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

2016-03-29于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技术型风景园林人才

于佳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

于佳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面也不断发生变化.在高校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向着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发展.就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来看,其未来也必将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天地.本文就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现状;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进行教育方面的选择越来越广泛,不少学生在进行高校选择的时候对高校情有独钟.高校在进行办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岗位的无缝对接,注重实用性教学理念的融入,将学生的择业观、学校的育人观、企业的用人观相统一,为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择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也同样如此,其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用更多的时间塑造风景园林方面的职业人,注重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架构、以及素质方面的培养.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遗憾地说,当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教学现状还不如人意.加强对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其未来的应用技能,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1 风景园林专业学科特点

风景园林专业作为高校的一个分支,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我国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加剧,其已经成为国家所重视的重点科目之一.加强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让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更加美好,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加强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尽快转换成为职业动力,投身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

1.1综合性

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专业设置并非简单的对园林的学习,更加融合了多元学科知识理论的综合学习.风景园林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同样需要更加综合的能力建设,让学生一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学习,坚持两者并重,共同发展.

1.2创新性

风景园林专业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一起打造具有创新性的学科体系.本专业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学科,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大自然的规律进行研究和开发,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创思维,运用新型的方式方法结合环境风貌,通过自身的审美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因此,本学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思维.

2 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传统所认识的传统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不需要研究型人才所具有的以发现和研究社会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需要以职业技能和岗位技术操作等规范性活动创造社会效益的技能型人才的技能.其属于一种全新型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其需要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原理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将这些科学原理很好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将其转化成为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在进行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时,既需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也需要注重社会的需要,还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2.1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校在进行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当制定明确的定位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定位,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从而让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现实需要.但是,当前阶段,高校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还没有明确的定位,对于学生的培养出现了方向的模糊性.学生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等不同,对于培养的方向也应当不同.教师应当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在此方面做的好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强、交叉性广的学科,涉及生态、建筑、艺术、历史、社会、心理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当前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对于其综合性的认识还不足,基本沿袭的是学术性、传统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因此,其所注重的学生培养模式基本还是研究生或者技能型的学生培养方式,这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有很大差距.并且,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对于实践的应用性还有很大不足.很多高校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但是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则出现了单调、枯燥的情况.

2.3教师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当前很多高校所聘请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传统高校退下的教师,或者聘用的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验有余,但是创新不足,是的很多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和关注.高校也聘请了部分青年教师进行风景园林教学,但是此类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对于教学更多的是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在进行实践教学或者实践创新方面还需要进行提升.因此,教师整体的教学方法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于创新手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对教育界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高校而言,其所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非常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企业的要求,只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生和人才.针对高校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思索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推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效率.

3.1明确培养目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让前进的方向确定而详尽,才能保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离.对于高校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来说也同样如此,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大致分为4个专业培养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园林工程与技术方向;园林建筑艺术方向;园林植物造景方向.而这四个培养方向均需要与应用性教育相联系,在目标的培养上确定以此四个方向为基础,培养具有应用型、职业型的创业者.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借鉴其他国家高校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只有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让学生的培养更加具有效率.

3.2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

风景园林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的、较强的实践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进行教学体系设置的时候一定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合理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师所设置的教学内容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将两者有效统一起来,保证理论应用到实践,力争实践中彰显理论,两者相辅相成.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体系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与学生特点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3.3增加教学实践

高校所欲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园林建设中,在实践中培养设计灵感,激发学生设计理念的形成.这就需要高校应当建立起与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合作方式,让学生走入到企业中,或者其他组织中进行相关的园林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单位需要,了解当前的设计潮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到实践设计与理论设计的差别,从中寻找自己学习的差距,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高校还要建立自己的实践创业基地,让进行理论学习的学生在学习理论之余能够走进实践创业基地进行实践.其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也让学生在一起的合作和实践中寻找灵感,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

3.4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能够让学生在风景园林专业的学习中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创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较好的手段,对学生的应用型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标本、挂图等开展直观教学,采用实际案例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创建更多的场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进行学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枯燥、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因为风景园林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置综合化实训作为教学的补充,聘请其他高校或者企业的高级人才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或者经验传授,建立“专业教师+技工”的双重学习方式.

4 结语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论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还是对于社会人才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从多方面开创思维,提高应用型技术教学技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

〔1〕李永华,张淑梅,刘保国,苏志国,田国行.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09): 88-90.

〔2〕杨贤均,王业社,陈立军.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4(03):20-22.

〔3〕贺坤,赵扬,张志国,白露.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构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9):184-187+ 219.

〔4〕董斌,陈晓兰,廖伟平,陶正平,赖巧晖.广东高职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设想[J].广东园林,2014(06):14-17.

〔5〕栾兰.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128-129.

〔6〕余红兵,文彤,周小梅,黄琛.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建筑,2015(10):110-112.

〔7〕林世平.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4):37-42.

〔8〕汤书福,陈茂铨,陈海萍.我国高职风景园林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刍议[J].中国园林,2013(04):80-84.

G642

A

1673-260X(2016)09-0253-02

2016-05-02

探索适于民办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理论课程教学新方法——以风景园林专业理论课程为例项目资助(Z2015010)

猜你喜欢

技术型风景园林人才
人才云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