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2016-03-29何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舆情高校学生信息

何莉

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何莉

高校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势,提高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既有利于高校内部治理,也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利用大数据构建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的对策。

大数据;高校;安全稳定

大数据不仅为信息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也给各行各业在思维方式、管理模式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势,提高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有利于高校内部治理,也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高校在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大学生又是现代社会中比较激进的群体,是社会变革中不容小觑的力量,因此高校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就成为关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内容。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数据管理体系不健全,信息数据质量不高。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各类信息平台所产生的信息数据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数据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海量的数据信息给存储和筛选都带来了困难。但目前很多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大数据管理职能部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对数据的管理仍使用比较传统的模式,难以对各部门的信息监管形成共享和联动机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学校各部门自己开发管理的面向特定领域功能的信息子系统之间信息通用性差、融合度低、利用率低,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同时,由于各部门对系统数据的管理标准不一致,对数据的维护不及时,导致数据质量不高,造成大量数据信息的浪费。

2.网络舆情监管不到位,网络安全问题凸显。近几年高校舆情事件频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因其具备的开放性、隐蔽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一方面为积极正向的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消极意识形态传播和文化渗透提供了方便,成为舆情监控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网络舆情研究通常是建立在对数据信息随机抽样的基础上的,这种小范围样本的抽取往往不足以涵盖问题的所有方面,样本的选择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统计结果的真实性,抽样结果是否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舆情趋势的判断,仿如“管中窥豹”,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舆情动态。另外,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模式主要是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内容,但对语言背后的关联信息、社会背景关系则极少关注,只能抓取比较表象和浅层次的语义表达,不能准确地把握和探析大学生的话语

何莉/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学团办主任(重庆400067)。表达与其日常行为、个性特质、文化素养以及喜怒偏好的关联性。

3.信息技术能力不高,研判预警能力较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呈现重硬件、轻软件的局面,在信息系统平台的硬件建设上投入较大,而对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尚显不足。大数据时代的学生安全预警机制是建立在对学生大量基础信息的分析、挖掘和预测基础上的,它有别于传统小数据的由点及面的分析预测方式,因此更需要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专门人才。但当前各高校的学生安全工作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对信息系统功能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缺乏应有的开发语言、分析应用程序模型的技能,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无法对各类信息数据做出准确的分类筛选、深度挖掘和分析评判,影响了对安全事件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危机事件的研判预警能力整体较低。

二、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机遇。首先,方便舆情信息收集,有利于增强应急预警能力。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认为,大数据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由此可见,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分析预测,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测校园BBS、数字化校园系统、一卡通中心、学生QQ群、微信等各类信息平台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和挖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重要线索,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对特殊事件的发生、发展做出科学的研判和预测,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准备,提高危机预警能力和危机干预水平。

其次,为科学研判安全形势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利用数据挖掘关联技术,可以将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折射出他们的安全指数。例如,可以通过在淘宝、校园一卡通中心的消费记录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状况,通过QQ、BBS等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来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价值取向等,以改变过去对安全形势的感性认知,而从量化的、理性分析的角度去认识和研判,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为精准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大数据技术使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如网络社交行为、电子交易行为、搜索浏览记录、校园卡使用记录、图书馆借阅记录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了解其思想变化、需求变化和行为变化,及早地发现学生个体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思想倾向,真正贴近其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

2.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首先,海量信息的采集,给学生的隐私保护带来威胁。大数据时代,随着存储成本的降低和分析工具的日益先进,采集和存储数据的数量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和使用程度非常高,每天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学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收集学生在网络上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有些信息可能是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在开放的大数据环境下,这些包含个人数据信息的隐私有可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大学生保护隐私的意识普遍比较差,有时不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更加剧了隐私泄漏的风险。

其次,纷繁芜杂的数据,给安稳信息的筛选带来了难度。现今能够利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情报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学生不稳定事件的端倪和发生规律,对危害学生稳定的因素进行研判和预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伴随信息快速产生的还有信息的碎片化和歧义化,数据信息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超出常用技术所能达到的抓取、存储和分析能力,因此如何在真伪难辨的大量数据信息中筛选和抓取有关联关系的有用信息,将是工作的难点。

第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安稳工作队伍能力带来了挑战。与当前大数据市场的繁荣相对的是大数据人才的严重缺乏,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的大数据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普遍偏低,运用大数据开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思路尚未真正树立起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需要一个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来评估数据源的挑选,分析和预测数据工具的选取,建立运算法则和模型,以及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这对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利用大数据构建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体系

1.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应强化大数据意识,结合大数据特点,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一是要形成整体性思维,要整合多种复杂数据,形成全面、客观的安全管理意识。二是要放弃精准性思维,接受信息的繁杂性和多样性。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到更全面的学生信息,纷繁的数据越多越好。三是要建立关联性思维,要关注数据中的关系逻辑,关注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转变工作模式。当前各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安全教育的内容枯燥,流于形式;安全检查的方法落后、过程不仔细、内容不全面。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应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事后分析、以经验为主的“后置式”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主动掌握学生安全管理的规律,实现“出击式”管理模式的创新。

2.运用大数据技术,健全舆情监控和应急预警机制。高校要加强信息监测与舆情引导,主要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校范围内的社交网络、通讯聊天、移动媒体等多平台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实现舆情动态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归类储存,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舆情数据的深度挖掘,从而获得更全面的预警方案。其次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矛盾排查能力,转变过去“人盯人”的落后方式,通过深入分析每个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让数据“发声”,从而科学研判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还要将预警研判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促进预警研判工作常态化,形成预测和研判的制度循环模式,提高危机应急预警能力。

3.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盲目轻信网络言论,缺乏应有的政治立场和主观判断。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学生安全教育形式较单一,多为教育者简单的宣讲和警示,内容比较枯燥,多为安全守则条例的规定和安全案例的陈述,这种安全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数据时代,让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MOOC)成为现实,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便利。MOOC融合了教育和互联网的优势,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等特点,通过在特定平台上推送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MOOC课程,能让学生随时随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安全教育的内容,同时学生能够与教育者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教育者也可以利用流媒体视频和数据分析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并预测其执行情况。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服务平台将成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阵地。

4.构建大数据技术中心,培养专业化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要想让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形成合力,只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一些特殊变化进行记录和量化还不够,还要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并报送给相关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主体。这就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大数据技术中心,将校内各部门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系统关联整合起来,建设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情报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要通过大数据技术中心这个平台,将从各个渠道、各个部门获取的各类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以微信、短信等方式推送给各个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主体,实现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信息的同步传达,便于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人才的呼唤,要求我们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要建立健全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力量搭建建立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的平台,保证硬件和软件环境,确保大数据人才培养能顺利推进和实施。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等.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3.

[2]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1).

[3]胡波.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维稳工作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4]晏子康.高校维护学生安全稳定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何岩

G47

A

1671-6531(2016)10-0067-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15JDSZ3043)

猜你喜欢

舆情高校学生信息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舆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舆情
舆情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