈益源.《荔镜传》考[J].文学遗产,1993(6):83-96.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
[3]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汕头专区分会.潮剧音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1.
[4]萧遥天.潮州戏曲志[C]//广东省艺术创作研究室编.潮剧研究资料选,1984:25.
[5]《潮剧志》编辑委员会.潮剧志[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
[6]陈树芝.揭阳县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7]臧宪祖.潮阳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8]钟敬文,张振犁.《陈三和五娘的故事》后记[C]//钟敬文采录口承故事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129.
[9]周凯,凌翰.厦门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327.
[10]陈俊粦.潮剧发展五十年回顾——兼志潮州市潮剧团创建五十周年[C]//政协潮州市委员会文史编辑组编.潮州文史资料(第26辑).潮州:政协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文教体卫史委员会,2006:1-4.
[11]刘管耀.荔镜春秋[C]//政协潮州市委员会文史编辑组.潮州文史资料(第15辑).潮州:政协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文教体卫史委员会,l995:140-160.
(责任编辑:佟群英)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岭南戏曲与岭南文化生态研究”(12YJA760077);广东高校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项目“艺术中国的家土构建:岭南戏剧生成发展研究”(2014WTSCX015);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岭南戏曲海内外传播影响及发展研究”(15Y22)
作者简介:徐燕琳(1971-),女,广西桂林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06-23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16)01-00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