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治道思想要义及当代启示

2016-04-02孔聪

21世纪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忧患仁政德治

文/孔聪

儒家治道思想要义及当代启示

文/孔聪

导 读

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长河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其中仁政、德治、经世、忧患等学说体现出儒家深刻的治道意识,对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应从社会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儒家思想,努力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高度融合,使儒家思想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

治道,即治理国家之道,也就是治国理政过程中所采取的方针、策略。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长河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治道思想,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从中汲取更多关于社会治理的智慧。

儒家治道思想的要义

(一)实施“仁政”

儒家将实施“仁政”作为治国方略的最高价值追求。“仁政”学说是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加以继承与发展的产物。关于“仁”的概念界定,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说法,这就导致了后来学者对“仁”的内涵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儒家“仁”的内涵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仁”的基本精神的缺失,对于其基本精神,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话语中看出端倪,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体现了“仁”的思想中最基本的内核,那就是对主体“人”的关注与爱护,于是便有了“庶矣哉”“富之”“教之”(《论语·子路》)的为政思路。孟子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仁政”一词,“仁政”即为“王道”“王政”。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从人性的视角来推演为政的可行性,认为实施“仁政”的基础就在于“不忍人之心”,如果君王以“不忍人之心”实施仁政,那么便可达到天下归服的政治效果。在具体施政措施上,孟子提出两条思路,即“养民”和“教民”。“养民”的目的在于使百姓丰衣足食,为此他提出“民有恒产”(《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政治主张,以求达到“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的治世图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可见,“养民”之后更需“教民”,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孟子·梁惠王上》),目的就在于使百姓的德行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善。由此可见,国家通过政治的手段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及促进其自身道德素质发展,是儒家“仁政”学说的关键所在。

(二)主张“德治”

“德治”是儒家治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统治者的道德感召力在国家治理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执政者实行德治,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围绕其周围,国家治理便会井然有序。孟子指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也强调了执政者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以道德服人,百姓才会由衷信服。汉代贾谊同样认为,“君能为善,则吏能为善;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新书·大政》),执政者的道德素养对于民众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朱熹认为“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朱子语类》)。儒家也十分注重普通民众的道德教化,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上》),“教化立而奸邪皆止,教化废而奸邪并出”(《汉书·董仲舒传》),认为只有使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儒家虽重视德治,但并不否认法律的社会功能,孟子对这个问题认识的非常清晰,即“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儒家对待德与法的态度是在社会治理中实行有主从差别的选择运用,也就是“德主刑辅”。儒家认为与刚性的法律相比,德治作为一种柔和的、人性化的方式更加适用于国家治理,也就是孔子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儒家德治思想体现的是人与社会之间和谐治理的关系,它的关注点及精神实质就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倡导“经世”

“经世”思想是儒家特有的基本价值取向,肇端于孔子且贯穿儒家发展过程之中,它以入世精神为指导,提倡以政治手段参与社会实践,力求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自称为“待贾者”,这其实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实反映。孔子是积极要求入世的,他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希望统治者能够行其治道大略,期待依靠行政的力量来推行他的治国思想。孔子穷其一生都在为这一理想奔走,石门晨门曾用“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来评价孔子,足以看出孔子为了实现理想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儒学继承者们也是追寻着孔子的“经世”思想前进的,孟子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体现出孟子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使命感。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入世”的目的并不在于满足获取官职的私欲,孔子明确指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官员的本职就是要为国家人民恪尽职守,把社稷繁荣强盛、国家政治清明作为为官在任的首要任务,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以国家发展为前提,最终实现个人显赫闻达与国家文明昌盛的协调统一。这种“耻观”深刻体现出儒家的使命担当精神,朱熹将其注解为:“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即为此意。因此,儒家提倡的“经世”思想是符合“义”的理念的,是在“义”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所产生的自觉行动,其最终目的在于入世行道。

(四)常思“忧患”

儒家是“忧患”意识的倡导者,同时“忧患”意识也是儒家核心价值观之一。《辞海》对“忧患”的注释有两种,即忧虑和患难,它实质上是人在面临自然、社会、生活等困境中所自发产生的内心思索,体现的是对国家民族、天下苍生的关怀与关注。儒家的忧患意识,既是士人们内化为自身使命的道德修养,也是他们在人生失意时所坚守的精神力量,并以此力量转化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自身通过不懈努力超越忧患的困境,最终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孔子对忧患思想的认识是系统化的,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可见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儒家“仁”之学说的践行原则。孔子认为“忧患”的焦点在于国家、民族的政治命运,他所追求的是国家安定、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形态,因此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把对“道”的向往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认为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如有必要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这就把“忧患”思想提升到一个更为深刻的高度。由此可见,儒家提倡的忧患意识更为注重个体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视国家民族的兴衰为终极关怀,这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治道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仁政思想与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导向

儒家的“仁政”思想价值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褪色”,相反,其价值理念能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儒家认为,“仁”的意义不但体现在行为主体的素质修养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体现出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仁”可以为外在的制度措施提供评判的价值依据。举例来说,孔子曾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足见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但他对浮于外在表象的礼乐做法是坚决反对的,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脱离了“仁”之价值基础的“礼”“乐”行为是没有灵魂的,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如果不“仁”就会失去“礼”“乐”应有的价值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治理的关键并不仅仅体现在结构改革与制度建设等具体层面上,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以何种价值观为导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定要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价值基础,也就是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唯有如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真正深入民心,才能及时更新治理理念,确保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实质上,这和儒家提倡的“仁”的做法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对儒家“仁政”思想及“仁”的学说加以吸收借鉴,定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要作用。再者,如果将儒家的“仁”作为当前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之一,也会激发人们对政策措施的期待,因为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举措,必定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二)德治精神与国家治理中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德治”思想可以为新时期社会治理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认为,儒家所推崇的“德治”思想能够得以实施,是建立在人们对“德治”这一柔和、人性化的治理观念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较之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强制性,儒家对“德治”的向往与追求是不言而喻的,体现出儒家对统治者和民众和谐相处的高度关注,这实质上也是儒家对人与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儒家“德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选择凸显人性关怀的治理方式,从而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儒家“德治”思想除了提倡选择人性化的治理方式之外,还道出了影响治国理政能力的外在制约因素。我们在品读儒家经典著作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儒家所提倡的“德治”是有先决条件的,这个先决条件就是统治阶层和百姓之间必须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朱熹说:“民信於我,不离叛也”(《论语集注·颜渊》),认为取得百姓的信任是治国的关键,孟子也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执政者如果能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必能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由此看来,儒家对治国能力的考量,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只要政府能够凭自身的不懈努力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那么“德治”的实施自然是水到渠成,并能实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的理想效果。当前,我国现代公共行政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措施,比如政务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信息公开制度及群众参与机制等,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人民群众信任。

(三)修身思想与公共管理者的素质培养

儒家修身思想能对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塑造起到重要作用。较之西方哲学,儒家更为关注主体的内在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道德实践的具体做法,例如:“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君子慎其独”(《中庸》),“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以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礼记·大学》)等,儒家提倡道德实践的终极目的在于止于至善而成圣。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儒家将“成圣”作为最终目标,但并未因此而变得“厌卑近而骛高远”,实际上儒家非常强调从近处着手,通过从身边事做起,在长期坚持的情况下逐步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儒家修身思想并不是过时的理论,公共管理者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1.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前文提到,儒家“经世”思想的落脚点在于符合“义”的理念下的入世行道。可见“经世”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重在“行道”,并由此衍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情操。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虽然所行的工作、思想之道和儒家所提倡的“行道”思想有着很大区别,但儒家“行道”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心忧百姓”“心系天下”的道德情操,应是公共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公共管理人员必须行大道,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及道德修养,牢记服务宗旨,将为国家及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最高目标。

2.有助于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牟宗三认为,“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绝不是生于人生之苦罪,它的引发是一个正面的道德意识,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一种责任感。”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根源于主体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并自觉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它最终体现出的是一种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公共管理者应从儒家忧患意识中汲取智慧,时刻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的心态谨慎地处理各项事务,勇于承担并负起责任,直向矛盾和问题,树立起牢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儒学被称为“外王”之学的原因所在。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审视儒家思想,充分挖掘其治道学说的深刻内涵,努力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高度融合,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忧患仁政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忧患、悲悯、历史沧桑感——我读杨强诗词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孟子说仁德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