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2016-03-29李瑞瑞孙迎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文化

李瑞瑞,孙迎光

(1.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2.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和”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李瑞瑞1,孙迎光2

(1.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2.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转型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呈现出功利化、虚拟化、同质化等特点。本文旨在发掘“和”文化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引导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取长补短、相融共生”,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

和文化;人际交往;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强不息、孝亲敬长、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等特质,而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更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价值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这些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这样一种文化也被称为“和”文化。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呈现出功利化、虚拟化、同质化等特点,不少人甚至表现出心理扭曲、性格偏执等负面特点。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的“和”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一、“和”文化的当代审视

(一)“和”文化的传统解读

《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意思是指不同的要素得到恰当的配合,就能促进事物的生长发展;如果相同的元素凑在一起,就无助于事物的发展。《礼记·中庸》中,“和”被看作人生修养所达到的境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此外,“和”还被看作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如《尚书·尧典》云:“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3]。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中。

(二)“和”文化的当代解读

中国“和”文化在当代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强调共生共存,这是维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承认差异,这是事物多元发展的关键依据;再次,强调整体,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一个整体之内遵循规律、合乎规律地发展;最后,承认因变而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整体向前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4]这一重要论断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表现在社会发展方面,是“大同”和“民胞物与”的理想社会;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中节之谓和”的身心和谐;表现在国际关系方面,是“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平等友好关系。

(三)“和”文化的当代价值

黑格尔指出:“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5]中国文化强调“以文化人、以德服人。”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6]中国“和”文化注重感化,使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能够倾心于先进文化,发自内心地学习和接受先进文明,成为先进文明的一部分。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应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只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正确看待个人的利益与人类的追求,而“和”的理念恰恰提供了借鉴价值。运用“和”的理念,可以稳妥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非“和”现状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在培育健全人格、塑造强大内心、掌握生存本领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非“和”倾向

当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孤僻、偏执、冷漠、心理障碍等原因,与同学、朋友、老师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极少数学生存在狭隘、偏私、嫉妒等心理不健康状况,在与同学朋友相处时困扰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正常人际交往。

1.功利心增强

由于学业压力、情感空虚、能力不足、荣誉欠缺及社会、高校对大学生评价机制单一等因素,近年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增强。有些学生未进校门先找关系开发人脉,多方打探摸清所谓的“校园生存规则”,有些大学生甚至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通过人际交往塑造健全人格、培育健康心理等正面价值却往往被大学生忽视。

2.虚拟化突出

“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互诉衷肠”。可谓某些大学生交际现象的形象描述。大学生是互联网工具使用的主力军,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也就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一旦在现实交往中受阻,就会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和满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退缩孤僻、自我封闭的人格。

3.同质化明显

当今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不是“以人为镜”照自己,而是“以己为镜”选他人,选择和自己“同质”的同学,拒斥那些“另类”的同学,使得自己的交往圈子“志趣相投”。这种交往的选择忽视了交往的首因效应、光环效应、移情效应和刻板印象。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不能正确对待人际冲突,缺乏化解冲突的技巧,必将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和感情裂痕,阻碍大学生社会化品格的培育。

4.主动性不足

当今大学生缺乏主动与人交流、主动发表意见、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化解矛盾、主动消除隔阂的意识和能力。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交往状况把握的水平有限,造成了大学生交往的被动局面。再者,大学生在打理自己的生活、规划自己的学业等方面的主动性行为较以往有很大的增强,大多数学生无暇、无力、无意识去开展主动性的交往活动。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因素

1.自幼孤独的成长环境

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自幼处在“1+2+2+2”家庭模式的顶尖,这样的成长环境既让他们感受到上辈人从未体会到的家庭温情,但也让他们自幼就缺失朋辈成长环境,个性强、拒绝偏见、缺乏危机意识成为这一代人的标志性特征。进入大学、接触社会后,部分学生就表现出固执己见、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这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

2.心浮气躁的社会风气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不免出现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浮躁病”,热衷于“短、平、快”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样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或多或少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间或出现政治追求投机、学术精神缺失等现象。

3.无法回避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从入校开始,社会、家庭、学校就全方位、立体式强化“就业思维”,所有的努力目标都瞄准就业。能否找到一份待遇好、认可高、压力小的工作,抑或考入名校攻读研究生,成为当今社会评价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成果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交往都是为了积累自己的就业(读研)资本。就业需要证书、读研需要绩点,这些都直接造成大学生交往的功利化倾向。

4.过度依赖的网络平台

网络几乎占据了当今大学生生活的全部。从网上订餐到网上购物,从网上选课到网上听课,从网上交友到网上投票,网络加重了技术对大学生的控制,剥离了大学生的理性和情感。网络让原本需要面对面、心贴心的交往变成老子笔下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大学生的表达力、感受力等明显下降。

5.歪曲误读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被要求首先给自己定位,明确“我是谁,我想做什么”;再给交往对象贴标签,明确“他是谁,他能给我带来什么”。大学生鉴别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自然会把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爱好、成绩相当、甚至颜值对等的同学归为自己的交往对象,无形中减少了交往对象,降低了交往能力。

三、用“和”的理念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能力、感受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善于借鉴中国传统“和”的理念,做到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相融共生,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培育“和而不同”的认知能力

“和而不同”指的是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其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在与人交往中坚持“和而不同”,既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身就符合大学生年龄、阅历特点。我们必须让大学生明白,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首先要尊重其“独特性”,加强理解而不冒犯,通过有分寸、有节制的表达意见来感化对方。因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该是一种“君子之交”,即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而是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这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二)培育“有容乃大”的感悟能力

宽容就是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并且能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社会是多样性的存在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差异,这些差异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根源,而尊重交往对象的差异是人际交往得以进行并且提升的有效途径。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缺乏对他人的宽容与接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首先为大学生树立宽容的榜样,宽容学生的过失与缺点,告诫学生今日犯错是为了将来不犯错或者少犯错;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以此减少交往中不必要的矛盾。要引导学生树立有“交”无类的理念,拓宽交际圈,在多样性的交往中既发现自己的长处,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得到别人宽容的同时宽容别人也就简单许多。

(三)培育“取长补短”的协同能力

古人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9]任何人总有自己擅长的,也有自己不擅长的;有自己的优势,就必然有自己的劣势。交往活动中的任何对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的成长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弥补劣势、强化优势的过程,社会的进步就是每个人在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的基础上与人协作共生的过程。取长补短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帮助人们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发展。

(四)培育“相融共生”的发展能力

中国人自古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准则,奉行“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中国文化没有侵略、称霸的基因,中国人也不认同个人的发展建立在践踏别人发展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方面,中国人同样奉行“互惠共赢”。“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一个好汉三个帮”、“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在人际交往方面最集中的体现。

如前所述,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往往具有利己性和排他性,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西方文化大力冲击之下,舍义取利、背信弃义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主动接纳、善于学习、求同存异、相融共生。

四、结语

当前,中国开放程度全面加大、世界多元文明相互碰撞,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增长才干、干事创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困扰。交往的动机、手段、对象、平台等都成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必须认真思考、仔细把握的问题。“和”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极力主张“和为贵”,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团结协作、互惠共赢。

[1]左丘明.国语[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223.

[2]杨天宇,注说.礼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722.

[3]周秉钧.尚书注译[M].长沙:岳麓书社,2001:1.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

[6]郭竹平,译注.论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7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15.

[8]卫广来,译注.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11.

[9]郭竹平,译注.楚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87.

2016-02-19

李瑞瑞(1985- ),女,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孙迎光(1959-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6)09-0145-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文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