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素养之我见

2016-03-29武汉市江汉区精武路小学

成才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学科素养

■武汉市江汉区精武路小学 蔡 茜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素养之我见

■武汉市江汉区精武路小学 蔡茜

在北京召开的“通过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指出: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相应地,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素养也应包括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两个方面。

一、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对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他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热爱本学科并热心该学科正在探讨的问题;精通本学科,能够分辨清楚该学科上最复杂的问题;了解本学科的发发展情况,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具备本学科的独立研究能力。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专业的英语基本功底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达到二级水平。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才能帮助学生达到乃至超过此水平。在我区教学同行中,有不少英语老师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甚至专业英语八级水平。她们拥有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以及较地道的英语语用能力。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要求教师全英语授课的原则下,英语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巩固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功底,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专业的跨文化知识面

语言从来就不可能离开文化,离开了文化的语言教学既不能深入也没有效率。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单靠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了解语言形式之外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跨文化知识面包括交际能力、语用意识、文化敏感性,这些是英语教学由“死”到“活”的桥梁。在学校,我们经常结合中西方一些经典节日,开展复活节彩绘作品交流、万圣节创意脸谱秀、圣诞英语手抄报评比、新年英语成果汇报等活动。英语老师以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实时向学生渗透跨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积淀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专业的课堂教学能力

对于我们而言,英语是我们共同的第二语言。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充分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普遍方法。实践中,我们在学习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外来理论还须本土化。老师们须结合教学实际,摸索专业的教学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单词教学的自然拼读法、对话教学的情境教学法、故事教学的语用教学法以及常用的TPR教学法等。同时,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英语老师也必须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科学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灵活高效地驾驭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非专业素养

龚亚夫教授指出,英语教学以往以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其实这远远不够,英语教育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智和生活,从培养“全人”的方面来考量。一节课的教学不仅应是英语知识的“授”与“受”,而且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龚教授还提出,英语教育还要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具有21世纪公民应有的核心能力与思维方式。如果说上述专业素养主要是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非专业素养就是解决“怎么教得更好”的问题。

1.儿童心理认知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教师的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自然的,不易察觉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知儿童心理,了解儿童需求。在把握儿童无意识记这一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听、说、唱、玩、演等符合儿童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方式,呈现和操练教学内容,使儿童在快乐中习得英语,由此自然地引发儿童对学习内容的无意注意,并进一步转化为有意注意。

2.“大德育”素养

和其他学科一样,英语学科也会给予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引导和影响,“德”的教育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意识,从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开始,利用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与家人相处的方法、面对危险的应对、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对他人的尊重等。教师教学中传递的智慧和品德能润物细无声地点燃学生心中的星星之火。

3.教研诊断素养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操作员、联络员,应具备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采集数据、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老师不能只埋头于教学,还要运用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诊断,对自己的实践有理论上的解释,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做好准备。老师还要善于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形成理论经验,构建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品质。实际上,教研诊断的过程就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研究型教师教育下的学生浸润在研究型的学习氛围之中,无疑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这与塑造“全人”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世界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如: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深刻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对于儿童的教育爱;关于学科的专业知识;广泛丰富的教养;以及基于上述的教学能力——顺应种种教学方式的能力,适应个性差异的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等等。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专业和非专业的素养,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成弘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学科素养
我的英语老师基肖尔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