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材处理的三个切入点

2016-03-31姚燕玉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切入点小学科学教材

姚燕玉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课教材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基础。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目标,不同的主体,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与教材对话的空间,教材处理显得很重要,其中研读教材是前提,把握原则是基础,找切入点是关键。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材 切入点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纽带,是学生与知识对话的载体。因此,科学、巧妙地处理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有效处理教材呢?笔者认为要巧抓思维点、紧绕重难点、做实拓展点,在这三点上下功夫,或突破重难点,或拓展延伸,或提升课堂品质,以点辐射,从点到线,由点到面,合理巧妙地进行教材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的有序学习助力,为课堂的实效增光添彩,更为出彩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一、巧抓思维点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小学生善于直观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对于有些生活现象虽然熟悉,但其中的科学道理并不清楚,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放到课堂上来研究,学生很难有兴趣。比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学生在三年级接触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生活中也有丰富的经验,这节课再来研究物体沉浮,不够新鲜,学生兴趣点较低。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创设情境是一个突破口。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借助视频资料,一只小蚂蚁在搬运食物过河,一不小心掉到水中,在这危急关头,飞来一只小白鸽,小白鸽会怎样帮助蚂蚁,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到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学生根据经验能很快地想到树枝、木块等物体是浮的,接着教师先后出示两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是石头和泡沫塑料块,第二组是大白萝卜和小回形针。当出示第一组材料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做出判断与选择,而第二组材料是学生拿捏不准的,因为这与他们“轻浮重沉”的前概念是冲突的。在这个矛盾点上,既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又为接下来如何正确把物体放入水中,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打下基础。

(二)抓住趣点,盘活思维

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能够成为科学实验的道具与材料。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生活中的契机,将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渗透于课堂教学,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在教学导入部分一般都是倒一杯热水,在杯子里放一个不锈钢勺子,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勺柄会怎样,接着就揭题,展开新课教学。而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设计观察热传递过程与方向的实验。设计一个肉眼可见的热传递实验,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思路一时打不开。所以笔者对于这节课的处理是在让学生思考勺柄遇热几分钟之后的情况这一环节时,使用变色杯、变色勺,这个材料生活中有,也比较流行,让学生直观感受热量如何从杯底传递到杯口,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一方面为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另一方面为下一环节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作铺垫。

二、立足重难点

(一)聚焦问题,厘清思路

上过《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一节课内容多,学生对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及读数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认真地示范操作,并一一指导,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但这一知识点对之后研究斜面等内容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不会测量,又是什么原因困扰着他们正确读数。笔者认为,此前测量重力是竖直向上拉相对比较简单,而测摩擦力需要水平拉,因为有前概念的困扰,学生会不习惯。另外,弹簧测力计在拉动的过程中会晃动摇摆,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读数,什么时候读数。笔者的做法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的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播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操作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从自身的观察视角交流归纳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接着练习读视频中的摩擦力大小,从自主读发现测量摩擦力时要匀速水平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很难做到匀速,为此可指导学生看指针摆的值,并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获得摩擦力数据。通过这种聚焦学生普遍问题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为之后知识点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挖掘实验,走近本质

科学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验,每节课都会有实验,只是实验的形式、内容不同。实验操作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实验内涵,有创意、有新意地完成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光的反射》一课的教学,一般我们常规的做法是先组织学生用手电筒由易到难探究如何照亮书影中的小球,接着引出光的反射,感受了解反射光的特点,最后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谈到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许多学生还是存在质疑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清楚地亲眼所见。而有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采用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丁达尔现象,把镜子放在溶有粉笔灰、肥皂水的水槽里,实验时,把激光笔的光束照在镜子上,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光的反射路径,从而理解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且有趣的,也是我们大家努力追求的。

(三)巧借教具,简化难度

自制教具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创新的教具,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如《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这节课,通过玩气球认识反冲力,以此为动力组装气球小车,探究反冲力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最后对重力、弹力、反冲力进行总结学习。一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很难删减或改动。怎样突破,在哪儿突破,思来想去,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具上做文章——找一根窗帘轨道,一个带橡皮塞的小塑料瓶,连接瓶子与轨道的是光滑的铁丝,当时为了让瓶子冲得更快,笔者用铁丝穿过吸管,果不其然,打足气的塑料瓶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像火箭那样冲出去,学生被震撼了,兴趣来了,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四)细琢记录单,丰富信息

记录单是学生呈现实验结果的载体,更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但教材或作业本上的记录单并不是特别完美,往往在教学时,学生学情不同,对记录单的认识程度也就不一样,因此这也是处理教材的一个点。比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学生做白糖加热实验,教材中的记录单如下表。

大部分学生往往只关注颜色变化、状态变化,其他方面则被实验时激动的心情覆盖,可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充分对比白糖加热前后的变化,构建起化学变化的概念,所以为了能引导学生更全面地关注各个变化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对记录单进行重新设计。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陈述白糖特点之后,完整填写记录单,这样既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能为学生的思维查漏补缺。

三、放眼拓展点

(一)找出矛盾,拓展思维

每节科学课都要经历一个问题的解决,另一个问题的诞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探究无止境的信息,学生才会逐渐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如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给学生提供这些材料:直、弯管各1根,胶水1瓶,果冻1个,激光笔1支,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实验。直、弯管代表空间状态,胶水代表同一液体,果冻代表固体。实验现象也是很明显的,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对光是直线传播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入。在结课时,出示如图1这样的装置,让学生猜猜激光笔从一端射进,会有什么现象?很多学生一开始认为什么现象都没有,但实际一操作,发现光会拐弯,这与本节课的知识不是冲突了吗?那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由此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结束教学,期待下一次的探索实践。

(二)巧搭过渡,拓展内容

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引领学生揭开科学谜团,其中环与环之间的过渡,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处理。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由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在问题的激励下寻找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教材中安排学生借助2根吸管、橡皮泥、装有水的塑料瓶等物品,利用空气将瓶中的水挤出来。实际操作时,学生中出现了方案想不出、无从下手、科学概念建模不成功等问题。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从导入到实验设计求证,学生的思维出现脱节、断层,这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为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起过渡桥梁——“听话的乒乓球”实验(如图2、图3)。

学生往吸管中吹气,看到乒乓球慢慢沉到瓶底,当嘴离开吸管,感受一股气流从吸管内冲出,看到乒乓球慢慢上浮。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巧妙搭建思维桥梁,顺利地想出了如何让空气挤出瓶里的水的办法。

教无定法,同样,处理教材的方法也不一而足,但殊途同归,我们一直朝着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前进,我们一直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行进,相信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课堂会变得充满智慧,变得灵动,变得有生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得到不断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切入点小学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