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白客家采茶戏茶腔的音乐艺术审美探讨

2016-03-30卢妍希

福建茶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博白采茶戏客家人

卢妍希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博白客家采茶戏茶腔的音乐艺术审美探讨

卢妍希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博白客家采茶戏是音乐的一种,它是客家人民长期生活的智慧结晶,与人们的采茶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音乐内容,而且在旋律上也多种多样。茶腔是我国采茶戏音乐中最古老、时间最长的部分,它的音调醇厚、优美,而且节奏上也十分的明快动人,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彰显了采茶戏音乐艺术的古老气质,从中也表现出了客家人淳朴的性格,呈现出一种超脱豁达的精神。

博白客家;采茶戏;茶腔音乐艺术;审美

采茶戏是博白客家人们在长期的采茶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结晶,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作为戏曲艺术中的一种类型,是在茶民独特的舞蹈、小调以及花灯、采茶灯、山歌等方面一起发展起来的,是他们的统称。博白客家采茶戏是由赣南采茶戏与博白当地的唱竹马、舞狮等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是当地的一种地方戏,在当地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三小戏”。博白客家采茶戏是不断地吸纳当地以及其它地方的民间曲调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音乐表达,如今很多的采茶戏都是从博白客家采茶戏演变而来的,可以说它就是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

1 采茶戏音乐

1.1 音乐结构

博白客家采茶戏的音乐结构是一种复合乐构形式,主要变现方式就是曲牌连缀体结合板式。在采茶戏发展之初,曲牌体是其最初的形式,然而后来随着它的发展,单一的曲牌体已经满足不了吸取的需求,以及人们审美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采茶戏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不断的发展中,它逐渐吸收了板腔体,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魅力。比如说采茶戏中的《四季莲花》、《五更调》这两个茶戏都从单一的曲牌体逐渐向系列曲调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采茶锣鼓,增加了“五更望月”、“五更里”等曲调。

1.2 音乐类别

在博白采茶戏发展之初,它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采茶小曲以及小调。采茶戏的曲牌主要有三大种,即杂曲类、茶腔类、还有小调类[2]。1.2.1茶腔

在采茶戏中,最传统、最纯真的部分就是茶腔。在众多的采茶戏的曲调中《老茶婆》是最古老的一种采茶曲调,在此基础上演变、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茶腔和曲调。由此可见,客家人将《老茶婆》作为他们的“茶腔之母”是有其理由的。

《老茶婆》作为最古老的曲调,在客家人中间广泛流传,但是不同的民间茶艺人却有不同的唱法,这就直接表明了博白客家采茶戏曲调的灵活性,以及民间艺人的加工再创造性。博白客家采茶戏就是在发展中不断的变化,它的发展规律与音乐历史的流变性保持着一致性,有着相同的规律和特征[3]。

《老茶婆》的节奏类型多种多样,有八分节奏的、有切分节奏的、有一种十六分节奏的,还有一种是后十六分节奏的。在众多的节奏类型中,切分节奏是其最具有特色的,这首采茶戏从整体上来说具有十分平稳、流畅、优美的旋律,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轻快、欢乐的旋律。因此在民间艺人表演的时候往往都具有十分轻松、愉悦的表情,有的时候还会配上相应的舞蹈来伴舞,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跳,十分欢快,具有感染力[4]。

博白客家采茶戏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是母体同源的,很多后来的曲调都是由《老茶婆》发展而来的,比如说后来形成的《点茶》就是从中衍生而来的。从旋律上来看,《点茶》与《老茶婆》有着十分相像的旋律,在节奏上稍有差别,它主要运用的是后十六和附点,而且从整体上来感受可以发现它比《老茶婆》的旋律更加欢快,其中很多小节的旋律都是直接来自《老茶婆》,没有进行修改和调整。诸如此类的还有《摘茶》,这个采茶戏也是由《老茶婆》发展而来,在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都十分相像,只是在中间一些旋律上面做了调整。

博白客家的采茶戏除了有母体同源,沿袭借鉴吸收自己的曲调之外,还对其它地方的采茶曲进行了吸收,从而呈现出了一种音乐复合性的特点。《炒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它本身与博白客家人的茶腔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音调上多呈现出一种大跳,整体的旋律上比较跳动,而缺少舒缓。它与《老茶婆》不同,前面的节奏十分的跳跃,它们虽然都是五声调式,但是还是有所不同,前者是宫调式,它们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调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在乐韵上的差异。

1.2.2 小调

在采茶戏音乐中最多的就是小调了,《十杯酒》、《卖杂货》、《梳妆调》等都是小调。小调在民间使用的是最广的,博白客家人在唱采茶戏的时候很少使用采茶曲调,往往使用的就是这种小调。在客家人的采茶戏中使用的曲调有很多种,民间艺人使用的也很多、很频繁,但是很多虽然使用了,却不知道它的名字,这类采茶戏主要有《哀曲》、《游园》、《梁祝》等。

1.2.3 杂曲类

杂曲类,顾名思义是一种成分比较杂乱的音乐,它主要包含的有山歌、说唱音乐、以及广东音乐等形式,例如《四平腔》就是说唱音乐中的一个代表,按字行腔是其主要的特点。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采茶戏也逐渐在改变,从而使自己适应听众。博白客家的采茶戏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广东音乐以及粤剧音乐逐渐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实践中还逐渐运用了其它地方的小调、或者是戏曲曲调、通俗歌曲等等。由此可见,杂曲类采茶戏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包含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在博白客家采茶戏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1.2.4 新唱腔

新唱腔是在传统的、原有的基础上,在现代化的作曲技巧等辅助下新型的采茶戏音乐,新唱腔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和发展。它在反复的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作曲的手法,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从而推动了采茶戏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是群众审美的要求,更是采茶戏自身发展的要求。新唱腔在现代化的创作手法中,完美地实现了与现代之间的对接,谋求了大胆的尝试,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采茶戏的内容和形式,使采茶戏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和艺术表现力。它真正地提高了采茶戏的音乐表达能力,拓展了采茶戏的范围。

2 茶腔音乐的美学内涵

博白客家采茶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间寄托着客家人的真情实感。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它经历了历史的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不断的发展,从而流传至今,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它的发展与客家人的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客家人丰富的经历,曲调和词曲虽然都十分简单,但是在这简单中却透露着不平凡,是一种客家人的史诗,也表现了客家人的乐观以及勤劳的精神[5]。

众多的采茶戏都以均匀的节奏,以及平实的旋律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崇敬表达了出来,质朴的词曲却将客家人的乐观与豁达展露无疑,展现了客家人善良、勤劳的群体本质。客家人从汉代就处于一种搬迁的状态,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从古中原迁徙到了现在的岭南之地,在这个历史迁徙的过程中,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搬迁,但是却可以完整地映照出客家人的勤劳与勇敢,他们不仅面对着复杂的环境,还面临着当地人的歧视与驱逐,在斗争中生存,在生存中斗争,最终赢得了和睦的人际环境,在努力中改造了恶劣的生存条件,逐渐生存了下来,并繁衍子孙后代,他们不仅勇敢、勤劳、而且具有朴实、乐观的精神和态度。

采茶是客家人生活中的常态,也是最主要的劳动,它不仅满足了客家人生存的需要,给客家人带来了富裕,而且它还给客家人带来了希望与憧憬。采茶戏与采茶对他们来说是同等重要的,音乐与他们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与性格,采茶戏就是在劳动中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产生于劳动,因此它还要为劳动服务,在劳动中唱着采茶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人们的身心,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采茶戏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更是客家人的一种寄托,客家人将美好的愿望以及情感寄托在里面,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全部诉诸于采茶戏中。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人们情感与愿望的最直接的艺术形式,采茶戏也不例外,它表达的是客家人的人生感悟、人生态度以及劳作劳动的情景,与人们的生活十分贴近,它诞生于人们的采茶劳动,所以它从各种侧面和角度将客家人的劳动展露无遗,客家人不仅用采茶戏来描述自己的生活情境,还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惬意,他们借助采茶戏来抒情言志[6]。

简单、淳朴的采茶戏以简单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歌唱着客家人的勇敢与勤劳质朴,赞美客家人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它给了客家人以心灵上的寄托,凝聚着客家人的全部力量,它虽然是一种小小的音乐艺术形式,但是却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充实了客家人的心灵与灵魂,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幸福、美满、质朴的生活,使人们处于一种乐观与豁达的精神状态之中。

3 结语

音乐一直都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博白客家采茶戏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历史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为人们的生活与劳动服务,它不仅展现着人们的希望、寄托着人们的情感,表现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它还是人们心灵与灵魂的寄托,更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重要艺术形式,它记载了客家人的沧桑与经历,展现出了客家人的豁达与乐观的精神态度。

[1]陈孝余,董灵.论博白客家采茶戏茶腔音乐之美[J].艺术探索, 2010(6):28-29.

[2]汤鸣绍.发展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举措[J].福建茶叶,1999(4):48-49.

[3]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J].艺术百家,2008(6):74-78.

[4]莫乔雅,孙宝.浅谈桂南采茶戏的现状与发展——以博白客家采茶戏为个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6):164+85.

[5]刘娜.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5(6):195-197.

[6]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 (1):16-24.

卢妍希(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现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琵琶表演。

猜你喜欢

博白采茶戏客家人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普速铁路玉林至博白段开行动车信号方案研究
无法割舍的博白味道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广西博白客家茶腔音乐的美学内涵分析
博白·客家·朱熹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