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编辑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对职业倦怠的探讨

2016-03-29马荣博程俐萍武云侠佘小宁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职业倦怠

马荣博 程俐萍 武云侠 佘小宁



高校学报编辑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对职业倦怠的探讨

马荣博 程俐萍 武云侠 佘小宁

[摘 要]高校学报编辑中职业倦怠的存在与编辑工作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高知识储备要求、低成就感、低归属感和可用资源的有限性是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为我们应对职业倦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针对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应对建议:拓宽编辑工作内容;建设积极、亲密的团队;优化编辑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特征;职业倦怠;积极心理学

[作 者] 马荣博、程俐萍、武云侠、佘小宁,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最初指的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现在,研究者通常认为职业倦怠的表现包括3个维度:(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沈园园等[1]利用职业倦怠量表对上海市72名高校学报编辑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高校学报编辑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得分均与常模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姚仁斌[2]对92名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这些研究数据说明高校学报编辑中确实存在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危害巨大,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身心健康。在工作中高校学报编辑应及时发现职业倦怠,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一、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职业倦怠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人格特质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更多地受到职业特征、工作特征和组织特征的影响[3]。2001年Demerouti提出职业倦怠的JD-R模型,假设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长期的工作要求可能导致情感衰竭,工作资源的缺乏通过动机的中介作用,可能导致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4]。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形成也不例外,因此,从职业特征、工作特征和组织特征3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讨论。

(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高知识储备要求

高校学报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反映本校的科研状况和最新动态,因此,其涵盖学科范围广,甚至可能会发表所有本校拥有的学科的文章,同时,学报人员少,一个编辑可能要兼顾多个学科,这对编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者,学报编辑的工作特性要求编辑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时刻关注学术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非常快,编辑身处其中常会感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力不从心。编辑工作的多学科最新学术知识储备要求,使编辑的工作量大为增加,长期的工作要求可能会导致编辑感觉无力面对,进而对工作失去热情,觉得工作乏味而且没有吸引力,导致工作倦怠。

(二)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低成就感

编辑工作具有隐匿性和依附性。高校学报编辑处理的稿件或者是约稿,或者是作者的自投稿件,都是由科研人员写作的,稿件质量的高低是由作者的水平高低决定的,一篇论文的成功也会归为作者的成功。但是在论文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从选题策划到组稿,从文章的审查到编辑、排版和校对,倾注了大量心血。由于编辑的工作都是依附于作者的文章的,没有单独的产品,编辑很难在论文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他人作嫁衣”是编辑工作的真实反映。编辑工作的隐匿性和依附性使编辑很难在工作中体会到价值的实现,缺乏成就感,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工作倦怠中低成就感的发生。

(三)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低归属感

编辑是作者与审稿专家的桥梁。作者的投稿,需要经过同行评议(专家审稿)才能发表,审稿时为了确保公正,一般都是双盲审。作者与专家对论文的不同看法,需要编辑在其中进行沟通,有时候不得不扮演“传声筒”的角色。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期刊的主要读者群体的需求,需要编辑反馈给作者,作者写作才能有的放矢。读者有疑问,也可以通过编辑反馈给作者。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同属科研人员,编辑很难融入其中,很难有归属感。这种低归属感会直接影响编辑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工作压力增大,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

(四)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资源的有限性

高校学报隶属于高校,受高校的领导与管理。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是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学报编辑在高校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虽然1996年《高校学报管理办法》中规定,学报编辑应按教师同等对待,但在实际中,高校学报一般被划分为科研服务部门,学报编辑通常存在人员缺乏、工作量超负荷及职称与职务晋升困难等问题。超负荷的劳动使编辑身心俱疲,得不到应得的回报更使其工作起来毫无动力,工作开始应付,“去个性化”也就不鲜见了。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5]。积极心理学的提出者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关注人类的弱点和损伤,更应关注优势和美德。积极心理学关注一切能将人由消极转向积极的东西,包括:快乐、幸福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等积极的认知状态,专念、流畅感和精神感悟等积极的认知过程,利他、感恩、宽恕、爱和丰富的关系等亲社会行为,积极的环境和组织等。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也产生了影响,“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转向积极的“工作投入”,MaslachC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是对个体工作投入的销蚀,也就是使重要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变成不愉快、无成就感和没有意义的过程[6]。同时,积极心理学中对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倦怠,提高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应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对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两个方向。个体干预研究发现,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使用一定的应对职业倦怠的技巧,确实降低了个体的情绪衰竭,但在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却没有变化。对这一现象比较有力的解释是,虽然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但工作特征、职业特征和组织特征等外部环境制约条件才是更大的影响因素[3]。目前的研究中,针对个体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应对策略较多:比如,何承志[7]认为应采用关注编辑个人价值、编辑“学者化”和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等方式应对职业倦怠;王兆璟[8]认为学报编辑应当通过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职业认同并努力自我调适以应对职业倦怠。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个体干预角度给出的应对策略,针对工作特征、职业特征和组织特征等外部环境制约条件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和建议较少,因此,从此方向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予建议。

(一)拓宽编辑工作内容

毋庸置疑,无聊的工作会让人感到厌烦,如果工作中所需完成的任务变化多样,那么工作者就容易感到满意。人们应该在工作中维持尽可能多的变化和刺激[5]。编辑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字加工处理”这一亩三分地,应该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围绕这一目的,可以开展很多活动。

(1)栏目策划。栏目策划是提高期刊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编辑工作创新性的最大体现。从文字编辑向策划编辑转变,“栏目”成为编辑工作的产品,体现编辑的劳动,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的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

(2)论文写作指导[9]。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学报的主要作者群体,加强对研究生作者的论文写作指导,不仅实现编辑在高校中的教育职能,更从根本上提高论文的质量,为后期的编辑加工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与研究生作者(同时也是高校学报的主要读者)的交流,也可以使编辑更好地融入科研群体中。了解研究生作者/读者的需求,也可以为选题策划提供思路。

(3)期刊宣传与读者调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精确的读者定位,了解读者的需求,尽量为读者提供适宜的产品。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期刊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投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更多的读者了解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4)组织学术沙龙。充分利用所在高校的资源,组织各种学术沙龙。编辑可以更好地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科研队伍中,提升归属感,一举多得。

(5)编辑学研究。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等都在讨论和发展当中。编辑学要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需要编辑们付出大量艰苦的努力。编辑工作实践和编辑学研究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总结编辑实践的经验并形成成果,同时形成的成果又可以反过来指导编辑实践。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开拓创新,不断进行思考和实践,为编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立积极、亲密的团队

团队,以目标为导向,以协作为基础,团队人员之间技术互补。研究发现,在一个给定的工作环境中,团队意识是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促进因素[10]。通过对250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上级支持、同事支持等与职业倦怠显著相关[11]。

(1)好领导。团队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好领导提出具体的目标,并与单位的员工交流,使目标成为全团队的目标。其次,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优势,积极的领导也应当发现员工的优势并提供给员工合适的发展平台。团队人员之间优势互补,各自发挥长处,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真挚积极的领导在工作中,及时灵活地给予团队人员反馈,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使其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有助于员工积极体验的产生,降低职业倦怠,提升工作幸福感。

(2)同事的支持。同事支持是指协作、互助和照料。同事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团队所有人员相互协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当遇到困难时,同事主动给予帮助,可以提高员工对团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工作幸福感。

(3)在工作中发展朋友。研究发现,在工作中有好朋友的人对工作的投入是那些没有好朋友的人的7倍[12]。与专家、作者和读者成为朋友,建立自己的科研支持与顾问团队,可以迅速了解科研最新动态,把握期刊发展方向,还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新的想法迅速变成现实。在工作中有了朋友,对工作的投入增加,工作效率提高,使工作发展成为良性循环,可以很好地应对职业倦怠。

(三)优化工作环境

工作中的一部分幸福感来源于安全和健康的物理环境。针对编辑的身心健康,提出以下建议:

(1)改善物质环境。运行良好的电脑、快速的Wifi连接、新鲜的绿色植物、办公室里喜爱的饮品甚至舒适的座椅和照明都是工作中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物质环境的改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微小的改变,编辑可以感觉到更受关注,同时,允许编辑在一定程度内的自行改善,还可以增加编辑人员的控制感,提升工作幸福感。

(2)弹性工作时间制。弹性工作时间制对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5],研究显示,在家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者的满意度。采编系统的使用,使得在家工作成为可能。现代交流平台(QQ群、微信群等)在工作中的使用,使编辑在家也可以与作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在家工作,编辑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提高工作幸福感。

(3)发挥工会小组优势,组织定期的文体活动。规律的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好处,也可降低心理压力,减缓心理焦虑。文体活动还可以增加同事之间的交流,提升同事支持,增强归属感,降低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沈园园,仇瑶琴,袁长蓉,等.上海市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4):75-78.

[2]姚仁斌.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

[3]郭思.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 (4):931-933.

[4]鞠鑫,邵来成.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应用心理学,2004(3):58-62.

[5]C.R.Snyder,Shane Lopez.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3,383.

[6]MaslachC.,Leiter M.P.The Truth about Burnout[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7]何承志.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6-89.

[8]王兆璟.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07-110.

[9]马荣博.高校学报编辑的研究生教育职能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283-1286.

[10]Mahan B.B.,Garrard W.M.,Lewis S.E.,et al.Sense of community in s university ssetting[C]// A.T.Fisher,C.C.Sonn,B.J.Bishop.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Research,applications,and implications.Newyork:Kluwer/Plenum,2002:123-140.

[11]李静静.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评量、因素鉴别与干预策略研究——基于北上广深莞汉重250名上岗社工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2]Rath T.Vital friends:The people you can’t affort to live with out[M].Washington DC:Gallup Orgnization,2006.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职业倦怠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