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2016-03-29梁国东张金良李晓科
梁国东,张金良,李晓科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浅谈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梁国东,张金良,李晓科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通过较为广泛的调查与实地走访,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校园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打造环境文化、宣传文化、学术文化、宿舍文化、管理文化、专业文化的六位一体论,为民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文化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不仅仅是指文化产业,还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文化软实力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设体系。高等学校校园既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场所,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民族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肩负的责任。
一、民办高等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发生在高等学校校园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主要由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部分组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基础设施等;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为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制度;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党风、校风、学风、教风、考风、系风、寝风,以及师生所体现的精神面貌。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高校学生有以下四个主要功能:
一是认识与整合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体现,日益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校园文化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浓厚的历史背景,正是大学生模仿的“蓝本”。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寻找自身与集体、社会的融合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与磨合自身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从而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反思人生、确立价值标准。
二是规范与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蕴含的信念、道德、风尚、习惯等外化于广大师生员工之间,内化于学校肌体之内,对其成员产生一种强制性的规范教育功能,约束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使之建立符合校园文化价值的规范标准。校园文化的精髓之处在于较深层次的价值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参照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凝聚与激励功能。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凝聚师生,培养师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同时,校园文化会激发其成员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文化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传承正气、严肃校风、建设美丽校园文化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四是继承与创新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全面而客观地反映着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沉淀着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传承与发扬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既充满新鲜的创造力,又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对其成员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性格、情感等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办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良好的民办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能为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民办高等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于许多民办高等学校来说校园文化已经被充分认识,并纳入到学校建设上来,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环境文化不协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较晚,过多重视校园规模的扩大,忽视了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这不是真正的环境文化,要把历史沉淀、人为营建和特殊打造相结合,让环境文化感染人、沁人心脾。
其二,宣传文化不重视。单靠网络平台或广播站是远远不够的,不应忽视教室、实验室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所起的作用。要重视室内宣传导向、党建导向、思想导向;重视走廊过道等宣传平台,进行安全宣传、榜样宣传;重视图书馆的文化引领,宣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其三,学术文化不浓厚。一味追求课堂教学质量,忽视对学生课外活动、学术意识或学术行为的培养,会使学生读死书。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打造专业的课外文化活动,鼓励学术专研精神和探讨学术理论。
其四,宿舍文化不规范,只提升居住条件,忽略文化服务的打造。学生在宿舍中被网络包围,宿舍文化成了牺牲品。宿舍文化要紧紧盯住制度宣传、盯住家的温馨、盯住安全意识。
其五,管理文化不健全。只强调人管人或制度管人,严重忽略文化管理。文化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式,不像教书育人那么直接。但是,相比人盯人的管理、制度约束人的管理,文化管理是让人从内心深处认同,从而主动地让其行为符合管理标准,甚至主动迎合管理标准。
三、民办高等学校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校园文化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与沉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设与营造的过程[1]。
(一)校园环境文化
公共设施齐全,建筑合理布局,教学楼等可以不高大,但必须美观,功能合理;路不用全部宽阔,但必须平整,也可曲径通幽;夜间路灯覆盖面全,同时路标清晰和指示明确;绿化景观不在于多,必须秀丽,并且具备文化底蕴和寓意深刻,如名人雕像或石刻等,能够让学生在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启迪;公共辅助设施需要齐全,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二)校园宣传文化
公共宣传特色覆盖,强化网络宣传平台。公共宣传栏的建设合理布局,必须结合学风宣传、科普宣传、典型榜样宣传、规章制度宣传等建立专设栏目,并定期更换;要注意设立广告宣传栏,疏导和规范校内广告的张贴,能保护墙壁清洁、美化环境;要建立和利用网络宣传平台,开设论坛,建立网络反馈问题通道,开设网络回馈页面,打通网络沟通渠道,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向师生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的及时和迅速的作用。
(三)校园学术文化
对学术文化的推崇就是崇尚科学。学术讲座的系统安排、专业学术和技能竞赛的系统开展能够调动师生对科学的探索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成果不断地引领学术前沿,激励师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积极地开展专业竞赛,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营建良好学风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
(四)校园宿舍文化
宿舍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必须强化安全意识,禁止学生乱接插排电源,积极利用宿舍宣传栏宣传火灾事故的危害,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受管理。在宿舍网络建设上,着力推进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节约网络运营成本,并起到网络安全监控、网络管理的作用。在文化营建上,要依据宿舍建筑的年代风格、设施配套情况等,尊重事实,依类区分,如古朴型、现代型、文明型、卫生型、学习型和团结型等,让宿舍成为学生的休息场所,让其发挥文化熏陶人的积极作用。
(五)校园管理文化
校园管理应该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需要有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手段等协同发力。建立具备先进管理技术的管理平台,在学生管理上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在校园内实施一卡通举措,方便学生出入校园,保障学生安全,确保平安校园,方便学生图书馆借阅、宿舍进入、食堂用餐等。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制度与时俱进,保障制度落到实处,规范学生校园文明行为。倡导人文关爱的管理,能使学生积极地接收管理和引导。应着力提倡文化管人,积极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宣传,积极引导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熏陶和影响师生积极向上、服从管理、遵章守纪。
(六)校园专业文化
校园专业文化是一个既抽象而又复杂的集合体,一方面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体现,另一方面是专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同时对社会职业文化有着引领作用[2]。专业文化是指行业、事业以及不同科学门类的不同专业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以及专业实验室筹建过程中,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要得以充分体现,如可以在实验室设立专业宣传栏等,大力开展专业技能赛事,形成突出专业特点和提高专业水平的向上氛围等;如积极开展专业报告会,让师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形成专业探索意识和拓展专业建设。
随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越来越多民办高等学校把校外的企业文化也引入到校园的文化建设中,极大地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也是一个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过程。要牢牢把握机遇,紧紧地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本学校的自身实际发展需要的校园文化。
[1]陈孟,江宇冰.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大学,2007(9).
[2]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1).
2016-04-18
2014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非营利民办高校发展的研究”(吉教高字[2014]46号)。
梁国东(1978- ),男,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金良(1978- ),男,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研究;李晓科(1976- ),男,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8
A
2095-7602(2016)09-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