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016-03-29才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才宝

(辽宁大学 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当代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才宝

(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祖国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伟大使命,而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优秀人才,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制度.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监管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日益对学生档案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筹划做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究.

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面临着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纵观全国,高等院校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培养,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杀等事故的频频发生,成为摆在学生管理工作面前的一个难题,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疏导,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1].其中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必然性

1.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学生的个体化与精细化管理是面临在大学生学生管理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体的心理档案,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与特长,制定适当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准确的对学生进行疏导,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困惑,并建立相关文本档案,为高校大学生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思路.

1.2学生本人亟需对自己心理状况了解的需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已经不能成为大学生活的全部,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积累的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所重视的书本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在普遍的大学中,学生的档案中记载的仍然只是学生的成绩、奖惩情况等内容,却缺少反映大学生总体素质的大学生心理状态.在大学一年级,学校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这类课程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见证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不断纠正中养成乐观积极,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1.3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制度与时俱进的改革中,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发展,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创新.但与此同时,学生的犯罪率、自杀率的数据也一直让人触目惊心.这说明我们需要更多地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沟通、及时调整至正确的方向[2].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高素质人才应通过大学生心理档案来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

1.4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当代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不止于科学文化上的人才,更是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身心健康更是很重要.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上有所依据,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2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积极意义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完善人格,加快当代教育改革,推动全国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项制度应时而生,将对广大学生、教育界、和社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1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心里承受能力较差.调查表明,大学生们的心理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改变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任务刻不容缓.尽管在大部分大学中都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大学生们由于受自尊心障碍、时间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增加了保密性,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心理状态的调整,更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2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加强

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学生只有拥有全面的素质,在面向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时候才有选择的权利,因此,提升个人素质尤为重要.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大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为自己增加核心竞争力.

2.3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实施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客观的、科学的、全面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档案纪录的结果,通过结果的显示、分析与评价,大学可以及时的把握大学生心理变化,指导心理教育工作的具体安排,切实对大学生进行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心理档案的建设本质是为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关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应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这样才会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的管理和使用上科学化和规范化.

3.1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保密性原则.大学生心理档案首要应该注意的是信息的保密问题,学生将个人信息放入大学生心理档案中表明了学生对学校和制度的充分信任.因此,学校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信息的保管与整理,更不得泄露学生的心理档案内容,应做好保密工作.

3.1.2客观性原则.对于档案信息的分析要客观,不可轻易下结论来判断学生的个人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进行判断,不能通过主观臆断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夸大和渲染.

3.1.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学生心理档案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档案.为了确保档案的时效性,要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跟踪性的持续调查.对进行心理普查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复查,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及时跟进与研究.

3.2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的形式

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用文本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记录,有利于保存的直观性,具有原始材料的性质.电脑软件式可以利用高科技的计算机调查大学生心理情况,并对此进行绝对保密,减少差错,确保资料的安全,有利于信息的整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档案形式结合起来运用.

4 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传统学生档案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相关心理档案的建立存在着一定的经验空白,学校在建立心理档案的同时应避免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心理档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4.1时刻保持科学的态度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作用主要是反映大学生当下的心理状况,如果失去了其客观科学的公正性,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首先在档案的制作方面应该安排相关专家进行制定,通过对档案内容的设定,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站在科学的角度考量大学生心理;其次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方面应该通过科学严谨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杜绝主观性;最后在对档案的总体信息进行分析时要保证多角度全方位,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档案内容,切忌主观臆断,不可以偏概全[3].

4.2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内容

学生的心理在不断变化,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保持健康心理,我们应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分析档案的内容,在档案的信息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潜力与发展的前景.通过对现在拥有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存在于大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判断学生未来成长的空间,挖掘其潜在的良好品质.不应该片面静止的看待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会随着年龄、环境、经历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复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变化,观察分析大学生心理变化趋势[4].

4.3确保信息安全保密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依靠大学生的信赖而存在的,是以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为目的而建立的,因此管理人员有权利和义务保证学生档案内容的绝对保密.档案要有专人进行管理,任何人都不得随意翻阅、泄漏学生的心理档案的内容,档案的管理一定要严格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才会得到学生的配合和认可,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否则信息一旦泄露,不但会对学生本人造成伤害,也会使学生丧失了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任,对未来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有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隐私应得到很好地保护,让大学生心理档案制度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近年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在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但同时,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全国高校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大学生心理档案制度一定会愈发完善,并在校园中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为祖国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天中学刊,2002(4).

〔3〕谌业锋.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人民教育,2002.

〔4〕杨世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教育与职业,2004.

〔5〕陈晴.长尾理论对数字档案的启示[J].湖北档案,2008(3):56-57.

G645

A

1673-260X(2016)09-0140-02

2016-05-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