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互动性研究

2016-03-29杨瑞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互动性受众空间

杨瑞峰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互动性研究

杨瑞峰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经济的发展催生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加剧,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人口聚集量的快速增加对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互动性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应用中需要结合导视系统本身的互动性元素,从设计原则、表现形式上来增强人的体验和感受,从视觉上、心理上、触觉上来融入情感和人文关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视觉导视环境.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设计原则;互动性研究;表现形式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群的涌入带来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使得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作为城市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从视觉导视的功能上、视觉体验舒适度上来拉近人与环境的距离.互动性作为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重要特征,需要从导视设计的内容、形式上,结合不同场合来营造独特的风格,塑造城市的文化意蕴.

1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互动性设计原则

1.1互动性设计要体现对受众心理的适应

从视觉导视系统受众本身来看,互动性设计的审美主体是受众,受众对视觉导视作品的理解与感知,应该从艺术共鸣上来呈现.通常情况下,具有美感的视觉导视设计作品往往获得较高的传达效果,而美感的产生需要从导视作品设计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中来获得,并非单单依赖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内容.也就是说,对于视觉导视设计作品,要让受众能够从中感受到情感,增强身临其境的内心愉悦.同时,受众在对现代设计生活中的作品感知中,由于视觉审美容易产生麻木状态,冷漠无趣的视觉导视作品不仅无法激发人的审美欲望,也难以满足提升视觉导视系统的亲切感.因此需要从视觉导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上,强化视觉与听觉、触觉的多元融合,关注其他群体,如儿童、残障人群的内心需求,打破常规设计局限,来营造安全感和亲切感.

1.2互动性设计要体现受众的易识别、突出性

视觉导视设计作品本身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辨识需求,对于直观的、易识别的导视标识,能够为受众呈现准确、清晰的导视功能;而对于模糊的、含混不清的标识,如人为破坏、自然损毁的标识,缺乏辨识的可靠性;还有些标识设计过于简单,无法给受众传达准确的信息;有些标识设计过于复杂,过于求新、刻意增加互动性反而降低了视觉导视系统的直观性,违背了导视系统自身便捷性设计的初衷.同时,公共空间视觉导视设计要突出显眼,要便于受众第一时间获得导视指示功能.如何做到突出效果,需要从公共空间环境渗透中,强化视觉导视作品的功能性、艺术性,特别是在导视系统的指引、导向功能上,要强化导视设计的与众不同.好的导视设计作品,不仅要具有明确的导视功能,还要融入周边环境,从满足受众的身心需求和认知需求上体现亲切感、温暖感.

1.3互动性设计要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

对于公共空间视觉导视设计,设计师不仅要强调视觉设计本身,还要与城市的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历史等相互渗透,增添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的文化内涵.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不同城市在视觉导视设计中,要强化对城市特色的传递,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在视觉导视形象中的运用,要贴近城市人群的审美需求,避免产生怪异疏离之感.导视标识是以符号形式呈现视觉上的美观,其短时记忆性是最大特点,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播更具有良好的传达效应,要结合城市形象及定位,从城市的经济、文化、活力上挖掘和抽象视觉要素,突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1.4互动性设计要体现视觉标识与周边环境的适应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视觉导视设计同样需要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导视设计中,要结合视觉导视设计的内容,从公共空间所占的地标环境、地标位置来综合考虑,融入主要街道、城市建筑、城市功能空间,并以真实环境为依托,实现视觉导视与环境的相互映衬.如在迪士尼乐园视觉导视设计中,从导视标识内容组合上,将主题公园的娱乐性、以及环境的童趣性进行渗透,避免单调严肃的视觉感受,融入丰富多彩的导视体验.同时,在导视设计与环境的融合上,借助于导视设计内容、功能及指向要求,可以实现不同环境的特色化设计.如对于家居场所要突显家庭的环境与风格,对于休闲场所要体现出娱乐性,对于商务场所要体现办公性,从而实现不同视觉导视与环境、造型、装饰手法的多元交融.

2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互动性表现与应用

城市空间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而不同公共空间在视觉导视系统互动性设计中,需要从美观、科学、实用、环保、人性化上充分发挥各设计要素的特色,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特点和习惯.如利用不同图形、文字、色彩、技术效果、排版方式、照明手法来营造符合受众心理、生理特征的视觉导视形象.当然,在进行视觉导视形象互动性设计上,还需要通过对不同人群年龄、民族、文化、职业、生活经验等的差异性进行调研,从不同受众人群的行为目标来明确导视设计的表现形式.

2.1趣味性表现与应用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并非局限于功能性,还要从表现形式上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增强审美情趣.在城市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导视系统设计表现要给受众带来直接的情感体验.利用材质要素增强可触摸性、利用不同色彩来表达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在某游乐园导视系统设计上,考虑到不识字的小朋友的视觉特点,在进行园区导视标识互动性设计中,通过卡通动物形象来增强标识的趣味性,利用鸵鸟的脚掌印来指示鸵鸟园,让孩子们既从中辨识了路线,还培养了观察能力,感受到了乐趣.当然,对于趣味性的营造,也可以通过间接性来表现.可以利用抽象的视觉要素,本身并不具有趣味性,而在设计师的知识与经验抽象化中,能够形成与社会约定俗成的普遍认知形态相关联,并为多数人所接受.如某古榕树景区在导视系统设计上,将“禅”意作为受众贴近自然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导视牌的木质肌理上,以自然木纹来传递宁静,给人以联想;再如法国巴黎某机场公共导视设计上,利用枚红色作为主色,其创意来源于巴黎被称为浪漫之都,让每一个亲临机场的旅客,都能够从色彩的渲染中感受城市的文化特色.还有日本的城市街道导视设计上,不仅使用传统的木村、金属等材料,也使用新型钛合金等材料,加之丰富的喷涂色彩变化,体现了日本的现代感、时尚感特色.

2.2对城市文化情感的表现与应用

在公共空间视觉导视互动性研究中,要综合受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不能局限于视觉传达信息本身,还要从视觉导视审美性上,为受众带来多重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每一个城市都是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形成文化特色,这些累积的历史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这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人文历史、生活习惯和风俗,也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与表现,不仅要指引道路、路名、方向、位置等基础作用,还要从城市视觉文化上融入并传递城市的文化情感.在增强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互动性上,城市标志的设计、城市吉祥物的设计,城市导视元素的选择等等,要能够调和城市的文化脉络,从空间导视形象塑造中,增强城市的文化特色.如在重庆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上,要强调重庆的山城特色,围绕重庆的地域文化特色来营造鲜活的城市情感;再如苏州,作为江南城市的典型,小桥流水、园林景观等成为苏州的城市名片,而在视觉导视系统表现上,将这些独特从城市文化进行挖掘和展示,增添城市的文化魅力.我们从国外的设计师在进行城市视觉导视表现上,往往立足城市的基本文化特色来展开.如日本的秋叶原,将日本动漫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相融合,在车站设计上以龙猫造型来表现,在指示牌设计上以动漫人物剪影来表现,在视觉配色及文字字体表现上,也突显出动漫的轻松与活泼.

2.3从视觉导视系统设计中强调体验与参与

体验感是公共空间视觉导视设计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导视系统设计人性化的主要方式.视觉导视互动性设计要渗透受众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如某地世博会主展馆的导视系统是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将树叶形态投射到展馆地面,借此来指引受众确定场馆方向.游客在树叶导视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绿色环保的主题,还能引导游客参与其中,实现与导视系统的互动.体验性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引导人们参与到导视系统中,通过体验来获得导视系统的功能表达.随着视觉导视系统向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设计师也将激发人的其他感官作为设计的新手法.如在导视互动性设计中,借助于动态多媒体音响系统来激发受众的听觉感知,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受众在科技与娱乐中获取多重感官体验.另外,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公共空间视觉导视互动性设计,还要融入外文元素,如英语、韩语、日语等,以便于不同外国游客能够最大化的获取导视信息;在增强导视系统互动性设计中,还要体现对残障人群的关怀,特别是老年人、低龄儿童、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以及坐轮椅者的特殊需求,能够为不同受众提供多感官的参与体验,提升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互动性.

3 结语

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互动性设计,要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提升上,表现更多的艺术美感和受众的心理共鸣,而这种共鸣就需要通过视觉导视作品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来实现.因此,在突出公共空间视觉导视作品的互动性上,要从功能性、艺术性、环境适应性上,挖掘导视作品的特色,营造亲切感,满足受众的生理、心理需求,增强导视系统的人性化.同时,在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上,特别是互动式、触摸式导视系统的设计,将手机与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来实现快捷、直观的呈现,为公共空间视觉导视互动性应用注入了更多活力.

〔1〕王旻.城市符号的建构——以城市公共艺术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2(02).

〔2〕李橙卉.城市园林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潘镜如.论导视设计的表现力、引导力与执行力——点、线、面设计思维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运用[J].美苑,2014 (04).

〔4〕李小婧.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分析[J].设计,2014(08).

〔5〕曾旭东,黄亚鹏.从民俗资源共享角度论老社区公共空间的再造[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02).

〔6〕雍佳.导视系统设计中色彩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2).

〔7〕邓宵婕.导视系统造型设计是与环境对比关系处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J534

A

1673-260X(2016)09-0099-02

2016-05-11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科研课题(SK201510)

猜你喜欢

互动性受众空间
空间是什么?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创享空间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玩转表演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