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校选修课程开发探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6-03-29杨舒然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本文化遗产物质

杨舒然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校选修课程开发探究——以河南省为例

杨舒然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急需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来传承和发扬。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在传承与保护“非遗”中有着绝对的优势,高校选修课程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注重学生的兴趣,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选择,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的选修课程的融合,不仅对学生学习非遗文化有专业的指导,加强了大学生的非遗教育,而且同时丰富了高校选修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选修课程;融合

1 基于河南非遗传承的选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方面,地方高等院校是为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地方,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推动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设有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以传承和发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把非遗融入选修课程,而不是必修课,是不为学生的学习增加负担,同时扩宽了选修课程的教育领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地方高校开设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课程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1.1继承和发扬河南非遗的有效途径

“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主要体现于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创造上。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1]。首先,这里的教育主要指高等教育,人类把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通过教育传递给下一代,正是由于这种教育活动,人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才得以一代代传承下去;其次,教育对文化传承有较高的选择性,不同文化的学习在融合和冲突中可能会碰撞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课堂学习,系统、完整地了解掌握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有助于更好地传承文化。

因此,“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有传承保护非遗的天然职责与客观条件。”[2]地方高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专业的指导并能通过课程系统的传授,同时,大学生又是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潜力的继承人。

1.2选修课程自身发展需要

近些年,传统的选修课被学生当成了玩手机、睡觉的课,学生对枯燥、单一的选修课提不起兴趣,针对此问题,一些高校开始开设“潮课”,就是内容各异且形式较为新鲜的选修课程。比如,郑州师范学院开设恋爱课程,北大开设性公开课,独特的课程与教学引来了很多蹭课的学生,没有学分大家也愿意来听课。这种现象无疑是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传统的教育内容太过局限、单一,应寻求新方式突破这种局限,尽可能多的去拓展新的教育的空间领域,使其更加广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社会风俗、礼仪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开设非遗课程无疑丰富了高校选修课程。

2 基于非遗传承的河南高校选修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课堂,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师资、经费、教材、课程安排、大学生对非遗的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2.1相应的师资力量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走进课堂,首先,需要专业的教师来讲授,对教师专业性要求很高,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为大家所了解,真正了解与掌握非遗的专业教师也少之又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仅仅凭借自己掌握的一些资料来进行理论教学,很容易误导学生,如果教师都一知半解,学生不可能学到东西,因此,对非遗专业教师的培训是最紧要的任务。

除了学校里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非遗传承人更是非遗课程最好的传授者,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偏高,难免记忆有些模糊。

2.2相应的校本教材开发有待于加大

目前,非遗项目进入高校,多以校园社团活动、讲座形式开展,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把非遗放在课堂上,教师只能搜集些相关资料、图片给学生零零散散展示,或者聘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这样不能使非遗项目系统地学习和持续地推广。但是现在市面上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也不适用于每所高校。因此,开发合适的非遗校本教材是当务之急。

2.3课程实施保障体系有待于健全

增加非遗课程,打乱了整个学科布局和课程设置,从非遗项目、任职教师、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上都要全面缜密选择与设置,同时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非遗课程需要专业的教师,但是对非遗真正了解与通晓的教师很少,非遗传承人只有寥寥几人并且年事已高;其次,一些非遗项目如民间音乐需要乐器,高校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非遗需要的设备;再次,非遗要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应考虑国家课程制定纲要,不能违反国家课程纲要的要求。

2.4大学生非遗的意识有待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相连,似是生活在“地球村”,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受到西方文化全方位的侵袭,使得我国一直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自觉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失去了中国特色。在大环境的变化下,大学生也更加崇尚西方的文化、节日,而对本民族文化逐渐淡漠,视西方文化为先进的、时尚的,而本民族文化为落后的、土气的,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大学生更喜欢弹奏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对于大调曲、板头曲等非遗不甚了解且落后。因此,开设非遗课程刻不容缓,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

3 基于河南非遗传承的高校选修课程开发对策思考

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的选修课程体系是传承和发展地方非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制定完善的高校非遗选修课程体系,需要省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同努力。

3.1建立健全课程实施保障体系

2013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定要加强政策协调,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联系及教育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学校开设一门新的课程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学术机构能够完成的,同时更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从政策方面进行积极协调,统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河南省教育部门要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课堂的相关政策,编制明确的纲要,严格实施,每学期末相关部门再进行检查,并做些相应的宣传工作来鼓励、倡导高校积极引进地方非遗项目。

3.2调整学科布局和课程设置

增加非遗课程,要考虑整个学科布局和课程设置,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有了规范化的课程教学,非遗教育才能有效的在高校落实、实施。

河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曲艺、民间体育、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等。“非遗教育和研究是一门新兴的、范围很广的领域,它涉及到了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众多的学科。”[3]各所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非遗资源并根据自己学院的专长,开设合适的非遗选修课程,例如南阳师院音乐学院利用地区、环境优势,把当地的大调曲搬到了课堂上。

3.3增加高校对非遗项目的投入

首先,对师资的投入。高校应为非遗课程聘请固定的专业教师、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比如,2007年,南阳师院让河南曲艺走进课堂,有传统的河南板头曲,还有南阳大调曲,并聘请了宋光生和黄天锡两位非遗传人为客座教授;其次,申报非遗项目的投入。申报非遗项目无疑是对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高校应制订各种奖励政策来鼓励教师挖掘整理非遗项目并申报非遗项目;最后,设备上的投入。比如购置民间手工艺制作材料、民间乐器、设施设备等。

3.4加大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简单来说,“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4]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特色课程,而有丰富内涵和底蕴的地方传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写适合自己学院的校本教材是非遗在高校有效发展的手段,高质量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因此,学院可以组织教师、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组成研讨小组,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5规范非遗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高校的文化传承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引导、教育学生的任务,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风范。

为了加强非遗教师的专业性,高校可以聘请一些非遗传承人对学校非遗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定期组织教师一起学习,逐渐培养出一批集教学、科研、管理、保护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

非遗融入高校课程不仅是非遗本身的选择,也是高校的选择,非遗通过高校有效的传承与发展,高校通过增加非遗课程改变选修课程的单一化。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6.

[2]吴文科.非遗如何“进校园”[N].中国文化报,2014-06-30.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与解决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6):60-62.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责任编辑李燕

G127

A

1674-5787(2016)04-0142-03近年来,媒体时常会报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流失与断代危机的新闻,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与传承,并开始寻求和尝试新的方式。其中,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等院校,成为了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非遗项目大多以活动形式进入高校,虽然使非遗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但是活动的影响力与持久性有限,要更加有力地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需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学习。

2016-06-06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BJY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舒然(1992—),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与高校选修课程开发。

猜你喜欢

校本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