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2016-03-28余方运
余方运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余方运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巨大作用。先秦道家“道生万物”、“物无贵贱”、“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少私寡欲”等生态思想,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可以为当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大学生;生态教育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发展,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把“人”的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当下的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高校作为人才主要的培养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道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派别之一,其道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大厦,且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构筑了中国人民生活的意义世界,影响巨大。“生态思想”虽是一个现代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道家文化中就没有包含“生态”思想,“道生万物”、“物无贵贱”、“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少私寡欲”等都是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既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一股精神源泉,也可以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二、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先秦道家生态思想主要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坚持合理开发、知足知止的行为规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律原则,同时,秉承妥善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
(一) “道生万物”的生态和谐思想
《老子》第一章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无”生育了万物,这里的“无”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里的“无”就是指“道”,天地万物皆起源于道,“道”或“无”是“天地之始”,“有”或“一”是“万物之母”。而“有”或“一”皆源于“道”。“道”也就具有生育万物的功能,万物在“道”的自身规定中有序地运行,互相依存,和谐共处,共同遵循各自的运行程序和法则。进一步讲就是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一方的发展不以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双方互利共赢。因此,“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3]这里的“一”很好地说明了万物的整体性,也说明了万物的和谐性,合道则生,逆道则亡。
《庄子·缮性》里讲,“夫德,和也;道,理也。”[4]“德”就是谐和,“道”就是顺应。顺应“道”的发展路径就能够和谐共生,顺应时节的变化万物都能茁壮成长。“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5]万物中只有人充满了智慧,尽管人有智慧而不用智慧,原因在于这样做的基本要义是维护万物的良性运行,使万物和谐相处。
(二) “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思想
“道”生育了万物,而且万物是平等的,没有等级规章,不分三、六、九等。《老子》第二十五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6]这段话正好诠释了“道”是万物存在的母体,不仅万物的地位和权利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规定和制约,而且万物有属于自身的运行轨道、运行程序和运行方向。“道”对待万物是无所偏爱的,就像天地一样不会感情用事,“以万物为刍狗”、“不自矜”、“不自贵”。
《庄子·秋水》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7]从“道”的视角来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整体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庄子·齐物论》中又进一步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8]这些论述诠释了自然万物一律平等的思想。
(三) “道法自然”的生态规律思想
“道法自然”是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老子》第二十五章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9]说明“道”是客观地运行且无主观随意性,“道”是从万物的自然出发。《老子》第三十七章进一步说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10]可见,“道”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一规律自我运动。
在《庄子·天运》里,“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11]也阐明了自然而然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其基本精神就是要顺从“道”的规定。顺道而为切勿悖道而行。可见,先秦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要人为地干预自然,破坏自然内部的顺序,不违背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使其按照自然的、自身内在的本质属性循环运行以至无穷。
(四) “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思想
《老子》六十三章讲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2]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积极“有为”,只是“为而不恃”,不是无所不为,而是“有功”,只是“功成而不有”,“功成而弗居”。显然,在《老子》中主张的“无为”就是“自然而然”。
《庄子·至乐》里也讲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和,万物皆化。”[13]因此,遵循天地法则是“无为”的逻辑前提,只要把顺应规律一以贯之,“无为”便是“有为”。《庄子·应帝王》里还讲到:“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联。”[14]“无为”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必须与“道”保持一致,顺应自然。
(五) “少私寡欲”的生态生活思想
先秦道家向来主张人应该保持朴素之心,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不要过度膨胀,要有力戒奢侈之心,进而使人回归到一种纯真的状态。《老子》第十九章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5]“少私寡欲”是一个人思想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尤其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所思所想容易为眼前的利益所遮蔽,一个人的眼里不能只有金钱,为金钱而赚钱容易导致人的自我迷失,自我异化。相反更应该树立为大众谋福利的奉献精神,谋求大多数人的幸福,才不至于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中迷失方向,才不会过分沉溺于物质世界而导致精神家园的丢失。
《庄子·盗跖》里讲到,“平为福,有馀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16]在庄子看来,一方面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是有福,另一方面则是多余的财富其实带来的并不一定就是福利,而有可能是隐忧或者祸患,欲望只会对人的生命逐渐加深伤害,使人的形体、精神、本性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害,使人性异化。
三、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在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已逐渐为大学生所接受,但还未被完全消化,人定胜天的观念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要使和谐共处的思想观点在大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从自为上升到自觉,需要更丰富的理论资源,更深层次的精神理念予以支撑。鉴于此,高校可以借鉴先秦道家生态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自觉化注入新的源泉。
(一) 培育大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和谐观
大学生生态和谐理念的培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先秦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皆起源于“道”,既然人与自然同源于一个母体,那么就应该和谐相处。然而,现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依然为实用主义所主导,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所淹没,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实践过程中充斥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众所周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一把交椅。近代以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长期傲视群雄,占据生态神坛之巅,这种思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它带来了社会财富的井喷式增长,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感到骄傲,狂欢后必须要冷静,当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生活生产空间不断被蚕食、压缩,诚如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7]我们应该从理论上、价值上进行反思。自然是人的奴隶吗?人与自然本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的出路何在?既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已经把人拖入了黑暗的深渊,那么走出深渊的路径又是什么?从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上进行考察,结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引申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就是要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和谐观。因为自然和人同源于“道”,所以自然与人就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两者合则双赢,分则两败。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中合理获取资源维持生存发展,即种的繁衍;另一方面,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维持资源代际公平。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价值观
大学生是引领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群体,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引领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生态价值理念极易被短期利益所蒙蔽,易得“近视眼”,无视万物就其存在权利和机会本质上是平等的价值原则。所以人类总是以自然和其他生命的“主人”自居,把它们当作任意宰割的“奴仆”。随意地征服、改造自然,向自然无休止地巧取豪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因此,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可以借鉴并吸收先秦道家所主张的“物无贵贱”生态伦理思想,一方面,先秦道家朴素的“物无贵贱”思想会挑战“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认识到“人定胜天”的思想价值取向在工业社会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灾难性,从而促使大学生把人与自然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有序、共存、共荣的文明,认识到人类从自然中获取所需的同时,也要更好地保护自然,最低的限度就是不能超越自然其自身修复能力的边界。另一方面,“物无贵贱”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价值指向上引领大学生树立一种平等的生态价值理念。当然,不能机械地,教条式地树立万物一律平等的观念,毕竟自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提供生存发展之所需,真正做到万物一律平等是有难度的,所以要有的放矢,不可轻为,最低的界限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能在整个生态系统链中自我恢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在人类思想价值层面,“物无贵贱”可使大学生认识到主体的人也是万物的一部分,万物各有本性,取消事物的人为等级差别,消除贵贱观念,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荣。
(三)助推大学生达成“尊重、顺应、利用规律”的生态品性素质
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生态品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指向有着重大的导引作用,即在生态实践中,我们是否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无一不是源于自然的供给。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治理被我们所污染的生态环境,以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反观当前生态环境现状,雾霾、水污染、臭氧层破坏和病毒肆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这一切又是人类自己违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因此,一方面要为自己所犯的罪行无条件买单,另一方面也要反思究竟该怎样对待我们生存的大自然,这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共同时代课题。然而,大学生作为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面对此情此景,不仅要相信工具理性的力量,而且要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出工具理性和市场价值取向的迷雾,以尊重规律为基础。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社会领域内有社会规律,如社会形态更替规律;同样,自然也有自然规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尊重、顺应自然规律。顺规律而为可以事半功倍,逆规律而为可能一事无成、一败涂地。在这一点上,先秦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智慧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通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深层次的生态思想资源若是为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作为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和生态行为模式的行动指南,即养成尊重规律,顺应规律的习惯,那么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改善且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良性互动,和谐共赢。因此,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更应当自觉遵循自然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而不以人为的强制的方式去干预它,久而久之也就自然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品性素质。
(四) 提升大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生态规范观
伴随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科学的工具价值无孔不入,一方面,地球上的资源被井喷式地开采;另一方面,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居住环境日趋恶劣。工具理性日益吞噬着价值理性,这首先表现在传统的大学生生态实践行为中过多地强调了自然科学的实用主义价值,相信科学万能,人类可以操纵现代科学技术,“上天”、“入地”、“下海”几乎无所不能,人类是自然的“上帝”,自然可以被任意地修剪、塑造。“当自然不合人的想法时,人就整理自然;当人缺乏事物时,人就生产出新事物;当事物干扰人时,人就改造事物;当事物把人从他的意图那里引开时,人就调节事物;当人为了出售和获利而吹嘘事物时,人就展示事物。”[18]人们往往过多地看重科技的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价值理性。诚然,自然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既没有好坏之分,也无褒贬之别,但是,科学技术是人在操纵利用,所以就带来了价值判断,这里的科学技术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因此,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针对现实状况,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使人类文明永续,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无涉的立场就应该扬弃,给大学生注入一股强大的价值力量以使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先秦道家“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新契机。就思想价值而言,先秦道家的“自然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而无不为”非常明确地告诉了大学生的正确思维标准。首先,“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其次,“无为”也不是像无政府主义那样为所欲为,目空一切;再次,“无为”更不是像自由主义那样不作为、放任不管。事实上,“无为”是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说来,合理的、合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就要作为,凡是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尽量不作为或者干脆不为。就其行为方式而言,“无为”是一种策略和方法,“无为”就是不强为。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也只有不强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才能够养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生态规范观。
(五)鼓励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态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正处于消费社会的潮流之中,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丰裕的物质财富,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方面,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充裕;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益贫乏。为什么物质财富的剧增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充实,反而让人陷入了生活的孤独、空虚和迷茫。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又一大主题。大学生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也不例外,“贪欲”的生活方式被一部分大学生所追捧,表现为奢侈、浪费,不断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但在享用完之后,精神却极度的贫乏,如此循环往复,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贪欲很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其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也容易使他们迷失自我。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从先秦道家极力倡导的“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生态智慧中寻找到一剂良药。在这样的一种消费生态下,物的世界掩盖了人的世界,商品成为一种符号,如奢侈品往往象征着地位、权势、财富的占有程度,其象征的意义已远远大于实际的意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止知足,不为物累”、“平为福,有馀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的思想资源或许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姑且不论这种思想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多大的作用,但是谁也不会否认这种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大学生重新审视物质财富具有一定合理的导向作用。鉴于此,先秦道家的“少私寡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对于大学生抑制私欲,减少贪婪,力戒奢侈浪费之风,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形成一种健康、科学、合理、适度的生活价值观念和生活消费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位列“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关乎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关系着人民的居住环境,关系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作为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对待生态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亦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并把它们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一种全新的精神资源,也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开辟一条新路径,同时也是为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2][3][6][9][10][12][15]张震.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4][5][7][8][11][13][14][16]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18]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67-68.
[责任编辑石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2-0127-04
作者简介:余方运(1989-),男,重庆巫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