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丁若镛寄赠诗研究

2016-03-29王紫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

王紫桐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朝鲜丁若镛寄赠诗研究

王紫桐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丁若镛的寄赠诗反映了其与同僚、亲人、挚友等的交往情况,记录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抒发了诗人的自我情感与人生感悟。直抒胸臆与擅长用典是其寄赠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寄赠诗;内容;艺术特色

1 丁若镛寄赠诗概述

丁若镛(1762-1836),初名归农,字美镛、颂甫,号俟庵、堂号与犹。丁若镛是朝鲜朝后期伟大的汉诗大家,7岁时便能作诗,一生留有诗作2 000余首,其中寄赠诗约有150余首。

所谓寄赠诗,即诗人为特定对象所写的诗。丁若镛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位高权重的庙堂生活,也有落魄失意的流放生涯,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交游甚广。在丁若镛的寄赠诗中,寄赠对象量多面广,有一同为国效力的同僚、有敬重仰慕的长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亲密相伴的家人。他的寄赠诗内容多样,有官场交际的公务之作,有抒怀劝勉的性情之作,有记挂亲人的真切之作等。其寄赠诗包括“寄”“赠”“题”“呈”“送”等字样的诗歌以及挽词、寿词等,这些诗歌众体兼备,有绝句、律诗、古体诗等。

2 丁若镛寄赠诗的内容

2.1记录为官生活之作

丁若镛自幼天资过人,且出身名门,23岁时考取进士,28岁时又文科及第,受到了正祖的赞赏与重用,“先后担任了文艺馆检阅、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弘文馆修撰、奎瀛府校书、谷山府吏、邢曹参议等职。”[1]因而在他的寄赠诗中,有一部分记录了其“居庙堂之高”时的为官生活,反映了他与同僚之间的交往情况,也抒发了其个人情志。

丁若镛为官期间曾被派往金井,奉正祖之命,“招其豪申谕朝廷禁令,劝其祭祀。”[2]一段时间以后,那里的民风果然有了改观之效。当年的11月1日,丁若镛与李森焕会面于温阳的石严寺,闻风来集的还有当时的许多名家子弟如李广教、李鸣焕、权夔、姜履五等,众人一起“日讲洙泗之学,校星翁遗书”[2]。集会期间,丁若镛分别为姜士宾、沈仲深、李汝昂等六位名士写下了赠诗。在这些诗歌中,丁若镛对几位名家子弟的气质、品格大加赞赏,如对姜士宾始终秉持的不与末俗合流的纯真本性大加赞扬,“葆真超末俗,专气若柔婴”(《赠姜士宾》);赞美姜伯徽玉树临风、气质不凡,“临风玉树清”“端雅拔群英”(《赠姜伯徽》);对李佩谦的丰富学识赞叹不已,“早识三仓辨,行窥四库全”(《赠李佩谦》)。同时,丁若镛也对他们给予了深切的期盼,希望他们能追随圣贤的脚步,勤奋治学、磨砺德行,“远随贤者至,不负古人心”(《赠李汝昂》)。

又如《试院奉示沈(焕之)、安(廷丈)二丈》与《同金(尚集)判书、闵(钟显)参判、沈(焕之)参议,锁院礼部十日,试事毕,奉示诸公》两首寄赠诗,则记录了丁若镛与沈焕之、安廷丈等人一起在试院度过的十天的考官生活。面对济济人才,丁若镛自是欣喜不已,“搠笔南宫尽老儒,四筵谈谑剧欢娱。”[2]同时,他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选拔人才之责任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诗歌中警示自己,也劝告同僚,要秉公职守,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不可凭一己之私来妄做决定,“览物要至明,秉心要至公”,尽心尽力地鉴别人才,“莫教沧海有遗珠”[2]。

这些诗作展现了丁若镛作为一代儒官的品格与抱负,抒发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志。

2.2记录日常生活之作

在丁若镛的寄赠诗中,记录其日常生活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诗歌大多表达了作者与亲人、朋友间的殷殷之情。

2.2.1给亲人的寄赠之作

丁若镛九岁丧母,“十岁始督课。五年之间。先考闲居不仕。镛得以是读经史古文颇勤。”[2]后来父亲丁载远被朝廷重新启用,丁若镛便跟随父亲开始了四处为官的生活,他的很多诗歌都记录了这一段生活,如《将赴和顺,陪家君至苕川,留别诸父诸兄》《陪家君同寻曹氏溪亭》《陪家君赴闻庆,观外舅洪公乌岭练兵》等。因此,在丁若镛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丁若镛丰富的学识与人生经历打下了基础,父子之间更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丁若镛的寄赠诗中,有两首是写给父亲的,而且是两首送别诗,其中蕴含的父子深情令人为之动容,一是《至中牟县,家君赴凤山书院,余与蔡郎前行,奉诗为别》:

鸣马迟回立水头,中牟县北路悠悠。

驿亭斜出秋风岭,山雨遥对矗石楼。

已误此生轻许国,不须良苦老知州。

田间倚杖翁堪羨,闲遣诸男暮牧牛。

秋风瑟瑟中,父亲即将远行,前来送别的诗人骑在马上久久不肯回转头去,心中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牵挂与不舍。念及父亲年事已高,却还要奔波在外,诗人自然心疼不已,直劝父亲不如早日辞官回到乡间以颐养天年。第二首为《铜雀渡,送别家君还赴晋州》:

渡口移舟远,沙头立马看。

鬓凋怀暮景,裘薄念春寒。

杳杳翻华盖,迢迢对碧峦。

轿前一杯酒,应为别离难。

这一次,父亲的行舟已走远了,诗人的目光仍旧不肯离开父亲离去的方向。想到父亲已是人生暮年的光景,花白的双鬓让人格外忧心,长路漫漫,不知父亲身上单薄的裘衣能否抵御这料峭的春寒,对父亲的担心使得这次离别格外艰难。事实上,诗人与父亲的这次离别即是永诀,“四月先考捐馆于晋州”[2]。同样是送别诗,与前一首相比第二首基调更为悲凉,离愁别绪更为浓烈,对父亲的深情与不舍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不已。

在丁若镛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还有一个人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的妻子洪氏。在丁若镛的诗作中,共有三首是寄赠给妻子的:《蚖珍词赠内》《五杂组(寄妻子)》《两头织织(寄妻子)》。

《蚖珍词赠内》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歌,夫人洪氏爱好养蚕,并由此收获了蚕丝,于是丁若镛写下了这首诗歌送给妻子,“蚖珍”即为“蚖珍蚕”,是八熟蚕的头熟蚕。在这首诗中,诗人详尽描写了妻子养蚕、抽线、熏蒸、缫丝、编织的过程,展现了诗人与妻子平凡而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在《五杂组(寄妻子)》与《两头织织(寄妻子)》两首诗歌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分隔两地的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身处逆境之时的郁郁寡欢与满腔愁绪。

丁若镛与夫人一生共育有六男三女,然而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孩子。在诗人为亲人所写的寄赠诗中,写给儿子的诗作占了较大的比重。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并没有对儿子进行刻板的说教与严厉的敦促,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循循善诱、亦师亦友的父子关系。如在《复次前韵寄二子》中,诗人以浅白的语言向二子教授起了种瓜的方法,“一窠屡壅即肥美,两蔓接合尤奇绝。”在《别家五十有八日,始得家书,志喜寄儿》中,诗人同样劝勉儿子要勤于耕作,“黾勉治蔬圃,清时作逸民。”除了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指导,丁若镛还乐于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同爱子们分享。他在诗中写道:“愁似海云睛复起,谤如山籁静还吟”(《寄儿》)、“惊疑那免疾,生活莫忧贫”(《别家五十有八日,始得家书,志喜寄儿》)。诗人一生历经起伏,饱经磨练,因此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化作诗歌,来告诫爱子们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淡然处之。在《将学稼在宝恩山院,遂值岁除,除之夜,心绪怊怅,率尔成篇示儿》中,诗人已是岁暮之年、衰病之身,在岁除之际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心绪恌怅之余,不忘提醒儿子学稼“隐居理园圃,未必让组绶”“蛮髳不可亲,交游慎所取”,对儿子的关切之心可见一斑。

2.2.2给朋友的寄赠之作

古人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礼记》)丁若镛一生交游甚广,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交往对象,在写给朋友的寄赠诗中深切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真情切意。

首先,这些寄赠诗大多表达了丁若镛对于好友的珍视。丁若镛一生历经起伏,但始终秉持着高尚的品格,与之交往的朋友们也是才华过人、情操高尚,诗人在诗作中从不吝啬对朋友的赞美。如在《丹阳山水歌,示南皋》中,诗人对于好友南皋的洒脱品行敬佩不已,“南皋一生江海客。笑傲宇宙都茫茫。”在《赠甫里子》中,诗人称赞甫里子为忠信之人,“恂恂甫里子。果哉忠信人。”在《怀橧七十韵寄惠藏》,诗人赞扬惠藏上人“真率不饰矫”。诗人在诗歌中还描写了许多自己与朋友交往的日常趣事,如《简寄南皋,兼贡豉酱》一诗,描写了诗人向好友南皋赠送豉酱一事,《寄赠惠藏上人乞茗》一诗则是诗人为了向惠藏上人乞茶所作,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不重名利、简单有趣的交往方式。

其次,诗人与朋友之间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的真情令人感动。诗人的一生顺遂与困顿并存,身处逆境之时,饱受奸人的诽谤与排挤,但幸有良友的陪伴,能够让诗人一吐心中的愤懑与不平,获得极大的精神上的支持。在《赠吴友(国镇)》中,诗人与朋友借酒浇愁,倾诉心中的牢骚与不满,“故家文釆唯君在,客夜牢骚许共酡。”在《赠权友(夔)》中,诗人与朋友异地重逢,彻夜长谈,动情时甚至流下泪来,“湖海相逢多感慨,一灯茅店对潸然。”朋友们也惦念着诗人的身心状态,屡屡寄赠诗书表示慰问,诗人便回赠诗作以示感激,如《简寄南皋尹(持范)持平》等诗歌便是因此作成的。

丁若镛对朋友同样爱护有加。对于挚友,丁若镛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情,如在《赠李檗》中,诗人欣喜于自己与好友之间的意气相投,真心表示希望以后能多与好友交流来往,“贤豪气相投,亲笃欣情眄。”“令德勉早修,慷慨常见面。”当朋友即将远仕与自己分别之时,诗人总是勉以高远的心态,如在《送韩(益相)正言赴镜城判官》中有言:“可是材贤摧幕府,古来循吏静边陲。”循吏即清正廉洁、重民宣教的地方官,足见诗人对于好友的勉励之情。当好友遭受贬谪、身处逆境之时,诗人又会送上同声同气的安慰与砥砺,“试幸暂游青琐闼,何如同上白云峰。”(《送尹无咎谪铁原》),当与朋友离别时,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足见与朋友间的知音情深,“大江流正稳,恌怅渡头情”(《送别谏议大夫金公(翰东)还山》)。即使与朋友分隔两地依然情谊不改,“独酌黄花下,迢迢忆远人”(《花下独酌,忆金正言(商雨)简寄》)。

3 丁若镛寄赠诗的艺术特色

3.1直抒胸臆

丁若镛除了是一位汉诗大家之外,还是朝鲜朝后期著名的实学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对诗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上受到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浸润,形成了实用的文学观。丁若镛的诗歌“文辞平易、不喜藻饰”[3],其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通常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诗以抒怀为重的寄赠同样不加矫饰,而是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丁若镛在大多寄赠诗中,通常将心中情感全盘托出,将其浅显直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朴实自然而又真切动人,如《奉简伯氏》:

宿昔愿忠志,投老作逐臣。

忧来太无端,常如丝绪缤。

异俗崇佻诈,虺毒不可亲。

川陆未云隘,广轮浩无垠。

局促受羁绁,焦熬凋谷神。

畴能发慈悲,导余之梁津。

顺名以俟时,长夜庶有晨。(时因笔生事有窘)

此诗开篇便点明了诗人作此诗时的人生处境,“逐臣”即被朝廷放逐的官吏。丁若镛终其一生时刻不忘忧国忧民,却时常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挤与中伤,心中不免充满愤懑与忧愁,“忧来太无端,常如丝绪缤”。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真心期盼自己能有朝一日重新回到朝堂之上为国效力,“导余之梁津”。全诗情感过渡自然,并将其不加修饰地一一呈现出来,塑造了一个忠臣的形象。

诗人在直抒胸臆的同时,还注重描写意象,塑造意境,从而深化情感,这让语言浅白却不苍白、易懂却不流俗,如《简寄玄溪》:

黄叶风中病眼抬,秋之为气信悲哉。

千林喧沸蝉何去,一字飞腾雁又来。

赤甲迁居空怅望,青州从事莫追陪。

龙门煮菽何年事,逝水东流不复回。

诗歌开篇即写“黄叶”在风中飞舞,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萧条的意境,奠定了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此时的诗人又是身在病中,直感慨年华如流水向东一去不返,自己的满腔抱负终难再展,于是愁上加愁。

3.2运用典故

在丁若镛的寄赠诗中存在着大量中国文化典故的现象,这是由丁若镛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古时的朝鲜半岛全盘接受汉文化,朝鲜朝也不例外。另外,丁若镛自幼熟读中国古代经典,对其中的典故了解颇深,并能在诗中准确运用。

丁若镛常常直接引称历史人物的姓名,借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或者以此来比拟寄赠对象,表达对寄赠对象的情感。如在《赠李(楘)参奉丈》中,“惜乎已落张苍齿,恨不从游绮皓须。”张苍与绮皓在历史记载中均是长寿人物的代表,诗人在诗中引用了这两位历史人物,却是在向友人叹息自己年事已高。在《送外舅洪公江界都护之行》中,诗人写道:“未惜班超投玉塞,还如魏尚出云中。”洪公即丁若镛的岳父大人洪和辅,官拜承政院同副承旨镜北节度使,是武将出身,因此诗人在运用典故时选择了班超、魏尚这样两位功勋卓著的名将,与洪公的身份相贴切。

除了直接引称历史人物的姓名,丁若镛还会化用典故入诗。如《鹅笼曲四首拟赠李(周臣和虞山)》:

堕髻啼妆入寒天,玉壶歆倒竹栏前。书生十载追欢梦,不及鹅笼半饷眠。

芙蓉月死画船寒,银烛凄迷夜漏残。恨杀鹅笼眠觉后,酬恩无处寄铜盘。

歌台荒落舞池平,翠袖珠钿不记名。朔雪炎风四千里,鹅笼犹忆旧书生。

春城鞍马逐东风,卫霍金盘处处同。昨日书生况醉地,别人无数领鹅笼。

四首诗歌都化用了《续齐谐记》中所记载的鹅笼书生的典故,书生脚痛求寄在许彦的鹅笼中,后书生感念许彦的帮助赠以一铜盘。诗人在此诗的前言中交代了此诗的由来,周臣素与诗人交好,结果被奸人冠以贿赂诗人兄长的莫须有的罪名,周臣因此贬谪至茂山,但与诗人的感情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诗人感念于周臣的真情,作了鹅笼曲四首以示感激,同时也对周臣所蒙受的冤屈愤恨不已,以及想施以援手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之情。

4 结语

丁若镛作为朝鲜朝后期的汉诗创作大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因而在他的现实主义诗作中有很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一面。在他的寄赠诗中,心系国家与人民的情怀依然激荡不已,但抒情成分更加浓厚,而且从更多方面展现了丁若镛的个人情感与人生轨迹,能让后人更全面、立体地解读他及他的汉诗作品。

[1]李岩.朝鲜文学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79.

[2]丁若镛.与犹堂全书[Z].韩国文集丛刊(281辑)[M].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2:342、342、23、27、23、340、339.

[3]孙玉霞.论朝鲜诗人丁若镛的诗歌创作风格[J].山花,2011(4):126.

责任编辑闫桂萍

I106

A

1674-5787(2016)04-0099-04

2016-07-05

王紫桐(1991—),女,山东省日照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