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探讨
——基于MOOCs时代视阈下
2016-03-28胡庆昆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胡庆昆(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探讨
——基于MOOCs时代视阈下
胡庆昆
(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幕课(MOOCs)时代出现的教师发展问题.探寻教师作为关键物种对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努力创建多方参与的科学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师和幕课(MOOCs)技术的共同进化,从而达到教育生态系统的新平衡.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师发展;教育生态环境;MOOCs
1 引言
在大数据融入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慕课(MOOCs)的发展和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各种幕课(MOOCs)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引起人们的关注,幕课(MOOCs)时代在人们对传统教学模式开始积极探索出路的时候到来了.慕课(MOOCs)的引入对于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影响深远,影响着在校学生,更改变了老师.如何正确客观地应对慕课(MOOCs)影响?如何理性地分析和看待事物的本质?如何运用幕课(MOOCs)进行有效的语言教学?这些问题是摆在高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是新事物,更是挑战.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已经推广实施了多年的在线网络教育.随着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大数据的飞速发展,精品课程、微课这些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为幕课(MOOCs)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幕课(MOOCs)在课程构建上的创新理念引起了世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2013年以后,我国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先后加入慕课(MOOCs)这一新的教育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众多国内知名院校纷纷通过与国际知名幕课(MOOCs)平台合作,自建或合作建设在线课堂,比如清华大学推出的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等.之后,陆续有高校加入慕课(MOOCs),推动慕课(MOOCs)在国内的发展与创新.
2 理论梳理
慕课是MOOCs的谐音,其中“M”代表Massive,即大规模的意思,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意即开放,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意即在线,“C”则代表Course,意即课程,即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慕课MOOCs起源于美国,2008年第一门慕课注册用户仅2300名,截止目前,三大慕课MOOCs平台注册用户超数百万之多.慕课(MOOCs发展速度非常快、辐射范围异常广,超乎人们意料.
生态学的概念通常是指一种自然现象,是生态系统自身具备,并且会按自然规律运行,达到应有的内部稳定或促使内部平衡发展的趋势或能力.生态系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活系统,其中各因子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彼此联系中达到动态平衡.
教育生态学主要研究教育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影响其发展的因子和维度.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幕课(MOOCs)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的适应性能力直接影响技术的进化,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对复杂又丰富的教育生态有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通过做实证研究和调查,可以改编限制因子和变量来保护处于研究背景下的教师的生态位,促进教师和信息技术的共同进化,达到教育生态系统的新平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所沉淀在教育中的东西,还远远未到人们对它的预期,从最初的狂热阶段发展到现在的理性平稳时期,相关的设备利用不足,或有部分闲置,专业教师的技术掌握不到位、运用不熟练,有些没有经过有效的融合就生搬硬套,这些问题引起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担忧关注.
3 研究策略
面对慕课(MOOCs)在全球教育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传播与响应,相关专家认为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慕课(MOOCs)即将引发一场影响面广而深远的教育革命;当然也有人对慕课(MOOCs)的可行性与稳步发展性心存疑虑,认为这可能颠覆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校的作用产生动摇,不利于学校稳定发展.慕课(MOOCs)作为新生事物,也像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一样,有其发展的规律.人们对它莫衷一是、评头品足是正常现象,但没有对它观察就判断是不公平的,现在就对它存在价值下否定的结论是片面的.与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相比,慕课(MOOCs)在教学内容、理念、方式与效果等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这些优势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希望改进目前教学现状教师的拥护.大学英语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应对慕课(MOOCs)的挑战,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进而促进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慕课(MOOCs)的建设、慕课(MOOCs)平台的应用、以慕课(MOOCs)为契机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管采取何种手段,对高校所有的英语老师来说,慕课(MOOCs)既是压力,也是驱使其投身教学改革的动力.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慕课(MOOCs的视域下,应该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出发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问题如下:
1)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影响及挑战是什么?
2)如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幕课(MOOCs)环境下教师的生态位?
3)幕课(MOOCs)视阈下教师应该如何发展?
3.2 知识结构构建
曾经有学者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能教,即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会教,即具备与所教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的相关知识;最后是愿意教,即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因此,在学习借鉴慕课(MOOCs)建设经验时,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既要关注幕课(MOOCs)的优势,也要考虑当前很多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与能力对推动并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根据生态学的概念将教师定义为关键物种,教师的适应性进化程度影响这一系统的平衡性.高校老师是整合信息技术的核心,影响并决定着高教这一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在这一生态系统中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与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间接或者直接的联系.在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3 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是教育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慕课(MOOCs)课程的存在及推广取决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如果能熟练的掌握幕课的制作过程和软件使用,就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也会把这种情绪带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也逐步由过去的定性评价转入定量评价,或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这样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就会提高.但从高校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评价的依据与标准,在各种表格中可以看到很多可以量化的标准与清晰的数据,如幕课(MOOCs)的注册用户、完成课程的用户和线上学习的用户等.而创新能力、道德标准、服务意识、协作观念等因难以量化被逐渐淡化.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是矛盾统一体,如果忽视定性标准,很多定量标准就失去了可靠性和真实.另外评价的手段也需要优化和调整.当前,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都来自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有时不够客观准确.
4 结论
从生态位的视角,看待大学英语老师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大学英语老师所承担的责任,促使大家用自然、联系与发展的生态观念来看待幕课(MOOCs)来临后的高校英语教育环境.正确认识到大学英语老师的生态位对整个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样教师与幕课(MOOCs)技术共同进步并创建美好的未来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BritishCouncil.Platform provided for the British Council's first ever MOOCs[N].http://www.britishcouncil.org/organisation/press/platform-provided-british-council's-firstever-moocs,2013.
〔2〕Fini,Antonio.Thetechnologicaldimensionofa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the case of the CCK08 course tools [J].InternationalReviewofResearchinOpen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1-26.
〔3〕马武林,李晓江.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85-89.
〔4〕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5〕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6〕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文丽萍.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8〕陈坚林.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10.
〔9〕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8):9-12;49.
〔10〕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1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64-02
收稿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3年度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sk2015A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