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模糊综合评判

2016-09-23权凤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观光评判茶文化

权凤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模糊综合评判

权凤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影响茶文化观光园景观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园区设计者要想做好园内的景观规划工作,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明确并作出评价,从而把握准确的决策信息。而结合茶文化观光园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模糊综合评判在园内景观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是值得园区设计者探索的一个有效评判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视角,以浙江地区的四大茶文化观光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园内的景观规划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地区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规划;模糊综合评判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休闲旅游业的兴盛,以茶文化观光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园也不断得以发展。而作为农业观光园的一种具体呈现形式,茶文化观光园以其自身的优势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并吸引众多的游客置身于茶文化观光园中,体会园中那浓郁的茶文化内涵,欣赏园中那天然的生态环境,感受大自然给人带来的心灵上的纯净。而相应地,从游客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为了提升自身的旅游品味,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对茶文化观光园中的景观设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规划,相关设计者在布局的过程中,要切实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合理规划景观布局,以便最大程度的实现景观的生产功能。但是从旅游观光的层面来讲,茶文化观光园又必须满足一定的欣赏性和艺术性,从而为人们带来清新的视觉盛宴和美妙的心灵体验。

1 评判对象与方法

1.1评判对象概述

茶文化观光园是人们生态休闲健身的一个良好选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的是“生态、休闲、自然”的开发理念,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有机茶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可以参与茶叶采摘、摄影、垂钓等旅游项目,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对此,笔者结合茶园观光园的发展现况,选取浙江地区的四个茶园观光园(梅家坞茶文化村、安吉白茶博览园、阳羡茶文化生态园、江苏茶博园)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观光园及园中的景观进行评价。

江浙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茶产区之一,具体位于四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我国重要的茶产区有很多,江南茶区是其中之一,茶叶年产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从自然条件上来看,江浙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丰富。除此之外,还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茶文化观光园的建设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景观类型也多种多样。首先,梅家坞茶文化村。从具体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西湖景区西部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十里梅坞”的称号。其中,茶园面积广阔,是西湖龙井的重要产地,也是极具农家茶文化特色的一个自然旅游观光区。其次,安吉白茶博览园。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安吉县溪龙乡,茶园规划设计的一个核心是“国家级白茶标准化示范园区”。其中,观光园的特色是“白茶观光”,周边与其接壤的文化景观和遗址也有很多,如白茶街、旧石器遗址等。然后是阳羡茶文化生态园。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坐落在江苏省宜兴市,依托于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观光园的主题是“阳羡茶文化”。其中茶园占地面积近200hm2,并且集“农业、生态、观光、度假”功能为一体。[1]最后,江苏茶博园。地理位置上,它位于江苏境内,周边依托于宝华山隆昌寺、道教圣地茅山等古迹。茶园规划面积广阔,其中,为观光园设置的主题是“感悟茶文化、体会茶境界”,也是融合多种功能的“乡村旅游园区”。

1.2研究方法

笔者针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规划设计,选取的研究方法是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评判方法的基础是模糊概念,它所采用的基本原理是:在实际的评判过程中,以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站在评价主体的角度,找准评价的出发点,有可能是模糊的评价尺度,然后对选定的对象加以无矛盾的价值测定,最终实现评价者的评判目的,形成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评价结果,而相关的决策者再以此为标准,做出最后的规划设计。这种评价方法所针对的对象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评价本身最明显的特点是“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就选定的评价对象而言,这是一个“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法”,有利于决策者对事物形成全面的认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针对选定的评价对象,将其看做是“众多因素形成的模糊集合”,对此,可以将其设为“因素集u”;接着,由评价者对以上因素能够选取的评审等级加以设定,在此基础上,评语的模糊集合形成,可以将其设定为“评判集v”;最后,评价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形成最终的模糊矩阵,即最大程度的算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后,评价者找准评价目标,以各因素在其中所占的权重分配为标准,利用计算的方式,得出评价的定量解值,对此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此过程中的计算也是“模糊矩阵合成”。

2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

2.1茶文化观光园的评价指标体系

不同的茶文化观光园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中的景观规划和布局也是设计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完成的。对此,笔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积极征询相关专家人士的意见,确立一定的评价指标,以便多数人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而,笔者有效做到了两点:一方面,在深入评价和分析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观光园本身在社会、文化、观赏等各方面的价值。[2]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操作性、科学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而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则见下表:

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2.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定量化处理

2.2.1确定评语集

针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评价体系,在权衡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评语集:V={V1,V2,......,V5},其中,这些不同的评语所代表的评语内容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

2.2.2形成模糊评判矩阵

在确定评语集之后,要形成相应的评价因素B={U1,U2,......UM},其中,Ui(i =1,2,......m),蕴含的意思是:对事物评价具有一定作用的第i个因素。随着,构建相应的隶属度函数:f:(U )→F(V ),∀Ui∈U,在此基础上,指标U到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矩阵为:R1(s =1,2,3,......k )。在此,基于第i个因素的角度来看,如果它的单因素评价集合为:ri=(ri 1,ri 2,......rin),那么rin表示的就是:示第i个因素对n个评语的隶属度。[3]另外,通过评价中的不同组成因素,进而形成的U×V模糊关系矩阵如下图:

3 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3.1实例研究

在以上的叙述中,笔者已经阐明研究的对象:江浙地区的四个茶文化观光园。为了更加有效地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笔者采取了实地调研的方式,调研的过程中,笔者还选取了特定的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进行了解,总计160份,实际有效的有116份。在这里,笔者综合各种因素,选取的实例是江苏茶博园,然后结合相关的调研资料,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形成最后的计算结果。其中,江苏茶博园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图如下:

3.2评判结果

结合数据以及相关的等级评定原则,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茶博园的景观评价结果为优秀。另外,以上述方法为准,通过实地调研,同样可以得到其他三个茶文化观光园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梅家坞茶文化村:B=[0.254 0.320 0.296 0.119 0.011];安吉白茶博览园:B=[0.218 0.301 0.295 0.147 0.039];阳羡茶文化生态园:B=[0.176 0.286 0.343 0.161 0.034]。

3.3评判结果分析

在得到具体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后,笔者又从多个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生态性方面,根据实际的调研结果,笔者得到四个观光园的评价分值没有很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规划者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因素的制约,仅仅依托于景观的设计是很难改变其生态性的。功能性方面,四个茶文化观光园中评价者最高的是江苏茶博园,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此园区在景观布局方面的优势,该园分为四个功能区,其优势包括园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观赏性方面,就茶文化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而言,观赏性是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人们选择茶文化观光园作为放松身心的场地,其视觉美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这也是茶文化观光园生产功能的一个体现。而在以上所述的四个茶文化观光园中,梅家坞茶文化观光园在建筑风格方面应进行改造,从而使得江南茶乡特色更加凸显。[4]文化性方面,以设立的整个指标体系为参照,这是评价值最低的一个指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度不够,地区文化底蕴不足等,难以为游客带来深厚的文化内涵体验。体验性方面,这里的体验性主要是着眼于游客的旅游过程中的一个综合体验,根据数据分析,在四个茶文化观光园中,体验性良好的是江苏茶博园,且含有丰富的旅游功能。此外,安吉白茶博览园结合自身的特色,利用地区发展的优势,也构建了良好的体验性。阳羡茶文化生态园的综合体验性不强,但是科普活动却有着较高的体验性。梅家坞茶文化村在此方面获得高评价值的是:购物体验和品茗鉴茶。

4 结语

总的来说,针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模糊综合评判可以为相关设计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并促进茶文化观光园各方面功能的实现。不同的茶文化观光园,其景观总体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引起景观差异的要素主要有:历史文化底蕴、服务设施、茶园的整体外观设计等。因此,在对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进行规划的时候,设计者要切实考虑到这些因素,促进园内服务设施建设的完整性,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做好观光园景观的规划工作,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地域茶文化景观。

[1]刘依依.福建茶文化与茶叶旅游互动发展的策略探究[J].福建茶叶,2015(6):119-121.

[2]董琳.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5(6):122-123.

[3]盛千凌,林夏珍,马进等.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评价[J].中国园艺文摘,2015(7):108-111.

[4]邹惠.基于AVC理论的农业观光园景观综合评价——以都江堰天马镇农业观光园为例[D].四川农业大学,2014.

权凤(1988-),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观光评判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