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莱尔马赫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比较

2016-03-28杨玲燕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杨玲燕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施莱尔马赫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比较

杨玲燕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1995年,韦努蒂首次提出“归化”与“异化”这两个翻译术语,并表示他的异化观源自施莱尔马赫的文章“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两者的异化翻译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之处:两者皆存在政治化倾向、目标读者皆为精英读者群、翻译观脱离文学实际;不同之处:政治目的、术语使用不同。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韦努蒂;异化翻译

1813年,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在其著名演讲“论不同的翻译方法”中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让原作者安居不动,使读者向原作者靠近;要么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使原作者向读者靠近[1]。他认为第一种翻译方法,即异化翻译法,能够让读者欣赏体味异国风情,且尊重保持了源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属真正的翻译。劳伦斯·韦努蒂在建构“异化翻译”时虽引用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但他的“异化”和后者有很大不同。在郭建中先生所做的《韦努蒂访谈》一文中,韦努蒂本人也表明他所形成的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观点,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要观点与看法,但其理论不同于前人所提出的那些概念,他是在之前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研究者可谓比比皆是,然而鲜少有人将施氏与韦氏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鉴于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施莱尔马赫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进行比较,以期对异化翻译观研究有所贡献。

一、施氏与韦氏异化翻译观相同之处

(一)政治化倾向

17世纪以来,法语在整个欧洲的语言使用中颇受欢迎,贵族和知识分子阶层都将其作为书写和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相反,德语被视为“粗俗”的语言,在艺术和学术等领域不能闪现其光辉。德国受控于法国的语言文化之下,失去其文化自由。这一历史背景使得当时的德国人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作为一名爱国人士,施莱尔马赫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其积极维护德国的民族文化尊严,倡导在翻译中保留异域文化,以丰富德国文化,抵制法国的文化霸权。施莱尔马赫认为理想的翻译应保留原文之异,以彰显和佐证另一种文化的存在。韦努蒂认为“施莱尔马赫偏向于异化翻译是基于一个文化政治的目的,受过教育的精英通过精练本国语言来掌控国家文化的形成,而异化翻译就是他们的一个手段”[3]。

施氏试图借文化精英群体来提高和丰富本民族语言,希望精英群体可以实践适应异化翻译策略,保留“异域风情”,而他本人则可实施文化政治议程。他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文化政治议程,提及了“我们德国人”,“我们的民族”“由于其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即“对外国作品的理解力是公众认可和期待的一种能力;母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这种理解力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想要获得的能力。可见,施莱尔马赫倡导的异化翻译观包含有一定的倡导德国资产阶级文化精英反对法国文化霸权的政治倾向。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是对异化翻译理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他从施莱尔马赫的翻译二分法中看到了异化翻译所体现出的文化政治功能,即抵抗文化霸权。他进一步考察了17世纪以来的英语文学翻译史,发现一直以来流畅、透明话语的归化翻译法在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倍受社会各阶层青睐,他认为归化翻译是民族中心主义、文化霸权、文化自恋等的体现,因此提出抵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以期构成不流畅、不透明的话语,抵制当时美国的本土主流文化价值观,实现反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霸权和文化自恋的文化政治议程[4]。因此,两者的异化翻译观都具有政治化倾向。

(二)目标读者为精英读者群

施莱尔马赫所提倡的异化翻译策略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文化精英服务,他赋予这一有限的社会群体以极高的权威,并且主张翻译的社会功能在于其能够以新的方式进行独特的表达,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比如,作为大学教授和新教牧师,施莱尔马赫能体验到德语所具有的支持异化翻译的“灵活性”,“‘我们的语言由于日耳曼民族的惰性,我们很少使用它,只有通过与世界的全方位接触,才能为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它获得全面的发展”。这里的“异化”范畴只能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界定[3]。”

韦努蒂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分子可以通过异化翻译来调控其民族的文化构成”[5],也就是说,文化精英可以借异化翻译来改变社会主流价值观。韦努蒂视“文化精英”而不是普通读者为异化翻译的译者和读者,他也因此称异化翻译为“少数化翻译”或“小众翻译”,认为“大众的审美意趣是追求文学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错觉,抹杀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他们喜欢的译文明白易懂,看上去不像是翻译”[6]。

(三)脱离文学翻译实际

施氏提出的这两种翻译方法对实际翻译分析帮助很小,并未具体涉及每一种翻译方法的语篇或话语特征以及具体的实际翻译操作。此外,施莱尔马赫认为只有异化翻译法才能实现翻译的真正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这种方法,没有第三种方法,否认第三条途径的存在,与翻译现实相背离。施氏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不是为了让译文更加全面地忠实于原文,而是强调译者应尽量再现原文新颖的表达形式,较少顾及到意义的完整传达。鉴于此,施氏异化翻译观由于过于强调翻译的文化政治功能,忽略了翻译本身,对翻译实际操作的指导价值和意义较小。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再现原文的情感兼美感,即传情达意,韦努蒂则从政治功能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异化翻译实质上具有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等功能,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译者为读者而译,原作和译作的价值离开了读者的阅读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方法有所偏离翻译实际,缺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从英语国家翻译过来时,若采取抵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则会使得弱势国家的文化地位进一步削弱。因此,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一味偏向其政治功能,不适用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异化翻译观皆有所脱离文学翻译实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二、不同之处

(一)政治目的不同

1813年6月,施莱尔马赫在柏林做了演讲“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一个月前,德国在与拿破仑进行的两场战役中失败,欧洲的未来茫然不确定。作为德国人,施莱尔马赫对法国持敌对态度,也包括对待其文化的态度。长期以来,在德国的贵族阶层中流行一种归化翻译法,施莱尔马赫认为这种归化翻译法不利于吸收异域语言和文化的营养来丰富和发展德国的语言文化。他渴望德国在文化上强盛起来,拥有足够强大的文化政治能力对抗法国的文化霸权。因此,他在这一时期所做演讲提出的异化翻译观难免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他异化翻译的民族主义理论旨在挑战法国霸权主义,不单要丰富德语文化,而且要促进自由气氛的形成,使得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能互相交换意见,施加政治影响[3]。由此可见,施莱尔马赫希望通过发展精英文学,丰富德语,实施其文化政治议程,改变德意志的历史命运,实现国家统一。异化翻译策略因此成为一种民族主义的文化理论,在他者的基础上塑造德意志文化自我认同。

20世纪90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兴起。“后殖民主义”“食人主义”“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翻译中的人种、权利、民族、殖民、性别对立等文化政治问题更为突出,翻译研究呈现出愈易显著的政治色彩。韦驽蒂生活在美国,作为少数族裔,对文化意识较敏感,他认为文化转向以来出现的各种理论问题,如翻译的政治霸权、文化身份、译者主体性、译者的地位及翻译学的地位等皆可作为其翻译研究的出发点与文化政治背景[7]。他在对施氏异化翻译理论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倡导“异化翻译”观,即不通顺的翻译,彰显弱小国家异域文化的存在,去除普遍存在的霸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因此,韦努蒂的政治目的在于反对英美文化霸权,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二)术语使用不同

施莱尔马赫曾提出翻译的两种途径,称这两种途径分别为为“疏离”(alienating, “异化”)和“入籍”(naturalizing, “归化”)。他提倡异化翻译, 认为这种翻译可以对目标语言文化价值观施加“反我族中心主义”的作用。这种两分法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韦努蒂称之为“文化革新的工具”(an instrument of cultural innovation)[6]。

韦氏在其两部重要著作《译者的隐身》(2010)和《翻译的窘境》(1998)中拓展和深化了其翻译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明确提出“异化”这个术语来,他用foreignizing(异化)和domesticating(归化)这对术语“取代”了施氏的alienating 和naturalizing[8], 后来又用“少数族化”(minoritizing )来代替“异化”一词。韦努蒂对异化的定义是:使译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6]。

三、结束语

对施莱尔马赫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进行对比,探讨了两者翻译观在政治化倾向、目标语读者、文学实践性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政治目的和术语表达上的不同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两位学者的异化翻译观。两位学者异化翻译观的异同点必然不止于此,由于笔者个人能力有限,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拓展深化。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28.

[2] 郭建中.韦努蒂访谈[J].中国翻译,2008,(5):2.

[3] 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形一一翻译史论[M].张景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4-115.

[4]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6] Venuti, L.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7] 张景华. 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8] Barbe, K. The dichotomy fre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J]. Meta , 1996,41(3):328-337.

[编校:杨琴]

Schleiermacher and Venuti’s Conception of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 Comparison

YANG Lingy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In 1995,Laurence Venuti put forward two types of translating strategy: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roots are traced back by Venuti to Schleiermacher and his essay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is paper off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chleiermacher and Venuti's conception of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ir view points resemble in some aspects and differ in others. They resemble in political orientation,targeting an elite readership and unpractical conception of translating;and differ in political aim and terminology use.

Key words:Schleiermacher; Venuti;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6-03-11

作者简介:杨玲燕(1991- ),女,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6)02-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