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

2016-03-31苏婕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茶点茶类茶具

苏婕(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



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

苏婕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

自古以来,中英两国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体系有很大区别,各自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也是各有千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意与义,这在茶文化中有深刻体现,而英国文化注重仪与用,其也深刻影响了本国的茶文化。如今,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在中英文化背景迥异之形势下,深入、多方面研究两国茶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英;茶文化;多维比较

我国的茶文化萌芽于农耕文明时期,在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茶及其文化也逐渐传入欧洲等其他国家,使得原本无茶叶的英国也开始认识茶叶。英国最早接触茶叶的是皇家贵族,他们在意识到茶叶独特魅力后,将其作为自己的日常餐饮必备品,同时他们还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对茶叶及其文化锐意创新,最终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英国茶文化。

1 中英茶文化内质分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最初饮茶之风盛行在佛教兴盛的六朝时期,由僧人引领,当时封建统治者及很多文人骚客也纷纷将饮茶作为生活乐趣,并将饮茶看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英国人对饮茶的酷爱比中国更胜一筹。每年英国茶叶消费量占总产量的6.7%。但英国好饮茶者大都是皇室贵族,茶代表上流社会,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是农业大国,已经形成稳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与义也逐步融合在茶文化中,给人一种抽象的气韵和意境。而英国是工业化社会,英国文化的仪与用也体现在茶文化中,强调的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和礼仪。总也言之,“君子情怀”是对中国茶文化的最佳写照,而“绅士气度”是英国茶文化的最佳描述。

2 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

2.1物质方面

2.1.1茶叶

据统计调查,我国大部分茶都是被精心命名,采用美妙的语言,赋予其深远的意境之美,使得茶名不仅展现出我国优美、绚丽的汉语言,且富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例如“午子仙毫”、“余姚仙茗”、“八仙云雾”等茶名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夸张手法将被描述的事物特征夸大或者是缩小进行命名的茶业;“庐山云雾”、“黄山毛峰”、“武夷山大红袍”、“洞庭碧螺春”以及“西湖龙井”等名茶都是借助产地而命名;借助名人典故、神话故事传说进行命名的茶。如“西施银牙”、“铁观音”、“龙舞茶”、“昭君毛尖”“文君嫩绿”、“太白银毫”等。如果从加工过程划分茶类,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我们所熟知的绿、红、青、白、黄、黑六大类茶就属于基本茶类,而花茶、药用保健茶则属于再加工茶类。

绿茶是众多茶品中的佼佼者,其具有“味醇、色绿、形美、香幽”特色,是中国人最为喜爱和饮用的茶类。绿茶品种丰富,每种绿茶的茶叶嫩度、形状、紧结程度等都不同,其冲泡时间、水温和方法也会各有讲究。绿茶泡法看似简单,实则极考功力。由于绿茶不是发酵茶类,在冲泡时需要保持茶叶自身的嫩绿,否则,茶汤颜色黯淡无光,失去清香。对水温选择上,古人十分讲究,控制水温是泡好绿茶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绿茶的茶叶质量与水温有直接关联,较细嫩、名贵的绿茶,要求水温较低,较短。例如特级碧螺春,需要用75℃-80℃的水温,时间为2分钟。

与中国人口味相比,英国人更酷爱红茶。香高味醇、汤色红艳、金圈闪耀等是红茶的独有特色。红茶属于发酵茶类,发酵工序是决定红茶质量的关键环节。红茶茶性温和,可以清饮,亦可调饮。清饮主要是品茶的本味和原香。若添加柠檬、白酒、肉桂、蜂蜜等辅料,也能与红茶混合,调出美味的茶饮。英国人生活节奏快,袋装红茶随之诞生,简单快捷。此外,在冲泡茶叶的水源上,中国古人钟爱山野之中的泉水,并认为泉水能够为饮茶增添几分想象与野韵。相反,英国人较为干脆利落,一壶开水就可以解决。但添加的可口点心、果汁等配料也为红茶增添了几分情调。

2.1.2茶点

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点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胡食、柿子、小天酥、面点糕饼、粽子、馄饨、饼类等都是唐代茶桌上的常用茶点,其丰富也令人为之惊叹。近现代历史中,茶点大多出现在茶馆内,尤其是书茶馆。茶客在听评书时,一边饮茶,一边吃着瓜子、果脯等茶点,增添听书的雅兴。此外受清朝文化影响的红炉馆也极为有名。其内的茶点都是玲珑别致的京式糕点,种类多,口味美,也为听书者增添几分雅兴。相比较中国茶点,英国茶点选择性不强。肉制品和奶制品是英国人的喜爱,茶点也主要是以肉类、奶制品为主。正式的英国下午茶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秩序,食用时要按照味道由淡而重,先咸后甜原则。慢慢品尝食物的味道。有人认为英国人呆板,遵循较多的规矩,也有人认为他们是享受生活,追求品质。但英国人依然坚持在饮茶中追求享受。

2.1.3茶具

目前,茶具主要指饮茶时所用的器具。在茶文化中,茶具五花八门,饮茶的每一过程中所使用的茶具都是大有讲究。一个上等茶具,不仅能衬托茶汤颜色,还能不破坏茶汤原有的香气与滋味。在众多材质的茶具中,中国人所选茶具不唯一,要根据地域、茶品种类和习俗等进行多样化选择。在茶具中,深受人们追捧的还属于由陶器发展而来的紫砂茶具,紫砂茶具除了风格多样化,含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外,自身也具有泡茶不走味、耐寒耐热、不易爆裂等优点。追求茶具本身的艺术性是对中国人饮茶之道的最佳写照。而英国人在使用茶具时,青睐于瓷器茶具,他们认为瓷器代表尊贵,能体现饮茶之道。骨瓷的发明制造是英国人对瓷器喜爱的最佳印证。

2.2精神方面

2.2.1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英国的天人两分

自古以来,华夏儿女对自然怀揣着一种敬畏、依赖和憧憬之情,农耕文明时代离不开大自然,在此孕育而出的中国古典哲学也烙上了天人合一的印记。古典哲学认为自然与人类同属于一个天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相互转化,息息相关。万事万物都要顺应天命、遵守自然规律,才能和谐共处。如我国道家学也提倡人类归一自然,返璞归真。我国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古典哲学影响,赋予茶一种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意蕴。茶叶本身、茶具还是品茶之人,都会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如在人们品尝绿茶时,未经发酵的绿茶在冲泡过程中,茶叶的颜色、形状都与自然极为接近,从而给品茶之人营造一种身处山野之间,悠然自得、天人合一的意境。

英国与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它是由四个岛屿和周围小岛组成,山地和丘陵占据了主要地形,自然资源匮乏,为了生存发展,英国人便通过斗争抢夺他人资源,成为统治者。久而久之,征服与统治自然便成为了英国人强烈欲望。英国提倡天人两分,即要冷静、客观看待自然界,就必须站在自然界的对面。他们认为人是独立的个体,与自然是脱离的。在英国茶文化中,对红茶的酷爱正印证了他们天人两分的思想。为了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英国家庭在下午茶招待他人时,他们都穿着光鲜亮丽,拿出最好的茶点,展现家庭最美好、最和谐的一幕。此外,英国茶文化的实用性还体现在英国的饮茶时间不会被心境所左右,而是将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达到提神醒身的效果。

2.2.2中国的中庸仁礼与英国的高傲霸气

中庸仁礼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茶文化,中国人认为饮茶的最终目的是反省自己,升华思想、淡泊名利、提升自我。尤其是古代文人,即使物质环境再简陋,身处茅草屋,也可以怡然自得,细细品茶,并将自身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追求心态与意境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大特点。然而曾一度称霸海洋的英国,其饮茶心态与中国大相径庭。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他们有着高傲霸气心态,对他国即为排斥,在物质方面,由于工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更加助长了英国人的傲娇心态。对于饮茶,英国人有着极高的追求,环境、衣着、茶点、待客礼节等都要面面周到。如今,对于英国人来说,下午茶时间不再是修身养性,不再是享受生活,而是变换成一场展现自我的隆重、时尚盛宴。

2.3语言方面

2.3.1中国文学对茶的运用

茶在华夏大地中走过了几千年时光,如今茶已被誉为“国饮”。茶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在中国人眼里,小小的一片茶叶里包含了茶大雅一面,也包含了茶大俗一面。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每天为之奋斗的七件事,这里的茶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被誉为文人七件宝,其中茶是清新、脱俗的代表,是文人骚客们最为推崇的一种助兴之物,用以修身养性。文人对茶的青睐程度大都体现在丰富的诗歌中。例如唐代白居易是最为著名的爱茶诗人,自称“竟日何所为,或饮一欧茗,或吟两句诗”。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言道:“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可见,白居易对茶的喜爱极为真切。

2.3.2英国文学对茶的使用

英国文人对茶的青睐不逊于中国文人,尤其是红茶,众多英国文人都已被其折服。如对红茶甚是痴狂的著名作家皮内罗对红茶给予“茶之所在,即是精神所在”的评价。18世纪的文学界泰斗约翰逊更是将茶比喻为自己的精神食粮。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英国相继出现很多茶诗,第一首茶诗《论茶》是由沃勒在1633年创作,大量赞美之词来赞扬红茶之魅力,字里行间尽显诗人对茶的喜爱。随后,各种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也纷纷将茶写作作品内,用以衬托主人翁的生活品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英国茶文化,二者本质上都属于一种精神文化,二者的不同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不可否认,在灿烂文明的世界文化中,茶文化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佳绩,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茶文化应当被世人继续传承与发扬,使其放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光彩。

[1]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J].人民论坛,2011 (A12):142-143.

[2]黄剑,戴丽华.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2):310-312.

[3]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4]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121.

苏婕(1980-),女,陕西省杨凌区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外语教学,语言学。

猜你喜欢

茶点茶类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基于西式面点工艺的广式茶点创新策略
茶点选配指南
美轮美奂的茶具
浅议茶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