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的文化视角看我国茶产品说明书的英译
2016-03-30刘筠
刘筠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5)
从翻译目的论的文化视角看我国茶产品说明书的英译
刘筠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茶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也成为中国茶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文化视角下对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国产茶产品说明书的英译水平。
翻译目的论;文化视角;茶品说明书;英译
茶源自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中国历史上,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历朝历代都有着独特的茶文化特征,使中国的茶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其中详细地描绘采茶、烹茶、饮茶等方面的内容,给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茶,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内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产茶品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也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茶文化都受中国茶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特色。国产茶产品说明书英译也成为中国茶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茶产品说明书英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质量与效果。在当前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译者只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忽略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英译缺少应有的文化意义,翻译质量较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产茶品的销售与推广,同时也影响了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由此,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文化视角下分析和阐述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的特征及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国产茶品说明书的英译水平,促进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
1 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学者Hans.J. Vermeer提出的,是指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目的概念,充分发挥翻译行为中的主要因素,以达到最终的翻译目的和效果。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应当遵循几个原则,即目的性、连续性、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是所有翻译的首要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译语国家消费者的理解能力和消费习惯,在译文中融入当地的语言特征和语言风格,使翻译活动能够更顺利地实现其目的性。在翻译过程中,这种目的性主要包括:首先是基本的目的,其次是交际的目的,最后是运用手段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连续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符合译语文化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传达性。忠实性是指译文要最大化地贴近原文,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与原文意思相统一。译者、原文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平衡统一,使翻译目的论的运用更加完善。
国产茶品说明书是出口茶产品最重要的代表,是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的重要标识,也是向国外市场进行宣传与推广的重要途径。茶品说明书是以文本形式对茶产品进行说明介绍,使人们对茶品有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茶品说明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具备真实性特点,要真实地反映茶品的作用与功效,这也是产品说明书的基本要求。优质的茶品说明书英译能够更好地向各国推广中国茶产品,让外国消费者了解中国茶文化。国产茶品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向外国消费者介绍中国茶产品的信息,其中包括茶产品的用途、功效、使用方法、保存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引导消费者购买茶产品,实现中国茶产品的销售,为茶企业获得更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准确的茶品说明书英译也能够更好地增进外国消费者对茶产品的理解,并获得消费者的重视与认可。在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中,译者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考虑到外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需求,在译文中要充分满足外国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特征需求,同时还要在译文中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增添译文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在当前一些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受到译语国家文化导向的局限,而这种局限就是需要满足的译语文化。此外,译者也要充分考虑到译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语言环境、法律规定等内容,只有充分考虑到译语的目的性和标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茶品说明书英译的作用,提高茶品说明书的使用意义和价值,更好地推动茶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2 翻译目的论文化视角下的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的作用
国产茶品说明书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引导功能。成功的茶品说明书需要满足这三项功能。其中,信息功能是指茶品说明书中需要提供关于茶产品的相关信息,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了解茶产品的信息途径,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茶产品。在茶品说明书中,信息功能主要包括茶产品的产地、成分、使用方法、保存方法、保持期等内容,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能够使消费者对茶产品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也给消费者购买茶产品提供了条件。表达功能是在原有的信息功能基础上进一提升了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例如在说明书中提到的饮用人群、设计理念等,都能够增强消费者对茶产品的印象,增强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功能主要是以消费者作为目标人群,形成一定的消费购买效应,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购买欲望,以提高茶产品的文化品质,提高茶产品的行业竞争力,这也是茶品说明书英译的最终目的。
在当前的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中,并不是所有茶品说明书英译都遵循了这些功能与原则,这也给茶品出口宣传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的茶品说明书中出现了各种语法及文化习惯错误,给外国消费者造成了误解,导致了茶品销售效果不佳,更为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例如在一些茶叶产品说明书英译中,虽然译者选择了相近的译语进行翻译,但由于选词不准确,容易造成歧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直译的手法,直接体现出产品的种类与产地等信息,避免了歧义问题。此外,在许多译文中都出现了语序不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译者过分重视直译的使用,而忽视了外国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只是按照中国人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翻译,这不仅使语言习惯出现问题,而且也使整个译文更加松散,缺少应有的艺术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许多茶品说明书中并没有体现应有的功能与原则,这也给外国消费者的产品认知与理解造成影响,阻碍了他们的购买行为,这对我国的茶品的对外宣传与销售都极为不利。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才能找出其中的根源所在,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茶品说明书的英译质量。
3 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的问题分析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集群。茶企业也是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的主要执行者,茶企业通过对茶品说明书的英译,实现产品的宣传销售,为企业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茶企业中的销售宣传队伍中,却十分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这就要求译者担负更重要的责任,把好翻译大关。在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中,译者首先需要对中西国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差异,精通语言翻译,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说明书英译中保障翻译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为茶企业的产品营销提供坚实基础。因此,译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对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不断积累翻译经验,构建专业的知识库存,为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实践翻译过程中做到严谨、准确,避免出现各种文化错误与语言错误,提高翻译的质量与品质,进一步提升茶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 结语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国产茶品的销售渠道,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茶产品,提高茶品的销售量和经济利益。茶企业作为茶品说明书英译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茶品说明书英译更好地宣传茶产品,拓宽经营渠道,提高茶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中国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虽然对于国产茶品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对产品英译了解不多,对茶品说明书英译的效果也不甚了解,对于外国消费者的反应也无法预知,对于自己设定的目标能否实现也无法了解。因此,这种种的任务与期望也都落在了译者肩上。一个优秀合格的译者承载着宣传和推广茶产品和茶文化的重任,因此,译者不仅要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消费需求有一定预期,并在此基础上体现茶品说明书英译的作用与效果。因此,对于译者来说,想要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就要不断地加强茶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翻译技巧与习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内容。此外,在重视茶品说明书英译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英译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特色,使中国茶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文化舞台,彰显艺术魅力。
[1]朱淑芹,石坤培.徐州土特产英文说明书上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翻译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3(9X):201-201.
[2]张明玺.应用文体的科学翻译研究——以产品说明书四字格词组英译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23-225.
[3]朱喜娟.从文本功能谈产品说明书的翻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77-178.
[4]林英,周玉梅,李春慧.药品说明书汉英翻译典型错误分析及翻译策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164-166.
[5]张艳玲,王宏兵,翟芳芳等.中国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在职业教育传承中的价值[J].福建茶叶.2016(11):215-216
[6]李晶,夏倩,李坤.中国茶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作用——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6(11):338-339
刘筠(1964-),女,山东青州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