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2016-03-30骆楼琪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

骆楼琪(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骆楼琪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我国茶叶产业本身的发展便构成了研究性文献所依据的载体,那么研究问题的不同与对策各异,也就看得出茶叶产业未来发展的多种趋势。针对浩瀚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这显然不切实际,而且,也无益于我们去探寻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里可以根据与茶的关联程度来作为标准,从而来梳理近5年来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

关键词:科学文献;茶;经济类;统计分析

对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于,研究性文献都是基于现实载体而做的问题探究,并在问题探究中讨论出解决方案和对未来趋势的展望。由此,我国茶叶产业本身的发展便构成了研究性文献所依据的载体,那么研究问题的不同与对策各异,也就看得出茶叶产业未来发展的多种趋势。那么如何来进行统计与分析呢。不难理解,针对浩瀚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这显然不切实际,而且,也无益于我们去探寻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这里可以根据与茶的关联程度来作为标准,从而来梳理近5年来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由此,这也就构成了本文讨论的思路。

1 统计与分析的背景探讨

可以从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中来展开探讨:

1.1 理论背景

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来研究茶经济发展趋势,必然需要建立合理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和对策。在对现实产业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当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发展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从问题意识入手,在产业经济学研究中需要着力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产业发展的区域植根性问题、产业发展的多元效益问题、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互联动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供应链管理问题等。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与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也是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实际困境的一种理论探究。在对策构建部分,则显得百花齐放、各成其说。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归因于研究者的专业视角不同、问题导向不同和理论视野不同。

1.2 现实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拉开的大幕。在改变传统以资源投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替代以关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方式下,挖掘创意经济、文化经济等软实力,便增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等,都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趋势。这就意味着,当前和未来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不仅以内涵式发展为内在逻辑,还将突出产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共生效应,以及将文化软实力纳入到产业经济发展的轨道中来。不难看出,以上现实背景又将对理论研究产生促进作用,并又会在理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促进产业经济的现实发展。

2 与茶关联程度的内涵界定

在梳理茶经济类科学文献时,前面提到了需要将“与茶的关联程度”作为内涵界定的标准。为此,以下将在全产业链的视角下,从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内涵界定:

2.1 “与茶关联程度较大”的内涵界定

与茶关联程度较大的经济类文献,一定是与茶的使用价值或者茶的自然属性相联系的。与茶的使用价值相联系则可以指向“品茗”,或者以茶为原料而制成的其它商品。与茶的自然属性相联系,则可以指向茶叶种植和摘茶。那么如何来看待它们的经济效应呢。不难看出,前者可以与消费经济挂钩,而后者则可以与生态经济发展相挂钩,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类茶经济学方面的研究领域了。由此,这也就构成了文献分类的标准之一。

2.2 “与茶关联程度中等”的内涵界定

与茶关联程度处于中等,可以界定为与茶的使用价值和自然属性不相关,但与其外延发生着联系。具体而言,便是茶文化。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待茶文化可知,它不仅含有茶叶种植所反映出的农耕文化,也含有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文化,以及品茗中的思想文化等。目前对茶文化的研究也十分兴盛,这或许是建构文化软实力所必须开展的研究任务。总之,与茶本身的衍生层次发生着联系,那么这就构成了中等的关联程度。

2.3 “与茶关联程度较小”的内涵界定

与茶关联程度较小则显得难以界定,结合本文以上分类标准,可以将与茶关联的知识训练板块作为其中的内涵。所谓“知识训练板块”可以理解为,对茶叶知识的学习和对茶文化的习得。那么从中又怎样体现出它的经济特质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理解。

3 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的统计

在对分类标准进行界定之后,下面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统计。笔者以知网为文献搜索平台,以2014-2016为文献搜索时间段,得出以下统计数据:

3.1 “与茶关联程度较大”的文献统计数据

3.1.1 与茶叶使用价值相关联的文献。在现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有36%的比例是针对茶叶使用价值而展开讨论的经济学文献,其中又以86%的比例是围绕着零售业和休闲业经济而展开讨论。而且,在进行经济学讨论时一般都与服务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3.1.2 与茶叶自然属性相关联的文献。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搜索,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学文献的占比为12%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茶叶生态种植领域。如,在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作者提出了大力发展茶叶特种种植业。

3.2 “与茶关联程度中等”的文献统计数据

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在研究中更多的作者都将茶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试图将茶文化纳入到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范畴。

3.2.1 与茶关联的生态旅游文献。目前,与茶关联的生态旅游文献主要集中在“生态观赏性茶园”领域,与此相联系的文献占样本文献的23%。从文献的内容来看,不少作者将生态观赏性茶园作为一个子项目而与生态旅游项目相挂钩。

3.2.2 与茶关联的文化旅游文献。根据统计,目前有占比为13%的文献涉及到与茶有关的文化旅游内容。

3.3 “与茶关联程度较小”的文献统计数据

不得不承认,当前对茶叶学科知识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与相关文献的占比中也可以看出。这里也需要指出,许多涉茶文献都归属于农学范畴,而不少论文也含有经济学成分(如资源配置),但在这里则不去深究。那么“与茶关联程度较小”的文献为16%左右。

4 茶经济类科学文献的构成分析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4.1 产业发展环境的激励效应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研究人员普遍存在这样的选题思路,即围绕着热点问题进行研究,随着热点问题的转换又会抛开已经上路的研究方向,随之与新的热点问题相迎合。因此,之所以关于茶叶零售和休闲经济方面的文献较多,也与这种选题思路不无关系。笔者将此定义为,产业发展环境的激励效应。该激励效应也反映在其它方面,如针对茶叶的零售和休闲经济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从而能得到出版部门的重视。

4.2 理论研究的知识累积效应

在茶经济类文献的结构构成中,还存在着理论研究的知识累积效应。具体而言,哪一方面的历史文献累积量大,则哪一方面的今后的文献数量也增长较快。不难理解,这属于知识效应范畴。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流通经济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大,所以与之相联系的茶经济类零售和休闲方面的文献数量也就较大。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兴起,近年来呈现出许多涉及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范畴的文献,所以也促使与茶关联的旅游类文献的数量逐步增多。

4.3 相关对策的现实经济价值

在我国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中,一直强调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正是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文献数量居高不下,而那种纯理论研究的文献数量则显得十分精要。那么将目光聚焦在茶经济类文献中可知,关乎茶知识教学和培训的文献数量较少,这直接与它的经济价值特征有关,即这种基于人力资源培训方向的茶经济类文献,其结论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才能显现出来。

4.4 职业岗位导向的经验总结

目前,诸多茶经济类文献的作者都不是专门的理论工作者,而是在与茶经济相关联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多数从事的是实际应用工作,如茶叶销售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或者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因此,不少文献实则是他们职业岗位导向下的工作经验总结,这也就成为了决定当前文献结构形态的另一重要原因。

5 今后的研究重点

针对当前文献结构所造成的不平衡性,这里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从国人的沟通偏好来看,习惯于使用语言沟通形式。当然,支撑语言沟通的媒介则是多样性的。不可否认,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新进教师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显著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在于沟通意识的增强,但这一点更多的是表现在生活之中。从工作领域来看,新进教师往往存在着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另外,因缺乏对职场礼仪的认知,从而在语言沟通中也没有太重视对媒介的选择。为此,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自己的教学板块,专门开辟教师茶社来搭建新进教师与老教师的沟通平台。通过学习品茗来培养自己安静、思考的能力,并在舒适的茶社环境下来向老教师讨教职场之道。由此,这应引起学界的重视。

6 小 结

本文认为,针对浩瀚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这显然不切实际,而且,也无益于我们去探寻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这里根据与茶的关联程度来作为标准,从而来梳理近5年来的茶经济类科学文献。最后的分析结果包括:产业发展环境的激励效应、理论研究的知识累积效应、相关对策的现实经济价值、职业岗位导向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红.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5(7):225-226.

[2]刘玺.浅谈酒店建立良好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服务意识[J].北京:商业经济,2010(3):12-13.

[3]月蓝.盯住茶杯建好茶园——谈谈茶叶营销反向思维[J].致富天地,2015(7):76-77.

[4]刘骏彬.特许经营在我国茶企业品牌塑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8):52-53.

[5]黄丽萍.科学营销助茶企快速发展——立伦营销策划机构大红袍案例[J].茶博览,2012(5):26-29.

作者简介:骆楼琪(1993-),男,浙江富阳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学。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
SPSS软件在教学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近年退役士兵培训研究内容的数据统计与评析
SQL生成器设计与实现
2004—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项目的计量研究
2015年各省区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