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调查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16-03-29韩雪军杜国民
强 健,韩雪军,杜国民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调查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强健,韩雪军,杜国民
为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选取呼伦贝尔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自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卷》为研究工具,结果发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创新创业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四维度及总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四维度及总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据此,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设置健全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现状调查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应用人才的培养。[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表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2]这都预示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但是,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每个创业的大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施展才干,实现最初的梦想。创业能否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素质高低。创业者要具有发现市场、把握机遇的敏感性,以及深层次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3]不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还背上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所以在大学生开始创业前,分析影响其创业的个体因素,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创业潜质,高效配置社会资源,使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当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但针对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较少。本研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为背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大学生创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证分析。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参加呼伦贝尔学院创业大赛培训的大学生,又随机抽样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专业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94.17%。其中学生干部57人,占25.22%,非学生干部169人,占74.78%;参加过创业大赛的52人,占23.01%,未参加过创业大赛的174人,占76.99%;大一68人,占30.09%,大二26人,占11.50%,大三74人,占32.74%,大四58人,占25.67%。自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卷》,在武汉理工大学曹颖颐设计的创新能力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共包含37个项目。其中创新创业学习能力(12题)、创新创业知识基础(9题)、创新创业思维能力(10题)、创新创业技能(6题)四个维度。问卷采用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创新创业能力越高。问卷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7、0.82、0.87、0.85,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最终结果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
(一)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为探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无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创新创业技能及总分上的t值分别为2.12、2.29和2.05,差异显著,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得分在这两个维度及总分上都高于非学生干部。而在创新创业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方面,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组织及群体,培养了对社会的责任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能帮助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在工作中掌握新方法,对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以顺利高效开展工作。
(二)是否参加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的影响
通过对是否参加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比研究发现,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四维度及总分上都高于未参加的学生,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83、2.90、3.10、4.81、3.55。数据结果也反映出仅有一部分学生参加过创业大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参加创业大赛,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更善于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新信息,对创新创业充满了激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运用创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熟练的创新技巧将想法转化为实际。但本地区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这说明多数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高校的创业教育薄弱,创业意愿低。[4]
(三)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为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四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对所搜集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创新创业技能及总分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84、4.00、6.80、3.29,而在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事后检验发现,在创新创业能力总分上,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大二年级,而其他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择业,着手为自己的工作做准备,对未来充满理想憧憬,有大干一番的豪情壮志,迫切想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所以在创新创业方面得分较高。同时,高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专业技能相对熟练,人格品质趋于稳定成熟,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也不断延展,当投身创业实践时,成功的概率往往会更高。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的自身素质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应是高校教育关注的新方向。
(一)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些大学生虽有创业意愿,但苦于没有创业资金与培训,缺少相关机构的扶持与帮助,导致其创业仅停留在想法的层面,无法实施。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浓厚的创业氛围。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还缺少从立法机构的角度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保障。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优惠税收政策、信贷担保及设立专项创业基金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厚条件和良好的氛围。同时,相关部门和高校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对家长进行引导,从家庭的角度尊重大学生创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5]
(二)设置健全的课程体系
越来越多的高校虽然重视创业课程的开发与完善,但多数仅停留在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上,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也较为浅显,对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不全面,这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相对封闭、实践环节较少造成的。高校可以结合创业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优化创业课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创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帮助其确立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投身创业;在授课师资方面,可以聘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深入课堂为学生开办专题讲座。同时,将本校教师下派到相关企业单位学习实践,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利用讲座、社团、新媒体等多种平台,普及创业基本知识,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活动,宣传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激发创业的欲望,进而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创业的相关理论,制定科学可行的创业计划。[6]
(三)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
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坎坷和挫折,很容易放弃。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创业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向他们传授创业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其设定合理的创业目标,培养积极的创业心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高校除配备基本的心理咨询教师外,还应针对创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其释放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认知方式,疏导复性情绪。此外,还可开展体验性强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通过营造相互接纳和支持的和谐氛围,在团体内开展人际交互,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讨论、分享等方式,促使成员在团体互动中体会、观察与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心态,理性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不断完善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在创业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7]
[1]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2012-11-0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3]洪映君,廖传景.大学生创业心理调查与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4).
[4]刘素婷.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育与开发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
[5]苏益南.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构建及培育[J].企业经济,2010(1).
[6]符周利.大学生创业内部支持系统建设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
[7]王志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责任编辑:苏航
G647.38
A
1671-6531(2016)10-0018-03
强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韩雪军/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杜国民/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