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茬”成为历史学习的一种方式
2016-03-31史桂荣
史桂荣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然现实历史教学情境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基于实际教学经验,从鼓励学生“找茬”开始,找历史教材的“茬”,找历史教师教学的“茬”,找同伴历史学习的“茬”,找历史解题思路的“茬”,逐步深入,旨在培养学生理性“找茬”、恒于“找茬”的评判性思维方式。
[关键词]
历史教学;学习方式;批判性思维;“找茬”
当前,新课改在各地深入推进,但现实中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更多是关注史料,被动接受史实内容,而忽视历史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和规律性把握,无暇进行批判性思维,在质疑、探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改变这种局面,笔者尝试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找茬”的教学理念,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思维习惯。
一、让学生敢“找茬”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是课改的目标之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的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由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整合性和认知过程的探究性,需要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反复思考、研究与调整,才能把握历史知识的要义,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越来越“乖”,教师怎么说,他(她)就怎么做,习惯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成为接受者、倾听者。教师问学生答,成了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与书本权威的影响,再加上缺乏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激励赞扬机制,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质疑解惑的内在驱动力,越来越“乖”。要让学生敢于“找茬”,敢于质疑、批判、反思,首先要积极鼓励学生打破书本迷信,打破教师权威,提倡多元理解。当然“找茬”决不是简单的质疑、否定一切,它是建立在学生形成基本独立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可疑之处进行理性的、深度的思考过程,其结果是多样的,可能是通过对信息的批判性审视,更深刻地认识、理解该问题;亦或是通过批判性思维,在顺应或重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合理扬弃并有所创新。“找茬”的历史学习方式应从各种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敢于理性找茬开始。
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时,笔者在教学课件中依然用的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讲授时语言表达也是“窃取”二字。直到放学前,一位同学到我办公室里跟我说,老师这里用“窃取”说法恰当吗?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我们共同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这一结论过于简单,“窃取”确实不太恰当。之后,我跟他说,你的问题真好,怎么上课时没有指出老师的问题呢?让我意外的是,这位学生说他“不敢”,怕同学们笑他“找茬”。然而,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的正是这种“找茬”。下一节课,我对该同学的行为进行积极肯定和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一起共同“找茬”,这让学生很兴奋,跟老师“找茬”竟然得到认可与表扬,老师还进一步鼓励学生“找茬”。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互动。
二、让学生会“找茬”
在历史学习中“找茬”,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活动和结果理智地进行自我关照、审视、构建,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经常持有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怀疑与批判,勇于纠偏和改错,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找茬”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活动更加完善,提升学习实践的合理性,力求达到学会学习。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时,大多只喜欢面对具体的问题、现成的问题,被动地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独立、主动地去提出、发现问题,因此,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学会“找茬”成为历史学习的关键。
(一)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找茬”
例如,教师在讲授“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时,可以引导学生辨析“封建帝制”“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制度”,甚至包括“封建思想”等历史概念。通过对相似的概念之间不同结构与本质区别的辨析,有利于学生重构历史知识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关注历史知识的细节,审视自己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的结果和信息储备。此后,便有学生不断来“找茬”了,例如,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同学甲在梳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知识内容时,涉及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等概念,同学乙立即站起来质疑,提出应该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改成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因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仅是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主体,还有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同学乙“找茬”的基础上,同学们对于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深刻,学习活动更为完善。
(二)引导学生对教科书“史学争鸣”类内容进行“找茬”
例如,人教版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在阐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是“明朝中后期”,这一知识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而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能不能自行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问题史学界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明清时代,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有人甚至认为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步入到资本主义。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不具有步入资本主义的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支持哪位学者的观点并提出史实依据,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调动过去学过的知识,促使学生去查阅资料,或者从生活当中找出证据,然后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在对教科书进行“找茬”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偏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例如,有学生针对“秦朝郡县制”在当时到底设置了多少郡、有哪些郡等问题进行“找茬”,笔者认为这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已远离课标要求,没有“找茬”的必要了。
(三)引导学生对历史解题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找茬”
解题过程的“找茬”,实际是解题学习的信息反馈调控,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知识的建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解完一道题后不能停留在满足所得出的结论上,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反思解题思路,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也可探讨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命题,使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还可引导学生“找茬”:本道题是否有歧义?答案是否完善?解题过程是否有漏洞?例如,解答“从经济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经济层面的影响,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层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甚至由此可以思维延伸,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找茬”,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解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培养历史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恒于“找茬”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行为表现,它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很重要,而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常态的训练和培养。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资源,积极创设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质疑、批判、探究和反思。
(一)变革评价方式,提高学生“找茬”的积极性
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从过多地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必然促进学生把自己的视线从结果上扩散到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关照、审视、构建,这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质疑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历史认知活动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进行批判性总结,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是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能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完善认知结构。
(二)创设机会,激发学生“找茬”的意识
例如,正常情况下,每节课前我让学生或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或从不同的视角谈谈“历史上的今天”。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批判性关注,回顾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能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维观点。这些常态性的训练措施,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找茬”、质疑批判、反思是一种常态学习。学生的批判有时稍显稚嫩,“找茬”有时也不恰当合理,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会逐渐成熟,质疑探究的习惯也慢慢地在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养成。
敢“找茬”、会“找茬”、恒于“找茬”,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探索。它是学生历史学习活动逐渐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是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有其特有的发展价值,如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质疑和批判精神等。这些正是我国现行的教学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正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从以上要求看出,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在历史学习中“找茬”所特有的发展价值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此外,让学生“找茬”也是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要求。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经常“找茬”,在探究中发展,在质疑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参 考 文 献]
[1]赵恒烈.历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