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历史进程、现状及发展路径
2016-03-30秦玉东
秦玉东
摘要: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回顾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并对当前西北工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对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 历史进程 工业化 发展路径
项目基金:陕西科技大学校级自选项目《非公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关系研究--以西安市中小企业为例》项目编号:ZX14-4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要求。工业化发展不仅能让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文明,还能提高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不高,需要通过工业化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历史进程回顾
(一)民族地区工业奠定基础时期(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工业和生产力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1949年~1957年,我国提出了优惠的财政政策,有组织的将部分工业从沿海迁移到资源丰富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一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西安、咸阳等地区建设了航空、电力设备制造、印染、兵器、棉纺织等5个系列的大量企业。这些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还修建了宝成等铁路干线和青藏等公路干线,改变了西北地区交通不便的现状。“二五”计划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初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整个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重心是钢铁、有色金属以及水电站。但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浪潮,造成经济发展失衡、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三线”建设时期。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以航天、航空、船舶等国航工业为中心,同时新建、扩建了以能源、电子、化工等为主的大小型骨干企业。
(二)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1978年~1998年)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工业建设中心逐渐转向东部沿海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进程渐缓,但受改革开放的浪潮的影响,西北民族工业在纵向上仍取得一定发展。首先,西北民族的农业、消费品工业等取得一定的发展。比如:新疆的棉纺工业、宁夏等地区的制糖业等;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家投资兴建了南昆、南疆等铁路和公路等。在基础产业方面,国家扩建长庆等老油田,并新建陕宁通至北京等城市的输气管道。这些举措使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再次,国家实行“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把西部地区的“三线”单位转移到附近的大城市,并组建成大企业,创造出了长虹彩电、大唐等名牌产品。这个阶段,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得到改造和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时期(1999~至今)
1999年9月22日,第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决定[1]。国家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等为中心,通过科学规划、项目建设等加大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据资料统计,2000年-2010年期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总投资将近3万亿元,开设近150项重点工程,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十五”计划期间,西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攀升。这一阶段,还建设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以及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工程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得到全新的发展。
二、西部少数民族工业化发展现状
(一)资源型工业比重高
西北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为了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西北民族地区采取追赶式发展策略。以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主,充分开发各种自然资源,以建设水电站、原材料、金属冶炼、石油化工为中心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这就使西北民族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资源型工业比重偏高的现状。
(二)重轻工业结构不合理
在西北少数民族工业中,首先,西北少数民族的工业发展是“插入式”的,没有和当地的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在工业内部,主要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对资金、技术、人才和设备的要求都十分高,而西北民族地区发展落后,很难在这些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同时,这些插入式的重化工业,在生产方式、营销渠道、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与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轻工业没有直接联系,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其次,西北民族大中小型工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小型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贡献越来越少,而大中型企业提供的工业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已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重心。
(三)经济类型结构失衡
西北少数民族工业经济类型结构中,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工业比重高,计划经济痕迹明显。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多为“插入式”,一般由国家投资兴建,导致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另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受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度[2],一般分布在西北民族地区的主要是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而需要高技术深度加工的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基本能源,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精加工制成商品,西北民族地区还需要以较高的市场价购买商品。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给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首先,使西北民族地区工业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效积累,导致他们对资源开采不科学,造成资源浪费;第二,使西北民族地区的轻重工业分配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不能协调发展。
(四)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工业发展的惨重代价之一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总结的经验之一。西北地区因为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脆弱,这对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提高了高要求。西北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国家投资建设的大都是石油化工、能源开发能资源密集型产业,而资源的开采必定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操作设备、技术等也不够先进科学,不能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资源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三、探索西北少数民族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面临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尴尬局面,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为了加大对西北地区的人才培养,首先,西北民族地区要完善教育制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对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的建设力度,逐步的培养高技术人才;第二,对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开展职前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等活动,提高居民的职业素养;第三,给具备一定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安排就业,并利用这些资深人士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使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第四,实施多种优惠政策。比如,提升薪酬待遇、适当安排假期等等,吸引外来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企业的优化发展做贡献。
(二)向资源经济转型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甘肃含有丰富的镍等金属资源,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政府早期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以自然资源为根本的重型企业。西北少数民族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首先,提高地区产业生产配套能力,加长企业生产链条,集开发、加工、精制为一体,并利用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优势带动当地的轻工业共同发展;其次,提高现有产业的技术含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式。此外改变以往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模式,对资源进行高效率开发和高效率利用,把自身的资源优势变为市场竞争优势,争取从传统经济向资源型经济转型。
(三)完善市场机制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消费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弱,因而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为了完善市场体系,首先,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消费意识,宣传市场参与的思想,鼓励市民参与市场建设中;第二,在一些城市经济中心建设商场、商业街等等,加强商品的流通运转,从而完善商品运作机制;第二,出台相应的市场法制法规,打破地区之间的限制,加强区域商品间的流通,并实施税收等减免或优惠政策。
(四)开放性发展
投资环境不佳、外部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开放度过低等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以前封闭式市场,而是整个全球市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条件下,通过开拓市场,利用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成本,不仅可以引入本国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吸引外国企业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引入资金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引入外来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技术设备,进一步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工业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工业化发展历经建国初的基础期、改革开放的发展期和西部大开发时期这三个阶段,但仍然存在重轻工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类型不平衡、资源型工业比重偏高等问题,需要采取提高人才素质、完善市场机制、开放性发展措施来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勇.工业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建构策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4,4(3):248-252
[2]蔡文浩,赵霞,王育新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历史进程、现状评价与发展路径[N].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