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分析

2016-04-03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教工匠精神工匠

陈 磊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分析

陈 磊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职业教育在我国已取得一定发展.但是伴随着工匠精神再次发掘,人们发现学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失,中职院校尤为严重.因此,结合工匠精神内涵,从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为其发展寻求有效途径.

中职院校;工匠精神;影响因素;发展路径

1 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

1.1社会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由于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所提高,然而应试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一些选拔和择业都以考试为主.素质教育尤其是工匠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另外,受传统的“重普教,轻职教”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地位不高.因此,以工匠精神为主的职教精神的培养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2企业因素

工匠精神的留存和发展,成就了不少品牌.如享誉世界的瑞士手表,离不开钟表匠人的精心制作,而德、日二战后迅速崛起也与崇尚“匠人”精神不无关系[5].虽然“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像国外的知名企业一样能认识到这一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大量雇用临时工.在他们看来,工人所从事的并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细心活,只是简单的或不断重复的体力劳动,人员并不需要太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由于受企业这种态度的影响,“工匠精神”并不能在企业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发展.

1.3学校因素

中职院校虽然为我国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很少有学校对自己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只是强调专业与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协调和同步,大部分学校把自己简单地定位于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基地,甚至有些中职院校还把自己定位于“成人幼儿园”,只是为家长看管孩子.中职院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忽视或很少去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1.4家庭因素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上中职院校没有前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所以凡是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的家长就是抱着孩子学个技术,将来能找个工作混口饭吃的态度.甚至有些家长只是为了让学校“看管”孩子.有些家长对读中职院校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期望,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态度,在他们看来,将来能找到工作就行.家长轻视的态度和较低的期望值对孩子养成坚持、专注、耐心的态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他们心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孩子来说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比起孩子找工作更是显得微不足道.

由于熟料在溶出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或生成固体产物层,且单因素试验表明,铁溶出率受搅拌强度影响较明显,因此推测溶出过程受不生成任何固体膜的外扩散控制。将上述试验数据采用外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1-(1-x)2/3=kt进行处理,可得到图7结果。由图7可知,1-(1-x)2/3与溶出时间t在各温度均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焙烧熟料的铁溶出过程受外扩散控制。

1.5学生因素

虽然“工匠精神”有其独立的内涵,但与“研究性学习习惯”“钻研精神”“敬业精神”等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这些素质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直接影响[6].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生源方面,仍然存在入学年龄小、生源质量较低的现状,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群体而言,存在以下问题:在学习习惯上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刻苦学习和钻研精神;在面对学习困境时缺失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等,而这些问题均对学生学习造成了极大阻碍,同时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2 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1“工匠精神”是提升我国职教吸引力的需要

中国社会历来重学术轻职教.“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表现为家长希望孩子读重点高中,上学术型大学.一般来说,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于中职院校选择的初衷与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并无显著关联,而更多是出于中考落榜后“无奈的选择”.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扭转,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被看作是“次等教育”“淘汰教育”,政策取向、资源配置、社会选择等也几乎把职业教育放在次等地位.如果中职学校能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中职教育的理念,培养出大批技术精良、态度严谨的大国工匠类人才,会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改变,社会对职教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将可能发生反转,职业教育有可能跳出生源差、地位低的状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地将会得到提升.

2.2“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世界上延续200年以上的企业共5 586家,其中日本3 146家,德国 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7].研究发现,长寿企业之所以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因为他们都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德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之一,也是日本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3].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急需职业教育对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所需的工匠精神意味着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等,而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工人,大多数是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分派到流水线上,流水线上的一个简单贴标签动作,可以重复几年.企业里几乎没有技术人员,员工也不懂产品,只是为生存工作.企业中只有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命令与服从,这种企业必然不能长久.一家企业要想长寿,必须要有一种精神的传承,工匠精神作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2.3“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对600多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青年就业人员最大希望和要求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具备工作责任心.这些单位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但是为人、责任心等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逐步形成[8].现阶段,缺乏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仍然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体来说,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及市场导向性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行业性特色体现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实质是从职业教育发展目的来说,在办学的责任主体性和地方行业性上存在差异.技术技能性特色则是指职业教育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主要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拥有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最终决定性.因此,职业教育要想突出办学特色,应该突出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要注意细节精益求精,致力于追求极致完美;要发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认真做事中发挥工匠优势,形成职教特色;要推陈出新,创造职教特色;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职教特色.

2.4“工匠精神”是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人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2].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强调“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具有某项或多项特殊技能”[9].可见,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或职业精神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生存需求,还包括长远的发展需求.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实际运行中,政策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生存需求,即就业需求,但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则不甚关注,如对学生继续深造、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就十分欠缺.使得中职学生生存需求仅仅得到基本满足,职业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中职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职业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较强职业精神,具有良好工匠精神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3 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中职院校在充分认识“工匠精神”重要性的前提下,将培养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1德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渠道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0].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依托德育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融于德育教育中,选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从而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其职业素养.

3.2专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大国工匠精神是要长期培养,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之中,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接受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时候时时刻刻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首先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追求精益求精;其次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并将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后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对专业的奉献上.同样,在专业教育中,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

3.3实践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工匠精神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时,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在职业精神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场景的方式,激发并训练形成相关职业情感的过程[1].比如通过技能大赛,中职学校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国际的顶尖技术,开拓视野,从而引领中职学生崇尚荣誉、追求卓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提供专业的师傅,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在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生产要求、质量管理,强化自身的技能以及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1] 孙晓玲. 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 职教论坛,2012(6):62-65.

[2] 张永新,林洁.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23-25.

[3] 王丽媛. 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职教论坛,2014,22:66-69.

[4] 百度百科. 工匠精神[EB/OL].(2013-10-24)[2016-5-04].http//baike.baidu.com/5121248.htm?fromTaglist.

[5] 刘海光. 技工院校如何培育“工匠精神”[J]. 中国培训,2016(9):16.

[6] 孔宝根.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56.

[7] 付守永. 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

[8] 朱佳丽. 浅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1):104-105.

[9] 姚玉成. 民营企业需要十种人才[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10):25-26.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责任编辑:李 平)

On the Importance of and Approaches to Cultivating Craftsmen's Spirit in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L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rown fairly well in China. Nevertheless, a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craftsman spirit, people begin to find there is severe vacanc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aftsmen's spirit at school, with junior vocational schools in particular. Therefore, combining the connotations of craftsmen's spirit and starting with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craftsmen's spirit in junio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approaches to this problem.

junior vocational schools;craftsmen's spirit;factors;approach

G718.5

A

1008-5475(2016)03-0059-04

10.16219/j.cnki.szxbzk.2016.03.012

2016-05-08;

2016-06-0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A120325)

陈 磊(1989-),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陈磊.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3):59-62.

猜你喜欢

职教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工匠神形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