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6-03-28魏建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教学

魏建徽

(安徽理工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魏建徽

(安徽理工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针对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低效问题,高校应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途径,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教学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全国各高校均已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学习“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情况,正确把握认识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及其制定的背景和依据,对于大学生认清形势,把握政策,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成效与开设要求还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成效的影响因素

(一)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1.师生认识层面

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属于考查课,日常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没有作业的要求,期末考试一般采取开卷考试或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所以,对学生来说,上这门课也就是在课堂上听听而已,没有什么学习及考试压力。渐渐地,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松懈,不重视,认为考查课学多学少无关紧要,从而上课也就缺少了积极主动性。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内容大多比较“虚”,因此把公共课放在了学习中的次要地位。从上课出勤情况来看,在大一阶段,大多数学生能正常上课,出勤率较高,而到高年级,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旷课、逃课的现象,上课出勤率明显降低。学生的这种思想认识及表现,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也不够,认为这样的课程简单易教,不认真备课,上课也很随意,对学生的出勤、课堂的管理以及课程的考核也较为松散,导致这门课程逐渐被边缘化。

2.课程安排层面

从实际的课程安排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不太科学。受现实因素的制约,一些学校为了保证学科专业课程能够在白天上课,“形势与政策”课程大多被安排到晚上或是周末上课,这在无形中让人觉得这门课程不重要,是一门副课,不被重视。同时,这样的时间安排,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不合理。晚上正是学生复习消化白天课程内容、调节休整的时间。经过白天的学习,晚上再上课,学生心里难免有抵触情绪,也容易产生疲劳感,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课程安排在周末上,更是影响了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时间。对大学生来说,周末也是各种文体活动安排较多的时间,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出勤,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这门课程安排的班型过大,一般都是四、五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也导致了上课效果不佳。

3.教材使用方面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动态性很强,每学期的课程内容都会有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上课基本没有教材,全凭教师的讲授。而任课教师自己也没有固定的教材,上课内容按照事先安排的专题来讲,学生只需要在课堂听听,教师对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做笔记也没有硬性规定。这在无形中就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不重要,所以,整个教学活动都比较随意,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虽然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学生获得信息、知识很快,但大部分都是碎片化信息,比起专业教材而言,还是缺少相应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想要完全了解掌握本课程知识,还是从课堂教学或书本教材中获取的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配有课程教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配备欠佳

据调查了解,在很多高校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得不到科学合理的配备。任课教师大多是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兼职教师为主,专职的任课教师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任课教师的配备一般都是由各个院系自己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对任课教师的选配、考核、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制度。另外,高校扩招后,师资变得很紧缺,像“形势与政策”这样的公共课程一般都是采取大班教学,一个教室安排一两百名学生上课,教师也只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至于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接受程度如何,基本没时间、精力去思考。

(三)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从现状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调和不规范。每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学校下发的课程大纲,任课教师按照专题自行设计和安排。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要求,没有一个规范系统的教学组织来引导。一些学校组织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名存实亡”,参加的教师很少。课程的主管部门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很少,以致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随意性较大,不一致、不统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同时,由于大班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机会很少,几乎没有答疑课,教学缺乏创新性,多媒体教学也变成了纯粹地放录像、看视频。教学缺乏吸引力,逐渐走向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课程的考核评价松散

课程的考核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形势与政策”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考核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关注并科学认识社会热点问题,是否能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否体现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奉献精神,这需要较长时间了解和观察,不是一场考试或一篇文章就能解决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课程属于考查课,学期考核一般采取撰写一篇课程小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洁、灵活、开放,能较好地展现学生的创造性。但现实情况是,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很松散,学生的课程论文很多都是网上抄袭拼凑而来,没有经过自己思考而作,只是流于形式,结果却是所有同学最后基本都能通过考核,而不管学生的课堂出勤、平时表现、作业有无抄袭等是否达到了基本要求。这样的考核评价,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和思想状况。

二、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地位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其教学领导与管理机制比较松散有很大关系。高校应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与督导。“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领导与管理机制应建立为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思政部主管负责执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各部门要明确管理责任,统筹安排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各环节。校党委负责审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是否符合要求;思政部负责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宏观指导,并提供教学资料、组织教师培训等;教务处负责统筹安排教学时间,协调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各院系负责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管理。成立专门的督导组,负责对教学进行监督管理,督导和检查日常的教学工作。规范的管理机制,能提高课程的学科地位,进而增强课程的受重视程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是否受欢迎,教学效果是好是差,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队伍亟待加强,这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科学配备专兼职教师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根据经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求在政治上必须具有较强的坚定性和敏锐性;在能力上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教学素养上,必须具有较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调动相关学科教师的力量,建立一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带头人、相关社会科学学科为骨干、各级领导与学生辅导员、社会各界专家组成的较为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3]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长期培养优化,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工作条件、课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关怀,配备并培养出稳定的、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2.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

对新任教师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可以采取集中授课、跟班听课、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加强教师的在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教学经验交流会、以老带新活动等促进教师在职学习。有计划、分批次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脱岗进修等,精心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开展规范的“集体备课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通过活动,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提升教学水平。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在论文写作、课题申报等方面学校应给予专门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学识水平,打造一批教学名师、教学新秀,逐渐形成该课程的精品团队。

(三)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

1.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

精彩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因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教育等众多领域,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这些动态的信息,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也是该课程的优势所在。教学内容要紧随社会的发展,随时更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把握反映时代主题、代表时代潮流的形势和基本国情国策,以及关于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这些相对稳定的内容,又要适时抓住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重大时事等可变性内容,并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4]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是良好教学效果的载体

教什么,怎么教,任课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有意识地改变传统单向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采取“问题式”教学方式,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去收集资料、汇报研究情况,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课题讨论、辩论等形式让更多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若干场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让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和掌握国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延伸课堂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可结合“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社区、走基层,在实践中体会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意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既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对教学效果实现反馈。[5]改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评价松散、不规范等现状,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以往以一篇课程论文作为期末考核的方式,注重平时考核,并加大平时考核的权重。任课教师要加强平时考核,对日常教学加强管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期末考核可以采取提交调查报告、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等灵活的方式。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得出学生的综合评分,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2.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让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将“形势与政策”纳入到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课程之内,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参考依据之一。这样,任课教师上课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可促使任课教师增强教学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建立督导评估制度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建立完整的督导评估制度,教学督导组要按照要求,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检查教学秩序,对任课教师教学进行考核评价。拥有常态的教学督导,师生的教与学都会很积极,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4.建立激励奖惩制度

建立考评激励制度,确保课程建设所需的教师课酬、研讨培训等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对在教学方面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并在课题申报、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惩罚或劝离教学岗位。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我国特有的、当代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应自觉了解国内外发展的形势,主动把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了解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形势来把握整个时代的主题,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独特地位,规范课程管理,多措并举,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之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并受益良多的一门课程,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2004-11-17)[2015-9-20].http://moe.edu.cn/s78/A13/sks_left/s6387/moe_772/tnull_9309.html

[2]刘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9(6):121-123.

[3]植文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难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1(22):79-80.

[4]安徽师范大学编写组.形势与政策教育概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5]周庆九.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9-132.

[责任编辑石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2-0148-03

作者简介:魏建徽(1982-),男,安徽长丰人,教育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2014zdxm064)

收稿日期:2015-11-11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教学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