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建构维度及构成要素探析*
2016-03-29魏海波
魏海波
微课程建构维度及构成要素探析*
魏海波
微课程是微课的专题化和课程化,是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趋势。从微课程概念及特征入手,探讨微课程建构维度、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旨在为微课程建设探索可行的路径与方法。微课程建构有三个维度,课程维度、技术维度和应用维度,每个维度由三个要素构成。微课程的三个维度互为条件,共同构成微课程的立体空间架构。
微课程;建构维度;构成要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时间碎片化和学习空间的移动化。在此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风靡全球,从美国可汗学院的网络视频课程到国内的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微课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纷纷加入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微课研究正经历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的拓展,从强调教学资源的“微课”向注重知识体系及教学活动的“微课程”转向。胡铁生[1]指出,微课的专题化和课程化是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微课程建构维度及要素做一些探讨。
一、微课程概念及特征
微课程概念提法较多,国内外学者尚未取得共识。常见的含义有:微视频、微课和微型网络课程。微视频指一种基于摄像、录屏、PPT技术制作的以短小视频形式存在的微型学习资源。微课是指基于微视频而来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微型网络课程除了相关的微型学习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微视频、微课和微型网络课程三者间的关系密切,其内涵与外延却存在着差异,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载体,而微型网络课程是由主题相关的微课群共同构成的。
微课程概念的多义性可能会引发表达和理解的歧义性,为避免混淆,本文中微课程指的是微型网络课程。从字面意义来看,微课程的“微”指的是课时短且课的主题专一;微课程的“课”表明它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微课程的“程”强调的是“过程”,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课程的四个方面: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或标准、教材和教学资源,[2]其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建构序列化的、系统的知识,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
微课程是由主题相关的微课群建构而来,因此具有微课的一般性特征,例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3]此外,微课程还具有课程属性,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与专题化,呈现手法的趣味性与交互性,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兼容线上线下与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方式。
*项目名称: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微课网络课程及移动学习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6JS0014B)
魏海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南通226007)。
微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与专题化能够将碎片化、零散的知识点、技能演练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比较系统地展现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胡铁生[1]指出,很多高校教师也期盼能尽快实现高校微课系列化、专题化、课程化的导向开发,形成一批专业精品微课程并示范推广,方便师生系统使用。为了顺应微课建设要求,加大微课程开发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微课程建构维度及要素
(一)微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
焦宝聪等[4]将微课程设计归纳为课程、技术与时代三重属性与微视频、课件、教学设计单、学习指导单、测试题与辅助资源六大要素。张生等[5]认为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包括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要素。梁乐明等将反映微课程特征的评价指标划分成教学、社会、技术三个维度[6]。
上述研究提供了微课程建构维度的基本思路。微课程是专题化的系列微课群,具有课程属性,同时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具有技术属性。此外,微课程的授课对象、教学目的与使用环境不同,其内容与组织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微课程还具有应用属性。
课程、技术及应用三种属性共同构成微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课程维度体现微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资源,还应当包括课程的所有要素。技术维度是微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显著标志,包括微课制作及应用平台建设涉及的各种技术要素。应用维度体现的是微课程应用模式的多样性,而不同模式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
(二)微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的构成
微课程的三个维度是由相关要素构成的,微课程的每个维度可以归纳为三要素。微课程的课程维度的三要素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明确授课对象是什么,需要传授哪些知识和技能,如何安排教学进程,学生经过学习需要达到什么要求。与传统课程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相比,微课程计划与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梳理更详细,主题设计更专一,课时分配更灵活,评价标准更直观。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和微反馈。
微课程的技术维度包括微课录制技术、网络系统平台建设技术和网络课程支持技术三要素。常见的微课录制技术包括五种:拍摄、录屏、动画、PPT、交互。[7]其中交互式微课程强调人机交互的训练与评估,常用软件有Captivate、Composica、Lectora、Storyline、Ispring、OutStartTrainer等。网络系统平台建设技术包括平台总体架构、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技术,以及利用已有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技术等。网络课程支持技术包括为学习者提供包括下载、上传、人机交互、师生在线交流、学习诊断与记录等功能的技术。
微课程的应用维度包括课前应用、课中应用与课后应用三要素,涵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三要素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时空上,还表现在微课程的目标,设计与制作理念的差异上。在课前应用环节,微课程的目标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呈现新的知识技能;在设计与制作方面,强调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兴趣,注重微课的交互性,便于学生的独立学习。例如,概念交互(引发思考的画面和言语)、信息交互(叙述性的画面与言语)和操作交互(人机交互工具)。[8]
课中应用维度强调的是重点难点讲解和操作演示,并解决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微课设计与制作有助于学生的集体学习与协作学习,注重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呈现,营造师生互动的情境,方便教师在课堂上的使用。
课后应用维度聚焦巩固与拓展,微课内容以作业讲评与拓展训练为主,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面,要求教学语言简洁明了,文字呈现疏密得当,人机界面互动良好,提供必要的学习记录与诊断工具。
(三)微课程建构个三维度间的关系
微课程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的平面组合,而是立体的空间架构。课程维度体现微课程的内容,技术维度体现微课程的呈现形式,应用维度体现微课程的应用方向和模式,三个维度互为条件,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微课程统一体。
课程维度规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从这些内容和要求出发,才能确定相关的表现形式与制作要求,以及应用方向与模式,因此,在微课程的三个维度中,课程维度是微课程建构的基础,技术维度提供微课程建构的技术保障,而应用维度表现为微课程建构在特定情境中的实现。
在微课程建构的过程中,三维度紧密配合,缺一不可。没有课程维度的规定,技术维度就无用武之地,应用维度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技术维度的保障,课程维度就无法呈现相关内容,应用维度也就无法实现。没有应用维度的教学实践,课程维度和技术维度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四)微课程建构的几点思考
微课程建构三维度及构成要素的分析对微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与路径。首先,微课程的建构可以从课程、技术、应用三个维度展开,按照每个维度的构成要素,逐一落实和实施。其次,微课程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割裂三个维度间的联系,单兵冒进,必须保持三维度间的平衡态势,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此外,在全力推进三个维度建设的同时,微课程建设还必须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争取获得新突破。
微课程建设必须避开一些误区。一是微课程建设主体不清,认为是由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独自开发和完成的。微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决定了微课程建构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组建包括相关课程任课老师、信息技术人员、院系教研室领导在内的构建团队。二是微课制作与设计太多依赖微视频,忽视课件、教案、练习、点评等其他教学资源,微课的交互性体现不够。微课程的课程维度的构成因素是多样的,不可有所偏废。三是微课程的专题化与主题化意识单薄,认为只要将个体微课放在一起,就自然构成微课程。微课程的应用维度表明微课程的个体微课的应用是有针对性的,有的适用于课前,有的适用于课中,还有的适用于课后,因此,个体微课的主题间的关联和链接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不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微课程建设旨在一方面发挥微课的优势,将知识技能碎片化,迎合现代社会人们学习习惯“快餐化”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克服个体微课的弱点,将零散的知识和技能融汇在相关的主题下,形成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的微课群,更好地反映学科全貌及教材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协作性学习。微课程的概念与属性决定了微课程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指导我们避开一些误区,从而取得微课程建设的新突破。微课程的三个维度及构成因素如何在不同学科与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焦宝聪,苏古杉,陈楠.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6).
[5]张生,王丽丽,苏梅,齐媛.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学,2014(9).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7]林雪涛,韩鹏.“技术—艺术”:微课制作的融合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4(12).
[8]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学,2014(7).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6)10-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