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2016-03-28李艳霞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李艳霞

(楚雄师范学院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 )

云南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李艳霞

(楚雄师范学院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 )

摘要: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内容,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优化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边境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增加,分析云南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以推动边境地区发展。

关键词: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边境地区和全国其他贫困区域一样伴随着大批劳动力外出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云南边境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民族构成复杂,且特殊的地理位置跨国婚姻造成人们的教育观念有其特殊性,边境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自觉的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有计划与无计划结合的影响及其过程”[1]。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是儿童一生教育的基础。然而,边境地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成长中长期缺位,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严重影响边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文以边境L村为例展开讨论。

一、L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

L村是边境县江城县下的一个小村落,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云南唯一一个与两国接壤的县,并有“一城连三国”的美誉。L村位于江城县西南部,由八个寨子组成,共有二百六十九户人家。主要以种植茶叶为主,因近几年的茶叶价格走低,再加上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导致人们经济收入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成为了L村的一个特殊群体。L村的八个寨子共有家庭269户,其中留守儿童家庭数为38户,占L村家庭数量的14.13%,留守儿童数量为41人。由于家庭构成以及父母外出打工状况的差异,L村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式分为五种。

(一)父母教育型

父母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主体,但对于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作用严重弱化[2]。在L村,留守儿童父母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外出父母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联系来实现,父母教育主体作用在回乡期间表现得最为明显。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率较低。远在外边打工的父母虽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会与自己的孩子联系交流但这种联系频率较低。据访问调查,41位留守儿童中,每个月与父母联系次数十次以上的为0人;6次-10次的有9人;1次-5次的有32人。从联系方式上看,主要通过手机联系,无书信或者网络视频。从联系内容上看,外出父母与孩子在交流时内容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安全、健康、经济,而对心理、情感关注较少。比如问“学习怎么样,在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身体怎么样,在家听话吗”,“钱够用吗”等,这些交流无法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从回家频率上看, L村外出打工的父母几个月回来一次的有6人;一年回来一次的有29人;几年回来一次的有3人。从停留时间上看,外出打工的父母回来的时间大都是春节的时候,逗留的时间短,就是春节前后几天。父母回来后有的父母走亲串友、打麻将斗地主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教育关爱孩子。

二是单亲教育。L村留守儿童中家庭中,存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而另一方在留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单亲教育在L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占5.26%。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为儿童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学校等教育机构取代不了的。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一方长期外出,留下的父亲或母亲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照顾家庭,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是比较有限的。很多时候,干完一天的农活后基本上没有精力再来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的时候甚至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也不能做到及时沟通和疏导。长期的父母缺位和亲情缺失易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出现障碍。

(二)隔代教育型

隔代教育型就是父母均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主要由上一代发挥家庭教育主体作用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在L村最为常见,38户留守儿童中有27户属于这种教育形式的,所占比例为71.05%。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下给老一辈人照顾,教育主体和被教育客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较大的年龄差距进一步导致了教育主客体思想观念差别较大,阻碍教育客体的创新精神和长期生活在老年人生活氛围中可能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等等。而且教育主体大都是文盲,在调查的47位隔代教育监护人中37位是文盲半文盲,教育主体的文化程度低和健康情况决定了很难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监护人年龄也较大,20位在60岁以上,很显然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精力有限。

(三)亲朋好友教育型

亲朋好友代监护教育型在L村中有6户,占留守儿童家庭总数的15.79%。这一监护形式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监护主体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多个孩子。监护主体有时农活繁重,生活压力大,没时间教育和帮助孩子,只能在物质和金钱上更多的满足孩子,而孩子的心理、思想上没有更多的关心教育。其二,被监护人会觉得不公平,受到歧视。有的监护主体也有自己的孩子,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上会出现偏差,这样会让另外的孩子觉得不公平,在心理上意识上有一种外来人,被歧视,寄人篱下的感觉。这可能会使孩子之间闹矛盾,产生逆反心理。其三,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教育存在顾虑。监护主体会认为孩子既然不是自己的所以不想管孩子太多,因为怕管的严了孩子会记恨,管的松了会出事孩子父母会怪罪,都是象征性的管一下,认为只要负责好安全就行了。

(四)同代监护型

同代监护型的家庭中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至少上了初中然后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由较大的孩子充当较小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主体,平时也托邻居或者亲戚帮照顾着点孩子生活的监护形式。这一监护形式在L村有3户,占7.89%。这一监护形式的特点是:其一,年长的孩子缺少应有的教育。父母外出的同时,又没有长辈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无论是对于年长的孩子,还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都是缺位的。其二,年长的孩子对弟妹的教育有心无力。年长的孩子在可能生活上能够给予弟妹一定的照顾,但由于自身经验、学识、能力有限,很多时候却是有心无力。

二、L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云南边境地区,留守儿童父母的双方或者单方长期外出打工,原有核心家庭的稳定结构被打破,教育主体的缺位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和失调。

(一)家庭结构不完整,教育主体不全

完整的家庭结构应该是由父母、子女和上一代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组成。不同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教育主体的完整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以健全[3]。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孩子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L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是不完整的,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完整性。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因为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其家庭教育主体存在缺位或错位的问题,家庭教育功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二)父母缺位导致亲情缺失,缺乏抚慰

留守儿童父母长久居住在外地,一年会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几次,极少数有的就算过年的时候也不回来跟孩子团聚,只是打电话回家跟孩子聊聊。询问孩子在家听不听话,安不安全,健不健康,学习成绩怎么样,需要些什么,孩子的抚育都靠监护人承担。在调查的L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部分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特别是老一代人受教育程度很低根本无法给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加上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没时间来管教留守儿童;没有血缘关系的监护人担心在管教过程中产生矛盾,孩子会做出离家出走或是逃课等情况,所以也不会好好管教孩子,因此监护人很难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护责任。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淳淳教导与温暖指引,从父母身上不能获得安全感与依赖性。亲情抚慰缺乏使他们在人际交往、生活感受、心理健康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跨国婚姻家庭存在教育方式冲突

江城县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的县,边境线长达183公里,同时江城县境内有25个民族,其中有彝族、汉族、傣族、瑶族、哈尼族、拉枯族等6个世居民族。L村村民跨境通婚、不同少数民族通婚现象很明显。据统计,L村与老挝、越南女子结婚生子的塘柳河有六户,麻栗树有三户,牛滚塘有一户。边境通婚和不同少数民族通婚也带来家庭教育的难度,在这些家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教育方式冲突。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式,才来中国几年的老挝、越南女子还转变不了她们的教育方法也适应不了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易出现冲突。孩子在接受两国不同的教育方式时也会产生迷茫与错乱,这给家庭教育增加了难度。

三、完善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分析

家庭教育问题关系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充分健全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大力发展边境民族地区经济

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因素。贫困使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从根源上改变贫困状况。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当前国家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特困地区的扶贫与发展力度。而L村既是民族地区又是边疆地区更是贫困地区,所以政府更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与支持。在经济发展方面,突出茶叶经济的同时也可以兼顾发展其他经济。此外加大经济投入和扶持项目,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地创业、返乡创业,让边境地区农村更多的农民找到工作在本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

(二)提高监护人素质,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新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和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外出家长和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有关。因此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监护人素质,加快其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4]。途径有:一是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提高监护人的认识,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开设专门的课程对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积极主动引导家庭教育,让家长掌握进行家庭教育的正确知识和方式方法。三是家长也要积极主动树立教育主体的意识,提高对儿童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和作用的认识,真正肩负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应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要认识孩子出了问题,根源在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同时也要配合学校工作配合学校教育。四、外出打工的父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带到流入地入学接受教育,或是父母亲在考虑外出务工经商时,应尽可能地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

(三)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关注力度,优化社会环境

关注云南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得现实问题,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人了解、调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吃饱穿暖,更需要的是精神、心理的满足。所以,应该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作。作为政府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定期的访问农村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也应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加入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为农村留守儿童配置建立“代理家长”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留守儿童沟通等等。家庭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换教育观念、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阎金水.学前教育[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龚保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留守子女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8,(5):40-43.

[3] 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22(4):257.

[4] 秦艳艳,闫军印.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J]. 沈阳大学学报. 2009,21(6) :107-110.

[编校:杨琴]

A study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Border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LI Yanxia

(SchoolofPolit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Yunnan675000)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i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i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content; good family education can optimize the children's heart and mould children's charact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border are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Yunnan frontier,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

Key words:border area;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简介:李艳霞(1980- ),女,云南玉溪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6)02-074-04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严阵以待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