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视阈下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研究
2016-03-29林舒曼
马 颖,林舒曼,王 鑫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社会空间视阈下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研究
马 颖,林舒曼,王 鑫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本文以社会空间为理论视角,探究农村动迁老人移居后的物理、文化与互动空间特征,以及各社会空间下的社区融入问题。新移居社区在物理空间方面表现为社区区域隔离化、住所条件一般化、生产与消费空间不足的特征,互动空间表现为对象单一性、时空随机性、内容日常化特征,文化空间则表现为狭窄化特征。经济空间中的经济地位弱化、文化空间中的认同感缺乏、互动空间中的互动中断与缺失是影响动迁老人社区融入的主要因素。
动迁老人、社区融入、社会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土地利益和空间效益为指向,以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土地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型城市开发活动在中国迅速发展[1]。以此为基础,席卷中国的城市绅士化运动产生[2]。此类城市绅士化运动在转型期催生出两种不同的动迁类型:一是基于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建设,依据“级差地租效益最大化”的开发原则,以“原地—城市边缘地带—远离城区的外环线周边地区—远郊”为人口迁移方向的“城市动迁类型”;二是基于城市化,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的“农村动迁类型”。前者属于城市内部迁移,社会空间极化问题较弱,城市动迁人口新社区融入难度较小;而后者涉及的农村动迁人口以失地农民为主体,在城镇新社区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生活方式适应等方面困难重重。
虽然任何年龄段的农村动迁人口都经历艰难的社区融入过程,但动迁老人不仅要应对动迁中可能存在的被动移居、社会空间极化的负面情形,更要面对老年人身份所带来的无收入或收入不稳定、适应能力弱化和“成就感与失落感”冲突等问题。区别于动迁人口中的儿童与成人,老人在新城镇社区的融入过程面临更多难题,但学术界未对老人社区融入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相关研究集中于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儿童群体[3-5]。另外,动迁老人移居城镇新社区后,首先要面对移居前后差异较大的社会空间,但相关理论视角对该问题的介入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农村动迁老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空间为理论视角,探讨其移居后的社会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程度的主要问题。
一、移居社区的社会空间特征
学界对社会空间无明确定义。布迪厄提出的“场域”可视为一种社会空间,即在每个集合构成的社会中,个人所处的地位所构成的空间[6]。列斐伏尔则认为社会空间是社会关系催生的空间表现形式[7]。以戴维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主义城市理论也迅速发展,提出空间正义、城市空间生产机制和空间资源竞争与博弈等理论。总的来说,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空间是以物质空间为载体的、承载更多社会构成要素的复合体,常常与某种社会结构相结合[8]。因此,本文将从物理空间、文化空间与互动空间等维度出发,考察动迁老人移居社区的社会空间特征。
(一)物理空间
1.社区格局
动迁安置社区主要分布在新城区边缘地带,社区楼盘布局紧凑,与城市一般社区在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产生视觉与心理的压迫,形成更封闭的社区空间状态。陆影则认为这种空间差异将进一步扩展为城市空间上的二元区隔,甚至在城市区域的增长边缘地带形成“城中村”的社区空间类型[8]。
2.住房条件
住房作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往对象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住房的面积、户型、日照、区位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互动特征与家庭关系。何深静与刘玉婷指出,动迁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以社会经济和地理空间双重边缘化为代价换取住房条件的较大改善。但另一方面,动迁安置房相较于一般商品房,户型更简单、区位更偏僻、楼盘布局更紧凑、周边设施与绿化不完备。这种相对欠佳的住所条件影响动迁老人的内在心理舒适度和物质生活满意度,甚至催生相对剥夺感[9]。
3.生产与消费
农村动迁老人移居前的经济来源以劳动收入和家庭成员供养为主。丁志宏提出,2010年老年人的经济生活来源中,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40.7%,劳动收入占29.1%,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的占24.1%,但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城乡、婚姻、地域差异。移居后,农村动迁老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农业生产资料被征用,其他谋生手段也因自身高龄在城市中无法施展。农村动迁老人经济来源主要为家庭成员供养与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性的消费活动则以生存型消费为主[10]。
(二)文化空间
农村动迁老人很少处于休闲养老的状态,家务劳动和是否照顾小孩是影响闲暇时间的主要因素。从时长看,动迁老人和一般城市老人均具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但动迁老人的闲暇时间更多消耗在居所内。他们倾向于看电视、睡觉、听戏,却较少参与社区活动,其社区文化空间大多依托于社区居委会等机构组织的文化活动,并在社区范围内形成文化群体。
该文化群体虽不具备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组织结构,但在社区范围内具有稳定性,原因在于动迁老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时长与内容因其闲暇时间的固定性而变得模式化、例行化。
(三)互动空间
1.初级群体互动
动迁老人的社会互动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依旧遵循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样的。”[1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催生的更频繁的互动与互助行为,使家庭居于社会关系的核心,家庭外的互动相对较少,家庭内外边界不断被强化。情感和信任更多指向家庭内部,与家庭以外社会成员松散的联系则造就脆弱的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动迁老人与邻里的互动呈现半陌生化,互动大多发生在超市、菜场或接送孩子途中,时空安排是非定向的。不同身份的老人没有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感,其话题大多围绕农村生活、进城后的感受、子女家庭,讨论的是碎片化的生活体验。因此,动迁老人在城镇中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难以拓展。兼之动迁老人与移居前交往对象互动的中断,最终造成动迁老人社会支持的脆弱性。
2.次级群体互动
动迁老人一般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渠道参与次级群体的互动。在以动迁老人为主体的次级群体建立之初,其互动内容大多与该群体建立的目标紧密联系,即组织与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但随着群体的发展,动迁老人的互动内容更多涉及私人生活。另外,以动迁老人为主体的次级群体一般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与成文的组织结构。
二、社会空间中的社区融入问题
1.经济空间:经济地位弱化
动迁老人经济来源主要为家庭成员供养与最低生活保障,其经济地位弱化也相应地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家庭对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公”。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劳动人口抚养系数的增大,使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减弱、投入减少。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家庭倾向于首先将经济资源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中,而非老人的赡养。第二,社会保障不足,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家庭后顾之忧。
2.文化空间:身份认同感缺乏
动迁老人的文化空间狭窄且局限于居所,是因为包括语言、礼仪、行为方式在内的文化差异对动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带来巨大挑战,并进一步影响其内在心理舒适度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感最初被界定为人对归属于某群体的认知。但有学者提出,身份认同感不仅是个体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也包括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布劳认为,流动者不能简单抛弃旧有角色属性与角色关系,但若不接受和建立新角色属性,就无法适应新位置。若没有制度上的认同与确认,即使流动者建立新角色属性,他们在身份认同上也难以达到一致[12]。动迁老人即使迁居城市,社区的区域隔离和以城市人为参照对象所产生的区隔感,仍使该群体在身份认同上仍是农村人。
3.互动空间:社会互动中断与缺失
动迁老人的移居有被动化倾向,往往不能自主选择居住区域。原本一衣带水的邻里可能相隔甚远,远距离进一步造成互动的减少。但新社区内的社会互动又难以建立,动迁老人的社会互动长期保持交往对象的单一性和半陌生化、时空随机性与碎片化、内容日常化和简单化的状态,直接导致动迁老人的社会互动的不足。社会互动是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中产生“亲密感”与“熟悉度”的基础,如若社会互动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动迁老人就无途径和机会学习新的行为准则、内化新的价值取向,更深刻的社区融入也无从谈起。
三、结语
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动迁人口更具难度。本文以社会空间为理论视角,着重探究农村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研究发现,动迁后的社会空间呈现出居住空间上的社区区域隔离化、住所条件一般化、生产与消费空间不足,互动空间上的对象单一性、时空随机性与碎片化、内容日常化与表面化,文化空间的狭窄化等特征。这些社会空间特征进一步影响动迁老人社区融入程度。经济空间中的经济地位弱化、文化空间中的认同感缺乏、互动空间中的互动中断与缺失则是影响动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症结。因此,本研究对社区治理与促进动迁人群社区融入,特别是对农村动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具有理论意义。
[1]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J].社会学研究,2008(3):29-55.
[2]何深静,刘玉婷.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我国现行城市再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人文地理,2008,23(2):6-11.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4]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实践的策略研究——社区融入视角[J].社会,2010(1):127-151.
[5]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J].中国人口科学,2012(2):70-81.
[6] Bourdieu.The Social Space and Genesis of Groups[J].Theory and Society,1985,14(6).
[7]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
[8]陆影.社会空间视域下的“城中村”隔离问题[J].学术研究,2015(12):49-55.
[9]何深静,刘玉婷.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0,30(4):496-501.
[10]丁志宏.老年人经济生活变化:2005-2010[J].人口学刊,2013,1(35):69-77.
[1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2]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016-04-2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人的城镇化’实践问题与体制创新研究”(15ASH015)。
马颖(1995- ),女,从事农村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研究;林舒曼(1995- ),女,从事农村社会学、青少年研究。
王鑫(1986- ),女,讲师,从事城镇化研究。
C913.6
A
2095-7602(2016)09-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