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 “仁”之新解及其对当下的意义

2016-03-29孙蓉鑫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仁德仁者论语

孙蓉鑫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孔子 “仁”之新解及其对当下的意义

孙蓉鑫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探究其内涵与评价标准,理解其实现方法,有助于我们端正行为与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仁;内涵;标准;方法;意义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是孔子对中国哲学、政治、历史等思想的一大贡献,对我国古代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性格,虽经时间洗涤,并未褪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做事要有 “仁义之心”,讲 “仁德”“仁爱”等,“仁”成为我们一个脱口而出的词。媒体在宣传 “仁”,老师在课堂上讲 “仁”,父母告诫我们做事要“仁”,等等。可是,当 “讲仁”“谈仁”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时,我们反而忽略了对 “仁”的本质的解读,以至于 “仁”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一种品质。

一、“仁”之内涵

自孔子提出 “仁”这一思想,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学者均对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朱熹把其总结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钱穆说:“仁即是此心之德,德即是此心之仁,非有二也。依据此而立心处世,即是道。”[1]当代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理解,认为孔子的 “仁”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和天道的自我超越性的生命体悟[2]。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 “仁”最为后世熟知的两个解释则为 “克己复礼为仁”和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出自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139颜渊问怎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139孔子认为要做到 “仁”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因此 “克己复礼为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仁德就是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仪。春秋末年,面对群雄四起、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希望能够创造出一种完善的宗法礼仪制度,因此其 “仁”随 “礼”而生。这也导致学界 “礼”本与 “仁”本之争。无论 “礼”为本,还是 “仁”为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孔子用“仁”对 “礼”进行了改造。正如牟宗三所说:“儒家对人类的贡献,就在他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开始作一个反省,反省就提出了 ‘仁’的观念。”[4]59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仁”是对 “礼”的延续与反省。尽管 “克己复礼为仁”思想在一定时期受到过批评,但其对人的自身品德、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仁者,爱人”来自孟子,原文出自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文云:“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6]尽管这句话不是孔子所说,不过在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孔子已经有了类似的说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12在孔子心目中,仁就是对他人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具有大智慧与善良。

虽然这两个观点几乎涵盖了孔子关于 “仁”的思想,并且历代哲人学者对孔子 “仁”的理解终究也没能超越这两种观点,但我们认为还是有所欠缺,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12,其思想随着年龄与经历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 “仁”之思想在孔子的一生中也会得到一定的修订。孔子内心所想要达到的 “仁”应该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能力体系。

仁具有多重品质。首先,做到仁,应具备温厚宽良、恭敬谦虚的品质。在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具体地说就是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206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实践仁德有5项标准,即时刻要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如果人能够具有这5种品德,是可以称得上仁人的。在 《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中孔子提出:“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3]35孔子认为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宏大量是仁的开始,谦逊待人是仁的功能,礼节是仁的外表,言谈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和谐,分散财物是仁的施与。其次,仁者必须勇敢。在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中,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164在这里,孔子强调仁人一定要勇敢,只有具备勇敢的品质才可以勇于承担责任,激发内心其他品格发挥作用。最后,“仁”伴随着孝道而存在,仁德体现在 “孝”里。在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中,宰我认为守孝3年,时间有些过长,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孔子则指责宰我不仁义,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远不止3年,我们不应该不尽孝道,因为一个不讲孝道的人是无法达到仁的。综上可知,在孔子心目中,“仁”是一个人多种内在品质的集合,讲求的是内在修养,做到 “仁”需要我们从内心开始,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与口号之上。

二、“仁”之标准

既然 “仁”是一种品质与能力的集合体,并且孔子把人分为4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3]199),所以其在 “仁”的评价标准上也有所不同。

第一,仁的评价标准极高。在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中,孟武伯问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华是否达到了仁。孔子认为虽然子路有主持军政的能力,冉求有治理封地的本领,公西华有辩才,但他们都没有达到仁。子张又问孔子楚国宰相子文3次当官,3次被罢免,并且把自己的经验据实相告给下一任宰相;又陈文子3次离开所到之国,他们是否为仁。孔子认为子文只是尽忠、陈文子只是清白而已,他们都算不上仁。在孔子心目中,具有某些突出优点的人值得称道,但不一定能够称得上极高标准的仁。仁的标准极高,难得有人完全达到它。

第二,仁的评价标准因人而异。《论语·雍也篇第六》言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3]69《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言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3]157因为樊迟是一个赶车之人,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所以孔子对樊迟达到仁德的要求比较低,认为只要他肯比别人先吃苦,享受居人之后,平日里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不管到哪里都不废弃,就可以称得上仁了。管仲是孔子在政治领域所钦佩之人,所以当子贡说 “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时,孔子回答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 (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3]170虽然管仲背弃公子纠,辅佐齐桓公,但他使天下得到匡正,给人民带来好处,孔子认为他还是能够称得上仁的。

孔子对仁的评价标准看似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对达到 “仁”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又因人而异,降低仁的标准。那么仁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其实孔子表达得很明晰,对待有能力达到高标准 “仁”之人应该要求高一些,这样能激发这类人发挥自身更大的潜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针对那些能力较弱者,我们希望他心地善良、坚守岗位,做好责任之内的事;面对那些有争议之人,我们更需要做到从大处、长远着手对其进行评价,看其究竟有没有为人民谋利益。尽管我们现在距离孔子的时代已经久远,然而践行 “仁”之路没有终止,孔子对 “仁”的评价标准对当下依旧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

三、得 “仁”之法

“仁”是孔子毕生所宣传的思想,其重要性在 《论语》中处处可见,那么如何达到 “仁”?

第一,立志为仁。孔子在 《论语·里仁篇第四》中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3]38在孔子心目中,一个人如果立志实行仁德,那他就不会做坏事了。在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3]191孔子认为,仁对人是很重要的,但人们往往不肯努力追求它,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仁。所以,达到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立志,心中有为仁的愿望与志气,肯一直追寻与践行仁德,如此为仁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第二,做到孝、礼。孝道是仁的一种重要品质,孔子特别要求世人做到这一点。在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中孔子就批评子贡不仁义,不讲孝道;在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提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3]5,认为青年后生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外出应该尊敬长者。中国的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将这种品格发扬光大,对整个中国文明影响深远,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随处可见孝道的存在,比如儒家十三经之 《孝经》、汉代的 “举孝廉”、元代的 《二十四孝图》等。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有可能施爱于他人。

“礼”是孔子思想范畴里的又一个大概念。当颜渊问仁时,他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140孔子认为按照 “礼”的要求做事,一切从 “礼”出发,战胜自己的私欲,即践行 “仁”的具体方法。在 《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孔子指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71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在孔子的思想意识中,礼与仁是一体的,一个仁人绝对是一个知礼之人。

第三,发自内心,从自身做起。孔子在 《论语·述而篇第七》中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3]85仁离我们一点儿都不远,只要我们想到仁,仁就来到了。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源自内心的需求,只要内心肯努力追求与实践,仁就一直存在。孔子还指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3]72仁是什么?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即推己及人。当然我们还应该做到 “当仁,不让于师。”[3]192面临行仁之事,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在孔子心目中,仁是一种主动的事情,并且与人无害。我们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心中自有仁德,积极主动。

第四,内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仁是一种须臾不可离身的道德追求。在 《论语·里仁篇第四》中,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39君子不会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在最忙乱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在 《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孔子对颜回赞叹道:“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3]64

第五,行事有主见,不盲目。在 《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3]70仁人不会被不合理的事蒙蔽,不会盲目行事。

孔子关于如何做到仁的方法,有很多,这需要我们从 《论语》中一一发掘。总之,“仁”作为一种能力体系,不可一日而成,需要我们时刻努力。

四、“仁”之今思

自孔子创造性地提出 “仁”之思想,两千多年来它逐渐地内化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性格与气质。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仁义,在数千年的时间中有无数仁人志士名留青史,并深深地熏陶鼓舞着后继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数以万计的为国家建设抛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为我国的社会繁荣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普通民众也志气高昂,在每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发达,欧美一些不良的物质至上的思想也输入中国,荼毒着中国新一代民众,以致当下随处可见各种财富广告、美容广告、娱乐广告,我们的大脑几乎每日都被这种形形色色的信息所充斥,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出入。

“仁”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处可见的行为。尽管当下我们的网络、电视媒介、学校等都在向民众与学生传输 “仁”的思想,希望我们能够践行仁德,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然而有时候这种宣传却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其效力。媒体宣传需要发挥其公众力量,可在一个大力发展经济以提高收入为主的时代,媒体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经济以及娱乐等信息的报道与宣传之上。打开手机、电脑或者电视跃如眼前的是各类商业广告或者明星事迹,弘扬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相对少。各类整容广告、食品广告、房产广告、考试广告等,把民众的眼光吸引到对此类事物的关注上,日久成习,成为一股思想潮流,对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反倒见怪,甚至有些排斥了。现在网络界出现一种 “网络道德绑架”,一个名人没有及时或者没有为某事发出自己的声音便受到众网友的肆意谩骂甚至人身攻击,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需要制止。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 “仁”的救赎。媒体应该抽出大量的精力报道那些具有正能量的事情,传扬 “仁”之精神,少一些负面以及娱乐报道;同时更应该把国民引向为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信仰之路,少一些一夜暴富、一夜爆红,或者靠所谓的 “颜值”走红的虚假宣传。“仁”应该受到媒体的 “热捧”,需要随时随处都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一个社会要达到整体的 “仁”,除各类媒体的外在作用以外,更需要家庭以及学校所施展的潜移默化的内在作用。社会是由无数家庭组成的整体,每一个家庭都是实践 “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一个人仁德的培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的整体道德氛围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社会和学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模仿能力,在其最初的成长过程中,他 (她)会模仿父母的很多行为,比如,父母如果在外出做到随手关门的话,孩子也会在无形当中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现在有很多父母不注意的小细节,孩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成型。因此,在对孩子 “仁”之思想的培育上,家长首先应该做到自己从内心接受、认可“仁”,随时践行 “仁”,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一种榜样的作用。最近几十年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在家上学”(Homeshooling)的教育方式,甚至在法律上也得到认可,其本质就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庭,自己培养孩子。这充分反映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 “仁”的践行,最根本的是从家庭开始。

当然,在弘扬 “仁”之思想的道路上,作为传播人类知识的学校,更需要谨慎而行。人在性格、思想、人生各类观念形成的最初的一二十年中,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在对 “仁”进行宣传时,不仅要把 “仁”字传播到民众与学生耳中,更重要的是要介绍孔子 “仁”之思想的本质,让民众与学生理解真正的 “仁”,如此 “仁”才不会流于口号。这就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内心认可“仁”,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流露出 “仁”的光辉。然而,在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生活节奏越发加快的当下,有一些教师因为学校待遇低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并未能够很好地认可 “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讲 “仁”不能够使自己养家糊口。尽管我们不能苛责每一位教师都能彻底践行 “仁”,但是作为传播知识与品格的教师应该从内心时刻要求、检讨自己,尽最大力量为践行 “仁”而努力。

总之,在当下,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理解 “仁”,使践行 “仁”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1][2]景怀斌.孔子“仁”的终极观及其功用的心理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9.

[5]张以文.四书全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6]刘乐贤.孔子家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丹 涪]

B222.2

A

1674-3652(2016)06-0056-04

2016-09-23

孙蓉鑫,女,河南濮阳人。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仁德仁者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仁者爱人
为仁由己
仁者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论语·为政第二》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