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

2016-03-31任迎春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茶经佛家儒家文化

任迎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

《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

任迎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

目前,我国对于《茶经》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为姜欣等教授的译文,文章针对《茶经》中茶文化英译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姜欣等英译文为例,探析了《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具体包括茶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英译策略,旨在为《茶经》英译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我国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应有的力量。

《茶经》;茶文化;英译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爱茶人士的欢迎。为了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翻译具有代表性茶文化的典籍,对于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典籍,《茶经》的英译版本不仅能够让世界人民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由此可见《茶经》英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茶经》时,应该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避免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茶文化的变形和丢失,为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茶经》中茶文化英译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茶经》中茶文化英译的文化差异分析

在进行《茶经》茶文化英译时,由于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文化跨界难度相对较大。《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其所包含的文化融合了我国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各种文化并没有直接表示在文字中,而是在字里行间融合了道家、儒家以及佛家等思想。同时,《茶经》不仅包括道家、佛家以及儒家文化精髓,还包括词源、民俗、中药、生态以及农艺等众多知识,这不仅对翻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求翻译者对民俗学、中药学、植物学以及农艺学等众多科学有所了解。《茶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互文非常复杂,以中庸思想为例,中庸思想是一种处世哲学,并不是折中主义,其目的在于精行俭德、修身养性,在《茶经》中的表现为:“精行俭德之人”、“桓温为扬州牧,性检”。同时,五行八卦等在《茶经》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英语国家并没有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难免会给英语读者造成困扰,以《茶经》第四章《茶之器》为例,原文为“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由于英语国家不了解五行八卦,而翻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成“Sun rules the wind,li rules the fire and k’an rules the water”,即“巽支配风,离支配火,坎支配水”,即“巽、离、坎”都成为了具有行动能力的动作者,忽略了两者的关系过程,偏离了原文的意义,很容易造成英语读者的误解。因此,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经过翻译,并正确的传递给英语读者,成为困扰《茶经》英译人员的主要难题。

2 《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分析

《茶经》中融合了道家、佛家以及儒家文化,道家、佛家以及儒家文化的英译,对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道家文化英译策略

《茶经》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典籍,蕴含了道家与自然融为一体、顺其自然的核心思想,同时,还包含了道家以自然为尊、崇尚自然、从俭等思想。

《茶经》第四章《茶之器》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姜欣等英译表现为“Balancing five elements to cure all diseases”,译文中用“five elements”表示“五行”,并且在译文中没有进行注解,中国读者知道五行包括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并且道家认为上述五种元素都是相生相和,以此才能够实现自然界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进行注释,表明五行元素相生相克,以此实现和谐与统一,才会有煮茶“去百疾”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人员在进行“五行”翻译时,应该配合符号哲学、文化图案等进行注解说明,采用和谐互补的方式充分的体现中国茶文化、汉文化的思辨形式,体现阴阳五行的和谐文化之美,以便于英语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茶经》中所包含的道家文化内涵。

《茶经》第一章《之源》中的文字姜欣等进行了英译。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该句重点阐述了,茶适合性检、端庄之人饮用,而精行俭德是道家的重要思想,同时身体力行也是道家的美德之一。道家思想重视追求淡薄、宁静,崇尚养生和节俭,如果在翻译时,仅仅采用“moderate”表示“精行俭德”,则远远不能够表达着四个字所包含的深意,因此,在译文中翻译成为人和善、追求平凡,更加符合道家的思想。

同时,《茶经》第四章《茶之器》中,原文为“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原文中“洁”、“侈丽”、“雅”“恒”等字,都是对茶器的评价,如果采用银器,则过于奢华,与道家“性检”的思想不和,原文非常坚定的表示,在饮茶时应该使用铁器。因此,在进行英译时,应该从字里行间中表达饮茶者简朴的特点,强调对银器的负面评价,因此用“too extravagant”表示,重视对铁器的正面评价,用“the best material”,只有站在正确的立场,用正确的语势才能够表明原文的立场,即在“extravagant”添加副词“too”,在“material”前面添加“the best”,以此更好的传递《茶经》中的道家文化和精神。

2.2佛家文化英译策略分析

佛家文化在《茶经》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作者陆羽自幼在佛院中长大,其思想受到佛家的感染,对佛家文化具有较深的感悟和体会,佛家淡薄名利,以普度天下众生为己任,以实现精神方面的升华。

《茶经》第四章《茶之器》中,“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姜欣等英译中用“lotus”、“datura”代表“连葩”、“垂蔓”,字面上来看是一种错误的翻译方式,但是实际上是翻译者基于自身对佛家思想的理解,在翻译时隐射了佛家思想,莲花和曼陀罗都是佛家代表的形象,莲花代表了诞生、新生,佛经也称之为莲经,并且在器物、装饰以及建筑等方面都有莲花的影子,佛经中曼陀罗代表“适意”,即能够见到曼陀罗的人都会有所感悟,并且曼陀罗还代表着佛教中的微观宇宙。因此,在英译佛家文化时,应该深刻的理解佛家思想和茶文化,不能从字面意义上进行翻译,而是应该让读者在读《茶经》时能够联想到佛家思想。

同一章中“漉水囊”,姜欣等的英译为“The water filter pouch”,所谓漉水囊指的是将水中杂虫除去的工具,其中“囊”是由布块制成的具有小孔的网格,以便于在取茶水时不至于连带水中的小生物一起取走,为水中生物留逃生的途径,佛家文化讲究爱心,即使是再小的生物也是有生命的,众生平等,不能随意杀生,因此,用“囊”取水煮茶,能够体现《茶经》中的佛家思想。同时,也正是由于茶文化中的佛家思想,深受东南亚地区人们的追捧。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以“filter”翻译“漉”,并没有体现佛家文化。因此,在进行翻译时,为了能够让读者理解其中的佛家思想,应该进行注释,或者采用梵语英译的方式,采用“parisravana”表示“漉”,这样能够让读者深切的体会佛家思想。

2.3儒家文化英译策略分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和谐”,儒家文化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巨大,《茶经》中体现儒家思想的段落众多,单以“茶”字为例,将“茶”字拆开,即人介于“草”“木”之间,其寓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人合一,这是儒家最终的精神追求。在《茶经》第四章《茶之器》中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姜欣等翻译中主要是对茶锅的要求进行描述,虽然茶锅的外形和煮茶的味道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作者信奉儒家思想,因此,在煮茶时要求煮茶的器具有方耳、宽沿、长脐,以表达正直、长远、守中的思想,在进行翻译时,应该重视正直、长远以及守中儒家思想的表达,姜欣等译文中采用三个动宾结构对茶锅的特性进行描述,其中所“upright”表示正直、直立,与儒家思想的“直”相呼应,表示无论是茶具还是人,都应该刚正不阿;“broad”表示宽阔的、广泛的,与儒家思想的“远”相呼应,表示无论是茶具还是人,都应该具有宽广的胸襟和长远理想;“heart-warming”表示暖人心的,并不能够表达儒家“守中”的思想。因此,在进行《茶经》儒家文化翻译时,应该根据外国读者的感受,基于自身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不仅仅只是从字面、片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从更深层次进行翻译,将《茶经》茶文化中隐含的儒家思想准确的传递给英语读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经》在我国茶文化典籍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承载了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主要包括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等,多种传统文化在《茶经》中的融合,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经》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好渊源,在对《茶经》进行英译时候,由于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如果仅从字面、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势必会引起茶文化意象的变形以及亏损,甚至是误解。因此,翻译者在英译《茶经》时,应该基于对中国道家、佛家以及儒家思想的了解,然后对英语国家读者的兴趣进行分析,在英译时尽可能的保留《茶经》中茶文化的原汁原味,让英语读者能够理解茶文化更深层次的隐含意义,最终实现传播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目标。

[1]朱利勇,朱志娟.读《茶经》英译谈典籍翻译之道[J].短篇小说,2015 (12):125-126.

[2]金珍珍,龙明慧.信息论视角下的《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2):65-66.

[3]何琼.《茶经》英译的几个问题——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和姜欣等英译本为例[J].农业考古,2013(5):201-202.

[4]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2):98-100.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莫言小说英译本的“摄入性改写”研究》,项目批准编号:14CX04003B

任迎春(1976-),女,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茶经佛家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