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有方 拓展有法

2016-03-31乐素芬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拓展课程建设路径实践活动

乐素芬

【摘 要】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将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并将拓展性课程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三类,这与之前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的校本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基层学校来说虽然有基础,但又需要重新梳理定位建设。广大基层学校应当聚焦实践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增强体验,分层分类,精心组织,探索其开发路径。

【关键词】实践活动 拓展课程 建设路径 实施策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其中拓展性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它又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三类。实践活动类课程主要是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班团队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那么对应实践活动类课程所承担的育人功能,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该如何开发与实施这类课程呢?

一、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路径

(一)兼容整合式开发

实践活动类课程指向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直接经验和合作学习,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开发实践活动类课程首先可以整合学校各项活动、德育教育、地方课程、品德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中实践活动的内容。兼容整合式开发就是指将上述相关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完成这部分教育内容,以拓展性课程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如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四年级《人 自然 社会》的整合为例,(结合笔者所在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地域资源)分析如下表。

横向联系其他学科,也可以找到相关联的内容,如四下语文学科第三单元综合性活动“了解自然”可以与《校园植物养护》结合;第六单元“走进田园”与《家乡名胜》结合,三下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也能借力《校园植物养护》;四上品德“珍爱生命”“安全地生活”与《自救自护小能手》课程相互整合实施。综观学校活动、德育教育、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其他学科,我们都能找到相关联内容的落实,彼此兼容整合,是开发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很好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兼顾社会实践基地,合理安排设计,定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效度。

(二)项目拓展式开发

项目拓展式开发是指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可以依托《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等,将教材或科技节中的某个项目进行专题拓展,开发成一个独立的课程。

以省编小学劳技教材为例,分年级分类开发列举:三年级:《玩纸》《航模小制作》《我爱盆栽》……四年级:《剪纸》《风筝》《电子小制作》……五年级:《编织》《水培植物》《泥画》《电动模型》……六年级:《水果发电》《中国结艺》《电子制作》……

以上项目在拓展开发为课程时,一方面结合教师自身的能力、兴趣,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另一方面也可纵向整合,如四年级有《电子小制作》,五年级有《电动模型》,六年级《电子制作》,可以开发《电子制作》初级型课程和提高型课程。

再如,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技术渗透在各课程的教学与实施中,我们还能依托教材中的专题开发成实践活动类课程,如《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动漫制作》《微电影》等课程。

总之,结合劳技教材、信息技术教材以及省市区各级科技运动会开展的项目,可以开发很多实践类拓展课程。教师根据实际,设计课程长短,兼顾课程层次。

(三)课时集中式开发

课时集中式开发主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实践时间,小学三、四年级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不少于10天。对于这类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优化原有外出(春游、秋游等)模式,结合社会实践基地,整合学校德育活动、相关专题教育内容,分年级分类进行课程化设计。宁波市教育局协同多个部门评审了一批社会实践大课堂,这些社会实践大课堂推出的课程内容已经经相关教研部门指导、设计。以北仑区学校所拥有的市、区实践基地为例,我们进行了大致分类(如下表)供学校参考、选择。

学校可以了解上述基地相应的课程内容,按需设计学生实践活动,并将活动进行课程化实施。如以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这一社会实践基地为例,学校可以开发环保类拓展性课程,涵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分类垃圾等内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这部分内容可以直接运用岩东公司的《三杯水》课程, “三杯水”是指由岩东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厂出水组成,它是污水处理厂对水质进行净化的核心过程。通过讲解员解说、红外多媒体互动、现场体验参观和学生现场提问,让学生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认识到污水也是一种资源,经过净化处理可以再次利用,从而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低碳环保意识。

(四)借鉴引进精品课程

目前,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已经评出一大批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各校在符合本校课程规划之下,可以适度借鉴、引进一批精品课程,或者根据本校实际进行适当改编,加以实施。

二、实践活动类课程实施策略

(一)强化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践活动类课程指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养成实践的意识,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囿于学科和书本,不是纸上谈兵。要在实践操作中将学习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有机整合起来,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体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做”“考察”“探究”“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完成学习内容,达成课程目标。

(二) 增强体验,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实践活动类课程承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教育功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要根据课程内容适时让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基地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如某校开发《保护家乡水资源》这一实践活动类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安排学生去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在了解岩东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厂出水,对水质进行净化的核心过程中,将课程实施从课堂引向基地,让学生亲临工厂,在参观互动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深刻体验水资源的宝贵,加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转为日常行为。

(三)分层分类,增强课程可操作性

拓展性课程从课程的层次性来分,可以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实践活动类课程也可以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如电子制作拓展课程,基础型课程难度设置低一些,认识简单的电路图,进行简单的电灯电路试验,设计制作简单的作品。针对一部分对电子制作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学校提供提高型电子制作课程供他们学习,课程内容的难度提升,可以涉及小电动机、电动模型等制作。另外,走向社会实践基地的拓展性课程,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一方面可以“一地多任务,多地一任务”分年级设计实践项目;另一方面,在班级实施层面还可以分小组自行设计考察任务表,并完成实地考察,进行成果展示。

(四)精心组织,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性

安全无小事。实践活动类课程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之前,学校和教师需精心组织,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拟定一份安全预案,提升安全意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即便是校内制作类实践课程,对工具、材料的使用也要处处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养成安全的行为。如有位教师在长期实施《剪纸》课程中,对剪刀的摆放、使用、传递等都有细致到位的要求,学生按规定操作,确保活动安全实施。

总之,学校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主体,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同样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好校情分析,围绕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和可用资源,系统设计。在基于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之下,做好整合与拓展,开辟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 315800)

猜你喜欢

拓展课程建设路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从学科本质走向学习本质
“拓”我视野,“展”我才能
浅谈小学语文拓展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