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实施及其改进建议
2016-03-29李宁
李 宁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实施及其改进建议
李 宁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师交流政策正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保障师资力量均衡为着眼点而开展实施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多份有关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政策文本,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依然暴露一些问题。本文对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为政策进一步有效落实提供建议。
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均衡
一、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人们需要追求拥有高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学校,这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交流有效地盘活了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发展,也通过交流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了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公平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中小学教师交流能够平衡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资源的分配,减小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一定程度上调节家长对优质学校的期望值,有利于缓解不良“择校之风”。
(三)有利于提升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教师交流为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能够在交流中体验并进一步探讨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差异问题,适应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本质和教学规律。另外,薄弱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到优质学校执教,亲身体验优质学校教师的执教理念,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方法,回到自己学校后也会带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当前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政策自提出以来,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下了很大功夫,试图从交流形式、交流对象、交流条件及测评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不少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同时也给薄弱学校文化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等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当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质教师交流难
一名教师从师范毕业到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大致需要8-10年的时间。对于名校来说,校长不仅担心派优秀教师出去交流不能换回同等水平的名师,更担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继而影响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所以校长的态度往往是将优秀教师留在本校,以巩固学校发展,外派的往往是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另一方面,受援的农村学校也很难得到自己期望的教师,使这项交流制度的意义大打折扣,无法有效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教师交流动力不足
在交流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担心自己交流后的生活、工作及经济利益。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悬殊,多数城市教师不愿放弃自己“待遇高、环境好、条件好、机会多”的学校工作而来到工作条件差的学校任教。交流期间也会面临经济、生活、交通、居住、家庭等多方面困难。同时,交流教师也担心会不会“一去不复返”,或者以后返回原单位还能否保留原来的工作位置等。因此,当前多数交流教师主动意愿并不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也往往是强制执行交流政策,使得交流教师带有消极情绪,交流实效并不凸显。
(三)交流教师发挥作用有限
城乡学校在文化环境、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各不相同,学生在知识基础及拥有信息量方面也自然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比城市学校艰苦,使得交流教师在生活及教学中适应难度加大。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交流时间过短,使得一些教师刚刚适应新学校的生活,交流期限就到了,交流作用发挥有限,很难实现“以一带百”的辐射效应。有些交流教师甚至出现消极坐等心理,导致交流教师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在薄弱学校的辐射作用,无法从实质上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引导薄弱学校的教师迅速成长。
(四)交流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从1993年开始先后出台多个关于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的规定,但这些政策性的规定还不完善。如谁来决定交流的人选?教师的个人权益如何受到保护?制度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出教师交流的待遇以及交流经费的保障问题和交流以后的发展问题等,这势必打击交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监督机制不健全和评估措施不完善,导致交流政策只重形式而不重过程和结果,对交流教师的测评也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实质性交流无法真正实现。
三、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教师交流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面对上述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政府、学校、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合作,积极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一项好的政策,不仅需要制定的科学合理,同时也需要广泛宣传。让政策利益相关者理解、认可并接受政策,才能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电视、报纸、信息平台等形式,广泛宣传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各种师资培训、讲座,组织教师主体认真学习,努力消除教师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明确认识到交流政策的目标和意义,培养教师对交流政策的认同感,以规范教师交流行为。要更新教师“一岗定终身”的职业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是优化师资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还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使学校和教师认识到自己与交流政策的关系,自觉自愿地配合交流政策的执行。
(二)健全教师交流激励机制
教育部门要加大投入,为交流教师提供完备的保障措施。如对交流教师给予专项补贴,解决交流教师的交通、住房、子女教育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落实交流教师优先评优晋级的激励机制,这一点可以借鉴日本的交流制度,把教师定期交流情况与职称职务的晋升等直接挂钩。在评优评职称方面,只有参与交流并经考核为合格的教师才有机会晋升职称。在教师流动期间,确保交流教师的工资、福利按时发放。教育部门每年定期召开交流教师表彰大会,对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主动并热情地参与到交流工作中。
(三)解决教师面临的各种难题
要解决教师所面临的适应难题,提高农村地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推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重点解决贫困学校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严重缺乏的问题,同时提供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使其逐渐达到规定的办学条件。要在交流轮岗前期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对优质校、薄弱校的教师资源、教学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充分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要通过系统设计,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发挥优质教师的辐射作用,让一个骨干教师带动一批教师,一批骨干教师带动一所学校。
(四)促进交流形式多样化
依据我国各地区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师交流形式和明确的交流期限。交流期限可分为短期交流、中期交流、长期交流,辅之以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如短期交流中实行优秀教师巡回授课制,优秀、骨干教师在重点、优质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之间轮换流动,发挥自身辐射、示范作用;中期交流实行对农村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指导;长期交流内实行青年教师流动制、城乡学校“一对一”互助制等。同时,国家应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流动教学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教育工作,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创新性补充机制,如“三支一扶”政策和“特岗教师”政策,鼓励更多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流动任教,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强化交流监督与评估
为保证交流政策正常运行,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与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对交流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确保交流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对交流学校和交流教师的交流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切实维护参与交流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对不认真执行教师职责的交流教师和不按上级指示要求执行的学校给予相应处分。要规范教师交流政策的评估机制,确定评估等级,在交流期限内定期进行评估,对评估成绩做好记录。待教师交流期限到期时,综合评估成绩,凡达到优秀者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并由教育部门调整其工作岗位,对无正当理由在交流中评估成绩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进,若情节严重者,延长交流期限。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必须要以规定原则为基础才能有序进行。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教师交流法律法规,制定科学、透明的教师交流计划,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要明确教师交流的具体程序,如交流者的条件、交流的期限及待遇等方面,让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的实施有法可依。与我国相比,日本具有相对完善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有法可依,法律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6年,教师一般以就近原则选择交流区域,绝大多数是在同一市、街、区、村之间流动。当下,我国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交流政策,推进优质教师资源和城乡学校的共享和共赢,提升义务教育整体质量。
[1]江楠.教师交流轮岗要关注内生动力的形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
[2]孙刚成,翟昕昕.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3).
[3]叶菊艳,卢乃桂.“能力理论”视域下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1).
[4]杜琳娜.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5]戴颖.我国教师交流政策发展与地方实施述评[J].教育评论,2015(6).
[6]李宜江,李子华.县域内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叙事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6).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Exchange Policy and Improvement Some Suggestion
LI 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t presen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balance of teachers’ power, teachers’ exchange policy was carried out. Since the 1990s, China has issued a number of relevant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exchange policy,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has still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chers’ exchange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exchange; policy; equilibrium
2016-05-11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264号);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项目(125114B)。
李宁(1982- ),女,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研究。
G522.3
A
2095-7602(2016)09-0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