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状及完善策略
2016-03-29叶丽君
叶丽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状及完善策略
叶丽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会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它指的是企业向外界公布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文件报告.一般来说,会计报告主要参考账簿记录情况,通过文字、表格的形式详细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依据.信息记录往往数据量大且比较散乱,所以应该加强信息筛选整理,做到保质保量,建立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切实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本文分析了当前会计报告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探究分析问题原因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作用;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订,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国际上基本认同和等效的规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财务信息与实际管理需求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时效性降低,甚至时段性失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逐一的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目前会计报告出现的问题
1.1会计报告的时效性有所欠缺
会计报告绝大多数都是定期报告一次,缺乏时效性,这恰恰制约了信息独特优势的发挥.当前,会计财务报告基本都达不到时效性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时间间隔太长,这种不及时性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所以,会计财务报告应尽可能缩短信息披露周期,增强会计信息时效性,更好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会计报告更多是侧重过去经济信息的反映,而没有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判断.在外部经济形势稳定的前提下,企业未来前景规划可以依据旧有的会计财务报告信息,分析内在联系做出判断.相反,如果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企业就不能拿历史财务信息作为未来发展判断的唯一标准,这会造成会计报告使用价值下降.
在会计理想情景中,比如物价处于稳定水平,但现实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当物价水平、经营条件等因素改变时,像原始成本等会计基础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会与现实情况相违背,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最近几年,由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市场变化,企业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加严峻,这使会计理想设计往往脱离实际情况.但是会计基本原则的有效使用是以会计假设成立为前提条件,如果假设不存在,那么会对信息处理、发布环节造成影响,会计信息价值也大打折扣.
1.2会计报告的前瞻性有所不足
许多会计报告都把重点放在分析企业财政情况和经济效益上,对于企业经营潜在风险和未知因素估计不足.过去的会计报告,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反映金融工具市场风险,评价信用风险.很少有关于企业运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分析:从具体形式来说,风险评估大多集中于报表附注、别的财务报告甚至是非财务报告,人们很难全面获取企业风险评估信息内容.在未知信息预测方面,往往利用一些固有模式原则像目标达成原则、原始成本原则、有效性原则等等,把不确定信息从报告里排除,而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这些信息却是关键信息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科学有效的会计财务报告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企业自我总结改进的依据.只有经过深刻反思,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才会更加科学合理.该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一个成功企业必须要做到的重要环节.
1.3会计报告披露手段不完善
会计信息披露手段不完善的表现主要是公布信息的途径和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当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主表、盈利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动报表以及有关附表、附注.该办法的最大缺陷就是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种差异会影响报告信息实际作用,往往投资者不能从会计报告中获得自己期望了解的信息,影响决策正确性.
总的来说,所有财务报告都必须依据不同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会计分析报告.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选择科学方法解决不同财务问题,这样会计报告才能更真实有效,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和战略目标要求.
1.4企业的制度及相关法律对于会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结构不合理.当前,会计报告很大程度受企业制度和法律影响,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内部人员干涉,导致企业管理体制结构不合理,会计报告程序混乱.内部管理人员往往利用职权干涉报告内容、信息发布时间等方面,造成内部审计成为形式,影响信息质量.第二,企业公司的大股东权力较大,会计报告从利益关系考虑不会全面客观披露信息,大部分是大股东单方意志体现.这反映出少数人利用会计来操控股市,进而为自己谋利的恶劣行径.
与科技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备.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它受一定客观条件制约.第一,因为会计工作长期以来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相关规定存在漏洞,这就给一些上市公司偷税漏税提供可趁之机,而且部分法律法规内容条款不一致,助长了一些公司弄虚作假行为.第二,由于会计评估中必然会有主观因素、不确定因素存在,所以不同企业对其看法和采取相应对策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各自的指标很难进行对比分析.即便是同一企业内部的相同业务,不同的会计人员来测评也会有不同结果.第三,一些会计计量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全面特别是忽视潜在因素的变化影响,很难得出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
2 解决会计报告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提高会计报告的时效性
加强建立完善财务报告信息制度,增强会计报告信息时效性.第一,保留定期报告制度,根据报告结果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第二,建立实时信息报告,提高决策科学性.在时效财务报告建设方面,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季度汇报的报告时间制度,报告内容要主次分明,切忌面面俱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及时进行分析公布,会计人员在利用计算机完成信息处理后,就会有相应的报表显示,极大减少了报告形成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会计报表应进一步细化报告信息内容,全面系统反映出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可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让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过去的财务会计报表通常都是比较概况、综合的,对于企业不同业务和交易的详细特点缺乏分析,而信息使用者对这方面的信息要求十分看重.例如实时信息;计量多样化基本信息;初始数据信息;当前事件、今后事件、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可见财务影响等信息.
2.2提高会计报告的前瞻性
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来说,企业前景预测信息是他们战略决策的直接依据.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国家只要求上市公司预测每股的收益情况,并提交相关数据.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要形成系统完备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较大,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实用性.由于信息使用者各自利益不同,所以评估一家公司的收益和风险会有不同的心理情感,造成评价结果差异.这样一来,企业制定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今后的财务报告要增加部分企业前景发展内容.比如在世界上大多数实力雄厚的企业中,它们的会计人员制定的公司季度财务报告,往往都有对公司今后发展的详尽财务规划内容,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3创新会计报告的手段拓展其内容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推广普及,企业会计报告在新形势下应不断改革创新,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积极推进会计报告手段优化升级,不断拓展报告信息内容,而现代信息技术为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建立实时报告电子信息系统十分必要.
依据会计报告充分披露原则,必须全面提供正确客观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方便用户了解信息,也就是跨级报告必须披露一切有利于用户了解和制定决策的有价值信息.所以企业要立足于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拓展信息内容,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要包括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信息,也要披露未来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也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有全局性信息,也要有局部性信息;不仅要有确定信息,也要又不确定信息.
2.4加强企业会计相关制度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企业管理结构会对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确保信息内容真实性.另外,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能推动企业管理结构改进,加强披露更多真实财务信息,可以为管理者采取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这些作用正是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所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结构是有效打击会计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建立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才能进一步规范会计操作,保证会计信息有效披露.拥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投资者才能依据会计报告真实信息来进行战略决策.加强完善产权制度有利于企业股权所有者财富利益最大实现,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加强企业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增强会计报告信息时效性,做到及时、公开、有效.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明确要求,会计工作必须及时处理,而且会计信息披露有关规定里,也有明确条款,但缺乏严厉的惩罚手段来针对那些会计信息披露严重滞后的公司.所以,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惩罚处理制度十分必要.在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公布时间外,还必须建立明确严格的惩罚措施,加大依法执行力度.
〔1〕张德容,周清明.对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
〔2〕杨厚学.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及改进方略[J].现代商业,2009(27).
〔3〕田茂.我国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
〔4〕陈平.浅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经贸,2010(24).
〔5〕吴彦杰,于子元.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6〕严颜.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问题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12).
F275.2
A
1673-260X(2016)09-0085-02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