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

2016-03-29孙忠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两位数数学课堂教学

孙忠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

孙忠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随着新课程实践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备受关注。由于课堂规划的错位,使导入新课在课堂上占有太大比重,或者出现导而不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进行。本文分别从导入的目的、原则以及方法等方面来阐述小学数学有效导入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课程设计中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是课程的点睛之笔,使学生自发地去接受新知识。

一、有效导入法的定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是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又要重视教师的有效引导,当学生的自主探索有障碍时,教师就应发挥主导作用。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填鸭式地交给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有效导入法的作用

1.激发兴趣。有效地导入新课不仅能够说明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还能使孩子们对知识产生一种探索欲望,怀着一种迫切的心情等待新课的到来。

2.集中注意,发展思维。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新课的引入部分,找出本课与旧课的链接点,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创造情境,就能很快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并促使其在课堂的思维活跃发展。

3.联结知识,促进迁移。系统性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特点,其间的联系是数学知识迁移的基础。明确引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新课所需要的旧知识,建筑好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学好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4.沟通情感,强化识记。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授课中那些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戏正适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放松他们的心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快乐地游戏、学习。

三、有效导入法的原则

1.符合科学性。导入新课一定要从本课的内容出发,导语可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可以是为补充内容的完整性,还可以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专注。无论是哪种都必须遵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体现启发性。如果教师设计的导语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说不能够促进其思维跳动,那么他们就很难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并提出这种两位数加两位数怎么算才更方便简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位数的加法”,这种导入太过急促。有效地导入应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增加互动性。教师要学会俯下身来与学生沟通,有沟通的教学才有血有肉,有交流的引导,才会引领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跟随老师的引入进入课堂,而不是枯燥地等待老师“挤”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

4.富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导入语的时候,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很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教师导入很乏味,则学生很容易将心思还放在课间的游戏中。所以,导语一定要有趣味,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带入课堂。

5.注意简洁性。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导语的精简是所要追求的,在课堂上以最快的速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教师能力的体现,要将学生的兴趣“勾引”到新课中来,取得最成功的导入效果。

四、具体做法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1.以旧带新导入法。“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它的知识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因此学习新知识,一定要复习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例如,一年级下学期学习《捉迷藏》(十几减8)时,采用的就是“以旧代新”导入法,由于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因此,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先拿出一组十几减9的算式,让学生独立解决算式,使其回忆起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这时教师可以问:“十几减9我们会了,那十几减8谁会运算呢?”引入新课。

2.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法。新课标明确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运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数学回归于生活,把生活搬入课堂。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中的面积时,我们不仅让孩子们在家里做好1平方米的纸带到学校来感受1平方米有多大,还带领孩子到操场上用100个1平方米的纸来摆出100平方米,并站在领奖台上感受100平方米有多大,进而能够估计操场有多大。

(二)贴近新知导入

1.直接导入法。新授课中常见的就是直接导入法,例如,我们在讲十几减7的时候,教师会直接打出课题:十几减7。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十几减9,十几减8。师:那你大胆地猜一猜,十几减7与十几减9、减8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异同呢?

2.设疑导入法。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伊始,教师如果能够适当地巧设悬念,一定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顺势将学生拉入数学的海洋。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出示:淘气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是笑笑今年也是12岁,但她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学生会进入紧张而又激烈的讨论中,很好奇可是又迷茫,这时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

(三)创设情境导入

1.生活情境导入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例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这样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超市么?”这就充分链接了学生的生活,老师继续问:“去超市买东西得用什么啊?”对于生活中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们非常感兴趣,课堂氛围融洽,老师继续导入“在中国我们使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2.故事情境导入法。故事是孩子心目中的童话王国,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一旦故事开始了,无论多么顽皮的孩子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你讲的课。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立体有趣,有利于学生们活跃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学习“0”的时候,挂出了一幅小猫钓鱼的图,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入手,让他们自己根据图片编故事,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都特别想讲故事。当一名同学说到最后一只小猫什么都没有钓到的时候,教师顺势提出问题:“一个也没有,我们能用数字几表示呢?”引入新课,通过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很轻松地进入课堂。

3.直观感知导入法。是利用实物展台或者教具等方式,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方便其观察与记忆,从而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进位加法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满十进一,教师会选择下发小棒,并在展台中用实物小棒为孩子们演示每当小棒数凑够十个就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而十捆就要放在一起表示一个百等等,充分利用实物展台或者教具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知识。

(四)激发情趣导入

是采用儿歌、游戏、谜语、录音、故事、录像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的方式。

1.游戏导入。这比较适用于低年段的学生,他们比较好动、好奇,利用游戏既能说明一个知识道理,又有很强的趣味性。例如,在三个两位数相加教学中导入,同学们爱玩套圈游戏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一玩,游戏规则:四大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套圈,每人套中3个,套完后比一比,谁3次套中的得分高,谁就赢了!(分大组,代表上台套圈,其余学生记录数据,收集信息,填写记录卡)。团队的游戏,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为了更快地赢,他们自主探索相加的方法,利用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2.谜语导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小学一年级《小明的一天》的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个谜底是什么啊?(钟表)今天我们就和小明一起来认识一下时间。

(五)简介导入

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对课程有关的人物或事物进行简单描述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学《七巧板》的导入,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还记得吗?我们还可以用这些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呢!瞧,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事物“七巧板”,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为流传,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今天我们也来研究一下七巧板,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征?

以上是课堂教学引入的几种方法,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远不止这些方法,每种类型的课都有它特别适合的导入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使课堂更加高效,不论我们选择哪一种,都要严格地把握住导入的时间并控制住课堂的节奏,导入可以创新、可以新颖,但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给新课留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导入是教师学识与智慧的综合体现。

[1]王悦.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能技巧[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3).

[2]吴星云.导入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速读(中旬),2015(9).

[3]邓友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9).

[4]张进新.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大众,2007(10).

[5]曹琼.有效性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

[6]肖刚.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7]郑江龙.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4(21).

[8]冯瑞娟.以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4).

[9]闫慧龙.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10]叶艳茹,李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

[1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苏航

G623.5

A

1671-6531(2016)10-0078-03

孙忠清/榆树市黑林镇芦古学校中学一级教师(吉林榆树130400)。

猜你喜欢

两位数数学课堂教学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两位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