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校企合作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初探

2016-03-28吕银德赵俊芳

农产品加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吕银德,赵俊芳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漯河 462300)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校企合作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初探

吕银德,*赵俊芳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漯河462300)

摘要:从职业教育现状出发,探究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在职业院校探索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和学生双重身份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改革。同时,以作者单位为试点,对进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点和可行性分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世界竞争的加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技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技术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能力。

1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所以社会各界和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特别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个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性,在构建国民经济和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发挥了双重重要作用[2]。

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与早期手工业发展伴生的技艺传承方式,最初是父亲传儿子,师傅带徒弟。在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学徒制是作为知识、技能、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而存在[3]。随着工业革命完成,机械化大生产需要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而职业学校教育恰恰能批量提供产业工人,职业学校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学徒制而成为职业培训主流。

需要指出的是学徒制并没有完全消失,并且职业学校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得职校生在毕业进入企业后不能马上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而职业学校的教育处境尴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学徒制学习方式和单纯职业学校教育的优势,加上终身学习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欧美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学徒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缺少适用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只有不断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同时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现代学徒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招生数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其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生源危机、毕业生就业错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现偏差,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偏离,导致这一偏差的直接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推进校企合作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为纽带的,按照“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校企深度合作的三位(学生、教师、职工)一体的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以作者所在单位中食品类专业为突破,依据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探索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和学生双重身份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的合理化,旨在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促进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4]。

3该项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通过企业访问、调查研究,根据河南省农业大省、漯河食品名城及周边食品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合作的学徒制“学生→学徒→员工”和“学生→教师→职工”2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

4可行性分析

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对食品专业人才的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而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生源相对紧张、文理兼收、中学底子相对薄弱,再加上职业院校课程开设相对较多,课程内容相对较难[5]。因此,在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所学与就业偏差的现象。漯河是中国食品名城,有1 000多家的食品企业迫切需要一批受过良好食品专业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4]48号《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遴选建设100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实体(特色学校)进行改革,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

5开展此项工作可从以下几项内容着手

5.1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和校企师资双向交流。重点是对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专业教师企业生产培训、选拔实习指导师傅。

5.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车间建设、校企实习基地建设、食品专业产业化建设。建设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以专业实训室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自主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

5.3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计划设定

校企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结合校企合作的学徒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根据产业、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模块,打破学科体系,基于工作过程,本着“必需”和“够用”原则,开设适合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计划。

5.4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共同编写订单班教材,坚持“必须、够用”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打破学科体系,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另外,校企共同承担订单学员的实习实训,共同推进师资双向交流和培训提高,通过该方案实施推进,既能缓解产业集聚区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步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赢”的局面。

5.5新学徒制教育模式评价方式创新

打破原有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模式,坚持以任务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原则进行课程考核。当任务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都通过才视为合格。

6改革实施成功后的效果预计

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期满时,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标志性成果,真正实现“以特色凸显水平、以特色证明质量、以特色显示活力”。

(1)研究结束后,将会对专业建设情况、改革思路、特色和经验等,进行全面的总结。

(2)将会培养出4~6名“双师型”教师。

(3)成立6~9个校内外实训基地,走出一条融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路子。

(4)设计一套食品加工特色专业改革方案、特色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借助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网站,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凸显的专业特色、课程开设、精品课程等作推广示范。参考文献:

[1]金辉.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路径[J] .教育研究,2010(4):56-57.

[2]侯晨,李艳.学徒制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发[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128-130.

[3]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2(9):17-20.

[4]胡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52-154.

[5]王玉栋,张莹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1(8):32-33.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V Yinde,*ZHAO Junfang
(Luo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Department Food Engineering,Luohe,He'nan 4623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explor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identity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tudents,with far- reaching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innovatio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apprenticeship.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apprenticeship system;talent training mode

*通讯作者:赵俊芳(197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吕银德(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4GGJS- 200)。

收稿日期:2016- 01- 11

文章编号:1671- 9646(2016)03a- 0082- 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 9646(X).2016.03.024

猜你喜欢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