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特色服务探究

2016-03-28刘剑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个性化图书馆

刘剑生

(武夷学院 图书馆,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特色服务探究

刘剑生

(武夷学院图书馆,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阅读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阅读不单单使知识的更新加快,同时,还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在推广全民阅读中,图书馆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应对图书馆社会资源和自有资源充分利用,不断的推陈出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阅读活动,提升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以满足更多读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全民阅读中,图书馆特色服务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特色服务;全民阅读

1995年4月23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名为“世界阅读日”,在每一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都会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为了使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也非常重视阅读活动,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将阅读作为一项国家工程而开展.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融入到全民阅读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的便利.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为了对能更好的对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给予满足,应不断的调整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规律,旨在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增添活力.

1 全民阅读活动现状

1.1政府积极倡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直以来,对于如何普及文化知识的问题,中国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开始开拓出越来越多的途径.为了能积极的营造良好的全社会阅读的文化氛围,就要将图书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全民正确阅读.为了更好的开展“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中国于1997年,将每年的12月份,确定为“全民读书月”.同时要求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大力推广阅读活动[1].随着逐渐开展的群众性阅读活动,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全民阅读范围内,充分发挥图书馆引领阅读的作用.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全国各地图书馆都在开展阅读宣传活动,随着日渐开展的群众性的读书活动,开始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并取得了广大传播媒体的支持,使得阅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2阅读活动过于注重形式而缺乏时效性

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素质,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宗旨.而全民阅读的开展,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对知识工程的打造,而形成全面学习型社会,引导全面读书.尽管目前我国的图书活动已经在很多城市开展,并实施了图书下乡,使全社会的阅读风气有所好转[2].但目前所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依然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如过于形式化的阅读,而未能立足于读者需求,去扩展阅读范围.同时,没有发挥时代的特点,进而没有从实质意义上展开阅读活动.并且,图书馆的图书也过于陈旧,与公众的需求很难符合.同时对学术研究也过于注重,与社会发展的阅读活动建设不相适应.

2 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优势

2.1图书馆服务优势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文献的整理和收集,并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是其最终目的.目前,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保存信息向提供服务转化.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相比,图书馆的服务优势是无法比拟的[3].

一是具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在现代信息的影响下,图书馆不单单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传统的图书借阅活动,同时还能实现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的发展与融合,将以馆藏电子资源为主的交互式服务提供给读者.所以,图书馆可通过对网络化和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充分利用,来倡导全民阅读,更好的服务于基层民众.

二是服务内容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面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推送服务,实施个性化服务.同时,图书馆还要立足于自身的馆藏、系统和区域特色,将富有特色化的信息服务逐渐推出.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群体特征,推出富有特色化和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模式,进而将全民阅读更好的向本地区的用户推广.

三是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是主动开放的,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使得图书馆在服务人员的素质、服务内容和方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2图书馆用户优势

作为公益性的面向大众的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公平性.由于它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用户又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跨度,社会职业差异非常大.所以,开展图书馆的社会化活动,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而图书馆推行全民阅读的独特的优势,就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图书馆所具有的全民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恰恰吻合阅读推广的受众[4].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作为学习的重要课堂,有更多的人开始走进图书馆,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如果用户有强烈的接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意愿,就会产生更加良好的活动效果.

2.3图书馆资源优势

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另一大优势,就是拥有着多样化和丰富的资源.随着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文献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图书馆要同时拥有海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大量的纸质印刷文献.因此,图书馆应对自身的馆藏资源充分利用,向用户推广阅读,并实现在阅读过程中和用户的双向互动.

2.4图书馆的网络布局优势

在公共图书馆中,基层图书馆发挥着枢纽作用,能够承上启下,保障了图书馆的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在全民阅读中,基层图书馆通过紧密连接各个服务网点.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沟通.对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需求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而大众广泛的阅读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前提,是打造书香社会的基础.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基层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县和乡镇居民,能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通过合作建设,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贡献.正是由于基层图书馆具有网络布局的天然优势,进而成为开展全民阅读,助推书香社会的强大的动力.

3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特色服务模式

3.1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全民阅读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需要不断拓展.进一步普及阅读行为,将阅读服务拓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建立覆盖整个城市和乡村的图书馆多级网络服务体系,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用户优势,网络优势,在全民阅读中,对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需求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满足[5].目前,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比较流行的就是建设社区图书馆,在社区开展阅读活动,拓展城市居民社会阅读空间.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积极开展家庭阅读活动,更有利于家庭藏书的重建,可以说,家庭藏书读书,是有效促进社会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偏远的农村、山区,我们可以采取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箱以及开展农家书屋工程等服务形式,满足图书馆建设落后的地区读者的阅读需求.

3.2拓展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大众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图书馆功能拓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不断拓展这项功能.如美国等一些国家图书馆,每月都会精心安排一些展览、诗歌、朗读、音乐等活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休闲服务.图书馆不仅提供知识,还提供社会服务,活跃人们的业余生活.就算是国会图书馆都会精心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使市民觉得图书馆是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极大的刺激了那些潜在的读者,使更多的人们对于图书馆产生了兴趣,扩大全民学习阅读空间,促使人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阅读,提升了人们的求知欲.在国内,许多新建的图书馆也在服务管理理念上不断创新.目前,一些新建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不断创新,不仅增设了自学室,研究室,还增设了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快餐厅,咖啡厅、休息厅,还开设了商务服务中心、文化用品商店等,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前来阅读,同时,一些图书馆还开设了专题图片展、馆藏精品展等.并举办一些公益讲座,经典图书推介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一系列积聚人气的活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更多读者前来阅读[6].

3.3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平台

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的阅读模式,在多媒体和数字时代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人们日常阅读中,网络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电子图书、微信等多元化的网络阅读环境,图书馆既要保持传统阅读的环境,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场所,也要摆脱传统阅读局限性,大力推行屏幕阅读,以有效迎合读者阅读需求的改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习惯,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或纸本阅读、或视频阅览、或电脑、手机阅读,让阅读全方位、立体化的走进生活,满足人们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屏幕阅读,电脑、手机阅读的优越性是传统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但屏幕阅读也有一定的缺陷,容易导致“浅阅读”,这一点我们不能够忽视.针对这一点,图书馆可广泛开展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读书交流、网上征文等活动,引导读者向“深阅读”的过渡,摈弃“浅阅读”的不良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

3.4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就是为社会提供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而文献信息资源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共图书馆发展,成为影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难题.所以,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全方位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推进图书馆新业态的形成.在构建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我们可以实行总分馆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基层图书馆人才设备短缺、购书经费紧张等问题,还能够有效改变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图书馆管理局面,有助于图书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丰富藏书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统一规范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全方位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模式.提高国民阅读要从儿童开始,开展全民阅读,图书馆还要把目光投入到未成年人群中,着重引导青少年儿童阅读.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兴趣也存在差异,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要多选择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向青少年读者推荐阅读书目,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小接受文化熏陶,为建设书香从小抓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7].

3.5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扩大活动的参与度

为了提升图书馆活动的影响力,应举办各类活动,将各种社会资源广泛的调动起来,扩大活动的参与度.可对自身的馆藏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举办作家访谈、主题沙龙和明师讲座,使读者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加.图书馆还可成立读书交流会和书友会,活动主导可选取那些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对人们学习、交流和阅读等多种需求给予满足.让参与者对读书心得进行交流,让高素素质的读者参与图书的荐购和采访中.图书馆还可联合书店、学校和社会团体,开展诸如“读书钜惠日”、“专题读书月”等各种活动.通过网络媒和传统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对阅读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鼓励人们阅读,并提升人们对阅读的兴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图书馆要开展全民阅读,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平台,适应时代发展,促进全民阅读.

参考文献:

〔1〕韦晓玲.论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及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9):88-90.

〔2〕张秀兰,刘晓莹.图书馆与全民阅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7):102-104.

〔3〕胡潇.从阅读方式的转变论图书馆的未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99-101.

〔4〕庞建民.创新读书活动引领全民阅读——佛山市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创新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06):77-79.

〔5〕周铭蓉.基于全民阅读的公共图书馆阅读馆员制度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12):46-48.

〔6〕黄悦深.青番茄网络图书馆:社会企业运营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3(10):110-112.

〔7〕杜希林.关于拓展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功能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1):79-81.

中图分类号:G25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50-03

收稿日期:2016-01-10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个性化图书馆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