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6-03-28袁秀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福克纳文学研究

袁秀萍

国内外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袁秀萍

福克纳作为蜚声文坛的大师,评论界对他的关注经久不衰。福克纳研究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动态、进程和未来趋势是福克纳研究的重要内容。

福克纳研究;发展;梳理

一、国外福克纳研究动态发展梳理

20世纪30至50年代美国学界对福克纳的评价是两极分化、毁誉参半。1930年美国第一位诺奖得主刘易斯在获奖辞中曾高度赞扬福克纳是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但并未引起广泛认同。一些评论主要对其在小说形式方面的实验与创新做了肯定,但未能洞悉其作品中内涵深刻的主题和浓厚的历史意识。奥唐奈在1939年首次提出福克纳作品主题表现了“固有的传统准则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1](P93)而一些评论则主要持否定态度,抨击福克纳作品中表现出的暴力与恐怖主题。如盖斯玛的论著《危机中的作家》(Writers in Crisis,1942)除了对《喧哗与骚动》持肯定态度外,对其他作品皆持批评态度。

直到1945年著名文学评论家考利编辑的《袖珍本福克纳文集》(The Portable Faulkner)出版,序言高度评价了福克纳文学。随后,1946年沃伦发表评论文章赞誉福克纳文学是传奇。至此这些评论纠正了福克纳作品价值和声誉间的不平衡,引领读者、评论家重新认识福克纳。1950年福克纳获诺奖后,评论界对福克纳作品的探讨和争论持续升温,对其小说形式方面的创新大多积极肯定,但仍有评论对其文本的主题和内涵持批评态度,如欧文·豪的《威廉·福克纳:一部批评性研究》(William Faulkner:A Critical Study,1951)认为无论在艺术上或是思想上,福克纳都无法达到巴尔扎克的高度。同样,肖恩的《正在消失的英雄》(The Vanishing Hero,1956)抨击福克纳为消极作家,将自己的挫败感投射到小说人物上。而奥尔加·维克利的《福克纳的小说》(The Novels of William Faulkner,1959)对福克纳作品进行了全面解读。1962年福克纳因心脏病突发离世激发了美国持续的福克纳研究热。

60年代以后,对福克纳的正面评价居主导地位。受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文学本体论影响,这一时期的福学重视作品文本形式、语言技巧、叙事策略和叙事视角等文学文本的内部研究,如布鲁克斯的《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塌法世界》(William Faulkner:The Yoknapatawpha County,1963)、亨特的《威廉·福克纳:叙事实践与散文风格》(William Faulkner:Narrative Practice and Prose Style,1973)、阿瑟·基尼的《福克纳叙事诗学:作为想象的文体》(Faulkner′s Narrative Poetics:Style as a Vision,1979)、布莱卡斯坦的《最了不起的失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The Most Splendid Failure:Faulkner′sTheSoundandTheFury,1978)、约翰·马修斯的《福克纳的语言游戏》(The Play of Faulkner′s Language,1982)等。这一时期,福克纳文学虽然获得了多方肯定,但研究大多局限于文本本身,视野较为狭窄。

70年代以后,西方文艺理论界各种批评方法层出不穷、空前繁荣。运用神话原型、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进行的研究大量涌现,出现了大量从政治、历史文化视角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表现出的宗教、种族、性别和南方性等社会问题的研究,福学研究取得了突破。80年代是福克纳研究的最盛时期,如卫斯理·莫里斯的《阅读福克纳》(Reading Faulkner,1989)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福克纳文本的内在审美价值,劳伦斯·施瓦茨的《建树福克纳的声誉:现代文学批评的政治》(Creating Faulkner′s Reputation:The Politics of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1990)、卡尔·曾德的《方法的交叉》(The Crossing of the Ways,1989)和安德尔·布莱卡斯坦的《忧郁的墨水》(The Ink of Melancholy,1990)被认为是80年代的重要研究成果。还有的研究运用符号学、语义学、现象学、接受美学、建筑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如威廉·路捷卡的《福克纳的建筑创作: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中地点的含义》(Faulkner′s Fictive Architecture:the meaning for place in the Yoknapatawpha novels,1987)、弗雷德里克·卡尔的《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William Faulkner,American Writer,A Biography,1989)。此段时期,福克纳研究有了极大的发展,文学领域内,各种新理论和批判方法提供了多样性的福克纳研究和解读;文学领域外,跨学科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为福克纳解读和研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进入90年代,尤其是下半叶,随着经典解构热潮的渐退,全球文学界相对沉寂,评论界对福克纳的关注有所下降。比较重要的有菲利普·温斯坦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剑桥文学指南:威廉·福克纳》(1995),10篇论文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主张不同观点的交锋。1997年纪念福克纳诞辰一百周年迎来了福克纳研究的一个重要契机,第24届福克纳年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后,集结出版了由卡迪加内等主编的论文集《福克纳百年:回顾与展望》(Faulkner at 100:Retrospect and Porspect),回顾总结了半个多世纪福克纳研究成果,并寄希望于21世纪福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马丁博士编辑的《福克纳研究60年》(William Faulkner: Six Decades of Criticism,2002),将60年中福克纳研究的重要论文集结成册,也包含了对一些仍有争议的作品的评述。此外,研究者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福克纳研究方法,尝试结合多元文化因素,积极探索新的视角。有代表性的如查尔斯·汉内的论著《福克纳和文化话语》(Faulkner And the Discourse of Culture,2003)和泰德·阿特金森的论著《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化策略下的福克纳与大萧条》(Faulkner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Asethetics,Ideology,and Cultural Politics,2006)。一些研究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以前关注较少的作品,如特丽莎·唐纳的《福克纳后期作品和种族关系》(Faulkner on the Color Line: The Later Novels,2003)。有的研究结合叙事学与空间地理因素进行探索,如赫古德·泰勒的《福克纳帝国主义:空间、地域和神话的实质》(Faulkner′s Imperialism,Space,and the Materiality of Myth,2008);有的研究从进化美学视角进行探索,如迈克尔·韦恩怀特的《达尔文与福克纳文本:进化与南方小说》(Darwin and Faulkner′s Novels: Evolution Southern Fiction,2013)涉及了血腥与种族问题、自然法则和环境论等。此外还有研究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多罗西·斯特林格的《“过去未过”:福克纳、拉森和范·维克腾笔下的种族、历史创伤与主观性》(“Not Even Past”:Race, Historical Trauma and Subjectivity in Faulkner, Larsen and Van Vechten,2010)等。

美国文学界权威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数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克纳研究的一个发展历程。根据托马斯·英奇教授1996年的统计,以福克纳为研究主题的博士论文超过了700篇,专著也在500部以上。[2](P370)总体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美国文学》上,有关福克纳的评论文章每年至少有6、7篇,但进入90年代下半叶,从1995年到1999年只发表了1篇。进入21世纪后,福克纳研究在数量上较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从2005至2010年,《美国文学》上共刊登了研究论文11篇,其中大部分是书评。在《南方文学季刊》上,从2005至2010共刊登了17篇,这些文章大部分是书评。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遴选学术价值高而且富有代表性的论文出版论文集。此外,还有专刊《福克纳丛刊》一年两期出版。据美国南方文学研究学会统计(SSSL:Bibliography),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3年,英美作者就美国南方文学发表专著2638部,论文17713篇,共20351篇(部),其中福克纳研究占2598篇(部),名列第一,遥遥领先于名列第二位的马克·吐温(1444篇)。在它所收录的期刊上,60年代共发表福克纳研究论文159篇,70年代537篇,80年代1099篇,90年代794篇,2000年至今仅2004年有4篇。[3]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福学研究进入平缓期,福克纳研究必然也在思考新的研究方向。

福克纳的影响遍及世界。早在30年代,英国就购买了福克纳作品的版权,作家理查德·休斯为英国版的《喧哗与骚动》作序,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写作技巧。而在法国,沙特著文推崇福克纳是法国青年心目中的神,并在《新法兰西评论》上最早发表福克纳研究的重要学术论文“论《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作品中的时间问题”。此外,文学大师纪德和加缪也非常推崇福克纳。二战后,福克纳成为意大利一些新兴作家模仿的榜样。瑞典的托斯滕·琼森将福克纳的主要作品译介到了瑞典,为其获诺奖创造了必要条件。60年代,东欧和前苏联对福克纳作品的翻译与研究也有所加强。在拉丁美洲,福克纳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马尔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独》就受到过福克纳小说的启示。阿根廷著名作家伯吉斯就曾高度评价福克纳是“我们这个时代作家中的领袖”。略萨在其访谈录中也曾坦言福克纳对他的重要影响,并把福克纳的成就与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相提并论。[4]福克纳对亚洲和非洲的文学界也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50年代福克纳到日本和菲律宾讲学,并集结成书《福克纳在长野》,使日本对福克纳的认识和研究掀起了高潮。在世界各国,福克纳的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甚至包括阿拉伯语和斯瓦西里语。

二、国内福克纳研究动态发展梳理

福克纳在中国的传播与接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34年福克纳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刊物上,当时由赵家璧先生所译的英国评论家密尔顿·华尔德曼的论文《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被《现代》杂志第五卷第一期刊出,其中《福尔克奈的美国小说》是介绍福克纳的第一篇评论。几个月后,《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由《现代》杂志第五卷第六期刊出,福克纳在其中占重要地位。赵家璧在《美国小说之成长》中有一节专门讨论福克纳和海明威,作品栏里收有他首部被翻译传入中国的作品,即短篇小说《伊莱》。在此期间,还有一篇凌昌言写的专论《福尔克奈——一个新作风的尝试者》发表。1936年,在赵家璧研究美国现代文学的专著《新传统》中,以单独一章论述了福克纳《士兵的报酬》等6部小说的文体、特点、主题、创作背景和手法。其间也有一些有关福克纳的评论文章,但并未引起中国学者、翻译家和读者的太大兴趣,福克纳研究并未就此发展。从1936到1958年对福克纳的译介和研究则完全是空白,当时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主要侧重于前苏联和东欧文学。

1958年后虽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零星翻译和研究,但都具有政治的时代烙印。李文俊先生从反战的角度出发,组织翻译了《胜利》和《拖死狗》两个短篇发表在《译文》1958年4月号上,并附了编者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介绍福克纳的第一篇文章。1964年,袁可嘉在《英美“意识流”小说述评》中,肯定了《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的意识流表现手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批评福克纳表现的是没落阶级的扭曲心理和低级趣味。据陶洁考证,1962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资料研究室的内参资料《美国文学近况》把福克纳归入“资产阶级作家”。[5]随后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终止了一切译介工作。

70年代末福克纳作品的系统翻译和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中文译本,如《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干旱的九月》《烧马棚》。此外,马尔科姆·考利的评论文章《福克纳:约克纳帕塌法故事》被翻译发表在《外国文艺》1979年第3期上。1980年李文俊选编的《福克纳评论集》出版,是福克纳研究的重要资料,书中收录了考利、奥唐奈、沃伦·贝克和萨特等国外著名学者对福克纳创作的总的倾向的较全面的研究与评论文章,还有对福克纳几部重要作品《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和《熊》的分析性论文,以及福克纳本人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此间,社科院外文所决定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美国文学简史》和国务院决定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这几部系列丛书中,都包含对福克纳的介绍和研究。其中,《福克纳评论集》(1980)是《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中的一部,前言集中指出了福克纳创作的重要特点。董衡巽等人编著的《美国文学简史》(1978)是由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部美国文学史,其中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福克纳及其作品。这些介绍与总结无疑具有重要价值。福克纳真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作家产生重要影响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进入80年代后,福克纳作品的译介日益增多,但主要限于短篇小说,直到1984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由李文俊先生翻译出版。随着中文译本的不断增多,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中国学界也迎来了“福克纳热”。1985年,《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翻译出版,收录了《熊》《老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等代表作。1990年陶洁选编出版了《福克纳作品精粹》,一些杂志也陆续刊登了《花斑马》《干旱的九月》等短篇译作。1988年毛信德著的我国外国文学第一部完整的文体史著作《美国小说史纲》,指出福克纳是在《沙多里斯》完成后才逐渐形成“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张爱玲等译介的、俄康纳编写的《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1988)认为,福克纳的小说较“新写实主义”更接近早期的文学传统。同年,李文俊翻译的《我弥留之际》刊登在《世界文学》5月号上。此间,高校英语系普遍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福克纳是必读作家,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热点。

进入90年代,福克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主要围绕作品翻译和引进外国文学史以及相关著作。《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坟墓的闯入者》《圣殿》《八月之光》《掠夺者》《押沙龙,押沙龙》等多部作品被翻译出版。截止到2000年,福克纳的19部长篇小说中8部被译介进入中国,但存在译版单一的问题。此外更多福克纳传记和研究成果被引入中国,如达维德·明特的《圣殿中的情网: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传》(1991)是比较经典权威的一本;罗伯特·斯皮勒著的《美国文学的周期》(1990)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现实与幻想的关系。

国内有关福克纳的论著也陆续出版,主要分为传记介绍和专著研究,李文俊的《福克纳评传》(1999)是国内首部较为完整地介绍和评析福克纳主要作品的专著。此外比较重要的有肖明翰的《威廉·福克纳研究》(1997)和《威廉·福克纳——骚动的心灵》(1999)、陶洁编辑的会议论文集《福克纳的魅力》(1998)、刘洊波的《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等。从比较文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也随之出现,如肖明翰的《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与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1994)等,但多数研究仍然停留在国别文学的范畴。此外,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有关福克纳的评论文章,但主要还是承袭80年代的做法,介绍福克纳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研究也大多侧重于文本内部,如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此外,一些批评者们也尝试从叙事艺术、叙事母题、异化主题、结构特点、人物言语模式、意识流手法、基督教传统和南方传统、神话原型和意象、象征隐喻、时空观、父权制、女性主义、种族主义、生态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心理分析、文化意识、现代悲剧意识、比较文学、阐释学、语言学等视角,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批评方法对福克纳文学进行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傅景川的《论福克纳创作的文化取向》、刘晨锋的《〈喧哗与骚动〉中变异时空的美学价值》、蒋花、柴改英的《〈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神话原型及主题》、刘道全的《创造一个永恒的神话世界——论福克纳对神话原型的运用》等。这些论文反映出福克纳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和成熟。

进入21世纪后,福克纳译介得到进一步发展,福克纳及其作品得到推广,多部福克纳小说被译介出版,如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村子》《野棕榈》《我弥留之际》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陆续出版。至此,福克纳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都有了中译本。此外包含福克纳随笔、演说词和公开信等非小说性散文在内的《福克纳随笔》(2008)出版。2002年童明的《美国文学史》出版,其中也包含对福克纳的介绍。福克纳传记进一步进入中国,如弗雷德里克·霍夫曼的《威廉·福克纳》(2000)、弗雷德里克·R·卡尔的《福克纳传》(2007)和杰伊·帕里尼的《福克纳传》(2007)出版。同年,北大出版社引进的英文版《剑桥美国小说新论》出版。

这段时期,国内学者有关福克纳的论著和研究更为全面,观点也更具客观性,如李文俊的《福克纳传》(2003)用通俗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福克纳,以及福克纳的语言艺术和在中国的影响,他还对《福克纳评论集》去粗取精,进行增补后选编为《福克纳的神话》(2008)。刘建华的《文本与他者:福克纳解读》(2002)结合《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考察小说中妇女、黑人和穷白人形象的塑造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作家的态度。朱振武的《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2004)结合精神分析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人类学和文艺发生学剖析福克纳的创作动因。此外有代表性的研究还有鲍忠明的《最辉煌的失败:福克纳对黑人群体的探索》(2009)、管建明的《后现代语境下的福克纳文本》(2010)、李长磊、王秀梅的《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威廉·福克纳创作艺术研究》(2010)、蔡勇庆的《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研究》(2013)、武月明的《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2013)、王钢的《文化诗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小说人学观》等。而且,许多文学史著作都把福克纳作为重要部分加以介绍,如《新编美国文学史》(刘海平,2000)、《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董衡巽,2003)、《美国小说发展史》(毛信德,2004)、《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虞建华,2004)和《美国文学简史》(梁亚平,2006)等。福学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对他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朱振武的《威廉·福克纳小说的建筑理念》(2003)、易晓明的《作为关联物的他者——对〈喧哗与骚动〉的一种现象学解读》(2003)、李长磊的《政治无意识: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对黑人群体命运的象征性思考》(2009)、姚乃强的《兼容有序聚焦文化——谈90年代福克纳研究的态势》(2004)、陶洁的《新中国六十年福克纳研究之考察与分析》(2005)等。

从比较文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增加,从过去的对福克纳与巴尔扎克、曹雪芹、沈从文、巴金进行比较,发展到现阶段的福克纳与余华、苏童、莫言等的比较。孔耕蕻的《“人间喜剧”与“约克纳帕塌法世系”——论福克纳与巴尔扎克》(1998)从叙事角度和世系角度对福克纳与巴尔扎克进行了比较研究。程光伟的《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创作视角比较》(1985)首次将“约克纳帕塌法世系”与“湘西系列”相提并论。李萌羽的《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2009)从本土文化、后现代性、生态美学等维度,对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小说特征、文化内涵与价值进行比较分析。肖明翰的专著《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与巴金家庭小说比较》(2000)从历史与文化背景、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角度对福克纳与巴金进行了比较。俞利军的论文《走通大渡河——福克纳与余华比较研究》(2002)就两人在家乡题材、苦难和暴力主题、现代技巧运用和人文精神表现等方面的相似性作过研究。此外,对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不断丰富,最早,英奇刊登在美国《福克纳专刊》(1990年秋季号)上的《莫言与福克纳:影响与汇合》一文中曾对福克纳与莫言进行过比较研究。朱世达的《福克纳与莫言》(1993)探讨了福克纳对莫言思想和艺术手法上的影响。朱宾忠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2006)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福克纳和莫言展开平行比较研究;还有一些论文也对此作过研究,如张卫中《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温伟的《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2007)等。

此外,1992、1997和2004年三次“福克纳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中国福克纳研究的不断发展。第二届会议论文集《福克纳的魅力》在1998年出版。2004年会议报告认为:“此次研讨会的研究视角不只限于福克纳的写作技巧、意识流手法等传统范畴,而是扩展到叙事学、阐释学、心理分析、后殖民主义、原型批评、美国黑人批评、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比较文学、语言学等各个方面。”[6]三届研讨会的举办很好地推动了福克纳研究。

三、结语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威廉·福克纳:现代批评观点》一书前言中说过:“福克纳如今已得到承认,被视为本世纪最强有力的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研究可谓是历久不衰,有统计认为全球对福克纳研究的数量和规模仅次于莎士比亚。至今,在福克纳的故乡牛津小镇举办的“福克纳和约克纳帕塌法”学术研讨会已走过了30多个春秋,首届年会举办于1974年,自此一年一度的福克纳年会成为世界福学研究者的盛会,西班牙、英、法、德、意、日、前苏联、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学者都曾就福克纳研究发言。除第一届和第二届年会外,每年年会都有一个主题,并且会后都会结集出版年会中具有代表性和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年会的主题涉及福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从历届年会的主题不难看出整个研究状况是内部研究趋向多元发展,寻求突破。

福克纳研究的中外合作不断加强,福克纳研究专家如詹姆斯·梅里维瑟、英奇、詹姆斯·卡洛瑟等陆续来到中国讲学,对福克纳作品的翻译研究给予帮助,并把中国的研究情况介绍到美国。1982年美国学者H.R.斯通贝克在美国第八届年会上介绍了中国福克纳翻译与研究的情况,1990年中国学者陶洁首次出席美国福克纳年会,对福克纳在中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作了介绍。

与国外福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相比,中国的福学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和一定的历史原因,目前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作为一位对现当代文学影响颇深、对中国作家影响颇深的作家,中国福克纳研究的历程必将继续延伸。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热门的研究方法和作品,而应进行创造性、多学科、多元多样化研究,但同时,也应避免为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而脱离文本的研究。“只有既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既发散思维又能回归作品,收放自如地探讨作品的内涵与外延,美国的福学研究才能打开局面,重塑辉煌”,[7]我想这也适用于中国乃至世界福学研究。

[1] George Marion O′Donnell. Faulkner′s Mythology[A]. Frederick J. Hoffman, and Olga W. Vickery, eds. William Faulkner: Three Decades of Criticism[C].Michig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0.

[2] Thomas Inge. Faulkner 100 Bookshelf[A]. Taojie. Faulkner: Achievement and Endurance[C].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8.

[3]姚乃强.兼容有序、聚焦文化——谈90年代福克纳研究的态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

[4] 罗伯特·博耶斯,吉尼·贝尔-维拉达著;史国强译.欢喜与纯粹:略萨访谈录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2011,(1).

[5]陶洁.新中国六十年福克纳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12,(1).

[6]蓝仁哲.第三届福克纳国际学术会议[J].当代外国文学,2004,(3).

[7]朱振武,郭宇.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垦拓与创新[J].当代外国文学,2011,(1).

(责任编辑 王碧瑶)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Faulkner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YUAN Xiup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William Faulkner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odern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American. Hi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has received a significant boost of critic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concise survey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es of Faulkner studies in American and China, and make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on the trends of Faulkner studies

Faulkner studies; development; survey

2016 - 10 - 18

袁秀萍(1970―),女,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712.065

A

1671 - 7406(2016)12 - 0022 - 06

猜你喜欢

福克纳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没见到他
一封未开启的信
我与文学三十年