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构指称的准确和误用指称的信念

2016-04-01王宁宁

英语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专名虚构名称

王宁宁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虚构指称的准确和误用指称的信念

王宁宁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将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发展成为语用学中的指称行为研究,不仅为一般指称思想提供了语料和语言学解释,而且为言语交际中虚构指称词和不准确指称的使用和理解提供了分析的可能。本文在语用学的框架内从语词和语句两个层面,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虚构名称的假装性,强调含有虚构名称语句的准确性价值评价维度,阐释误用指称词蕴含的假信念以及含有误用指称词语句表述假信息,但传达真信念这一观点。

虚构指称;误用指称;指称行为;准确性;信念

指称理论是研究词与物、语言与世界关系的理论。言语活动总是涉及指称,因为言语行为离不开专名、描述语、代词、指示词等指物的表达法。在指称理论和言语行为结合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指称行为(Referring Act),并将其定义为说话人以词指物和受话人以词辨物的双向行为。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发展成为语用学中的指称行为研究,除了引入交际者和语境对言语交际活动中自然语言的说出和理解进行分析,加深对一般指称问题的认识之外,这一研究立场的转变为研究日常语言中虚构指称表达法和不准确指称表达法的指称情形提供了更多可能。

虚构指称广义指非现实存在对象的指称问题,狭义指虚构文学作品中人名、地名、物名等专名的指称问题。虚构指称为指称对象的本体论、指称对象的识别等指称研究带来困难,但也从未被研究者放弃。Brentano(1973)和Husserl (1982)认为,虚构名称产生并存在于人的观念世界或臆想之中,是人意向的对象。Meinong(1981)主张,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名称既不实存也不虚存,是一种“非存在实体 ”。在指称理论发展成熟时期,对虚构指称的研究更进一步,出现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罗素主义(Russellian),语词上要求真正名称必须有指称,即指称对象一定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语句上含有真正名称的简单语句表达简单命题;另一种是弗雷格主义(Fregean),语词上名称可以只有涵义没有指称,语句上也可以只有涵义没有指称(即没有真值)。后来的直接指称理论在虚名问题上遇到不少困难,叶闯(2012,2013)从空名出发总结了直接指称论者解释虚构专名的策略,Kripke(1972)和Salmon(1998)等人认为虚构专名指称非现实存在的对象,Soames(2002)进一步明确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是作者创造的抽象对象,是真实存在的对象。综上所述,虚构指称在哲学范畴内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表达式层面,虚构名称的本体论问题,即指称对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以什么形式存在;语句层面,含有虚构名称的语句的真值条件问题。本文尝试在语言学框架下,将指称作为语用行为——对说话人使用虚构名称时语词的指称性质和语句的价值标准做出解释。

指称词误用是一种言语行为中常出现的情形,指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非主观故意使用不准确指称表达所指称的行为,是指称研究从语言哲学框架内的逻辑思辨发展到语用学中的话语分析过程中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分析哲学内传统指称理论,如Frege(1948),Russell(1905)等人的指称思想都建立在对自然语言词法和句法含糊、混论等缺陷的批判的基础之上,他们创建了形式化的逻辑语言,研究语言与世界关系。语用学内指称行为的研究对象是日常语言,不回避语词和句法的含混、模糊、错误等语言使用现象。因此,不准确指称表达式的指称问题是指称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语词和语句两个语言层次的不准确指称词语传达出的信念进行分析,探索以误指为代表的指称行为与言语交际行为的关系。

信念是人认为事情是什么样子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事实确定性作为其现实证据。《斯坦福哲学百科辞典》将“信念”定义为积极认为事情可能为真的态度的心理表征。

1. 虚指行为中的词语假指称与命题准确性

本研究所称的虚指研究指的是对虚构作品中人名、地名、物品名等名称的指称问题的研究。下面分别从虚指中名称的假指称性质、命名仪式与传播链和虚指命题的准确性三方面进行探讨。

1.1 虚构指称的假装性

虚构作品中的指称是一种假指称(feigned reference),局限在创造这一指称的特定小说中。Lewis(1978)和Walton(1978)对虚指的假装性进行了类似的解释。Lewis认为,小说具有假装性(pretence),作者的意图是告诉读者他所了解的物质或事件的真值。虚构小说的语言是日常语言,因此虚构语篇的区别性特征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的用法。Walton(2003)认为,小说的语言用法具有“假装性”(make-believe)是不言自明的。小说是假的,语篇不是假的,小说作者并没有真正从事交际行为,而是假装在交际。关于虚构指称的假装性需要澄清的是:虚构指称依附于特定的虚构作品,不存在所有虚构人物共同依附的虚构世界。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的创作包含对贾宝玉的反复假指称行为,塑造了虚构世界中的贾宝玉。即使认为贾宝玉这个个体存在于《红楼梦》的虚构世界中,小说中涉及贾宝玉的交际行为还是假指称行为。读者会把小说中所有有关贾宝玉这一虚构个体的指称积累起来,成为一个涵义丰富的名称,即一个包含了很多描述语的专名。从这点看,只是最初命名方式不同、存在的世界不同,虚构名称和真正名称都是缩略的簇描述语。

作为假指称,虚构名称与一般专名的命名不同,由作者独立命名并告知读者。Thomasson (1993)认为,虚构名称的命名仪式是文本中名称的书写或者文本中名称的记录,虚构人名没有真正时空中的个体与其对应,人物的文本基础构成人名的索引指称。虚构名称与一般专名的传播方式不同。Thomasson(1993)认为,文学作品中虚构名称靠传播链(Chains of publication)而不是交际链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使用虚构专名的人既可以是专名消费者,也可以是专名生产者。Evans (1982)把个体专名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认为,生产者是了解被命名的个体,能识别个体,提供名称在交际链中传播的信息的人;消费者是了解名称,对名称指称对象和相关信息有些了解,但本身不了解指称对象,在交际链中只能为专名传递旧信息,不能提供新信息的人。Thomasson(1993)认为,读过小说的人了解其中的虚构名称,是虚构名称的生产者;没读过小说的人也谈论小说,他们是虚构名称的消费者。

1.2 含有虚构名称命题的准确性

从语义指称的角度分析含有虚构名称的命题会遇到复杂的本体论问题。Kripke(1972),Inwagen(1977),Salmon(1998)和Thomasson(1999)都认为虚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actually existing entities)。虚构专名的使用可以总结为三种情况:(1)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使用。如前文所述:Kripke(1972)认为作者写作时虚构专名在文本中是假指称,专名并不指称;包含虚构专名的句子也不真正表达命题,而是假装表达命题。Salmon(1998)认为,作者写作时虚构名称有指称对象,指称对象是抽象对象(abstract object)。(2)对象虚构性使用(object-fictional uses)。它指人们在小说的框架下讨论小说中专名发生的真实的事,如“福尔摩斯抽烟”。Kripke(1972)强调这时有隐性算子(tacit operator)在管辖我们的话语,当我们说“福尔摩斯抽烟”时,我们实际表达的是“根据这部小说,福尔摩斯抽烟”。(3)元虚构使用(meta-fictional uses)。它指人们用专名描述关于虚构作品的事实,如“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创造的人物”。我们说的是关于抽象对象(小说虚构人物)的真值内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一些句子,如“詹姆斯·邦德是个间谍”,从不同维度分析这个句子表达的命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从元语言角度看,命题为假,因为不存在抽象实体间谍;从对象虚构使用来看,是常见的表达,命题为真。

从语用指称角度分析虚构指称回避本体论的讨论,因为日常语言中谈论虚构指称常常在上面第二种情形对象虚构使用的范畴下进行。这时,我们谈论虚构名称的言语行为是真的,表达的是关于真的命题态度。Korta和Perry(2011:89)指出,对包含虚构指称词的命题,只能说其是否准确,不能说其真假。《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琏并不真实存在,那么他们结婚是否为真?正确答案应该是他们结婚不为真,因为这两个虚构的个体实际不存在,结婚从未发生。然而一般认为这一命题为真,因为关于王熙凤和贾琏结婚的陈述有某种“优惠”地位,Korta和Perry称其为“准确”(accuracy)地位。他们认为在神话和小说里,陈述的准确性从某种程度讲是一种与话语文本内容相关的封闭的心理网络功能。“夏洛克和华生一起住在贝克大街的公寓”这个陈述真值为假,但小说作者柯南的权威文本就是这么说,因此这个陈述准确。指称主义者不排斥关于不存在事物陈述准确或不准确的合理理论,因为这样就不用发明某类事物去完成指称对象的作用。

2. 误指行为中的名称假信念与命题真信念

笔者将指称行为中使用错误指称词进行指称的情形称为误指行为,下面分析误指行为的两种观点。

2.1 名称蕴含的假信念

言语交际活动中专名是交流个体概念的工具。Powell(2010)认为,在理解包含专名的话语时,人们知道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意义包含个体概念,也知道说话人将这一概念与某物叫某名信息联系起来。关于言语行为不正确指称词的使用,从语用角度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个是语用方面的解释:(1)从受话人的认知推理看。举个例子,一场晚会开始主持人李明出场,这时有人说“刘洋主持风格真幽默”,说话人的明示意义是将主持人这一个体概念与他的名字叫“刘洋”这条信息联系起来。Powell(2010:44)认为,这种情况下的某物叫某名这样的信息包含假信念:说话人可能相信信息是真的,可能希望信息是真的,或者怀疑信息是真的。这时要看受话人基于关联性的考虑如何理解个体概念与某物叫某名这种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明示推理,最终发现最佳关联从而成功完成交际。(2)从受话人的理解路径看。上面例子中受话人能准确理解说话人意图表达的命题,似乎说话人误用指称表达式并不影响他想表达的命题。Powell (2010)指出,这种解释建立在直觉基础上,问题是说话人蕴含一个假信念,这一假信念是受话人追溯说话人话语明示意义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受话人想要理解说话人真信念就要沿着一条不同于说话人想要受话人遵循的路径进行解释。为此,Powell(2010:43)提出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s)和派生意图(derivational intentions)两个概念,认为这种指称词误用虽然不影响最终交际目的的实现,但交际过程中确实出现两种意图的不匹配现象。

2.2 命题表达的真信念

Donnellan (1966)认为,限定摹状词有归属使用和指称使用两种用法,它的著名例子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是疯狂的”。假设说话人不知道凶手是谁,“杀害史密斯的凶手”作为归属用法是从言信念(de dicto belief),存在唯一一个杀害史密斯的凶手,不管谁杀害史密斯都是疯狂的。假设在法庭上琼斯被控告杀害史密斯,说话人也相信琼斯是凶手并说出“杀害史密斯的凶手是疯狂的”,这时“杀害史密斯的凶手”这个描述语作为指称用法是从物(de re)信念。在后者即指称用法的情况下会出现误指情形,比如最后证实凶手不是在法庭上受审的琼斯,而是另有其人,那么说话人的描述语从真值条件讲是不准确的,然而在言语交际中这类误指并不会引起歧义,受话人能理解说话人意指站在法庭的嫌疑人琼斯。Korta和Perry(2011)对这类不准确指称表达式的用法进行了解释。

Korta和Perry(2011)认为,指称词误用的命题表述假信息传达真信念,不影响言语取效行为。Donnellan 有一个例子:“拿马蒂尼的人”。这个人实际拿的不是马蒂尼。假如马格斯在喝螺丝锥子酒,酒杯是盛装马蒂尼酒的杯子,上面还插了一枝橄榄,一般人会认为他在喝马蒂尼。假如说话人对受话人(管家)说“有人打电话找拿着马蒂尼的人”,那么,他要透露给受话人的信念是有人打电话给马格斯,认知定位(cognitive fix)在马格斯身上,受话人要理解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并告诉马格斯有人打电话找他。可见,不准确描述语的指称情形与准确的直接指称情形有一些共同点。假如确实有人打电话找马格斯,说话人的话语为真吗?像Donnellan说的那样,说话人说了对马格斯而言真的事吗?说话人说了一些错误的事,仍成功地传达了真的事吗?Korta和Perry (2011:97)的基本立场是,虽然说话人说了错误的信息,但仍成功地传达了真的事。

常见的指称词误用是说话人和受话人都有误解或者是说话人一人有误解。假设说话人相信马格斯在喝马蒂尼,认为受话人同样认为马格斯在喝马蒂尼,说话人想要真正说明有人打电话找拿着马蒂尼的人,而且指称了马格斯,并且通过感知定位(perceptual fix)传达给受话人有人打电话找那个人,然后说话人似乎成功地透露了想要传达给受话人的信念,而且受话人可能像说话人期待的那样告诉马格斯有人打电话找他。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的话语可能不是真的说了一些假的事情,但是透漏了真的信念给受话人,这个真信念对说话人想要受话人完成的行为产生影响。

3. 结语

指称行为是语用指称研究,与只注重词与物关系的语义指称研究相比,除了考虑说话人和受话人这些主体因素,还要考虑包含指称表达式命题的理解过程和评价维度。说话人常使用虚构名称和不准确名称指称对象,受话人需要根据这些名称识别说话人的意指对象,完成言外行为和取效行为,进而成功交际。本文从语用学出发分析了虚构指称和误用指称两种指称行为,认为虚构指称表达式的性质是一种假装指称,含有虚构名称命题的评价应该是多维的,不仅有真假值还可以从准确性进行考量;基于信念从语词和语句两个层次分析误用指称,认为说话人非故意使用不准确指称表达式的情形下,不准确指称表达式蕴含假信念,含有不准确表达式的命题表达假信息传达真信念,而且在语境的作用下一般误指行为不影响交际行为的成功实现。以上是笔者就虚指和误指问题提出的一些拙见,不足之处请学界批评指正。

[1] Brentano, F. 1973. A. Rancurello, D. Terrell & L. McAlister (trans.).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M]. London: Routledge.

[2] Donnellan, S. 1966.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 (3): 281-304.

[3] Evans, G.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Frege, G.1948. Sense and reference [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3): 209-230.

[5] Husserl, E. 1982. F. Kersten( trans.).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M]. The Hague: Nijhoff.

[6] Inwagen, P.1977. Creature of fiction[J]. American Philosphical Quarterly, (14): 299-308.

[7] Kripke S. 1972. Naming and Necessity[M].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Korta, K. & J. Perry. 2011. Critical Pragmatics: An Inquiry into Reference [M]. New York C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Lewis, D. 1978. Truth in fiction [J].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 37-46.

[10] Meinong, A. 1981. I. Levi, D. Terrell & R. Chisholm (trans.). The theory of objects [A]. Realism and the Background of Phenomenology[C]. Atascadero: Ridgeview.

[11] Powell, G. 2010. Language Thought and Reference [M]. New York City: Palgrave Macmillan.

[12] Russell, B. 1905. On denoting[J]. Mind, (14): 479-493.

[13] Salmon, N. 1998. Nonexistence [J]. Nous, (32): 277-319.

[14] Soames S. 2002. Beyond Rigidity: The Unfinished Semantic Agenda of Naming and Necessi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 Thomasson A. 1993. The reference of fictional names [J]. Kriterion, (6): 3-12.

[16] Thomasson A. 1999. Fiction and Metaphys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Walton, K. 1978. Fearing fictions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1): 5-27.

[18] Walton, K. 2003. Restricted quantification, negative existentials and fiction[J]. Dialectica, (2): 239-242.

[19] 叶闯.2012.虚构对象的名字与反描述论论证[J].世界哲学,(6): 85-96.

[20] 叶闯.2013.直接指称论解决虚构对象名字问题的一种语义学策略[J].哲学动态,(2):59-64.

Accuracy of Fictional Reference Names and Beliefs Entailed in Misused Reference Names

The progress from the research on reference theory in linguistic philosophy to the study of Referring Act in pragmatics sheds new light on classic reference topics by providing more language data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d works out the possibilities to analyze the fictional reference names and misused reference nam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feigned nature of fictional reference names and emphasizes the accuracy value of sentences with fictional reference names as their components both lexically and syntactically within the pragmatic framwork. Our study also clarifies the idea that sentences containing misused reference names express false information but communicate true belief.

fictional reference names; misused reference names; referring act; accuracy; belief

H0

A

2095-4891(2016)04-0040-04

本文系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指称理论与指称现象:专名的语言哲学—语用学界面研究”(项目编号:WQ2015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宁宁,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哲学

通讯地址:150080 哈尔滨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专名虚构名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古籍专名数据库的构建与统计分析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专名问题的语言哲学、语用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