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型”材料类研究生的多维度培养探究
2016-03-29漆小鹏邹晓萍邓义群李之锋
漆小鹏,邹晓萍,邓义群,李之锋
(江西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双创型”材料类研究生的多维度培养探究
漆小鹏,邹晓萍,邓义群,李之锋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多维度培养”有机整合了理论教学、校内试验、基地实践、和自主创业研究五个环节,并建设“教、研、思、训”四位一体的教师共同体,从而促成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师建设与学生实践协作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通过对研究生多维度的培养,协调教学、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切实促进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多维度;双创型;运作机制
1 引言
当今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改革,也将着眼点放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上,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把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在信息化、产业化高度发达的经济时代,工科类院校如何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与社会接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所谓“双创型”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问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能力与精神的人才.创新侧重于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的途径和方法[1].
2 研究现状
现今,人们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内涵也得以延展,该学科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等传统研究材料,还囊括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功能材料.加之,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不是单一的,与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交互运用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故而与之相关的企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的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跟不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双创型”人才培养这一理念在我国始于1989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现状依然是: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高校难以真正确立.究其原因,各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虽然提出创新和创业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但创新和创业教育缺乏行动力,师生、校企并没有加以实施和推动.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但许多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教学资源相对欠缺;管理、教学、学生三方对创业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尚浅,使得双创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浮于表面,改革很大程度只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修修补补.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具有导向性.社会需求双创型人才,但没有设立指标、标准,因而高校在提出双创型教育的目标后却难以在教学、实验课程、实践实习等环节得以体现.从师生两个角度来谈,创新创业教育型改革阻力较大,难以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奖惩指标等难以量化,学生方面,由于师资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研究生的学习也是偏理论化,这些都成为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阻碍着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创新和创业教育实施的核心是集教学经验与企业经历于一身的合格师资.与国外高校教师相比较,其工科类教师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对于各项目操作更是娴熟.但在国内,创新创业课的授业者虽说是科班出身,多为学术专家,难以胜任培养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的重责.
简而言之,要形成形成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要培养双创型(创新+创业)人才任重而道远.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各个校情、特色、专长各不相同,各个高校的创业型教育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中总结.
3 研究生创新实践的“重大模式”
3.1创新研究生自主管理模式
教育需要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如果方向不当,教育会阻滞创新.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培养双创型人才呢?妨碍双创型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独立个性的缺乏、社会本位的强势和教育民主的贫弱”是[2].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环境,江西理工大学实行“学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模式,由材料科学工程学院院长牵头,组建16位博士顾问小组,开创了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并在全校范围内争取校方资金支持.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管理团队,实际负责创新小组的日常管理.他们熟悉材料学各个方向的专业,各有所长.该中心建构了一个独特管理模式,学生依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自我管辖,摈除了等级差异,有助于营造求同存异、平等议事的氛围.此外,为了更高效地保证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运作,在全院研究生范围内公开、公平选拔助管员,自觉、自律地为进入实践中心进行研究的硕士服务.
3.2开放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
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下设3个创新实验室,向学院所有研究生开放,研究生可将企业项目与自己所研究的专业结合进行自主创新.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研究生进入和退出创新实验室制度.
3.2.1研究生自愿入组原则.研究生首先通过学院网站查询实验室设施配备情况,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的专长,明确学习方向,下载《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申请表》,了解进入中心的相关程序,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签订好《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项目研究协议》,提交创新实践中心;由导师及学院科研研究项目小组集体表决吸纳与否.对于项目研究方向相似的学生,参与导师项目组进行研究,研究方向自定,教师给以指导.
3.2.2研究生在研期间的约束制度.为了保障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充分利实验设备,该制度规定: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必须弹性调整研究生进入创新实验室有效时间,学生按照协议有序推进创新项目,一般而言进入项目研究的有效时间为70小时(项目规模、难度的加大可以弹性调整);有效时间内视记录的创新实验的进展而定,研究生应递交阶段性成果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由创新实验室的博士专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可继续进行创实验.
3.3构建“多维度实践教学”平台
“多维度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设定可供选择的实验课程、开展研发实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实践、寻找创新点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维度,逐步拓宽研究生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这是一种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3.3.1设定可供选择的实验课程.现代前沿科学技术都不是由单一知识构成,其涉及的学科知识庞杂,只有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才能不断创新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学院鼓励研究生选修实验课程,进行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实践学习,使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进入集合各学科专业的校级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培养.创新实践活动能极大推动学科间交叉融合,使研究生知识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不同的思维、观点、理论相互碰撞,产生创新火花[3].
3.3.2开展研发实验.研发试验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创新中心的项目设置首先要注重创新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同时要能激起学生创新兴趣.开创新的思维模式要贯彻预设和自设相结合的方针;实践项目的设置,即一方面基地根据科学技术和工程项目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发展热点进行设定,另一方面允许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兴趣提出创新性实践项目,鼓励多个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密切配合,协作完成,极大锻炼动手能力.
3.3.3将试验结果进行实践.研发试验后,将研究成果参与企业项目和课题,在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学生创业团队提交创业计划书,经过论证后,转而投入项目研发实践,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发实践的实施需要配套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学院和学校.根据“学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模式,项目运行的操作和管理全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上.
3.3.4寻找创新点自主研发.有了前期研究,研究生可以寻找突破口,进入自主研发阶段.除了学院资金支持,在全校范围内争取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资金,研究生自主研发成为现实.合格的研究生应该满足研究型和运用型人才需求,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教育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这就决定了封闭教育无法结出硕果,必须同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为创业构筑一个实践平台.研究生可以在这个平台研发新的项目,将研究成果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互动双赢,使教学与实践结合、实践与生产结合,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也成为了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的场所、学生创新研发的阵地.
3.3.5自主创业.传统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存在的现象,最关注“是什么”的问题[4];而自主创业的目的是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项目实践经验、科学研究成果和交叉融合的学科知识,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寻找创新突破口、了解创业对象信息,自发创造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然后创造现实条件实现自主创业.
4 双创型教育师资的培养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学院对教师力量进行了充能,探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能力较强的材料专业教师队伍的模式和途径——构建“教、研、思、训”四位一体的教师共同体,成为创新和创业教育合格师资.
经过教学实践,“教、研、思、训”四位一体的教师共同体在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大赛和教研、科研、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过多年的建设,学科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有序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1人,博士47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5人,“井冈之星”2人.
5 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跟上人才需求的节奏,培养具有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端人才.研究生比本科生具备更扎实的理论水平,如果能贯穿“双创型”教育模式,就能使得“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更上一层楼.
〔1〕张楚廷.教育中,什么在妨碍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2(6):1-5.
〔2〕方针云,赵郁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5):37-39.
〔3〕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4〕雷环,汤威颐,Edward F Crawley.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9-35.
G643
A
1673-260X(2016)09-0216-02
2016-05-27
江西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多维度教学培养“双创型”材料类研究生路径设计;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质量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专业(XZG-11-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